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课程思政在英语课堂中的嵌入--以《A Silent Father’s Love》为例
1
作者 李恩相 《陕西国防职教研究》 2021年第3期7-8,17,共3页
课程思政开展的好与不好,对课程的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实施却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谈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思政点的选择与嵌入点的设置是课堂思政是否成功的关键,... 课程思政开展的好与不好,对课程的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实施却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谈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思政点的选择与嵌入点的设置是课堂思政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实用英语 课程思政教育 切入点 父爱
下载PDF
发展中的生命教育——基于LOVE的思想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秋文 《现代教育论丛》 2008年第12期24-27,共4页
生命教育是一种哲学概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化的教学活动中授以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存能力的教育。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向每一个人,尊重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是具有爱心,积极投入教学,看到生命力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理念 生命意识 生命在场
下载PDF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Inclusive Education: A Team Teaching Concept at the Technische Universitat Dortmund
3
作者 Ingo Bosse Gudrun Marci-Boehnck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9年第3期121-133,共13页
There is a desideratum in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terdependenci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media education. Digital media can facilitate individualized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dditionally, digital media can be u... There is a desideratum in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terdependenci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media education. Digital media can facilitate individualized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dditionally, digital media can be used to promote inclusion. However, which factors influence the acquisition of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inclusive educatio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studies, e.g.,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 (ICILS), show how social challenges, such as participation and handling heterogeneity at school,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media. In numerous studies,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German teachers do not sufficiently see the potential of digital media, especiall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individuals with diverse learning requirements. German teachers are not well able to apply digital media appropriately in their lessons. Teachers need to be qualified and to design modern education with accessible media. In Germany, the ratio between available computers and pupils (1:4) is far better than the rate between teaching with and without computers.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s reports, only 9% of teachers are using digital media daily. Approximately 40% use digital media seldom or never. It seems that the cause is a skeptical attitude towards media among teachers, especially in humanities. That may result from missing didactical competences regarding digital media. The idea of Techn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and extending that explanatory model for teachers’ competencies on the inclusive practices build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for the design of joint seminars by the Research Center Youth-Media-Education as part of the Faculty for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Research Cluster Technology for Inclusion and Particip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Dortmund. Prospective teachers should become familiar with this way of collaboration. Already for four years now, a teaching team from these two departments designs collaborative lectures. Inclus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 are practiced in tutorials with practical approaches as well. In tandems, the students develop a learning situation at school or extracurricular institutions. Afterward, they present it. The presentation focuses on the concept, i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ditions, and competence orientation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CLUSIVE education MEDIA education team teaching digital SCHOLARSHIP teachers' education MEDIATIZATION
下载PDF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前提性追问、释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贺慧敏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是教师人才成长的路径之一。要引导新入职教师树立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职业意愿,分析出教育家型教师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动力,即“教育爱”与“持续追求教育教学”优化。循证于此,构建新入职教师高...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是教师人才成长的路径之一。要引导新入职教师树立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职业意愿,分析出教育家型教师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动力,即“教育爱”与“持续追求教育教学”优化。循证于此,构建新入职教师高质量成长路径,即要以积极情感诠释职业价值,用仁爱情怀关照教育对象,在热爱情感中推进事业发展来实现教育爱;要通过保持开放式心态,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创新性阐述,积极主动超越现状、超越碎片化来实现教育教学优化,以此创新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理念与路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型教师 教育爱 教育教学优化 学做 新入职教师
下载PDF
爱与儿童道德养成:基于卢梭《爱弥儿》的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俊凡 李浩宇 邓芝韵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9,共11页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亦是与道德有着重要关联的情感。在探讨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的论述中,卢梭《爱弥儿》的阐说独特而深刻。《爱弥儿》论述了家庭之爱、自我之爱、同情之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家庭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外...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亦是与道德有着重要关联的情感。在探讨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的论述中,卢梭《爱弥儿》的阐说独特而深刻。《爱弥儿》论述了家庭之爱、自我之爱、同情之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家庭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外在力量,母亲之爱则是家庭之爱的基础和本源。自我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内生动力,儿童道德养成遵循了从自爱到爱他人、从爱对自己有利的人到爱普遍的人的演进路径;当个体的爱达到“爱人类”的层次了,则意味着他已经获得了“正义”的美德。同情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关键因素,同情既能够对自爱进行利他式修正,也能够通过想象的力量促进儿童道德的养成。卢梭基于爱的儿童道德养成观,对当前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儿童道德养成既要充分发挥爱的力量,也要直面个体的“自爱”本能,还要重视个体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道德养成 《爱弥儿》
下载PDF
基于“产教研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6
作者 诸昌武 殷明 左志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1期60-63,共4页
随着“产教研创”融合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文章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 随着“产教研创”融合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提升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文章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和对策。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研创 高职院校 教师能力提升
下载PDF
浅探课程OBE改造对教师能力持续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彬宾 《科技风》 2024年第15期26-28,共3页
成果导向教育即OBE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工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本文从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OBE改造出发,紧紧围绕OBE四个核心问题,结合作者在课程OBE改造亲身感受,另辟蹊径,阐述课程OBE改造对教师能力持续提升的影响。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教育理念 核心问题 教师能力 持续提升
下载PDF
作为艺术的教学:爱与智慧——对话詹姆斯·加里森教授
8
作者 张华军 吴静燃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现代教育常常以智力发展为优先而忽视情感、欲望等个体的主观感受。詹姆斯·加里森教授通过梳理西方知识传统,指出对各种爱和欲望的关注从柏拉图开始就是和智慧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渴望真正善的爱欲教育是实践智慧所必需的,实... 现代教育常常以智力发展为优先而忽视情感、欲望等个体的主观感受。詹姆斯·加里森教授通过梳理西方知识传统,指出对各种爱和欲望的关注从柏拉图开始就是和智慧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渴望真正善的爱欲教育是实践智慧所必需的,实践推理是充满激情的理性。杜威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发展出反对二元对立的一元论。正是因为这一点,杜威的思想与强调整体论的东方儒释道思想是相通的。对于教师来说,情感是身心智统一的一个子功能。因此,教师必须引导自己的爱欲来渴求对自己和对学生真正有益的东西。教师忽视自身与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会带来功能性失调,这会损害教师和学生的艺术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和道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智慧 教师教育
下载PDF
传承耕读文化推进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9
作者 嵇景涛 许盈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传承耕读文化,扎根“三农”沃土,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山东农业大学以耕读教育为核心,以耕读课程为载体,以耕读师资为保障,以耕读平台为关键,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承弘扬耕读文化,探索构建... 传承耕读文化,扎根“三农”沃土,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山东农业大学以耕读教育为核心,以耕读课程为载体,以耕读师资为保障,以耕读平台为关键,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承弘扬耕读文化,探索构建以“耕”树德、以“耕”增智、以“耕”强体、以“耕”育美、以“耕”创新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文化 人才培养 知农爱农 实践育人
下载PDF
深入探究《老子》蕴含的育人哲理
10
作者 王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育人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千秋大业。《老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育人哲理,值得人们深入探究。具体而言,其中的育人哲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敬业爱生是育人之本;遵循规律是育人之魂;有无相生是育人之道;慎终如始是育人之基... 育人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千秋大业。《老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育人哲理,值得人们深入探究。具体而言,其中的育人哲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敬业爱生是育人之本;遵循规律是育人之魂;有无相生是育人之道;慎终如始是育人之基。《老子》一书中的育人哲理对当代社会具有诸多启迪。当代人们仍需认真汲取《老子》一书中的智慧,不断深化对育人规律的认识,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育人哲理 爱心 规律
下载PDF
用爱感染人——《爱的教育》中的美好感情
11
作者 魏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小说感情丰富,文笔优美流畅,语言平实。小说讲述了意大利市立小学4年级学生安利柯,在将近一年时间里的成长及所见所闻所感,亚米契斯以人性善为基点,精心构思了一系列充... 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小说感情丰富,文笔优美流畅,语言平实。小说讲述了意大利市立小学4年级学生安利柯,在将近一年时间里的成长及所见所闻所感,亚米契斯以人性善为基点,精心构思了一系列充满爱又朴实的关于父母之爱、师生之爱和爱国之志的感人故事,把美好感情和思想送进小读者的心灵,小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 美好感情
下载PDF
主敬与中和:儒家治道思想的根基
12
作者 蔡杰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01-213,275,276,共15页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 儒家的“中和”观念并不局限于心性范围,还可以从治道的角度进行理解。“中和”的形式与目的根植于人性之中,但由于生命的形态最初不是现成饱满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化加以实现。根据《孝经》的记载,孔子主张通过礼乐形式使社会有序运作,调节天下百姓的性情,使之和睦而不生怨气,从而维持社会的“中和”形态。从礼乐到“中和”,是以人伦作为勾连,根源在于使民众在伦理生活中产生爱敬之心。爱敬是礼乐的实质内涵,也是施行礼乐的目的所在。爱敬观念背后有一个逻辑圆环:一方面,敬身的实质是敬亲,敬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敬天;另一方面,敬身向外推扩是从父母开始,由近及远至全天下的范围,这一逻辑圆环构成了天人系统的顺畅运行。施教者通过推扩爱敬,向百姓教敬教爱,引导与发掘民众本性中的爱敬潜质,使之在亲子关系中实现出来,由此维持天人系统的“中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教化 礼乐 爱敬 天人
下载PDF
基于“爱美融合”的高职院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13
作者 侯丽华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4期79-81,共3页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类技术技能人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双重使命。“爱美融合”是将教育的灵魂和艺术的追求融为一体,其中“爱”是教育的灵魂,“美”是艺术的追求。文章提出将... 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类技术技能人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双重使命。“爱美融合”是将教育的灵魂和艺术的追求融为一体,其中“爱”是教育的灵魂,“美”是艺术的追求。文章提出将爱与美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构建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服务于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美融合 四位一体 思政协同育人
下载PDF
耕读教育融入高职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究——以涉农高职院校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亚洁 曾庆娥 孙红绪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耕读兴农”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一懂两爱”农业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与途径。以树牢耕读思想、发扬耕读文化、讲好耕读故事和上好耕读课程为基本思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耕读教育融入高职文化育人的正确路径,最终形成“耕读兴农”教... “耕读兴农”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一懂两爱”农业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与途径。以树牢耕读思想、发扬耕读文化、讲好耕读故事和上好耕读课程为基本思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探索耕读教育融入高职文化育人的正确路径,最终形成“耕读兴农”教育的“三课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懂农业 爱农村 爱农民 文化育人 三课堂
下载PDF
面向“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论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15
作者 赵磊 李洪霞 +1 位作者 邓立苗 刘振斌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5期172-175,179,共5页
【目的】建设一个面向“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论教学案例库,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当前涉农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案例库存在的问题,如案例更新不及时、案例与实际应用脱节、案... 【目的】建设一个面向“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论教学案例库,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当前涉农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案例库存在的问题,如案例更新不及时、案例与实际应用脱节、案例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等,探讨教学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学案例库应用前景,并阐述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具体方案。【结果】所建设的案例库包括4大类,10个小案例,案例覆盖耕地、种植、管理、收获、运输、反馈等农业全生命周期,全面展示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实际应用。【结论】案例库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农业教育质量,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支持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业教育 爱农情怀 案例库
下载PDF
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的构建与效果
16
作者 陈利 古海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的构建及对大学生婚恋与生育观念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2月至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实际需求及政策导向,采用院-校联动模式开展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教育干... 目的探讨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的构建及对大学生婚恋与生育观念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2月至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实际需求及政策导向,采用院-校联动模式开展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教育干预,分析其对高校生生殖健康知信行及对自身婚恋与生育计划的影响,探讨课程改革优化方向。结果干预后,93.33%的大学生综合成绩达到优良水平,84.00%具备了生殖健康素养,其婚恋与生殖意愿更加贴合我国的婚育政策倡议,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较满意。结论院-校联动式的生殖健康与婚恋课程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对生殖健康与自身婚恋的认知及对相关婚育政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殖健康 婚恋 教育 婚育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价值意蕴、问题审视与路径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玲 牛玉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从宏观上看,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子工程”和“支撑点”,对于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以及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当前的乡村教育... 从宏观上看,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子工程”和“支撑点”,对于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以及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当前的乡村教育在价值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瓶颈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障碍。因此,要进一步塑造尊师重教良好家风,提高乡村受教育水平;积极树立爱农强农观念,追求乡村振兴大目标;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一体化进程,从而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双向耦合、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教育振兴 尊师重教 爱农强农 教育一体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培育与弘扬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长松 王熠龙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教育精神人格化和具体化过程中形成,并在新时代实现了创新发展,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引领。从逻辑遵循和方法路径两个方面探究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能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理想信念 道德情操 育人智慧 仁爱之心 弘道追求
下载PDF
大学生爱情观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 6.2.R4的可视化分析
19
作者 牛英 孔丽 张自豪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5期36-40,共5页
大学生爱情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借助CiteSpace 6.2.R4软件,从文献量、研究者、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角度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大学生爱情观的1487篇文献进行深入... 大学生爱情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借助CiteSpace 6.2.R4软件,从文献量、研究者、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角度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大学生爱情观的1487篇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大学生爱情观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相关研究方法以调研为主,大学生爱情观与婚姻关系密切,女性群体的爱情观备受关注,研究较重视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引导。未来研究可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实证研究,强化学科融合,为深入推动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引导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爱情观 教育引导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域下《爱的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探讨
20
作者 田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建构《爱的教育》理论,一是要解决爱是一种知、情、意的思想情操及相应行为的“元问题”。二是回答建构爱具有提升人的生命力、幸福感与人格价值的必要性。三是探究《爱的教育》应采用“以问题为导向...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建构《爱的教育》理论,一是要解决爱是一种知、情、意的思想情操及相应行为的“元问题”。二是回答建构爱具有提升人的生命力、幸福感与人格价值的必要性。三是探究《爱的教育》应采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凝练、讨论总结、拓展学习与实践汇报,把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成一体的课程模式。四是从研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攻略的撰写以及实践的传承与汇报三个层面深化与延伸爱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爱的教育》 实践模式 问题导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