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Yingshan Cloud Tea Polysaccharides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4
1
作者 Wei YANG Tingting CHEN +3 位作者 Sui YU Jisong ZHOU Peng WU Ting H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6期106-109,137,共5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hot water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Yingshan cloud tea. [Methods] Based on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with the extraction ra...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hot water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Yingshan cloud tea. [Methods] Based on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with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olysaccharides as the response value and liquid-to-solid ratio,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as investigation factor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for tea polysaccharides from Yingshan cloud tea was determined by Box-Behnken central compons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liquid-to-solid ratio of 50∶1(ml/g),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t 94 ℃ and the extraction time of 210 mi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Yingshan cloud tea reached 2.16%. [Conclusion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late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ngshan cloud tea POLYSACCHARIDE Water bath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Tea Flower Polysaccharides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Xing-Hai Zhang Fei Que +2 位作者 Jin-Wei Xu Pei-Li Yu You-Ying Tu 《茶叶》 2013年第4期442-451,共10页
Polysaccharide production from tea flower(TFPS) was carried out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based on a five level,four variable small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was employ... Polysaccharide production from tea flower(TFPS) was carried out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based on a five level,four variable small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wa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best possible combination of extraction time,pressure,temperature and ethanol content of modifier for maximum production.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extraction time of 170 min,pressure of45 MPa,temperature of 75 ℃,and 50% aqueous ethanol solution as modifier.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 yield was 6.56 ± 0.37%,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value predicted by the model.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TFPS was fucose,rhamnose,arabinose,xylose,galactose,glucose,mannose,fructose,ribose,galacturonic acid and glucuronic acid in a molar percent of 31.69,0.21,0.49,1.29,35.82,0.97,1.63,18.34,7.88,1.06 and 0.63.Compared to other extraction methods,SFE could achieve higher yield and gain more types of monosacchar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茶多糖 响应曲面法 葡萄糖醛酸 半乳糖醛酸 优化 花卉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油茶籽壳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3
作者 郭鑫 赵金艳 +1 位作者 赵博 张国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09,117,共7页
旨在为开发利用油茶籽壳多糖提供基础,以油茶籽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提取油茶籽壳多糖(CFP-U)的理化性质(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微观结... 旨在为开发利用油茶籽壳多糖提供基础,以油茶籽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提取油茶籽壳多糖(CFP-U)的理化性质(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微观结构)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FP-U的最优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650W、液料比40∶1,在此条件下油茶籽壳多糖的得率为(3.28±0.06)%;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CFP-U的纯度较高,分子质量为91.6kD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CFP-U的单糖由平均摩尔比为0.05∶0.14∶0.05∶1.00∶0.05∶0.30∶0.35∶0.41的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构成;红外光谱表明,CFP-U存在α-糖苷键、β-糖苷键和吡喃糖环;紫外全波长扫描表明,CFP-U中基本不含蛋白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CFP-U呈不规则形态,为片状结构,表面光滑;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CFP-U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且抗氧化活性优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油茶籽壳多糖。综上,采用超声辅助法可以有效提取油茶籽壳多糖,且油茶籽壳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壳 多糖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及其在废弃茶叶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晴晴 聂晴 +3 位作者 刘助生 郭青 刘仲华 蔡淑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17,共11页
废弃茶叶资源和夏秋茶用于生产康普茶和细菌纤维素,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能开发高市场价值的产品。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高晶度、可再生的多糖,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环保包装、纺织、新能源电池、护肤品等领域。综述了近... 废弃茶叶资源和夏秋茶用于生产康普茶和细菌纤维素,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能开发高市场价值的产品。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高晶度、可再生的多糖,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环保包装、纺织、新能源电池、护肤品等领域。综述了近年来细菌纤维素膜的应用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发酵环境和茶叶种类对细菌纤维素膜品质的影响,证实了通过调整发酵参数可获得具有特定结晶结构的纤维素。进一步探讨了茶叶成分在菌膜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提高康普茶细菌纤维素膜产量和质量的新思路。文章强调了康普茶细菌纤维素膜的保健功效及其在可持续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其工业化应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 废弃茶叶资源利用 生物可降解材料 膳食多糖
下载PDF
沙棘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降脂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瑞刚 王超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以沙棘叶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浓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及沙棘叶茶多糖在体外的降脂功能,以期为沙棘叶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沙棘叶茶多糖的... 以沙棘叶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浓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及沙棘叶茶多糖在体外的降脂功能,以期为沙棘叶茶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沙棘叶茶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1),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60℃,乙醇浓度85%,在此条件下,沙棘叶茶多糖的提取率为(5.277±0.149)mg·g^(-1)。并且,沙棘叶茶多糖对胆固醇酯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率分别可达到70%和60%,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说明沙棘叶茶多糖具有一定降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茶 多糖 超声波提取 体外降脂
下载PDF
瓜片多糖LGP-2的酶提法制备及其对线虫的降脂作用分析
6
作者 邱钰洋 吴迎超 +6 位作者 王梦可 邹娟 汪涵 王一君 陈彦 关怡新 吴庆喜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6期696-704,共9页
为了从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角度探究茶多糖的降脂活性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六安瓜片为原材料,采用酶提法制备瓜片多糖组分LGP-2。首先,对LGP-2成分和结构进行测定和表征;接着,构建秀丽隐杆线虫模型,通过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G)浓度测... 为了从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角度探究茶多糖的降脂活性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六安瓜片为原材料,采用酶提法制备瓜片多糖组分LGP-2。首先,对LGP-2成分和结构进行测定和表征;接着,构建秀丽隐杆线虫模型,通过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G)浓度测定,评估LGP-2对线虫体内脂肪积累的影响;最后,通过测定线虫体内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探讨LGP-2改善线虫脂肪积累的机制。结果表明,与高脂对照组相比,经瓜片多糖LGP-2处理的线虫体内脂质积累和TG浓度显著减少至最低值0.19 mmol/L,呈现剂量效应。此外,瓜片多糖LGP-2能够显著提高线虫体内SOD比酶活(23.68 U/mg),降低MDA(0.83 nmol/mL)和ROS水平,证实其在秀丽隐杆线虫脂质过氧化反应中发挥了抑制作用。该研究为瓜片多糖用于降脂类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片多糖 酶提法 降脂作用 秀丽隐杆线虫
下载PDF
六堡砖茶多糖制备及其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仪征 王慧琴 李贝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27-334,共8页
目的:优化六堡砖茶多糖提取工艺,并进一步研究其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提取温度、料液比及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与响应面试验相结合,对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六堡砖... 目的:优化六堡砖茶多糖提取工艺,并进一步研究其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提取温度、料液比及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与响应面试验相结合,对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六堡砖茶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及NO释放量,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评价纯化后的茶多糖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六堡砖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1.11℃,料液比1:15.45(g/mL),乙醇浓度82.84%(v/v)。在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为8.62%。细胞实验显示六堡砖茶多糖可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及NO释放量(P<0.05),显著激活NF-κB和AMPK信号通路(P<0.05),显著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P<0.05)。其中,高剂量茶多糖效果更佳。结论:通过优化提取温度、料液比及乙醇浓度条件,可有效提高六堡砖茶多糖得率,并可通过激活NF-кB/AMPK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六堡砖茶多糖活性深入探究和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砖茶 茶多糖 提取 响应面优化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绿茶中茶多糖醇析水提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许旋 骆晓枫 +3 位作者 陈兆星 李勤瑜 陈剑经 罗一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29,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绿茶中茶多糖的醇析水提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正交设计、方差分析综合讨论了茶多糖提取的产率、纯度和成本的影响工艺条件,最后确定提取茶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沸水浸提时间为30min,等量氯仿萃取次数为3次,等量乙...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绿茶中茶多糖的醇析水提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正交设计、方差分析综合讨论了茶多糖提取的产率、纯度和成本的影响工艺条件,最后确定提取茶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沸水浸提时间为30min,等量氯仿萃取次数为3次,等量乙酸乙酯萃取次数为1次,沉析用的乙醇浓度为60%。本文的实验结果为改善茶多糖的提取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提法 实验研究 绿茶 糖醇 优化 乙酸乙酯萃取 工艺条件 正交试验法 茶多糖 正交设计 多糖提取 综合讨论 方差分析 氯仿萃取 浸提时间 乙醇浓度 提取方法 次数 等量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茶多糖 被引量:54
9
作者 傅博强 谢明勇 +2 位作者 周鹏 聂少平 王远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加纤维素酶提取 ,经正交试验确定酶提最佳工艺参数为 5 5℃、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4、酶用量 2 .2 μL/g(以茶叶质量计 ) ,反应时间为1 2 0min ,其多糖的提取率为 0 .64%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 1 .1 1 % ,分别占二次总提取量的2 1 .5 %和 1 4.0 % ,而在相同条件下无酶提取 ,提取率仅为 0 .3 9%和 0 .5 6% .相对水提法 ,酶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增加 63 .3 %和 98.9% ,多糖总提取率达 2 .97% ,粗多糖 (干重 )的总提取率为7.93 % .采用酶法提取的茶多糖具有较强抑制α 淀粉酶活力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提取 茶多糖 酶活性
下载PDF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95
10
作者 李布青 张慧玲 +2 位作者 舒庆龄 张部昌 葛盛芳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7-72,共6页
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分离提取和精制纯化的方法对其含量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 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分离提取和精制纯化的方法对其含量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而且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茶多糖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白鼠的血糖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茶多糖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表明茶多糖在对糖代谢方面具有与胰岛素相类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多糖 提取 生理活性 降血糖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糖及其分子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永春 马月飞 +2 位作者 谢清若 黄晓燕 黄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0-173,共4页
为了解超声波强化茶多糖提取的效果及其对茶多糖分子量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茶多糖提取过程中温度、液料比、时间、pH值及超声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提取方法的最优条件为:温度60℃,液料比20:1,时间120min,pH值6.0... 为了解超声波强化茶多糖提取的效果及其对茶多糖分子量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茶多糖提取过程中温度、液料比、时间、pH值及超声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提取方法的最优条件为:温度60℃,液料比20:1,时间120min,pH值6.0,在最优条件下茶多糖的得率为4.26%;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150W,液料比30:1,时间40min,温度60℃,pH值7.0,在此条件下茶多糖的得率为5.15%。提取得到的茶多糖样品通过GPC测定,传统提取法得到的茶多糖样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6439,而超声波提取得到的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447。超声波辅助提取可明显提高茶多糖的得率,但同时对茶多糖产生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超声波 正交试验 提取 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12
作者 傅博强 谢明勇 周鹏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4,共7页
综述了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多糖组成及其药理作用。原料、预处理方法、浸提条件和沉淀剂对多糖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多采用水提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除蛋白质、脱色初步纯化。若用于结构分析 ,需用沉淀法、超滤法或柱层析法等... 综述了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多糖组成及其药理作用。原料、预处理方法、浸提条件和沉淀剂对多糖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多采用水提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除蛋白质、脱色初步纯化。若用于结构分析 ,需用沉淀法、超滤法或柱层析法等进一步纯化。原料及分离纯化方法不同 ,多糖的组成有较大差别。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 ,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用于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提取纯化 药理作用 化学组成 预处理方法 浸提条件 沉淀剂
下载PDF
白茶多糖的提取与结构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德勇 杨江帆 +2 位作者 潘晓云 凌宏有 林清霞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51-555,共5页
白茶经热水浸提、浓缩、醇沉、透析等工序制得一种白茶多糖,这种多糖采用saveg法处理前后的IR谱图和单糖组成均无变化。结果表明,白茶多糖是一种由8个单糖组成的寡糖,分子量为1453~1468,其结构中含有1个鼠李糖基、2个阿拉伯糖基、1个... 白茶经热水浸提、浓缩、醇沉、透析等工序制得一种白茶多糖,这种多糖采用saveg法处理前后的IR谱图和单糖组成均无变化。结果表明,白茶多糖是一种由8个单糖组成的寡糖,分子量为1453~1468,其结构中含有1个鼠李糖基、2个阿拉伯糖基、1个未知单糖A基、1个葡萄糖基和3个半乳糖基,单糖通过苷键结合。白茶多糖结构中不含氨基酸或其他酸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茶多糖 单糖 提取 结构
下载PDF
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向军 高义霞 +2 位作者 袁毅君 李志刚 张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84,共5页
以乌龙茶为原料,研究不同因素对乌龙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乌龙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80min,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3次,... 以乌龙茶为原料,研究不同因素对乌龙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乌龙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80min,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5。在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为15.73%。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乌龙茶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茶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下载PDF
中低档乌龙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发河 吴光斌 +1 位作者 田标 陈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247,共3页
该文以中、低档乌龙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并探讨茶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浸提时间、料水比和... 该文以中、低档乌龙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并探讨茶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浸提时间、料水比和沉淀的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没有显著影响。乌龙茶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80 m in,料水比1∶25,沉淀剂乙醇浓度60%,乌龙茶茶多糖得率为10.15%,含量88.04%。以3次脱蛋白处理为宜,茶多糖中蛋白质脱除率为64.22%。另外,经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乌龙茶茶多糖主要是吡喃多糖,并且有蛋白质特征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多糖 提取 脱除蛋白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金萱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世利 赖兆祥 +5 位作者 庞式 曾琼 赵超艺 凌彩金 潘顺顺 苗爱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检测了金萱绿茶常规成分的含量,在茶水比1∶20、浸提时间1.5 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50、60、70、80、90、100℃)对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效果,对亚铁离子具... 检测了金萱绿茶常规成分的含量,在茶水比1∶20、浸提时间1.5 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50、60、70、80、90、100℃)对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效果,对亚铁离子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不同提取温度和不同浓度的绿茶多糖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综合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活性两方面考虑,建议绿茶多糖水提温度设60~7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自由基
下载PDF
微波技术提取茶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聂少平 谢明勇 罗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生物活性,提高得率,采用微波技术提取茶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用该法提取的茶多糖含量由蒽酮-硫酸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15,在微波强度...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生物活性,提高得率,采用微波技术提取茶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用该法提取的茶多糖含量由蒽酮-硫酸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1:15,在微波强度为100%的条件下提取75s。通过与其它提取方法比较,微波提取方法时间短,得率高,是茶多糖提取的一种优选方法。同时,通过对α-淀粉酶酶活抑制效果试验可以看出,微波对茶多糖抑制α-淀粉酶酶活的活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茶多糖 提取
下载PDF
茶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倪德江 谢笔钧 +1 位作者 宋春和 余家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6-179,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温度、时间、料液比、p H值对绿茶、乌龙茶、红茶等茶多糖 (TPS)提取率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因子对三类茶 TPS提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 p 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 ;对 TPS活性影响最大的是 ...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温度、时间、料液比、p H值对绿茶、乌龙茶、红茶等茶多糖 (TPS)提取率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因子对三类茶 TPS提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 p 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 ;对 TPS活性影响最大的是 p H值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提取的 TPS活性都最低。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 ,无失拟因素存在 ,模型较好的拟合了 TPS提取率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 TPS提取率及活性测定 ,利用期望函数途径进行模拟选优 ,并进行验证 ,得到 TPS提取率的优化条件为温度 0~ 1水平 ,时间 0~ 1水平 ,料液比 0~ 0 .5水平 ,p H值 -0 .95水平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多糖 提取 活性
下载PDF
普洱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朝银 叶燕 +1 位作者 熊向峰 赵声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茶多糖(TSP)提取工艺条件,并进一步通过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所得普洱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多糖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0min,提取次数4次,所得普洱茶多糖具有一定的... 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茶多糖(TSP)提取工艺条件,并进一步通过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所得普洱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多糖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0min,提取次数4次,所得普洱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VC的抗氧化活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茶籽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田洪舟 裘爱泳 史小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29,44,共4页
以乙醇为溶剂对影响茶籽粕中多糖的提取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为 1∶12 (W/V) ,乙醇浓度为 5 5 % ,提取温度为 5 5℃ ,提取时间为 3.0h ,茶籽多糖的得率和纯度分别... 以乙醇为溶剂对影响茶籽粕中多糖的提取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为 1∶12 (W/V) ,乙醇浓度为 5 5 % ,提取温度为 5 5℃ ,提取时间为 3.0h ,茶籽多糖的得率和纯度分别为 6 .92 %和 78.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乙醇 优化 茶籽粕 茶籽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