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Teacher' s Notion of Judging Students Based on Achievements
1
作者 HE Jingl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4期99-101,共3页
There is a popular notion of teachers that they judge a student according to their score. On this basis, teachers developed a systematical thinking method, perspective and way of act. Currently, teachers arrange seats... There is a popular notion of teachers that they judge a student according to their score. On this basis, teachers developed a systematical thinking method, perspective and way of act. Currently, teachers arrange seats and interact with students and do many other things according to their score sub-consciously. This phenomenon, however, has a long-standing basis on which the school evaluates teachers and teachers evaluate themse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mance-Oriented teacher' s cul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下载PDF
Teacher's in-Class Feedback Based on 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 in EFL Writing Classroom
2
作者 王荣荣 《海外英语》 2019年第3期253-256,260,共5页
Studies on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L2) writing have mainly focused on feedback per se, with little attention paid tothe 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eacher’s in-class feedback base... Studies on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L2) writing have mainly focused on feedback per se, with little attention paid tothe 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eacher’s in-class feedback based on 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affects EFL students’correction of writings and students’attitude towards teacher’s in-class feedback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differenc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eachers’feedback among three EFL students and an in-service English teacher byemploying interview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errors in their writingsand students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eacher’s in-class feedback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tudents’aptitudeand personality mostly affect teacher’s in-class feedb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ers in-class feedback 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 students’aptitude studentspersonality EFL writing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U-S共同体的建设构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兴 《双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47-51,89,共5页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推进中U-S合作并不理想,虽然大学和中小学,分别以教育理论的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的行动主体的身份,在不断探寻彼此合作的方式和对接的方法,但如果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方式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的互为创生...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推进中U-S合作并不理想,虽然大学和中小学,分别以教育理论的研究主体与教育实践的行动主体的身份,在不断探寻彼此合作的方式和对接的方法,但如果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方式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理论与实践的互为创生就难以实现。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U-S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大学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者与中小学双语教育实践的行动者共同协作,才能使分离状态下的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发生深度融合。同时,文章认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可以为中小学的双语教师提供更多在实践中学习和在合作中发展的机会,大学研究者也可以成为中小学双语教育改进的外部促进力量,U-S双语教育共同体建设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的U-S共同体、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U-S共同体以及文化融合的U-S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共同体 双语教育 教师教育 文化融合
下载PDF
Chinese University Research Ethics Construction to Build a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Carrier
4
作者 Yongming T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9年第3期18-23,共6页
The teacher is the engineer of the human soul,and the noble teacher’s morality is the cor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teacher.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The teacher is the engineer of the human soul,and the noble teacher’s morality is the cor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teacher.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ers’morality with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s the carrier.From improving the conditions for teachers’access,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er’s morality assessment mechanism,teacher cadre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mechanism,creating an environment of respecting teachers,cultural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eachers’moral education and theoretical training,provi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olicy environent and solving teachers’actual conditions,permeat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rom point to point and level to level,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teachers’mor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cultural educa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achers MORAL construction
下载PDF
拟剧与文化理论视角下教师情感对行为影响的叙事研究
5
作者 陈黎明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拟剧与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脚本对个体情感认知与表达的规范与限定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教师提供了“道德型人格”角色脚本和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多数教师的“身体姿态”会自觉遵守文化脚本要求,情感表达以组织... 拟剧与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脚本对个体情感认知与表达的规范与限定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教师提供了“道德型人格”角色脚本和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多数教师的“身体姿态”会自觉遵守文化脚本要求,情感表达以组织定向为主。表演者愉悦的情绪体验能够引导自身进一步按照脚本要求进行深层表演。由于体制规范的制约、认知偏差、同剧班人员不配合、角色超载、表演失误等原因,表演者会体验到伤心、担忧、生气、后悔等消极情绪,并产生“躺平”“自保”等行为以及浅层表演与选择性表演。因此,要重塑“尊师”文化脚本,构建尊重、信任的情感文化氛围;关心教师情绪,引导教师深层表演;以情感反思为契机,完善教师在学校舞台上的角色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 拟剧与文化理论 叙事研究
下载PDF
泛师德化现象导正: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时代使命 被引量:2
6
作者 龙宝新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泛师德化现象产生有其必然性、自然性与合理性,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来导正泛师德化现象是理性的选择。泛师德化现象包括私德师德化、公德师德化与违法事件师德化。教师专业道德导正泛师德化现象的发生机理是折射效应、涟漪效应与渗透效... 泛师德化现象产生有其必然性、自然性与合理性,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来导正泛师德化现象是理性的选择。泛师德化现象包括私德师德化、公德师德化与违法事件师德化。教师专业道德导正泛师德化现象的发生机理是折射效应、涟漪效应与渗透效应三重机制。新时代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导正泛师德化现象的三重路径是:塑造教师专业道德人格,提升师德的内核影响力;历练教师专业道德品行,提升师德的美德辐射力;培育教师专业道德文化,提升师德的文化涵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师德化 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师德 文化涵化力
下载PDF
超越技能训练:教师情感能力的展现与提升
7
作者 王坤 王恒 陈永兵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教师情感能力与教师情感品质互为表里,涉及情感识别、情感表达与情感调适三个维度,主要受道德敏感性、学科热情、同理心、关爱情怀与学校情感文化的影响。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情感能力不受性别、教龄影响,同理心对教师情感能力正向预测作... 教师情感能力与教师情感品质互为表里,涉及情感识别、情感表达与情感调适三个维度,主要受道德敏感性、学科热情、同理心、关爱情怀与学校情感文化的影响。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情感能力不受性别、教龄影响,同理心对教师情感能力正向预测作用最大,教师对自己的情感调适能力与关爱情怀的评价相对较低,学校情感文化未能达成对教师情感能力的调节与引导作用。为此,建议学校强化关爱示范以及关爱享用价值,重视以健全同理心培养为线索的情感能力训练,重视知识的生命价值并推崇教师的学科热情,增进教师情感育人的勇气并重视从良心生发的学校情感文化构筑,帮助教师提升情感能力,积淀情感品质,达成对教师情感人文素质的持续与整体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能力 情感品质 学校情感文化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and Their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Global Awareness
8
作者 Han Na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strategies with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and their critical role in fostering students’global awareness.As international 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strategies with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and their critical role in fostering students’global awareness.As international schools serve as a melting pot of diverse cultures,the research delves into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in preparing students to become global citizens.The study outlines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n inclusive curriculum that addresses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promot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Successful case studies,such as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s and Model United Nations activities,are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ir impact on students’engagement and cross-cultural competencies.Challenges faced by schools,including resource limitations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are discussed alongside potential solutions like enhanced teacher training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The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assessment of students’global awarenes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The research concludes with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educators,advocating for a personalized approach to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that aligns with the needs of the globalized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cultur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chools Global awarenes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eacher train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udent engagement cultural sensitivity Educational policy personalized learni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人格对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建平 何志芳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6期537-540,共4页
该研究探讨高校教师人格对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对南昌三所高校270名教师进行了心理资本、症状自评量表和人格测验,分别用SPSS17.0和LISREL8.71进行了t检验和建构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心理健康和人格测验... 该研究探讨高校教师人格对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对南昌三所高校270名教师进行了心理资本、症状自评量表和人格测验,分别用SPSS17.0和LISREL8.71进行了t检验和建构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心理健康和人格测验分数的性别差异、职称差异不显著,t值在0.11到1.28之间,均有p>0.05。大学教师人格的三个维度均对其心理健康与心理资本有中等程度的影响,E维度和P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系数为-0.39和0.52;E维度、N维度和P维度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系数为0.54、-0.43和0.52;人格E、N、P维度经心理资本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是-0.23、0.18和0.23,t值分别为-3.25、2.96和3.25,p值均小于0.01。结论:大学教师的人格与其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关注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同时关注他们的人格与心理资本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心理资本 心理健康 高校教师
下载PDF
教师角色的迷失与澄明 被引量:44
10
作者 张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对生命尊严的捍卫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是教师角色转型与开掘的根基和动力。教师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不仅是在其教育的轨迹中显现和张扬的,而且也是在生命的对话中成就和丰满的。然而,教师角色话语的纷繁与...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对生命尊严的捍卫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是教师角色转型与开掘的根基和动力。教师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不仅是在其教育的轨迹中显现和张扬的,而且也是在生命的对话中成就和丰满的。然而,教师角色话语的纷繁与教师角色表达的冲突,导致教师在角色的虚化、泛化和钝化中走入踽踽独行的坚冰之旅。重新保持对教师角色的生命追问,意味着我们必须帮助教师在角色发展的语脉和坐标中,敞亮和澄明教师身份存在的方式和教师主体实践的方向。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打造教师的专业文化,这将是从实现教师角色到超越教师角色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角色 教师生命 教师智慧 教师文化 迷失 澄明
下载PDF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与社会倡导教育理论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易凌云 庞丽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8-42,共5页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理论特征、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其联系则体现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理论特征、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其联系则体现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正确认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倡导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 社会倡导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互动
下载PDF
教师人格:一种新型教育力量的内涵及其塑造 被引量:14
12
作者 时花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教师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修养、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 教师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修养、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教师的人格塑造只有以教师的自我塑造为前提,才能真正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人格 人格结构 塑造
下载PDF
教师文化:基于生活世界的概念重构 被引量:11
13
作者 龙宝新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年第5期25-31,共7页
在教育生活世界中,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样式。教师个体文化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生活风格和独特“面孔”,教师群体文化是教师个体间在共存、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家族相似”特征的文化样态。教师发展是教... 在教育生活世界中,教师文化是教师参与教育生活的样式。教师个体文化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生活风格和独特“面孔”,教师群体文化是教师个体间在共存、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家族相似”特征的文化样态。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它是在教师的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间的互依互动关系中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个体文化 教师群体文化 教师发展 生活样式
下载PDF
论基于仁爱的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士会 龙安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仁爱是一种爱己爱人并由此推广到爱民爱国爱天下的普爱精神。教师之仁爱是教师将普遍之仁爱化为对教育和学生之仁爱并经由学生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性仁爱精神。仁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不竭的动力和高层次的境界,对教... 仁爱是一种爱己爱人并由此推广到爱民爱国爱天下的普爱精神。教师之仁爱是教师将普遍之仁爱化为对教育和学生之仁爱并经由学生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性仁爱精神。仁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不竭的动力和高层次的境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教师德性修养,创建仁爱型校园文化,建设灵活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弘扬仁爱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教师专业发展 德性修养 仁爱型校园文化
下载PDF
对PBL中教师权威的思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东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3,共4页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当今颇受推崇的教学模式,在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层次的教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PBL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独特性,使教师的制度权威、个人权威面临挑战,因此,在PBL教学中...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当今颇受推崇的教学模式,在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层次的教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PBL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独特性,使教师的制度权威、个人权威面临挑战,因此,在PBL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师权威由外显变为内隐,成为情境的领导者;由外在制度建构的先验性变为内在个人生成的过程性;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的转变,做实践性学识的知识权威者;由制度权威、知识权威的强制变为感召权威的彰显,从而保留教师权威合理的影响力,消解教学权威对PBL教学的负面影响和表现,建构与PBL相适应的教师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权威 PBL 制度权威 个人权威 知识权威
下载PDF
何以违法?——适用中国文化转型的规则与社会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旭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5-177,共13页
人"何以违法"的问题,首先应该是社会与文化的问题,而非单单是一个法律规则的问题。需要在法律构成的不同主体之间去理解法律为何,同时也要去借此互动所展开的立法者的逻辑与守法者的武器之间寻求一种对于法律为何的理解。不... 人"何以违法"的问题,首先应该是社会与文化的问题,而非单单是一个法律规则的问题。需要在法律构成的不同主体之间去理解法律为何,同时也要去借此互动所展开的立法者的逻辑与守法者的武器之间寻求一种对于法律为何的理解。不论是道德意义的"天",还是法律意义的"法",其内涵都是可以不断去进行放大和缩小的。何以违法,向来是要以情境来界定的,此时此地的违法者,到了彼时彼地,可能就是一位守法者。在看待违法的问题上,单单依赖于对个人行为的理解,无法完整地去理解法律本身。法律要有人心作基础,不能完全通过外化的强力去使之彻底的改变,这可能是理解规则跟人心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现代社会的基于变革的心态而言,这种规则的保护很是急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 守法者 文化转型 人心之法 互联网
下载PDF
邓小平师德修养观探研 被引量:1
17
作者 蓝光喜 魏佐国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邓小平关于师德修养的论述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提出加强师德修养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要加强思想政治修养,也要提升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工作... 邓小平关于师德修养的论述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提出加强师德修养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要加强思想政治修养,也要提升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道德 邓小平理论 师德修养
下载PDF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戈 《教师发展研究》 2017年第4期90-96,共7页
当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入瓶颈期,亟需纳入新的理论视角。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根植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三代演化之后在分析个体与结构的互动问题上独具特色。在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启发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应该以活动系统... 当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入瓶颈期,亟需纳入新的理论视角。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根植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三代演化之后在分析个体与结构的互动问题上独具特色。在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启发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应该以活动系统为分析单位、看到知识生成过程的中介机制、关注矛盾对实践性知识的激活作用、重视教师行为的社会历史性,以此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实践性知识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教师教育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维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文化 儿童文化 儿童科学 教师教育课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近代两湖地区居民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157,共8页
文化性格是一定文化区域内居民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精神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习惯方式。近代两湖地区居民的文化性格基于悠久的楚文化传统涵化,同时,在社会动荡... 文化性格是一定文化区域内居民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精神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习惯方式。近代两湖地区居民的文化性格基于悠久的楚文化传统涵化,同时,在社会动荡背景中的明清移民影响下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出现了一些变异,其文化性格主要表现为既爱国爱乡又崇尚革新、既包容开放又经世致用、既机智狡巧又刚悍劲直、既尚武好勇又多元并存,而这些文化性格的形成则是地理生存环境、楚文化传统、宗法血缘传承、明清移民、经济社会发展、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等因素合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两湖地区 居民文化性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