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艾克热木·艾尔肯
李强强
+5 位作者
傅凯
陈东阳
姚尧
沈颖
蒋青
秦江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1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39~79岁,...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1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39~79岁,平均61.0岁。8例因跌倒致肩袖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1~4个月,平均2.0个月;余3例无明显诱因。肩关节主动活动均受限,患肩主动活动度前屈(64.1±10.9)°、外展(78.1±6.4)°、内旋(48.2±6.6)°、外旋(41.8±10.5)°;其中5例出现肩关节僵硬症状。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8±0.8)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为(23.9±6.4)分。采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价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行MRI检查,通过Sugaya分类系统评估肩袖完整性。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2个月,平均13.5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出现感染、肩袖再次撕裂以及锚钉脱落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8±0.7)分,ASES评分为(93.5±4.2)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1例患者肩部均无明显肿胀,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分别为前屈(165.1±8.8)°、外展(75.3±8.4)°、内旋(56.6±5.5)°、外旋(51.8±4.0)°,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肩关节MRI检查示9例患者肌腱厚度足够,连续性良好,其中4例提示部分高信号区域;2例肌腱厚度不足,但连续性较高,并且合并部分高信号区域。根据Sugaya分类系统评估,1型4例(36.4%)、2型5例(45.5%)、3型2例(18.1%)。结论针对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操作简便,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
桥式缝合
尾端下压固定
关节镜
原文传递
止点内移修复大型及巨大肩袖撕裂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研究
2
作者
郭斯翊
朱以明
+4 位作者
鲁谊
郑峒
张璞
覃其煌
姜春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评估止点内移修复大型及巨大肩袖撕裂(large-to-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L/MRC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止点内移修复的46例L/MRCT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
目的评估止点内移修复大型及巨大肩袖撕裂(large-to-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L/MRC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止点内移修复的46例L/MRCT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7岁。大型肩袖撕裂20例,巨大肩袖撕裂26例。影像学评估术前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肌腱回缩(改良Patte分级)、冈上肌切线征、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及术后内移长度与肌腱完整性;以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与内旋活动度)与前屈上举肌力评估临床结果。根据术后肌腱完整性将患者分为肌腱完整组与再撕裂组,根据术后内移长度将患者分为A组(内移长度≤10 mm)与B组(内移长度>10 mm),比较患者临床功能和影像学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平均31.8个月。术后1年MRI示冈上肌腱内移长度为5~15 mm,平均10.26 mm;A组33例,B组13例。11例(23.91%)出现再撕裂,其中SugayaⅣ型5例(45.45%),Ⅴ型6例(54.5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体侧外旋活动度、前屈上举肌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内旋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再撕裂组冈上肌Goutallier分级与改良Patte分级高于肌腱完整组,AHD小于肌腱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ASES评分肌腱完整组高于再撕裂组(P<0.05)外,两组其余术后临床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再撕裂发生情况、VAS评分、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与前屈上举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MRCT关节镜下采用止点内移修复术后能获得良好肩关节功能;术后肌腱完整性或内移长度与术后肩关节功能之间可能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止点内移
大型肩袖撕裂
巨大肩袖撕裂
临床功能
影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艾克热木·艾尔肯
李强强
傅凯
陈东阳
姚尧
沈颖
蒋青
秦江辉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1-56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2124、82202755)。
文摘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1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39~79岁,平均61.0岁。8例因跌倒致肩袖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1~4个月,平均2.0个月;余3例无明显诱因。肩关节主动活动均受限,患肩主动活动度前屈(64.1±10.9)°、外展(78.1±6.4)°、内旋(48.2±6.6)°、外旋(41.8±10.5)°;其中5例出现肩关节僵硬症状。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8±0.8)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为(23.9±6.4)分。采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价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行MRI检查,通过Sugaya分类系统评估肩袖完整性。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2个月,平均13.5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出现感染、肩袖再次撕裂以及锚钉脱落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8±0.7)分,ASES评分为(93.5±4.2)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1例患者肩部均无明显肿胀,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分别为前屈(165.1±8.8)°、外展(75.3±8.4)°、内旋(56.6±5.5)°、外旋(51.8±4.0)°,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肩关节MRI检查示9例患者肌腱厚度足够,连续性良好,其中4例提示部分高信号区域;2例肌腱厚度不足,但连续性较高,并且合并部分高信号区域。根据Sugaya分类系统评估,1型4例(36.4%)、2型5例(45.5%)、3型2例(18.1%)。结论针对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操作简便,临床疗效可靠。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
桥式缝合
尾端下压固定
关节镜
Keywords
rotator
cuff
in
jury
tear in medial enthesis of rotator cuff
suture bridge
tail compression fixation
arthroscopy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止点内移修复大型及巨大肩袖撕裂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研究
2
作者
郭斯翊
朱以明
鲁谊
郑峒
张璞
覃其煌
姜春岩
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基金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级科研基金青年基金(QN-202102)。
文摘
目的评估止点内移修复大型及巨大肩袖撕裂(large-to-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L/MRC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止点内移修复的46例L/MRCT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7岁。大型肩袖撕裂20例,巨大肩袖撕裂26例。影像学评估术前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肌腱回缩(改良Patte分级)、冈上肌切线征、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及术后内移长度与肌腱完整性;以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与内旋活动度)与前屈上举肌力评估临床结果。根据术后肌腱完整性将患者分为肌腱完整组与再撕裂组,根据术后内移长度将患者分为A组(内移长度≤10 mm)与B组(内移长度>10 mm),比较患者临床功能和影像学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平均31.8个月。术后1年MRI示冈上肌腱内移长度为5~15 mm,平均10.26 mm;A组33例,B组13例。11例(23.91%)出现再撕裂,其中SugayaⅣ型5例(45.45%),Ⅴ型6例(54.5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体侧外旋活动度、前屈上举肌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内旋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再撕裂组冈上肌Goutallier分级与改良Patte分级高于肌腱完整组,AHD小于肌腱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ASES评分肌腱完整组高于再撕裂组(P<0.05)外,两组其余术后临床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再撕裂发生情况、VAS评分、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与前屈上举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MRCT关节镜下采用止点内移修复术后能获得良好肩关节功能;术后肌腱完整性或内移长度与术后肩关节功能之间可能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肌腱止点内移
大型肩袖撕裂
巨大肩袖撕裂
临床功能
影像学
Keywords
Tendon
in
sertion
medial
ization
large
rotator
cuff
tear
s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
s
cl
in
ical function
radiologic outcomes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肩关节镜下“尾端下压固定+桥式缝合”技术治疗原发性肩袖止点区内侧撕裂疗效分析
艾克热木·艾尔肯
李强强
傅凯
陈东阳
姚尧
沈颖
蒋青
秦江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2
止点内移修复大型及巨大肩袖撕裂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研究
郭斯翊
朱以明
鲁谊
郑峒
张璞
覃其煌
姜春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