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中亚构造带及向环太平洋构造带的转化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东方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中亚古亚洲洋的消失可由该地区大量晚元古后期-泥盆纪残余洋壳和高压变质带的存在来说明,其中大量800~550Ma蛇绿岩和高压变质带说明兴凯运动是主要造山期。加里东和华力西造山运动是其后续运动,早石炭世是一个转折期,早石... 中亚古亚洲洋的消失可由该地区大量晚元古后期-泥盆纪残余洋壳和高压变质带的存在来说明,其中大量800~550Ma蛇绿岩和高压变质带说明兴凯运动是主要造山期。加里东和华力西造山运动是其后续运动,早石炭世是一个转折期,早石炭世地层基本缺失,洋壳残片不再出现,变质作用突然减弱,表明中亚地区构造机制已逐渐转入大陆内部。石炭二叠纪地壳开始拉伸,形成了晚古生代裂谷并产生强烈岩浆作用。二叠纪末。早中生代全区隆起,残余海盆地消失,西伯利亚地台以其盾形前缘向南推移,形成推土机机制改变了加里东-华力西期的东西向构造格局,形成折接的类弧形构造,其东部为北东向构造,前缘为东西向,西部为北西向,总体形成宏伟的推覆断层及走滑断层系,早中生代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构造带以南北向为特征,由东而西的侧压力转换成剪切分量,加强了北东向的走滑和拖曳。在这一过程中,环太平洋构造以最接近的应力场和最低的地动能消耗、制动,继承和改造了晚末期中亚构造系,达到两个大地构造区系的交替和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构造带 兴凯运动 环太平洋 构造带 断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