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Speech Acts Based on Speech Act Theory
1
作者 胡启海 《海外英语》 2015年第7期3-5,共3页
The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speech acts have major impact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rimaryschool.Application of teacher,s speech acts in the classroom is actually a kind of selective process.... The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speech acts have major impact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rimaryschool.Application of teacher,s speech acts in the classroom is actually a kind of selective proc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Act Theory,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can optimize their speech acts with the 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the greetings with proper con-text information,standardizing teacher talk,choosing suitable questions,providing appropriate feedback for pupils’classroom per-formanc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teachers,classroom speech 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peech acts speech act Theory
下载PDF
Survey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Pragmatic Failure
2
作者 Dong H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6年第5期59-69,共11页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als of the Course Standard of English for Ordinary Senior Schools, published by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 in 2001, the general goal of English curriculum o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is to fost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als of the Course Standard of English for Ordinary Senior Schools, published by China Education Ministry in 2001, the general goal of English curriculum o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is to foster th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which is to develop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achieve this goal, most of all, teachers of English at high school must have a good command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competence. By looking through papers in various periodicals and the Internet, the writer finds that most of the studies have coped with pragmatic failures of ESL students but few of ESL teachers'. Therefore,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 how much do schoolteachers of English know about pragmatics? What about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an they communicate with the native speakers fluently and appropriately? What are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among them in pragmatics? What can be done to solve the problems? With all the questions, this research has collected considerable firsthand data and information. Only after the basic situations are known overall, can actions b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veryday ESL teaching. So this research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for the present basic English pedagogy. However, since the present writer's ability and research conditions are limited, it is not possible to make a wider investigation in many places. Therefore, the district --- Bameng League, Inner Mongolia, China, is selected as the basic range of the survey, the situation of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represent the basic educational ones in the poor and remote districts in the north and the west of China where education is more backward.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table of individual information and a test paper. The former investigates informants' bas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items of name, age, sex, teaching age, title of the technical post, degree, academic career, college or university that they graduated from, working unit, grades for teaching and the others. The latter is the test paper cited from He Ziran and Yan Zhuang (1986), that is, Chinese Students'Pragmatic Failure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 Survey of the Pragmatic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it contains 48 items, with items of pragmalinguistic and socio-pragmatic competence mixedly arranged. 120 of the questionnaire copies were handed out and 86 are collected, but only 64 are collected. The survey covers over 10 high schools in all the 7 banners of Bameng League, including two autonomous region-class key schools and five other league-class key schools.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the present writer carefully corrects, marks, arrange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questionnaire, and obtains plenty of firsthand data and information. Then some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shows that linguistic competence is not equal to pragmatic competence, that ESL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may use English rather fluently, without many mistakes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but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they can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appropriately to communicate with native speakers without pragmatic failures, and that the informants' knowledge of pragmatics and their pragmatic competence are rather poor. As a result, improving their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in pragmatics becomes a very necessary and urgent task to develop the quality of ELT in basic educational stag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writ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s: (1) Pragmatics should be required as an essential course for the 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 In-servic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must study courses of pragmatic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 In some poor and remote districts, if educational conditions don't permit, textbooks of pragmatic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must be handed out to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who can study by themselves, then tests are regularly held for them and certificates will be given to those who have passed the tests; (4) In some developed districts, if conditions permit, English teachers can be sent abroad to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for furt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authentic contexts; (5) Modern multiple medias, such as VCD or DVD videos, TV or radio programs, the Internet, should be widely and frequently applied to training teachers; (6) More native language teachers and experts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must be invited to high schools to train teachers of Engl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chool teachers of English pragmatic fail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peech acts
下载PDF
Flanders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高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2,共7页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言语方式进行,言语行为是课堂中最主要的教学行为,其方式及效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文章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选取十二节小学常规课程,运用Flanders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分析,从高中低年级、文理...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以言语方式进行,言语行为是课堂中最主要的教学行为,其方式及效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文章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选取十二节小学常规课程,运用Flanders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分析,从高中低年级、文理科、男女教师、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角度进行比较,并提出反思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师生言语行为互动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权利还是职权: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规制——兼论《教师法》相关条款的修改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斌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教育惩戒究竟是教师的一项权利还是职权,在学界尚存分歧,也困扰着《教师法》的修订,需重回词源本身才能正本清源。权利体现平等关系、指向个体利益、可以自由处置、依赖国家保护、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而职权则指代不对等地位、体现公共利... 教育惩戒究竟是教师的一项权利还是职权,在学界尚存分歧,也困扰着《教师法》的修订,需重回词源本身才能正本清源。权利体现平等关系、指向个体利益、可以自由处置、依赖国家保护、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而职权则指代不对等地位、体现公共利益、限制意思自由、能够独立实现、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且侵权责任由机构承担。教师惩戒具有鲜明的职权属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成为职权主体且有相较学生的合法强力,但教师惩戒的行为选择需受法律限制,正当惩戒是基于教育目的而非个人考虑,并须承担违规惩戒的行政法律责任,而侵权责任则由学校承担。为此,应围绕职权性质健全教师惩戒法律体系,将教育惩戒纳入教师职权条款,授予中小学和高校教师教育惩戒职权,明确教师惩戒的法治边界、正当程序与责任规范,通过嵌入准用性规范和修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现与下位立法的衔接和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教师惩戒权 《教师法》修订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课堂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研究
5
作者 李维婷 李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该研究基于社会语言学中的“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通过对28位国际中文教师课堂话语的转写,分析了国际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篇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和人际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的情况和特点。其中,在语篇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中,语义连贯标... 该研究基于社会语言学中的“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通过对28位国际中文教师课堂话语的转写,分析了国际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篇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和人际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的情况和特点。其中,在语篇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中,语义连贯标记的使用远多于动作连贯标记;在人际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中,使用最多的是求应标记,其次是宣示标记和回应标记。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中呈现的国际中文教师言语行为的情感性特点、教师使用的情感策略及国际中文课堂上独特的师生角色关系,以期为教师言语行为分析及教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教师话语 新言语行为 支持性言语行为标记 师生角色关系 教师情感策略
下载PDF
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承印 闫君 《基础教育》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对深圳市GM中学10位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分析课堂上师生语言行为的交往,评价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这10位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阅历等作为资源库会对我们合理解释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对深圳市GM中学10位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分析课堂上师生语言行为的交往,评价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这10位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阅历等作为资源库会对我们合理解释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As 师生语言行为 教师专业发展 化学教学
下载PDF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丹丹 陈利平 吴广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0-64,共5页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运用该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话语,不仅能从理论...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运用该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话语,不仅能从理论的角度揭示教学中的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为改进和评价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作者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教师话语 英语教学
下载PDF
英语专业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启海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2,共3页
英语专业教师的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对英语专业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实施课堂言语行为也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选择过程。教师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正是在利用语言的顺应性。他们选择言语行为,... 英语专业教师的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对英语专业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实施课堂言语行为也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选择过程。教师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正是在利用语言的顺应性。他们选择言语行为,并且顺应课堂师生的交际目的。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与理想言语行为之间的差距,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探讨英语专业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优化,旨在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言语行为 英语专业教师 选择 顺应理论
下载PDF
论中国语言测试学的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宇明 朱海平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8,共10页
中国语言测试经由40余年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数据。近年来,各类语言测试有了相互交流的融通意识和行动,若进一步加强合作,有望建起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语言测量学。语言测试未来的努力方向有:1.根据语言行为理论,研究语言行... 中国语言测试经由40余年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数据。近年来,各类语言测试有了相互交流的融通意识和行动,若进一步加强合作,有望建起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语言测量学。语言测试未来的努力方向有:1.根据语言行为理论,研究语言行为的心理图式,测试人们掌握语言行为的心理图式的水平和“以图行事”的语言行为能力。2.研究近1500种职业所需要的岗位语言能力,在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发展岗位语言能力测试。3.将信息化成果不断转化为语言测试手段,把语言技术的运用也纳入语言测试视野,同时发展对计算机语言能力的测试。4.我国语言(语文)教师有500万,担负着公民语言能力发展和国家语言能力提升的重大使命,向他们提供语言测试学“给养”,意义重大。语言测试界应将其视为份内之责,在教材编写、师资培育、课程开设等方面贡献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测试 语言行为 岗位语言能力 机器语言能力 语言(语文)教师
下载PDF
教师非言语交际行为与课堂教学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群英 赵彦荣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13-115,共3页
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非言语交际行为是人类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言语交际行为会增强教学效果、融洽师生关系。因此教师有必要使用诸如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目光、手势等... 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非言语交际行为是人类交际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言语交际行为会增强教学效果、融洽师生关系。因此教师有必要使用诸如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目光、手势等非言语行为以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 教师非言语交际行为 课堂教学 非言语交际形式
下载PDF
暴力语言的社会成因及其对儿童言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凤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人类是通过语言与文字形成社会并维系其运转的。语言使用的文明程度标志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状况。不容置疑,暴力语言是当今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不仅频繁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语交往中,而且在公文、媒体以及各种规... 人类是通过语言与文字形成社会并维系其运转的。语言使用的文明程度标志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状况。不容置疑,暴力语言是当今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不仅频繁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语交往中,而且在公文、媒体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中也屡见不鲜。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反映出目前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综合信息。经验表明:当暴力语言泛滥并得到社会普遍容忍的时候,说明我们全社会的价值判断也出现了问题。值得指出的是,暴力语言对儿童的心理伤害,对他们言语习惯的形成以及言语行为发展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语言 普遍性 社会结构 文化因素 儿童言语行为
下载PDF
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林花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3期40-43,53,共5页
本研究是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通过课堂录音、课堂观察以及现场记录的方法收集语料,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其结构形式、使用特征和数量,及其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责任心、教学效果等因素之... 本研究是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通过课堂录音、课堂观察以及现场记录的方法收集语料,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其结构形式、使用特征和数量,及其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责任心、教学效果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发现:教师课堂指令的形式主要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教师个人的性别及性格有关;指令的数量主要与教师的责任心及教学方法有关;直接指令的使用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而间接指令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课堂指令的数量明显地影响师生互动及语言课堂的教学效果,指令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教师发出足量的、恰当的课堂指令,有助于充分地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语言课堂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课堂指令 话语形式 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蔼琦 曾淡君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章先借助语料库研究教师语言的形式和特征,再以言语行为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教师语言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然后提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使教学事半功倍,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教师语言 教学语言 言语行为理论 语用功能
下载PDF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间接言语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静宇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4-95,共2页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组织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管理、指导课堂活动所使用的语言,这类语言一般包括:问候语、指令、课堂提问、反馈语等。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组织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管理、指导课堂活动所使用的语言,这类语言一般包括:问候语、指令、课堂提问、反馈语等。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至为关键,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对目的语的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话语 间接言语行为 语用策略
下载PDF
小学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言语行为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启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2-16,共5页
作为教师事业未来发展主力军的实习教师言语行为问题值得关注。从生态教育视角来看,小学英语实习教师可通过构建生活话语观、活化课堂话语内容、顺应学生认知方式、增强反馈行为的针对性等发展性言语行为策略来提高其课堂言语行为的有效... 作为教师事业未来发展主力军的实习教师言语行为问题值得关注。从生态教育视角来看,小学英语实习教师可通过构建生活话语观、活化课堂话语内容、顺应学生认知方式、增强反馈行为的针对性等发展性言语行为策略来提高其课堂言语行为的有效性,促使小学生态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为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 实习教师 教师言语行为
下载PDF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娄惠茹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教师课堂话语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语言。本文讨论了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和形式,并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其语用功能。最后,本文分析了教师课堂话语的局限性,以期对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课堂话语 言语行为理论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学生手册中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海苹 何恒幸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251-254,共4页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手册教师评语中的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及效用。通过语料研究将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分为两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分析教师评语中批评策略的使用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直接批评...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学生手册教师评语中的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及效用。通过语料研究将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分为两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分析教师评语中批评策略的使用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直接批评与间接批评的态度及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效果,提出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应用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言语行为 策略 语用学 教师评语 学生手册
下载PDF
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学通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1-74,共4页
本文尝试对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评述,指出其产生的哲学背景、局限性及其对外语教学和翻译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PDF
英语课堂中教师语言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县英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教师语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表现。揭示教师语言规律,无疑可以调节和提高教师的语言行为,有效传播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语用角度和学科个性特征方面考察了英语课堂中教师语言对英语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教师语言 言语行为理论 学科个性特征 语用功能
下载PDF
生态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启海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4期62-63,共2页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同时也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语言观及顺应论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探讨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现状、生态教学规律,并在此...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同时也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语言观及顺应论来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探讨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现状、生态教学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视域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提出一些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学观 生态整体论 英语课堂 教师言语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