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双 杨志英 +5 位作者 杨蕤 张耀 Dharmasena Dissanayake Saman Pradeep 江仕龙 王德炉 陈卓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10-17,32,共9页
本研究从贵州余庆茶叶产区的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出多个相似的分离物,观察其菌落、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等形态。测定了LSU、ITS和TUB等核酸序列,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完成代表... 本研究从贵州余庆茶叶产区的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出多个相似的分离物,观察其菌落、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等形态。测定了LSU、ITS和TUB等核酸序列,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完成代表性菌株CGMCC3.20149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的茶树叶片致病性研究。同时,还探究了菌株CGMCC3.20149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CGMCC3.20149菌株的菌落、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等形态与荸荠点霉秆枯病菌Didymella bellidis一致;CGMCC3.20149菌株与模式菌株D.bellidis PD 94/886和D.bellidis CBS 714.85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100%;通过损伤方式接种,CGMCC3.20149菌株可引起茶树叶片产生病斑;在O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最快,达(0.76±0.01)cm/d,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次之,为(0.73±0.02)cm/d,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则最慢,为(0.62±0.01)cm/d;不同的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速率、菌素丰度、色素形成;25℃是菌株体外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菌株在pH 6~9的范围内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斑病 荸荠茎点霉秆枯病菌 鉴定 生物学研究 致病性
下载PDF
茶叶斑病病原菌Epicoccum mackenziei致病性与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双 张骏 +5 位作者 江仕龙 李冬雪 唐芹 马友力 王德炉 陈卓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5期9-14,共6页
从贵州省思南县、石阡县和开阳县茶叶产区的茶树叶斑病样品中分离纯化出多个菌株,观察其菌落形态和生长特性,并测定了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the partial 28S large subunit rDNA(LSU)、RNA polymerase II second large... 从贵州省思南县、石阡县和开阳县茶叶产区的茶树叶斑病样品中分离纯化出多个菌株,观察其菌落形态和生长特性,并测定了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the partial 28S large subunit rDNA(LSU)、RNA polymerase II second largest subunit(RPB2)和beta-tubulin(TUB)的基因或核酸序列,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根据柯赫氏法则,在实验室和田间条件下进行茶树叶片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CGMCC 3.20225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器和分子孢子等形态与Epicoccum mackenziei一致;菌株CGMCC 3.20225、ACCC 35051、ACCC 35053、ACCC 35054与Epicoccum mackenziei MFLUCC 160335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通过损伤方式接种,CGMCC 3.20225菌株可以引起茶树叶片产生病斑;在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最快,OA和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次之,本研究结果为E.mackenziei引起茶叶斑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斑病 Epicoccum mackenziei 鉴定 生物学研究 致病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模型的茶叶病害识别 被引量:7
3
作者 孙道宗 刘欢 +3 位作者 刘锦源 丁郑 谢家兴 王卫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54,共10页
【目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4模型,为自然环境下3种常见茶叶病害(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的快速精准识别提供支持。【方法】使用MobileNetv2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来降低YOLOv4模型的参数量,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对YOLOv4模型... 【目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4模型,为自然环境下3种常见茶叶病害(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的快速精准识别提供支持。【方法】使用MobileNetv2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来降低YOLOv4模型的参数量,并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对YOLOv4模型进行识别精度改进。采用平均精度、平均精度均值、图像检测速度和模型大小作为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在相同的茶叶病害数据集和试验平台中,对改进YOLOv4模型与原始YOLOv4模型、其他目标检测模型(YOLOv3、SSD和Faster R-CNN)的病害识别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与原始YOLOv4模型相比,改进YOLOv4模型的大小减少了83.2%,对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识别的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6.2%,1.7%和1.6%,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3.85%,图像检测速度为26.6帧/s。与YOLOv3、SSD和Faster R-CNN模型相比,改进YOLOv4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高了6.0%,13.7%和3.4%,图像检测速度分别提高了5.5,7.3和11.7帧/s。【结论】对YOLOv4模型所使用的改进方法具备有效性,所提出的改进YOLOv4模型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下3种常见茶叶病害的快速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白星病 茶云纹叶枯病 茶轮斑病 YOLOv4模型 茶叶病害识别
下载PDF
茶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4
作者 蒲运丹 张金峰 +1 位作者 李帅 孟泽洪 《植物医学》 2023年第6期71-79,共9页
茶叶斑病是为害茶树嫩叶和新梢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发生严重的茶园可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对茶叶斑病的发生分布规律、致病菌种类、发病症状、侵染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病害发生预警、抗病品种选育、高效绿色... 茶叶斑病是为害茶树嫩叶和新梢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发生严重的茶园可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对茶叶斑病的发生分布规律、致病菌种类、发病症状、侵染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病害发生预警、抗病品种选育、高效绿色防控药剂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斑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防控技术
下载PDF
茶赤叶斑病与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旭晖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1-26,共6页
用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茶赤叶斑病(PhylostictatheicolaPetch)与茶树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容易侵染茶树新梢的嫩叶,在老叶(芽下四叶及其以下)表面则难以形成附着胞... 用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茶赤叶斑病(PhylostictatheicolaPetch)与茶树叶片结构及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容易侵染茶树新梢的嫩叶,在老叶(芽下四叶及其以下)表面则难以形成附着胞,即使侵入了,菌丝的分枝、生长也较缓慢;近平展着生的嫩叶及叶片伤口更易感染;茶树品种间因叶片角质层的厚度、栅栏组织层次和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紧,其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赤叶斑病 茶树 叶片 解剖结构 叶位
下载PDF
重庆地区茶树病害种类及武夷菌素对茶病的田间控制效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谭万忠 李培 +2 位作者 张克诚 王志坤 任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3-127,共5页
2005-2007年调查重庆主要茶叶种植区、县茶树病害的发生情况,共查明病害16种,分布频率较高(F>42)的有云纹叶枯病、煤污病、地衣病、轮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和藻斑病等,其中以前4种病害发生最普遍,发病分布频率和病植株率分别达到70%... 2005-2007年调查重庆主要茶叶种植区、县茶树病害的发生情况,共查明病害16种,分布频率较高(F>42)的有云纹叶枯病、煤污病、地衣病、轮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和藻斑病等,其中以前4种病害发生最普遍,发病分布频率和病植株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而以云纹叶枯病和轮斑病对茶树的危害最严重.武夷菌素是产自于不吸水链霉菌(Strepromyces ahygroscopicus)的一种无毒性生物杀菌剂,测定该药剂在田间条件下对重庆当地主要茶树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原药的600倍液并按15 L/667 m2的用量对茶树叶面喷雾2次.以对照病叶率计算武夷菌素对茶树云纹叶枯病(Colletotrichum cameliae)、轮斑病(Pesalotiopsis theae)和其它叶斑病的防效,分别为71.33%,65.38%和87.78%;而按病害严重度计算分别为61.02%,77.08%和79.01%7.经统计学显著性测验表明,武夷菌素对这些茶树病害的相对防病效果与多菌灵的病害控制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处理与对照茶树病害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这表明武夷菌素对茶云纹叶枯病和轮斑病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代替多菌灵在茶叶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病害 武夷菌素 茶云纹叶枯病 茶轮斑病 叶斑病 控制效果
下载PDF
茶树链格孢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园园 吴治然 +2 位作者 贡长怡 韦朝领 张立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48,155,共5页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园叶病的流行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从安徽、福建和湖北省茶区的9个茶树品种上采集代表性茶叶斑病叶,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由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茶炭疽病相似。采用组织分离法...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园叶病的流行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从安徽、福建和湖北省茶区的9个茶树品种上采集代表性茶叶斑病叶,该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由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茶炭疽病相似。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叶片组织分离获得26株菌落形态一致的真菌分离物,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各菌株分生孢子的产生方式和形态特征相似。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选取2株来自安徽庐江和宣城地区的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进行多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EC-6和XBC1-3的ITS、gpd、tef-1a基因序列分别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参考菌株CBS 107.27的序列(KP124300, KP124157, KP125075)相似性为100%、99%和100%,结合菌株形态学观察以及柯赫氏法则验证,证实交链格孢是引起该茶树叶斑病的致病菌。这是在安徽茶区首次发现由致病性链格孢引起茶树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叶斑病 链格孢 致病性 鉴定
下载PDF
不同生物农药在茶叶斑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国强 梁梦琦 +2 位作者 李佳琦 胡妙丹 戴余有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5期108-110,114,共4页
为验证几种生物农药对茶叶斑病的防效,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开展了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防治茶叶斑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对茶叶斑病的防效整体略低于化学农药,但差异不明显。考虑到生物农药对环境安全且无毒,在生产上应该加... 为验证几种生物农药对茶叶斑病的防效,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开展了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防治茶叶斑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对茶叶斑病的防效整体略低于化学农药,但差异不明显。考虑到生物农药对环境安全且无毒,在生产上应该加大对生物农药的使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茶叶斑病 防效
下载PDF
武夷岩茶赤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武广珩 王东晓 +3 位作者 傅仙玉 赵家儒 聂云春 李国平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8-12,共5页
2017年夏,在福建省武夷学院内的岩茶水仙品种中发现赤叶斑病。通过发病症状和致病性测定发现,水仙叶片分离的病原菌经人工接种离体叶片可引起典型的茶赤叶斑病表型。通过形态观察发现该病原菌CCYB1为真菌,初期菌丝为白色,产孢后平板呈... 2017年夏,在福建省武夷学院内的岩茶水仙品种中发现赤叶斑病。通过发病症状和致病性测定发现,水仙叶片分离的病原菌经人工接种离体叶片可引起典型的茶赤叶斑病表型。通过形态观察发现该病原菌CCYB1为真菌,初期菌丝为白色,产孢后平板呈黑褐色;孢子为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略显粗糙。将CCYB1的rDNA-ITS扩增测序结果进行Blast和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同属一支。综上所述,我们从水仙叶片中分离的真菌CCYB1为塔宾曲霉,可引起武夷岩茶的赤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叶斑病 武夷岩茶 病原菌 塔宾曲霉
下载PDF
余庆县茶叶斑病致病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涛 尹桥秀 +5 位作者 武娴 江仕龙 王勇 Dharmasena D S P 韦小丽 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0,23,共8页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余庆县茶叶斑病的发生及为害,从该区域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菌株,并对其中多个形态相似的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测定了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B2)和翻译...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余庆县茶叶斑病的发生及为害,从该区域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菌株,并对其中多个形态相似的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测定了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B2)和翻译延长因子1-α(TEF-1α)等核酸序列,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了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依据柯赫氏法则,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对茶树叶片的致病性及其在PDA、OA和MEA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的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与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一致。其子实体呈黑色,半嵌入培养基内,球形,直径130~440μm。产孢细胞梭形,淡蓝色,较短,细胞壁较薄。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薄壁,具横隔,成熟分生孢子平均大小为(23.56±2.89)μm×(6.3±0.75)μm,由5个细胞构成,基底细胞和顶端细胞呈透明状,中间3个细胞均为橄榄色。多基因系统发育树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与P. trachicarpicola MFLUCC 12-0264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100%。致病性分析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可导致茶树叶片产生病斑,病斑后期可产生子实体。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代表性菌株GZYQ2018YQX001a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45±0.03)cm/d,生长速率显著快于菌株在OA、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斑病 拟盘多毛孢属 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原文传递
茶赤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旭晖 郭胜好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Phyllosticta theicola Petch)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5~7月3... 于1988~1994年对茶赤叶斑病(Phyllosticta theicola Petch)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室内培养表明,22、24、26、28℃等4个处理均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离体插枝接种显示,品种间有抗性差异,且以晚间接种发病率高。该病流行程度与5~7月3个月的平均RH(X_1)呈正相关,与8月份雨日数(X_2)呈负相关,其综合影响的二元回归式为Y=-37.3842+0.6471X_1-0.7079X_2,r_(Y1.2)=0.8274,r_(Y2.1)=-0.8189,两因子对病害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田间不同品种抗性差异显著,骑马洲>福鼎>凤凰水仙,与室内接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赤叶斑病 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茶叶斑病病原菌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theae)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安小丽 武娴 +6 位作者 任亚峰 尹桥秀 王雪 李冬雪 江仕龙 王德炉 陈卓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9,47,共9页
从贵州省开阳县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形态相似分离物,对其进行了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观察。依据内转录间隔区、部分28s大亚单位rDNA、翻译延伸因子1-α和微管蛋白基因,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 从贵州省开阳县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形态相似分离物,对其进行了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观察。依据内转录间隔区、部分28s大亚单位rDNA、翻译延伸因子1-α和微管蛋白基因,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了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代表性菌株AXLKY2019015对茶树叶片的致病性以及不同温度和pH等条件下该菌株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代表性菌株AXLKY2019015的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等形态与茶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theae)一致。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AXLKY2019015菌株与茶拟盘多毛孢(Ps.theae)的模式菌株MFLUCC12-0055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其自举支持率为100%。因此,初步确认菌株AXLKY2019015属于茶拟盘多毛孢(Ps.the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AXLKY2019015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1728±0.0156)cm/d,显著高于OA和MEA培养基;在PDA培养基上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 H为7.0。致病性分析表明,AXLKY2019015菌株可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引起福鼎大白茶叶部产生病斑,符合柯赫氏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叶斑病 茶拟盘多毛孢 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原文传递
贵州茶叶斑点病病原系统发育学分析与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宇豪 黄小贞 +5 位作者 张金峰 孟泽洪 卢声洁 李帅 刘诗琪 周玉锋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468-4476,共9页
为明确贵州省部分茶区发生的茶叶斑点病病原是否一致,本研究结合病原显微结构特征图像采集、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验证等方法对分离于4个茶区的18株茶叶斑点病病原菌株(QLC3A,QLC4,QLC5m,QLC6,QLC15-1,QLC15-2,QLC16,DS1,DS6,YQ10,AS3A,AS... 为明确贵州省部分茶区发生的茶叶斑点病病原是否一致,本研究结合病原显微结构特征图像采集、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验证等方法对分离于4个茶区的18株茶叶斑点病病原菌株(QLC3A,QLC4,QLC5m,QLC6,QLC15-1,QLC15-2,QLC16,DS1,DS6,YQ10,AS3A,AS6B,CYX1,CYX1A,CYX4B,CY2B,CY7A和CY12)开展了系统发育学分析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18株病原菌均为Didymella segeticola,其中代表菌株DS6的最适培养碳源为麦芽糖,最适培养氮源为亮氨酸,最适培养pH值为7,最适培养温度为25℃;35℃生长停滞,40℃致死,在MEA中生长速度最快,与PDA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贵州茶叶斑点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斑点病 显微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柯赫氏法则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