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al coordination and healthcare management in lung cancer
1
作者 José Antonio Vinagre Romero Juan Del Llano Se?arís +1 位作者 Carmen De Pablos Heredero Mark Nuijt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4年第12期757-768,共12页
In the current socio-economic scenario characterized by a growing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progressive budget constraints, the need to better coordinate processes in health institutions appears as a relevant aspect t... In the current socio-economic scenario characterized by a growing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progressive budget constraints, the need to better coordinate processes in health institutions appears as a relevant aspect to ensure the future sustainability of system. In this sense, Relational Coordination(RC) provides a valuable opportunity for the reconfiguration of clinical guidelines concerning isolated single-level considerations. In this research the RC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explain best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ng and offering clinical treatments for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presents the higher rates of tumor's mortality worldwide. Through unstructured and informal interviews with clinicians at both levels(Primary/Specialist Care), a diagnosis of the situation in relation to joint management of lung cancer is provided. Solutions of continuity in terms of coordination are explained due to the observation of lack of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the two levels. It is this disconnection which justifies the introduction of a modified model of RC for the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nsf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knowledge holders, in order to structure consolidated and cooperative evidence-based models that lead to a substantial shortening in the response times with a marked outcomes improvement. To our knowledg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to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bringing together both levels of care, hasn't been made till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onAL COORDINATION LUNG cancer Clinical pathway dialogIC practices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Healthcare PERFORMANCE
下载PDF
Transformer fault diagnosis based on relational teacher-student network
2
作者 Yin Sihan Li Yalei +2 位作者 Liu Xiaoping Cui Xu Wang Huapeng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23年第3期41-54,共14页
The analysis of dissolved gas in oil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ransformer fault diagnosi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ansformer fault diagnosis,a method based on the relational teacher-student netw... The analysis of dissolved gas in oil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ransformer fault diagnosi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ransformer fault diagnosis,a method based on the relational teacher-student network(R-TSN)is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solved gas in the oil and the fault type.R-TSN replaces the original hard labels with soft labels,and uses it to measure the similarity between different samples in the space,to a certain extent,it can obtain the hidden feature information in the samples,and clarify the classification boundary.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the effect of R-TSN diagnosis model is analyzed,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und fault of discharge and thermal on the diagnosis model is studied.This paper compares R-TSN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s),decision trees and multilayer perceptron models in transformer fault diagnosis.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R-TSN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above methods.After adding compound faults in the sample set,the accuracy rate can still reach 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diagnosis transformer relational teacher-student network(R-TSN) soft label gas analysis in oil
原文传递
政府微博中的对话传播研究——以中国10个政务机构微博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先红 陈欧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4-958,共5页
微博有助于组织将公众引入对话传播,从而建设组织-公众间的对话式关系。从对话传播的视角,以Kent和Taylor的"网络对话传播原则"为分析框架,对10个政务机构微博的200条微博帖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微博的对话传播现状,并在3个... 微博有助于组织将公众引入对话传播,从而建设组织-公众间的对话式关系。从对话传播的视角,以Kent和Taylor的"网络对话传播原则"为分析框架,对10个政务机构微博的200条微博帖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微博的对话传播现状,并在3个假设验证的基础上,为政府如何有效地通过微博进行对话传播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微博 对话传播 公共关系
下载PDF
论对话教学的交往性特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菊 熊宜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教学起源于社会交往活动,没有对话就没有交往也就没有教学。对话教学的交往有效性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对话教学的交往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交往主体具有参与性、民主性、合作性和理解性,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 教学起源于社会交往活动,没有对话就没有交往也就没有教学。对话教学的交往有效性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对话教学的交往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交往主体具有参与性、民主性、合作性和理解性,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创造性、互悦性和互惠性,教学组织的主体性具有个体异性和群体性,教学效果具有整体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教学 交往性特征 师生关系
下载PDF
马丁·布伯对话教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64
5
作者 米靖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9,共5页
马丁·布伯的对话教学思想以其对话哲学为基础,将教学视为与学生“相遇”的重要影响力,承担着使学生的潜能得以自由发展和历史更新、使学生形成建立“对话”关系的能力、使“我-它”知识向“我-你”知识转化的重任;教师在对话教学... 马丁·布伯的对话教学思想以其对话哲学为基础,将教学视为与学生“相遇”的重要影响力,承担着使学生的潜能得以自由发展和历史更新、使学生形成建立“对话”关系的能力、使“我-它”知识向“我-你”知识转化的重任;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既是使世界达到学生的选择者,也是学生灵魂再生的向导,还要以其自身的整体存在作为学生的模范;至于对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布伯认为信任是师生对话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肯定他者”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包含”则是师生关系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布伯 对话教学 师生关系 教学思想 教师观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再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71,共9页
滥觞于周礼的原初意义上的中国古代伦理学,既与西方传统的唯识主义的伦理学不同,又与那些晚出的业已理学化和心学化的中国伦理学相异,其乃为一种根于身体、从身体推衍出社会人伦的伦理学理论。这种伦理学的身体性不仅表现为其通过一种... 滥觞于周礼的原初意义上的中国古代伦理学,既与西方传统的唯识主义的伦理学不同,又与那些晚出的业已理学化和心学化的中国伦理学相异,其乃为一种根于身体、从身体推衍出社会人伦的伦理学理论。这种伦理学的身体性不仅表现为其通过一种反求诸身的现象学还原的方式把身体视为社会伦理的基础,不仅表现为其通过一种身体发生学的追溯把对话主义的“夫妇伦理”视为人类伦理的原型,而且还表现在其通过以行训身而对一种躬行主义的伦理的高度推崇。无疑,这一中国古代伦理学中的身体性的揭示,无论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人类伦理学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一方面,它是对中国古代伦理学真实内涵的一种真正的正本清源;另一方面,它也代表对远离生命之根的、日益独白化的和业已流于唯心主义的现代主义的伦理理念的最早的纠偏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中国古代伦理学 夫妇型伦理 对话伦理学 躬行主义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新闻发布的对话公关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侯迎忠 杜明曦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1年第6期69-80,共12页
突发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的新闻发布是其社会治理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致力于政民沟通、信息公开、舆论引导的重要公关实践方式。选取2020年上半年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五个疫情防控重点省(市)召开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为研究对象... 突发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的新闻发布是其社会治理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致力于政民沟通、信息公开、舆论引导的重要公关实践方式。选取2020年上半年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五个疫情防控重点省(市)召开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为研究对象,对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对话公话实践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中居于话语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媒体、专家、公众已具备主动参与对话的意识,但仍存在话语依赖或非理性表达等问题;新媒介技术为多元主体间的对话协商提供了条件,但对话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公共治理的理念贯穿于地方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之中,注重运用事实与价值结合的发布策略,力求协调各方共同参与治理,重塑社会共识。但也存在对话时机不佳、对话能力欠缺、话语互动不足等因素,阻碍多元主体间对话的畅通性。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当健全对话机制,转换对话思维,打造话语空间,增加对话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关系 新闻发布 突发公共危机 对话公关
下载PDF
语图论:语图互文与视觉修辞分析 被引量:54
8
作者 刘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28-41,共14页
视觉论证理论的兴起,确认了图像具有和文字同等重要的修辞功能。在语言和图像构成的图文关系中,视觉修辞分析的关键是揭示语图之间的论证结构及其修辞实践。语言和图形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心理认知机制,双重编码理论(DCT)有助于相对清晰地... 视觉论证理论的兴起,确认了图像具有和文字同等重要的修辞功能。在语言和图像构成的图文关系中,视觉修辞分析的关键是揭示语图之间的论证结构及其修辞实践。语言和图形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心理认知机制,双重编码理论(DCT)有助于相对清晰地把握认识过程的信息加工机制。可以从哲学逻辑和语图关系两个维度来把握视觉修辞的"语图论"。哲学逻辑上,西方哲学思潮的演变,体现为语言和图像的哲学关系思辨:从柏拉图到利奥塔,图像与感觉主义立场逐渐从语言所设定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语图关系上,语言和图像的论证结构主要体现为两种基本的互文叙事,分别是统摄叙事与对话叙事。统摄叙事指向语言主导下的释义结构,这是古典主义叙事的基本风格;对话叙事则体现为语言和图像之间的对话主义关系,其文化后果往往是现代主义的或后现代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关系 视觉修辞 互文性 对话主义 双重编码理论 统摄叙事 对话叙事
下载PDF
从多层级文本序列看福斯特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9
作者 姚建彬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5,121,共10页
福斯特在中国的形象的演变,并不是在某个单一的文本层级上展开的,而是在“多层级文本序列”以及这些不同层级的文本序列的相互关系之间建构起来的。这些不同层级的文本序列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受到特定社会条件及历史语境下的意识形态的... 福斯特在中国的形象的演变,并不是在某个单一的文本层级上展开的,而是在“多层级文本序列”以及这些不同层级的文本序列的相互关系之间建构起来的。这些不同层级的文本序列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受到特定社会条件及历史语境下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构成了福斯特中国形象变迁的重要原因。在福斯特中国形象的建构与变迁过程中,这些不同层级的文本序列之间构成了一种生产性关系,推动并且巩固着福斯特在中国的形象建构。福斯特在中国的声誉,受益于其在中国的形象建构中所具有的多层级文本序列的建设性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在中国的形象 变迁 多层级文本序列 建构性对话关系 接受研究
下载PDF
试析俄报刊语言对话性的表达形式及表达手段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8,共6页
对话性是当代俄罗斯报刊语言的基本特征,在俄报刊中主要体现为三种对话关系:我—你们,我们和你们;我—他/他们—你们;我1—我2—你们。这些对话关系可以通过篇章、词法、句法及修辞格手段来表达。正确理解俄报刊语言的对话性,分析其对... 对话性是当代俄罗斯报刊语言的基本特征,在俄报刊中主要体现为三种对话关系:我—你们,我们和你们;我—他/他们—你们;我1—我2—你们。这些对话关系可以通过篇章、词法、句法及修辞格手段来表达。正确理解俄报刊语言的对话性,分析其对话形式和表达手段,无论对新闻工作者,还是对俄语研究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报刊语言 对话性 对话关系 对话手段
下载PDF
报纸微博中的元文本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云峰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报纸微博的元文本来自读者的各类评论,是报纸微博单次传播的终端,影响新阅读的接受过程。这些元文本,在横向上,搭建了媒体与读者互动交流平台,形成新的对话机制;在纵向上,打破了文本内外壁垒,使事件置身于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这类"... 报纸微博的元文本来自读者的各类评论,是报纸微博单次传播的终端,影响新阅读的接受过程。这些元文本,在横向上,搭建了媒体与读者互动交流平台,形成新的对话机制;在纵向上,打破了文本内外壁垒,使事件置身于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这类"可写性文本"具有群体性、狂欢性等特点,使意义在流动中不断发生丢失与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报纸微博 元文本 对话关系
下载PDF
Believers for Social Change: Bridging the Secular Religious Divide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12
作者 Zilka Spahic Siljak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5年第10期681-690,共10页
Faith can serve as a source of social change and can bring different groups around common ideas and the common good. Its role can be formal through official faith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l through the work of individu... Faith can serve as a source of social change and can bring different groups around common ideas and the common good. Its role can be formal through official faith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l through the work of individuals who are engaged in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Faith has driven activist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ill) to work on bridging and linking believers from various religious traditions, but also non-believers who share similar ideas and concerns for the social wellbeing in their communiti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ecular-religious divide through faith-based activism in Bill and how "relational dialogism" can help in overcoming these divisions. The International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MIC) Initiative "Three Monotheistic Voices" and TPO's initiative "A Weltethos in School" can serve as examples of how faith-based activists use religious arguments in secular non-governmental settings to pursue dialogue, peace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ir communities. Both initiatives gathe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of varying ethnic, religious and non-religious identities from the Balkans. Some of the activists are laity and theologians, while some are scholars and activists who recognize the power of religion to translate ideas of peace, dialogue and development into social and political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GIOUS SECULAR FAITH-BASED relational dialogism social change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Body Politics of Femal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ectionality and Agency in Education Locale
13
作者 Angel Che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3期345-360,共16页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body discourses constructed by patriarchal culture influence individual's body viewpoint and form teachers' body image in educational fields in gender perspectives of feminisms and the co...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body discourses constructed by patriarchal culture influence individual's body viewpoint and form teachers' body image in educational fields in gender perspectives of feminisms and the concepts of power and discourse from Foucanlt.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body politics of women teacher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do not represent the stable and rigid hierarchy of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ut shape the subjectivity which are deployed and suffused as a capillary action by the disciplines and power relations interwoven by gender, sexuality, class and age throughout the individual's cognition and behavior, thus produce self-monitoring in the meantime monitoring others for social function. Finally, I will argue that how the subjectivity under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norms generates an individual's agency of resistance and subversion to existing gender structures through reflectivity in the cracks produced by the collision, fragmentation, consultation within different discourses, and then finds the temporary strategic and political positioning and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 politics female teacher poststructural feminism FOUCAUL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gency power relation
下载PDF
公共关系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对话沟通研究——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为例
14
作者 贾冰 邢佳 《图书情报导刊》 2022年第9期8-14,共7页
基于公共关系视角下的对话沟通原则,将国内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话回路、创造回访、界面易用性、信息有用性和用户黏性5个对话原则下的18个特点作为编码类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高校图书... 基于公共关系视角下的对话沟通原则,将国内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话回路、创造回访、界面易用性、信息有用性和用户黏性5个对话原则下的18个特点作为编码类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传播知识与传统业务层面具有共性优势,但在新媒体运用方面个体差异明显。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即图书馆自身特点、运维经费与人员不足以及新媒体平台建设理念陈旧3个方面,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4项改进建议,分别是建立多部门联合推进的微信公众号建设机制、建设品牌栏目、借助超链接增加用户黏性以及提升沟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 高校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 公共关系 对话沟通
下载PDF
走向“关系本体论”——对话教学的基础重构与应然取向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80,共6页
"关系本体论"是布伯"对话"思想的内核,"我-你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基于此,检视现有对话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逻辑、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提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据应为"关系本体论"而... "关系本体论"是布伯"对话"思想的内核,"我-你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基于此,检视现有对话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逻辑、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提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据应为"关系本体论"而不是"我-你关系"思想,对话教学的灵魂是关系而不是互主体性。与主客二分取向和互主体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相比,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关系—创生"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与优越性。未来对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宜采取"关系-创生"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关系本体论 我-你关系
原文传递
公共关系对公众的想象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百精 高歌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32,157,共9页
公共关系诞生于20世纪之初,专司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因此对公关而言,公众是其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母题。本文梳理了百年公关历史进路中组织公众观的变迁。这些主流公众观包括知情—驯化的公众、顽固—能动的公众、作为... 公共关系诞生于20世纪之初,专司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因此对公关而言,公众是其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母题。本文梳理了百年公关历史进路中组织公众观的变迁。这些主流公众观包括知情—驯化的公众、顽固—能动的公众、作为"上帝""中心"的顾客或消费者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公众、作为对话和价值共创者的公众。每一种公众观皆有其所见的主体图景和边界,并与组织对自我与外部世界的想象紧密关联。本文在批判这些公众观的基础上,勾划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公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公众观 多元主体 对话理论 共创
原文传递
语篇对话性与英语书面新闻语篇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曙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4,共6页
本文试图在现代语言理论框架内,结合分析对象——英语书面新闻语篇,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进行新的阐发。英语书面新闻语篇中对话主要发生在来自作为"我"的报道者声音和来自作为"他者"的广义的读者声音之间;这种具有... 本文试图在现代语言理论框架内,结合分析对象——英语书面新闻语篇,对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进行新的阐发。英语书面新闻语篇中对话主要发生在来自作为"我"的报道者声音和来自作为"他者"的广义的读者声音之间;这种具有异质性的声音主要通过转述、情态、连接词等语言资源标引;它们之间的对话关系表现为"同意与反对,肯定与否定"的评价关系。新闻语篇的对话性从概念功能上来讲,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交往性、对话性,从而具有更高意义上的客观性;从人际功能上来讲,能够调节新闻的叙事距离和视角,从而表达报道者的态度与评价;另外,它还具有组织语篇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书面新闻语篇 对话性 参与者 对话关系 对话功能
原文传递
中国组织——公众对话情境下的积极公共关系理论建构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先红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0,共10页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发展了三十年后,因其消极意涵、公众误解、矛盾认知以及限制性发展而蒙上污名。本文认为,公共关系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倡导"积极公共关系"理念和实践可以实现公关"去污名化"的... 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发展了三十年后,因其消极意涵、公众误解、矛盾认知以及限制性发展而蒙上污名。本文认为,公共关系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倡导"积极公共关系"理念和实践可以实现公关"去污名化"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公共关系产生污名的原因,阐述了公共关系的三个维度(即公共传播、公众关系和生态网络)、公共关系对话理论和中国阴阳哲学思想对开拓"积极公共关系"这一新型研究领域的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公共关系太极模型"和积极公共关系理论命题。积极公共关系是对现有公共关系理论的补充,而并非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公共关系 对话理论 公共关系太极模型 阴阳
原文传递
基于介入系统的法庭调解话语博弈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柯贤兵 谢睿妍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5,共8页
法庭调解的过程就是调解法官通过话语协商、不断介入双方当事人的纠纷、化解冲突并不断协调人际关系的过程。本研究以离婚诉讼法庭调解的真实语料,基于介入系统的视角,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法庭调解法官是如何使用介入... 法庭调解的过程就是调解法官通过话语协商、不断介入双方当事人的纠纷、化解冲突并不断协调人际关系的过程。本研究以离婚诉讼法庭调解的真实语料,基于介入系统的视角,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法庭调解法官是如何使用介入资源与原、被告进行调解话语博弈,推动法庭调解有效进行。研究表明,调解法官通常较多地使用接纳介入资源来拓展与原、被告协商的会话空间;而在推进纠纷协商时较多地使用否定介入资源来紧缩原、被告话语空间以实现法庭调解“案结事了”。语料分析显示,调解法官倾向于使用接纳资源,尽量避免使用绝对、否定资源来拓展调解话语协商空间;频繁采用收缩资源或单声性话语则会限制双方当事人的观点,从而导致调解互动会话空间收缩。基于对法庭调解话语介入的博弈策略分析,本研究旨在为法庭调解话语博弈提供可行的借鉴和启示,以期推动法庭调解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调解话语 话语博弈 介入系统 会话拓展 会话紧缩
原文传递
对话何以成为可能:社交媒体情境下中国健康传播研究的路径与挑战 被引量:31
20
作者 宫贺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5,共20页
在经历了"传播学者缺席"的早期阶段,"传播效果研究范式主导"的第二阶段之后,中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进入了新的"跨学科合作"阶段。本文认为,此一阶段的学术任务包括由单一学科发力转向跨学科合作,从聚焦传播... 在经历了"传播学者缺席"的早期阶段,"传播效果研究范式主导"的第二阶段之后,中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进入了新的"跨学科合作"阶段。本文认为,此一阶段的学术任务包括由单一学科发力转向跨学科合作,从聚焦传播效果转向媒介的社会意义研究、健康叙事研究、以及社交网络研究共生的多元学术生态。在理论层面,公共关系对话理论(the dialogic theory of public relations)能否成为健康传播研究于主导范式之外提供新的解释路径,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通过梳理媒介与社会的双重变革情境下,健康传播研究在中国大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本文尝试探索适用于社交媒体情境的健康传播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传播 公关对话理论 社交媒体 话语网络 叙事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