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ers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1
作者 Yuling Zuo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In the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enterprises, but also on small enterprises that can grow explosively.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unicor... In the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enterprises, but also on small enterprises that can grow explosively.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unicorn enterprises, the "Guidelin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Growth Enterprises" should be formulate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On the basis of the clear definition of highgrowth enterprises,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re defined. A set of government support mechanisms for enterprise selection, approval and support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addition, a set of positive support policies should be adopt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in land use, financing, taxation, technology, talent recruitment and other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nglish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 被引量:1
2
作者 Hao Lei Cheng Guo Yanling Liu 《Health》 2012年第12期1299-1304,共6页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eacher training o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this study conducted a half-mont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program to 54 primary ...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eacher training o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this study conducted a half-mont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program to 54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and performed measurement o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after the training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teachers’ scores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profession identity: the sense of role, the professional behavioral tendency, the occupational values,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curriculum intervention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CURRICULUM INTERVENTION
下载PDF
Examining the Burden Reduction Policy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na:A Framework Analysis Centered on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Institutional Doctrine
3
作者 Haiying X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年第12期244-247,共4页
The“burden reduction”policy aims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o alleviate their burdens.While it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ers,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still exist.This st... The“burden reduction”policy aims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o alleviate their burdens.While it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ers,implementation challenges still exist.This study utilizes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and Ostrom’s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policy.By considering the preferenc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local governments,schools,and teachers,it explores interactions and outcomes,identifies challenges,and provides policy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Reducing burden Rational selection institutional doctrin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
4
作者 姚佳胜 段谦谦 段筠茹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日臻完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经之路,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小学师德问责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师德问责政策经历了初步创立时期、寻觅探索时期、发展深入... 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日臻完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经之路,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小学师德问责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师德问责政策经历了初步创立时期、寻觅探索时期、发展深入时期和日渐成熟时期四个阶段。其演进呈现出以改变师德困境为目的的动力机制、以多种渠道保障政策落实、以教育公平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和以文本形式表达政策话语的逻辑。未来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将朝着育人为本的动力机制、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政策工具助力过程保障、政策话语日益合理科学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 发展历程 演进逻辑 理性选择
下载PDF
非货币激励因素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云贵川渝的调查
5
作者 周琴 郭瑜琦 《教师教育学报》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教师工作效能、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采用TALIS 2018教师问卷对云贵川渝4个省份的中小学教师展开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该地区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但内部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发...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教师工作效能、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采用TALIS 2018教师问卷对云贵川渝4个省份的中小学教师展开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该地区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但内部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发现,云贵川渝4省份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受工资薪酬以及其他非货币因素的影响。比较分析发现,云贵川渝初中教师对工资薪酬的接受度高于上海同行,但对社会认可、媒体关注等非货币激励因素的认可程度却低于上海教师,从而使其工作满意度整体水平低于上海。研究认为,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同时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需要在巩固提高工资薪酬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优化教师工作体验、提高教师学历、打通职业晋升渠道、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等非货币因素着手,在满足教师内在需求的同时,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满意度 工资 非货币激励 双因素理论
下载PDF
公办中小学教师身份及中国政策选择
6
作者 佘宇 陈松柏 单大圣 《教师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强教必先强师。强师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解决好教师身份这个“元问题”。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具有专业性、公共性、职务性和国家性等特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赋予了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干部、专业人员等不同的身份,这与当时的... 强教必先强师。强师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解决好教师身份这个“元问题”。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具有专业性、公共性、职务性和国家性等特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赋予了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干部、专业人员等不同的身份,这与当时的经济社会体制总体是相适应的。2018年,我国提出公办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的新身份定位,实现了重大政策突破。为了进一步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建议明确对我国公办中小学教师参照公务员管理,确立公办中小学“国家教师”制度,完善公办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发展的管理制度,强化公办中小学教师自律自强的约束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办中小学 教师身份 国家公职人员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的现状考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数据分析
7
作者 李媛 谢敏敏 刘珲 《教师教育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
工作资源的供给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员工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大城市G市24949份中小学教师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远超出国家法定要求,工作负担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类型工作负担中,教育教学型工作负担相对较... 工作资源的供给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员工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大城市G市24949份中小学教师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远超出国家法定要求,工作负担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类型工作负担中,教育教学型工作负担相对较重,非教育教学型工作负担相对较轻。不同性别、学历、教龄、职称等级、任教学段等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存在显著差异。物质资源和认知资源两类工作资源对教师工作负担均有预测作用。基于此,为大城市的教师减负工作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的教师工作负担观念;关注不同条件教师工作负担的差异性;协调好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负担 工作资源 物质资源 情感资源 认知资源
下载PDF
A Study of Localiz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8
作者 Chunyan Liu Rui Gu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0年第2期205-218,250,共15页
In view of a series of challenges sinc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e interviewed 14 front-lin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bout their viewpoints and classroom strateg... In view of a series of challenges sinc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e interviewed 14 front-lin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bout their viewpoints and classroom strategies of TBLT. The results show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use TBLT. They adopt flexible teaching procedures, apply TBLT creatively, and explore task-based language assessment. The authors argue for inclusive non-doctrinaire approaches to TBLT, and propose to construct localized TBLT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localization in China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下载PDF
由规模化到精准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的差异化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春 冯晓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构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需求框架,并深入分析其差异、明确基于需求要素的优化方向。研究发现:参训教师需求包含个体发展和系统环境两个层面的五类需求,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及城乡差异,针对时间安排及学时认定等研修机制需求仍须优化改进。研究为教师寒暑假研修精准化、差异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与决策支持,为优化研修服务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研修 需求差异 结构主题模型 IPA分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精准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10
作者 Kailin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Normal Students to carry ou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based on SPSS 17.0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o we draw primary and seco...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Normal Students to carry ou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based on SPSS 17.0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o we draw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normal students to arrive at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and analyze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ability of its parts. Finally, we proposed new initiative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ability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 student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PSS education research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义、现实挑战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庞立生 郗厚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注重恪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导,强调“六要素养”的队伍锻造。就其面临的现实挑战而言,当前存在一些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意识不够、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素质能力不齐、教师培训和协同不强等问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要在打通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意识、配备、素质、培训、协同、管理之间的环节上下功夫、见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 立德树人 推进策略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荷”与“减负”治理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德侠 王玉 刘晶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6期56-68,共13页
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工作已是常态,其日常工作的基本样态是工作内容面广、工作分散点多、工作时间线长。这种超负荷的工作样态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命力,也影响着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和“双减”政策落实的成效。因此,教师“减负”... 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工作已是常态,其日常工作的基本样态是工作内容面广、工作分散点多、工作时间线长。这种超负荷的工作样态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命力,也影响着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和“双减”政策落实的成效。因此,教师“减负”治理迫在眉睫。教师“减负”治理应是政府、学校和家长等多主体联合参与的持续过程,特别是政府应该灵活调配教师编制,补充人力资源供给;明确学校的权责边界,让教学回归主业;为教师提供保障机制,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家校沟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双减” 减负 协同治理理论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对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意愿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有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6,共6页
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在普职分流及民众对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值得关注。通过对全国1562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让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意... 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在普职分流及民众对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值得关注。通过对全国1562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让其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比较低,仅为27.9%,在各人口学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学段越高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经济越发达的东部地区及地级市、省会地区的教师越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除了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水平及职称未定级的教师外,年收入水平越高及职称越高的教师越愿意让其孩子上职业院校。为此,建议: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职业观,很有必要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与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的职业启蒙教育知识,应要求初中及普通高中教师越来越多地正面向学生宣讲职业教育,让学生明白职业教育同样是适合的成长成才途径,在正面宣讲职业教育中应更多地要求男性教师及年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下中的收入越高的教师及职称越高的教师,因他们更能接受职业教育,其有利身份与地位也更容易取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与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意愿 中小学教师 差异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准备度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睿 林升娜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8期101-111,共11页
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是适应智能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准备情况是决定人工智能普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文章以广州市为例开展调查研究,从态度、心理、知识、能力和环境准备五个维度研制量表... 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是适应智能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准备情况是决定人工智能普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文章以广州市为例开展调查研究,从态度、心理、知识、能力和环境准备五个维度研制量表,并对224份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总体准备度处于中等程度,态度准备度较高,环境与知识准备度较低;不同性别、学段、授课类型、授课年限的教师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准备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基于调查结果,文章从课程教学指南建立、课程教学专业支持、课程优质资源供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人工智能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课程 教学准备度 中小学教师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调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晨晓 冯薇 孟忆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2-81,共10页
采用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调查量表,以合肥市232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教育观念出发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总体水平较高,但对教育期望和师生关系两个维度的认识水... 采用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调查量表,以合肥市232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从教育观念出发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总体水平较高,但对教育期望和师生关系两个维度的认识水平相对偏低,各维度在岗位、年龄、婚育情况、教龄、带大班的次数、职称6个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其次,人类发展生态四大系统与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教育观呈现显著正相关,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能够正向预测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外层系统能够负向预测幼儿园教师的幼小衔接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教育观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工资合理性参照系的确定和验证——基于2000—2019年数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晓东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已经建立并深深地嵌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中,保障了教师工资在政府预算中的优先等级。随着教育财政的重点逐渐从教育经费优先增长转向教育经费“可持续”与“支出合理”并重,对中小学教...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已经建立并深深地嵌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中,保障了教师工资在政府预算中的优先等级。随着教育财政的重点逐渐从教育经费优先增长转向教育经费“可持续”与“支出合理”并重,对中小学教师工资也在“确保”的同时,提出了有效、合理的要求,然而,教师工资合理有效的标准还缺乏坚实的共识基础。依据OECD的参照指标和我国教育经费的构成特征,初步讨论了教师工资合理性的参照标准,并用2000—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论如下:21世纪前二十年,中小学教师工资总体上超越了人均GDP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但增长机制还不稳定;不同省份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当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的相对水平差异很大,并且呈现明显的分布惯性;中小学教师工资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据的份额呈持续上升之势。建议进一步对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的动力机制、教育经费支出中的要素结构及中小学教师工资内外部参照标准等相关政策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工资 教育经费 工资保障制度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小勇 龚佳亮 周玲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11-118,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其教育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基础探寻,构建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适应性影响因素假设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普遍具有使用人工智能改进教学...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其教育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基础探寻,构建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适应性影响因素假设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普遍具有使用人工智能改进教学的意愿,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外部环境支持存在不足;整体适应程度中等偏上、存在群体差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初始信任直接或间接对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适应性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初始信任在感知易用性与心理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能力适应是行为适应最直接的、唯一的影响因素,且相对而言作用强度最大;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适应性的影响方向与作用路径为:心理适应→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行为适应.为增强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适应性,提出“从‘心’出发→‘境’中造‘能’→化‘能’为‘行’”递进式推进策略,使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教育教学真正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常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人工智能 适应性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中需厘清的八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秀娣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2期28-31,66,共5页
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初衷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让这一举措有效落地,需要解决其基本内涵、主要对象、考核体系、执行主体等问题。同时,还要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角度,关注教师的保障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 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的初衷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为了让这一举措有效落地,需要解决其基本内涵、主要对象、考核体系、执行主体等问题。同时,还要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角度,关注教师的保障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退出机制 关键问题 有效落地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林梅 王萌 李珞珈 《数字教育》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人工智能素养是数字素养的新发展。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迈进以人机协同为关键特征的智能时代,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得到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及学术界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方面的已有成果,构... 人工智能素养是数字素养的新发展。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迈进以人机协同为关键特征的智能时代,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得到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及学术界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方面的已有成果,构建了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接着,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智能教育实践及教育部正在实施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提出了“以人工智能思维为核心、以关键实践场景应用为切入、以评估为驱动、以伦理为底座、以智能教育环境为支撑”的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中小学教师 数字素养 人工智能素养 智能教育素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需求及建议
20
作者 庞丽娟 王红蕾 +1 位作者 张雅倩 陆振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整体比较强烈,其中重点关注提升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专业发展保... 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整体比较强烈,其中重点关注提升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专业发展保障的需求整体比较强烈,其中对保障集体教研和备课、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和薪酬待遇等保障制度的需求更为强烈。建议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完善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激励保障制度,抓紧研制出台配套的待遇保障政策,引导全社会进一步理解尊重和支持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 提升意愿 保障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