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ormation failur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ackfill along the goaf-side retained roadway 被引量:7
1
作者 Xue Deping Wang Jianpeng +2 位作者 Tu Hongsheng Wang Fangtian Zhao 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3期329-335,共7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ational width of backfill in the goaf-side retained roadway, the deformation failure mechanism of surrounding rock in retained roadway is studied in the use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ational width of backfill in the goaf-side retained roadway, the deformation failure mechanism of surrounding rock in retained roadway is studied in the use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etc., when the width of backfill is differ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backfill width, the roof deformation above the backfill decreases; the outside of backfill obviously suffers from greater stress compared to the inner side of backfill; the damage firstly appears in the intersection of top backfill and roof; the plastic failure area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roof and floor of inside the roadway; 2 m wide backfill in the goaf-side retained roadwa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oadway deformat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combination support of "anchor-mesh-belt-lock" in the haulage-track roadway, the study also considers the reinforced support of "anchor-mesh-belt" above the backfill, and 50 m ahead of working face, and 200 m behind the working face. This kind of support achieves a good result. The roadway deformation of field measurement shows that it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next working 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f-side retained roadway roadway-side backfill Reinforced support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mwork support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with double roadways by flling with high‑water material in gently inclined coal seam
2
作者 Shengrong Xie En Wang +3 位作者 Dongdong Chen Hui Li Zaisheng Jiang Hongzeng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47-164,共18页
To ameliorate the defects of insufcient support resistance of traditional roadside flling bodies for gob-side entry retaining(GER),overcome the inability to adapt to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and isolate the... To ameliorate the defects of insufcient support resistance of traditional roadside flling bodies for gob-side entry retaining(GER),overcome the inability to adapt to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and isolate the goaf efectively,a new type of high-water material as a roadside flling body for GER technology with double roadways was proposed.The in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GER with double roadways by flling high-water material into a gently inclined coal seam were studied.The bas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w high-water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and their main advantages were identifed.The reasonable width of the roadside flling wall of a high-water material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ground pressure observation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and plastic zone of surrounding rock of GER after being stabilized by the disturbance of the working face were studied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and the failure range of GER by flling with high-water material was revealed.Based on this,a coupling control technology of anchor cables and bolts+single props+metal mesh+anchor bolts is proposed.Through the coupling methods of arranging borehole peeping and observing the convergences of surrounding rock,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GER with double roadways by flling with a 1.8-m-wide high-water material has a good control efect.The above research will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high-water materials in GER roadside f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water material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with double roadways Stability analysis Gently inclined coal seam Control technology
下载PDF
砂质泥岩巷道顶板定向爆破不耦合装药系数优化与应用
3
作者 刘少伟 隋纪胜 +3 位作者 贺德印 付孟雄 何伟 李震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158,共11页
聚能爆破技术在沿空留巷工程项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装药结构问题一直是目前讨论的热点及难点。对于目前沿空留巷顶板超前预裂装药长度尚没有明确的指标情况下,以孟津煤矿二_2-11031工作面轨道顺槽为研究背景,提出了等长装药顶板预裂技术... 聚能爆破技术在沿空留巷工程项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装药结构问题一直是目前讨论的热点及难点。对于目前沿空留巷顶板超前预裂装药长度尚没有明确的指标情况下,以孟津煤矿二_2-11031工作面轨道顺槽为研究背景,提出了等长装药顶板预裂技术,为明确最优装药结构,本文通过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三维定向聚能爆破模型,改变轴向药柱的长度,以裂纹扩展长度和应力衰减速率为分析指标,通过数值模拟可知,轴向不耦合系数在1.25~1.7之间径向切缝距离约为40 cm,轴向切缝距离约为80 cm,相比轴向不耦合系数在2~3之间,切缝距离分别提高了25%和12.5%;轴向不耦合系数在1.25~3之间,应力衰减速度均小于1,能量利用最为合理;将轴向不耦合系数α=1.25~2的装药结构在孟津煤矿二_2-11031工作面轨道顺槽进行顶板定向爆破实验,对预裂爆破后的两炮孔中线进行钻孔窥视,观察到4种爆破方案,两炮孔之间沿切缝方向裂纹均已经完全贯通,裂纹光滑平整,现场应用效果良好,结合经济性、安全性两方面考虑,不耦合系数α=1.7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等长装药结构可以代替传统的三段式装药结构。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类似的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爆破 轴向不耦合装药 沿空留巷 定向预裂 等长装药结构
下载PDF
沿空留巷工艺配套成套支护装备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殿华 《煤矿机械》 2024年第2期95-97,共3页
介绍了沿空留巷工艺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现有沿空留巷配套支护装备存在支护效果不理想、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研制了采空区挡矸支架组、后伸缩端头支架、循环交替支护成套装备。阐述了成套支护装备的总体结构、主要特点、运行方... 介绍了沿空留巷工艺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现有沿空留巷配套支护装备存在支护效果不理想、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研制了采空区挡矸支架组、后伸缩端头支架、循环交替支护成套装备。阐述了成套支护装备的总体结构、主要特点、运行方式、巷道中的布置方式以及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循环交替 挡矸支架 单元支护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面切顶留巷关键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5
作者 马洁腾 张昌锁 +2 位作者 张胜利 张晨 韩秉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44,共14页
【目的】解决工作面采用混凝土柔模充填技术沿空留巷后巷道稳定性问题。【方法】采用“柔模充填+聚能爆破预裂技术”。基于工作面顶板覆岩特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切顶高度20.5 m、切顶角度5... 【目的】解决工作面采用混凝土柔模充填技术沿空留巷后巷道稳定性问题。【方法】采用“柔模充填+聚能爆破预裂技术”。基于工作面顶板覆岩特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切顶高度20.5 m、切顶角度5°的深孔预裂爆破方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切顶后煤壁内弹塑性交界线内移,内应力场范围增大,高位砌体梁结构作用明显。随切顶高度的增加,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围岩变形量先减小后稳定;随切顶角度的增加,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围岩变形量不断增大。现场切顶施工后围岩变形量相比不切顶时顶底板移近量减少了56%,两帮移近量减少了72%,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可为同类条件下煤矿切顶留巷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柔模充填 顶裂
下载PDF
沿空留巷技术在某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峁峁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86-187,共2页
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回收资源,防范煤体的损失,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现针对煤矿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展开具体的论述,总结沿空留巷技术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沿空留巷技术 煤矿 资源利用率
下载PDF
采煤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沿空留巷技术分析
7
作者 宋小平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6期171-173,177,共4页
以山西A矿3062工作面大倾角煤层为例,设计了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沿空留巷技术方案。首先,介绍了大倾角煤层的基本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弓形柔性掩护支架结构设计的内容与安装流程,并根据大倾角煤层特点,探讨了弓形柔性掩护支架的受力情况... 以山西A矿3062工作面大倾角煤层为例,设计了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沿空留巷技术方案。首先,介绍了大倾角煤层的基本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弓形柔性掩护支架结构设计的内容与安装流程,并根据大倾角煤层特点,探讨了弓形柔性掩护支架的受力情况;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验证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最后,确定了利用弓形柔性掩护支架沿空留巷技术后,可以提高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减小变形量,有利于煤矿开采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柔性掩护支架 沿空留巷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孝忠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解决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围岩稳定性差的问题,同德矿以531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复杂条件下大断面巷道承载结构的应力环境变化、巷道变形破坏表现、顶板锚索破断深层次原因、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为解决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围岩稳定性差的问题,同德矿以531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复杂条件下大断面巷道承载结构的应力环境变化、巷道变形破坏表现、顶板锚索破断深层次原因、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展开研究。运用FLAC 3D对工作面开采后的破坏规律进行模拟,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变形监测,巷道围岩变形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支护效果和成本控制方面新支护方案都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大断面巷道 支护技术 锚固结构
下载PDF
无煤柱开采工作面相邻采空区连通后漏风规律研究
9
作者 康小景 张遵国 +3 位作者 张宏虎 马凯欣 袁新立 唐朝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针对无煤柱开采“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严重,相邻采空区连通后漏风规律复杂等特点,以寺河煤矿二号井973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使用SF6示踪气体法测定了漏风区域分布、漏风量和漏风类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内部漏风流场分布... 针对无煤柱开采“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严重,相邻采空区连通后漏风规律复杂等特点,以寺河煤矿二号井973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使用SF6示踪气体法测定了漏风区域分布、漏风量和漏风类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内部漏风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97311采空区与97312采空区全域存在漏风流;97222巷均为正压漏风,漏风流由97222巷挡矸墙进入97311采空区后,向97312采空区运移;97312工作面进风隅角与回风隅角处形成涡流,导致97312工作面沿风流方向依次形成正压—负压—正压—负压4段漏风区域,部分漏风以涡流形式流回97312工作面,大部分经挡矸墙进入97224巷沿空留巷段;97224巷沿空留巷段以负压漏风为主,但在巷道变形严重和插管瓦斯抽采区域为正压漏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通风 沿空留巷 漏风规律 示踪气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矿井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0
作者 贾路洋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120-122,共3页
为解决山西某矿3号煤层开采作业中,留设区段保护煤柱,易造成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基于该矿3号煤层开采工程概况,提出可应用沿空留巷技术来减少煤炭资源浪费量,提高煤炭资源实际回收率的策略。通过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 为解决山西某矿3号煤层开采作业中,留设区段保护煤柱,易造成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基于该矿3号煤层开采工程概况,提出可应用沿空留巷技术来减少煤炭资源浪费量,提高煤炭资源实际回收率的策略。通过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得到了最佳的充填体宽度与具体的巷道支护方案,并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新方案后沿空留巷效果较好,巷道顶板离层量为4 mm,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为137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100 mm,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更好的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围岩 数值模拟 支护方案 效果
下载PDF
8107工作面邻空巷道强矿压顶板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11
作者 韩晓龙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9期246-248,255,共4页
邻空巷道由于受采动影响和超前支承压力作用,容易发生剧烈变形。为了实现邻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需要对邻空巷道进行加强支护。结合8107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对其邻空巷道采用了“四梁六柱”的方式进行超前支护。分析了加强支护方案,探讨了... 邻空巷道由于受采动影响和超前支承压力作用,容易发生剧烈变形。为了实现邻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需要对邻空巷道进行加强支护。结合8107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对其邻空巷道采用了“四梁六柱”的方式进行超前支护。分析了加强支护方案,探讨了超前支护的施工方法,提出了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可以为邻空工作面开采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邻空巷道 支护 安全技术
下载PDF
基于声波传感技术的矿井采空区密闭巷道瓦斯浓度实时在线预测
12
作者 吕学强 魏振全 孙庆鹏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2期213-216,共4页
在矿井采空区密闭巷道的实际环境往往比较复杂,使得瓦斯气体浓度预测需要考虑的变量较多,从而导致浓度预测结果准确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波传感技术的矿井采空区密闭巷道瓦斯浓度实时在线预测方法。在矿井采空区... 在矿井采空区密闭巷道的实际环境往往比较复杂,使得瓦斯气体浓度预测需要考虑的变量较多,从而导致浓度预测结果准确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波传感技术的矿井采空区密闭巷道瓦斯浓度实时在线预测方法。在矿井采空区密闭巷道环境中采集声波传感信号并对设备热噪声及环境噪声进行处理。根据流体力学理论构建瓦斯气体流动的质量守恒方程,结合采空区的裂隙环境参数,分析密闭巷道内的瓦斯流动规律。通过提取实时信号的频域特征,在线得出瓦斯浓度的预测结果。经过实际测试,该方法对矿井采空区密闭巷道环境的瓦斯浓度预测结果准确度较高,满足了矿井开采工作中的安全保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浓度 声波传感技术 矿井采空区 密闭巷道 浓度预测 预测方法
下载PDF
采空区下巷道布置与锚固增效控制技术
13
作者 王崇平 周世宇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259-266,共8页
以黄玉川矿的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煤层群下行式开采时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稳定性差的问题,利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手段,计算得出了上层煤开采后采空区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计算公式。为避开应力增高区域和采空区底板破坏范围,合理布置下层煤... 以黄玉川矿的地质条件为基础,针对煤层群下行式开采时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稳定性差的问题,利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手段,计算得出了上层煤开采后采空区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计算公式。为避开应力增高区域和采空区底板破坏范围,合理布置下层煤巷道掘进位置,提出4种巷道内错距离布置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空区下方区域垂直应力分布特点及4种巷道内错距离布置下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变化特征。针对巷道支护困难问题,提出了优化支护方案及锚固增效控制技术,研究表明,上煤层遗留煤柱造成应力增高区域严重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采空区下巷道内错布置距离为4倍巷道宽度时处于应力降低区。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及锚固增效控制技术后,巷道围岩应力状态良好,垂直应力逐渐降低,围岩塑性区减小,巷道表面位移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下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巷道内错布置 锚固增效控制技术
下载PDF
保安煤矿15108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任侣苏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9期27-32,共6页
针对保安煤矿15#煤层厚度大,留设大尺寸区段保护煤柱浪费大量煤炭资源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采用理论分析及工程类比的方法,提出了非对称的补强支护方案,在距离回采帮侧700 mm和1700 mm位置布置两列Φ21.8 m... 针对保安煤矿15#煤层厚度大,留设大尺寸区段保护煤柱浪费大量煤炭资源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采用理论分析及工程类比的方法,提出了非对称的补强支护方案,在距离回采帮侧700 mm和1700 mm位置布置两列Φ21.8 mm×8300 mm的锚索,在距离非回采帮800 mm位置布置一列Φ21.8 mm×8300 mm的锚索,排距均为800 mm;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巷旁充填体宽度为1.6 m。通过在15108回风巷进行现场试验监测数据显示,在补强支护方案条件下,当巷旁充填体宽度为1.6 m时,巷道围岩变形量不大,沿空巷道断面收敛率仅为13.7%,可以满足下一工作面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沿空留巷 巷道变形 充填体宽度
下载PDF
12305上材料巷沿空留巷工艺经济效益分析
15
作者 高志强 《新疆钢铁》 202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长壁工作面之间一般情况下都留有一定宽度的安全煤柱,造成煤柱损失;在一定条件下,实行无煤柱开采,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某煤矿12305工作面与12304工作面之间试行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技术取得成功,实现了无煤柱开采和沿空留巷技术,... 长壁工作面之间一般情况下都留有一定宽度的安全煤柱,造成煤柱损失;在一定条件下,实行无煤柱开采,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某煤矿12305工作面与12304工作面之间试行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技术取得成功,实现了无煤柱开采和沿空留巷技术,为后续工作面实行无煤柱开采提供了借鉴模式和经验。对此,本文通过阐述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应用,分析比较经济效益,进而探索沿空留巷工艺的前景,以期为煤炭生产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道支护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寺河煤矿爆破卸压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研究
16
作者 刘桥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针对寺河煤矿沿空留巷中存在的采高大、推进速度快、爆破效率低的工程难点,研究快速爆破卸压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设计了以聚能管为载体的快速装药工艺和以无机爆破封孔材料、封孔囊袋、封孔设备为主体的快速灌浆封孔工艺,设计了混凝土... 针对寺河煤矿沿空留巷中存在的采高大、推进速度快、爆破效率低的工程难点,研究快速爆破卸压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设计了以聚能管为载体的快速装药工艺和以无机爆破封孔材料、封孔囊袋、封孔设备为主体的快速灌浆封孔工艺,设计了混凝土机械化泵送充填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效果考察。结果表明:快速装药工艺通过孔外制作聚能药包、整体送入的方式,单孔装药时间12 min,为传统方式的30%,快速灌浆封孔工艺替代炮泥封孔,实现了封孔作业机械化,单孔封孔时间4~5 min,为传统炮泥封孔方式的10%,冲孔率<0.2%,远小于炮泥封孔方式的5%,实现了快速定向聚能爆破,混凝土墙体维护良好,留巷两帮移近量约130 mm,顶板下沉量约80 mm,底鼓量约200 mm,工作面后方250 m以后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爆破卸压 无煤柱 快速
下载PDF
高地应力厚煤层综放面切顶留巷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17
作者 夏刘云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针对古汉山矿原工作面之间留一定宽度的煤柱,在开采时存在资源浪费、巷道应力集中支护困难、采掘接续紧张等问题,综合运用理论、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手段方法,提出切顶留巷技术。结果表明,切顶后采空区侧基本顶随采随落,矸石及时支撑覆... 针对古汉山矿原工作面之间留一定宽度的煤柱,在开采时存在资源浪费、巷道应力集中支护困难、采掘接续紧张等问题,综合运用理论、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等手段方法,提出切顶留巷技术。结果表明,切顶后采空区侧基本顶随采随落,矸石及时支撑覆岩并抑制其回转下沉。提出利用锚索强化顶帮结构,确保沿空留巷的稳定。沿空留巷后帮部收缩量为485 mm,顶底板收缩量为686 mm,底鼓量达500 mm,底鼓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留有1~2 m的底煤,底板强度偏低。经简单卧底修复后能够达到二次使用的要求,为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实施沿空留巷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集中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沿空留巷切顶卸压关键技术参数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韩飞飞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6期130-133,138,共5页
针对层状顶板碎胀系数不确定性问题,通过综合考虑碎胀系数、巷道围岩允许变形量、恒阻锚索长度、切顶预裂深度四者之间相互关系,以2-3 062巷顶板碎胀系数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分段试验方案,并进行井下现场试验与矿压监测,综合分析矿压数据... 针对层状顶板碎胀系数不确定性问题,通过综合考虑碎胀系数、巷道围岩允许变形量、恒阻锚索长度、切顶预裂深度四者之间相互关系,以2-3 062巷顶板碎胀系数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分段试验方案,并进行井下现场试验与矿压监测,综合分析矿压数据表明:碎胀系数取1.31时,装药系数取300g/m时,恒阻锚索长度15.3 m施工难易程度适中,切顶预裂卸压效果明显,留巷稳定时断面达原断面82.5%,满足复用作为胶带输送机巷尺寸要求,避免了返修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装药系数 碎胀系数
下载PDF
突出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漏风特征研究
19
作者 陆春辉 李桂平 张志学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87-92,共6页
为了科学防控突出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灾害和自然发火风险,需要准确掌握采空区漏风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该文以淮南市丁集煤矿1452(1)保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工作面压能测定分析,得出工作面漏风位置,结... 为了科学防控突出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灾害和自然发火风险,需要准确掌握采空区漏风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该文以淮南市丁集煤矿1452(1)保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工作面压能测定分析,得出工作面漏风位置,结合实测的巷道、风量、压能分布等信息,绘制了工作面漏风场分布示意图。运用SF6示踪原理实测出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漏风量(漏风率)、漏风速度。研究结果表明,1452(1)保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在回采不同阶段漏风量有所不同,由于采空区不断压实原因,由初采期间的312.1 m^(3)/min缩小至采中期间的236.7 m^(3)/min,漏风率随之由初采的13.35%降至采中的10.26%,漏风速度由于架后空顶的原因,反而由初采期间平均0.554 m/s升至0.75 m/s。研究结论旨为高瓦斯突出煤层保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措施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突出煤层 切顶留巷 采空区 漏风特征参数
下载PDF
深埋藏厚煤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杨冬冬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5期104-109,114,共7页
针对矿井深埋藏且资源枯竭衔接紧张的现状,以干河煤矿2-300工作面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恒阻锚索加强支护技术、顶板深孔定向聚能预裂切顶技术、门式支架临时支护技术、碎石帮挡矸防漏风技术应用,制定了沿空留巷实... 针对矿井深埋藏且资源枯竭衔接紧张的现状,以干河煤矿2-300工作面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恒阻锚索加强支护技术、顶板深孔定向聚能预裂切顶技术、门式支架临时支护技术、碎石帮挡矸防漏风技术应用,制定了沿空留巷实施方案,并进行井下现场试验与矿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工作面顶板碎胀系数取1.31,切顶眼深度取13 m,恒阻锚索取15.3 m时,能够达到有效减小超前应力集中,控制留巷顶底板移近量小于400 mm,两帮回缩量小于500 mm的目的,留巷满足后期使用要求,有效缓解矿井衔接紧张局面,提高了资源采出率,为矿井今后沿空留巷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恒阻锚索 碎胀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