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variation and extensional break-up in the Western Pacific back-arc region based on a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ghao Qi Xunhua Zhang +7 位作者 Zhiqiang Wu XiangjunMeng Luning Shang Yang Li Xingwei Guo Fanghui Hou Enyuan He QiangWang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96-313,共18页
The marginal sea and back-arc basi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ectonics due to their unique tectonic location.To understand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back-arc region,we present a 5... The marginal sea and back-arc basi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ectonics due to their unique tectonic location.To understand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back-arc region,we present a 545-kmlong active-source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profile in the East China Sea.The P wave velocity model shows that the Moho depth rises significantly,from approximately 30 km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to approximately 16 km in the axis of the Okinawa Trough.The lower crustal high-velocity zone(HVZ)in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with V_(p) of 6.8-7.3 km/s,is a remarkable manifestation of the mantle material upwelling and accretion to the lower crust.This confirms that the lower crustal high-velocity mantle accretion is developed in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During the process of back-arc extension,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is completely invaded and penetrated by the upper mantle material in the axis region.In some areas of the southern central graben,the crust may has broken up and entered the initial stage of seafloor spreading.The discontinuous HVZs in the lower crust in the back-arc region also indicate the migration of spreading centers in the back-arc region since the Cenozoic.The asthenosphere material upwelling in the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 zone is constantly driving the lithosphere eastward for episodic extension,and is causing evident tectonic migratio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back-arc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pacific back-arc region Back-arc extension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seismic profile High-velocity zone plate subduction retreat tectonic migration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被引量:199
2
作者 朱光 王道轩 +2 位作者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9,共14页
首次从郯庐断裂带走滑糜棱岩中获得了白云母 1 2 7 62± 0 1 9Ma的40 Ar 39Ar年龄 ,其与糜棱岩的全岩40 Ar 39Ar年龄相吻合。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以及同走滑期岩浆活动 ,表明郯庐断裂带于早白垩世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这一早白... 首次从郯庐断裂带走滑糜棱岩中获得了白云母 1 2 7 62± 0 1 9Ma的40 Ar 39Ar年龄 ,其与糜棱岩的全岩40 Ar 39Ar年龄相吻合。这些年代学研究成果以及同走滑期岩浆活动 ,表明郯庐断裂带于早白垩世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这一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是伊泽纳崎板块突然发生高速、斜向俯冲的结果。晚白垩世 早第三纪郯庐断裂带转变成巨型的伸展构造 ,普遍控制发育了断陷盆地。太平洋板块的高角度正向俯冲使中国东部出现软流圈上涌、岩石圈拆沉 ,从而造成了郯庐断裂带与整个中国东部卷入了强烈的伸展活动。晚第三纪初期起动的挤压活动 ,使郯庐断裂带上的断陷盆地同步抬升和闭合 ;断裂带的逆冲活动则断续延至今日 ,成为中国东部最大的近代地震活动带。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活动是西太平洋弧后扩张的响应 ,而印度板块碰撞的构造挤出起着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 构造演化 板块运动 太平洋板块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背景及演化 被引量:89
3
作者 郑求根 周祖翼 +2 位作者 蔡立国 陆永德 曹清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从东海中生界的分布和闽浙东部岩浆构造事件来看,侏罗纪—早白垩世库拉-太平洋板块已对中国大陆有较强的俯冲作用,东海及其以南地区应为弧前盆地性质。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火山岛弧向东移动,东海陆架盆地变为弧后盆地。古新世的断陷... 从东海中生界的分布和闽浙东部岩浆构造事件来看,侏罗纪—早白垩世库拉-太平洋板块已对中国大陆有较强的俯冲作用,东海及其以南地区应为弧前盆地性质。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火山岛弧向东移动,东海陆架盆地变为弧后盆地。古新世的断陷中心在东海陆架盆地西部的长江凹陷、瓯江凹陷。始新世时,断陷中心向东迁移,以陆架盆地东部的西湖凹陷为主。到了渐新世,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以及菲律宾海板块的作用,东海陆架盆地发生坳陷,坳陷中心以东部为主。中新世晚期,冲绳海槽和疏球岛弧形成。晚中新世(约6Ma) ,吕宋岛弧在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发生碰撞,台湾岛上升露出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中新生代 太平洋板块 菲律宾海扳块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87
4
作者 李娟 舒良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531,共7页
松辽盆地发育在大陆内部古生宙—元古宙基底之上 ,出现在中生代火山岩带的后缘 ,经历了晚侏罗世地幔上隆、陆壳坳陷 ,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上涌、引张裂陷 ,晚白垩世盆地挤压、构造反转和新生代较小幅度伸展断陷多阶段的构造演化 .研究表... 松辽盆地发育在大陆内部古生宙—元古宙基底之上 ,出现在中生代火山岩带的后缘 ,经历了晚侏罗世地幔上隆、陆壳坳陷 ,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上涌、引张裂陷 ,晚白垩世盆地挤压、构造反转和新生代较小幅度伸展断陷多阶段的构造演化 .研究表明 ,发生在松辽盆地的从岩石圈伸展减薄到挤压增厚再到拉伸的复杂动力学演化过程是中生代伊泽奈崎大洋岩石圈朝东亚陆缘俯冲—碰撞作用的结果 ,松辽盆地的形成演化与洋壳运动方向、俯冲角度、俯冲速率的变化、俯冲带位置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松辽盆地 板块俯冲 构造演化 新生代 中生代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印尼海道的两度关闭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祖翼 金性春 +2 位作者 王嘹亮 翦知湣 许长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4,共8页
世界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驱动大气环流的最大热源之一,也是全球热盐环流传输带的热源。新生代晚期印尼海道的关闭是暖池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在印尼海道区划出了对印度尼西亚穿越流起阻挡作用的5道屏障,分析了5道屏... 世界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驱动大气环流的最大热源之一,也是全球热盐环流传输带的热源。新生代晚期印尼海道的关闭是暖池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在印尼海道区划出了对印度尼西亚穿越流起阻挡作用的5道屏障,分析了5道屏障的形成过程和年代,据此提出了印尼海道两度关闭的模式。板块运动导致印尼海道关闭,有利于暖池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利的负面影响,本区构造运动对暖池的演变具有特有的双向复合控制作用;由此出发勾勒了近1000多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史:11~9MaBP为原始暖池形成期,9~6MaBP为暖池演化的第一衰退期,6MaBP以来为现代暖池的孕育和发展期,其间在1~0 2MaBP穿插着暖池演化的第二衰退期。上述暖池兴衰史的演化模式,得到了暖池区ODP1143站浮游有孔虫组合所反映的古海水温跃层深度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道 西太平洋暖池 板块重建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中国东北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山体系构造演化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五力 付俊彧 杨雅军 《地质与资源》 CAS 2012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中国东北盆山体系主要形成和发展于晚侏罗世晚期—新近纪,经历了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小盆山(盆岭)和晚白垩世—新近纪大盆山(盆山)两个阶段的构造发展过程.盆岭阶段起始于东北高原向盆岭体系转换的张家口期,全盛于义县—九佛堂期,萎... 中国东北盆山体系主要形成和发展于晚侏罗世晚期—新近纪,经历了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小盆山(盆岭)和晚白垩世—新近纪大盆山(盆山)两个阶段的构造发展过程.盆岭阶段起始于东北高原向盆岭体系转换的张家口期,全盛于义县—九佛堂期,萎缩于盆岭向盆山体系构造转换的沙海—阜新期,结束于张老公屯期(东山期).盆山阶段经历了晚白垩世早期大规模拗陷、晚白垩世晚期拗陷萎缩、古近纪大规模裂谷和新近纪后裂谷拗陷.认为太平洋板块对盆山体系形成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但无论是板块、地幔柱和超级地幔柱均不太可能形成如此规模,又具北北东向的中—新生代岩浆岩带和盆山体系,更可能是超级地幔热带、地幔柱和东亚多向板块汇聚背景下,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体系 构造演化 超级地幔热带 地幔柱 太平洋板块 中国东北
下载PDF
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斑岩型铜金成矿:兼论埃达克岩与斑岩型铜金成矿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晓勇 蔡逸涛 徐敏成 《华东地质》 2021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 以菲律宾岛弧构造岩浆作用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为例,以与板块俯冲相关的深部物质循环和斑岩型铜金成矿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铜金在弧岩浆中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中酸性岩浆活动与区域斑岩铜金成矿响应进行系统综述,根据以往对菲律宾群岛中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和斑岩型铜金成矿开展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有利于成矿的地球化学指标,探讨了西环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中酸性岩浆活动对区域铜金等多金属矿床的贡献,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建立成矿动力学模式。通过研究菲律宾群岛周缘中新生代板块俯冲洋壳重熔岩浆作用及矿床形成机理,进一步揭示板块俯冲过程中以流体为纽带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斑岩型铜金成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岛弧 中酸性岩浆活动 斑岩型铜金成矿 区域成矿规律 西太平洋板块构造演化
下载PDF
断块构造说的形成和发展
8
作者 张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5-1112,共8页
断块说形成过程充分表现了张文佑先生广蓄并纳继承创新的治学思路。在1956~1958年主持编纂的1:5 000 000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的1:5 000 000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断块... 断块说形成过程充分表现了张文佑先生广蓄并纳继承创新的治学思路。在1956~1958年主持编纂的1:5 000 000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完成的1:5 000 000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断块构造导论》是其发展两大阶段的标志。古中国大陆在断裂体系影响下破碎分离再逐步拼合的过程中形成稳定断块与活动带相间的格局;拉张造洋挤压造陆,洋、陆型地壳互相转化等两大学术观点的提出是其重大理论创新。断块说在解释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中不断发展并融合了其它学术流派,断块开合说的提出即是其表现之一。立足亚洲—西太平洋复杂的地质构造断块说可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文佑 亚洲-西太平洋 断块说 板块说 洋陆地壳转化 拉张挤压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中段沉积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何陵沅 鲍志东 +5 位作者 覃勤 田作基 茆书巍 宋健 张云逸 邓堃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1-456,共16页
西太平洋中段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主要发育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和陆架边缘盆地。文中通过综合研究西太平洋中段17个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和沉积特征后认为:... 西太平洋中段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主要发育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和陆架边缘盆地。文中通过综合研究西太平洋中段17个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和沉积特征后认为:(1)各类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均经历4个期次。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可分为俯冲期(K2-E)、盆地发育期(N11-N13)、沉降期(N14-N15)和挤压期(N2-Q):俯冲期发育火山岩和变质岩基底,局部为海相碎屑岩;盆地发育期以海相沉积为主,伴有火山活动,局部发育陆相沉积;沉降期以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为主;挤压期以三角洲相和海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河湖相沉积。陆架边缘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也分为4期,分别为前裂陷期(K2-E1)、裂陷期(E2-E31)、拗陷期(E32-N13)和沉降期(N14-Q):前裂陷期和裂陷期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火山活动强烈;拗陷期沉积环境由陆相向海陆过渡相演化;沉降期以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2)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各不相同:弧前盆地构造以挤压和板块俯冲为主,平均沉积厚度为3.6km,总体由海陆过渡相向陆相演化;弧后盆地构造受板块俯冲后撤和弧后洋壳扩张作用控制,平均沉积厚度为4.8km,总体由海相向海陆过渡相演化;陆架边缘盆地构造呈下断上拗双层结构,平均沉积厚度超过10km,总体由陆相演化为海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新生代 沉积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 构造期次 沉积充填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热演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琼颖 何丽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9-235,共17页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最大的新生代裂谷盆地,具有最完整的新生代地层记录,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理想区域.本文基于二维多期拉张模型,对渤海湾盆地内9条地震解释剖面进行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以揭示盆地拉张强度及热演化的时空差异性,为探讨盆...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最大的新生代裂谷盆地,具有最完整的新生代地层记录,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理想区域.本文基于二维多期拉张模型,对渤海湾盆地内9条地震解释剖面进行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以揭示盆地拉张强度及热演化的时空差异性,为探讨盆地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各坳陷新生代期间的总拉张系数为1.28~2.39,渤中坳陷和辽东湾坳陷的总拉张系数最大,而辽河坳陷和临清坳陷的拉张系数最小.盆地基底热流在古近纪中、晚期达到峰值71~100mW·m-2,之后逐渐降低至现今.盆地西部热流峰期出现的时间早于东部.由盆地拉张系数和基底热流的研究结果得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拉张有着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迁移,与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方向一致.太平洋板片新生代期间的幕式向东后撤可能是造成渤海湾盆地幕式拉张及拉张中心向东迁移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新生代 构造-热演化模拟 热流 构造演化 太平洋板块俯冲
下载PDF
再论板块构造与地幔柱构造的相互关系——从研究日本列岛—松辽盆地深部构造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牛树银 真允庆 +5 位作者 孙爱群 宋涛 刁谦 陈中 张福祥 陈超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20,共20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板块构造及地幔柱构造学说日臻完善,已广泛受到中国地学界和地勘界的赞同和应用。论文是从对两者形成时代和板块驱动力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行了分析、讨论与商榷。主要是通过对自太平洋西缘的俯冲带,经日本列岛—日本...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板块构造及地幔柱构造学说日臻完善,已广泛受到中国地学界和地勘界的赞同和应用。论文是从对两者形成时代和板块驱动力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行了分析、讨论与商榷。主要是通过对自太平洋西缘的俯冲带,经日本列岛—日本海—长白山—松辽盆地的地质情况,根据最新的地震层析资料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均与板块俯冲、碰撞和挤压作用及地幔柱活动的形成机制密不可分。由于当前对板块及幔柱运动年代学测定的精准度,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故提出"板块构造与幔柱构造相辅相成"的概念模型,无疑对今后松辽盆地深部勘查油气资源、长白山地区监测和预防火山灾害工作,都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但对松辽盆地的冷幔柱运移及成藏时代集中在57~40 Ma的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地幔柱构造 日本岛弧 日本海 长白山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吏成辉 程银行 +5 位作者 王铁军 王少轶 张天福 程先钰 张夏炜 李艳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56-2873,共18页
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隆起区的4个钻孔13件样品系统展开了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揭示了松辽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床的限制作用。13件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3期快速隆升... 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北部隆起区的4个钻孔13件样品系统展开了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揭示了松辽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床的限制作用。13件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3期快速隆升事件:(1)晚白垩世—始新世(71~48 Ma),期间以8~56 m/Ma的平均速率隆升,盆地北部整体呈抬升状态;(2)早渐新世—中新世(36~18 Ma),期间以24~49 m/Ma的平均速率隆升,盆地北部呈差异性抬升过程,第二期抬升事件隆升强度和持续时间较第一期抬升事件略低;(3)中新世-至今(18~0 Ma),期间以2~19 m/Ma的平均速率隆升,盆地北部缓慢抬升,构造活动较弱,三期构造抬升事件与太平洋板块俯冲速率和方向转向密切相关。结合前人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针对南部地区钱家店铀矿床成矿年代学成果研究发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事件伴生其后均成藏有砂岩型铀矿,砂岩型铀成矿与新生代构造密切相关,尤其与中新世末次隆升事件紧密相关,成矿过程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砂岩型铀矿 新生代构造演化 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13
作者 田璐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9年第9期22-23,共2页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沙四段是其主要的烃源岩层系,发育有多套湖相碳酸盐岩。目前该区已经进入勘探中后期阶段,其规模从之前的整装的构造油气藏勘探过渡到复杂破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研究区已经进...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沙四段是其主要的烃源岩层系,发育有多套湖相碳酸盐岩。目前该区已经进入勘探中后期阶段,其规模从之前的整装的构造油气藏勘探过渡到复杂破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研究区已经进入增储挖潜的精细勘探开发阶段。主要对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西部凹陷勘探后备领域的拓展及油田的增储稳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凹陷 构造 构造演化 断裂 板块
下载PDF
维嘉海山沉积过程及其对西太平洋海山演化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斌 吕文超 +4 位作者 何高文 张宝金 韦振权 宁子杰 张旭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7-367,共11页
海山沉积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和古海洋演化有着紧密联系,维嘉海山保留了西太平洋晚中生代以来的完整沉积记录,是探索西太平洋海山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基于浅地层剖面、大洋钻探和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海山的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和沉... 海山沉积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和古海洋演化有着紧密联系,维嘉海山保留了西太平洋晚中生代以来的完整沉积记录,是探索西太平洋海山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基于浅地层剖面、大洋钻探和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海山的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和沉降速率等,探索西太平洋维嘉海山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过程.结果显示维嘉海山顶部发育3个沉积单元,并发现了始新世第二次火山活动的可能证据,推算出维嘉海山中中新世(~11.6 Ma)以来的沉积速率约为6.03 mm/ka.首次建立了维嘉海山的演化模型,认为维嘉海山演化主要经历了7个阶段,在渐新世之前处于缓慢沉降状态,其顶部水深一直保持在数百米之间,之后出现拐点,早中新世(~20 Ma)之后开始加速沉降,可能与该时期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迅速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过程 沉降速率 构造演化 维嘉海山 西太平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