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IPROCALLY TOPOGRAPHIC PROJECTIONS BETWEEN THE OPTIC TECTUM AND NUCLEUS ISTHMI IN THE TOAD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荫亭 颜坤 王书荣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3年第1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In this letter neuronal projections BETWEEN the TOAD (Bufo BUFO gargarizans) optic toctum and nucleus isthmi (NI)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method and HRP-labeled tectal and isthmic cells are classified.After surgical operation the animal was fixed in a stereotaxic apparatus. HRP (Sigma VI) was iontophorezed into different sites over superficial layers of the tectum in 53 TOADS and throughout NI in 13 TOADS one injection each animal. After their survival of 2—8 days at 16—20℃ using HRP histochemical method the injected and labeled sites as well as the morphology of the labeled cells were show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ciprocally topographic proje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TOAD optictectum and its ipsilateral NI i. e. an isthmic
原文传递
Commissural connections electrophysiologically identifled between tectum and nucleus isthmi in toads
2
作者 吴刚义 王书荣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5年第4期334-339,共6页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nucleus isthmi (NI) in lower vertebrates and its mammalian analogue, the nucleus parabigeminalis, receive input from the ipsilateral tectum and project back ipsilaterally in teleosts a...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nucleus isthmi (NI) in lower vertebrates and its mammalian analogue, the nucleus parabigeminalis, receive input from the ipsilateral tectum and project back ipsilaterally in teleosts and birds, or bilaterally in amphibians, reptiles and mammals.The nucleus receives visual excitation from the ipsilateral tectum. while it mainly exerts inhibition on cells recorded from the ipsilateral tectum. A recent study by Wang and coworkers shows that the nucleus isthmi pars magnoceUularis (Imc)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um NUCLEUS isthmi commissur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OSTSYNAPTIC potential toad.
原文传递
First spike latency of ON/OFF neurons in the optic tectum of pigeons
3
作者 Songwei WANG Mengke WANG +1 位作者 Zhizhong WANG Li SHI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479-493,共15页
Some shallow and middle optic tectum(OT)neurons have stable,asymmetric full-screen ON and OFF stimu­lus response properties,which makes them candidates for delay encoding.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d the de­... Some shallow and middle optic tectum(OT)neurons have stable,asymmetric full-screen ON and OFF stimu­lus response properties,which makes them candidates for delay encoding.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d the de­lay encoding mechanism for the neuronal clusters in the OT region of pigeons and determined the mechanism of delay coding in the OT region.By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neuron cluster under full-screen switch-on and switch-off stimulation,we found that the delay coding was widespread in the OT region where the ON/OFF stimulation time difference was 4-6 ms.Information theory analysis under grating st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based on single-neuron character reconstruction of neurons showed that OT neuron clusters use the first spike latency(FSL)for the rapid transfer of spatial structure information.Furthermore,4 models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first spike latency of these OT neurons.The best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using an architecture where the ON and OFF paths of multiple 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were integrated and summed,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ed encoding information theory model optic tectum
原文传递
Modulation of presynaptic nAChRs on postsynaptic GABA receptor in optic tectum of juvenile Xenopus 被引量:3
4
作者 WANG Hong & CAI Haoran (TSAI Haojan) First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ressed to Cai Haoran (e-mail: hjtsai@ sun.bjmu.edu.c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5期417-423,共7页
Using the blind patch-clamp technique with the whole-cell mode, we have studied the modulation of pre-synaptic receptor on postsynaptic g-aminobutyric acid (GABA) receptor measuring 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 Using the blind patch-clamp technique with the whole-cell mode, we have studied the modulation of pre-synaptic receptor on postsynaptic g-aminobutyric acid (GABA) receptor measuring 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 (mIPSCs) in optic tectum of Xenopus during critical peroid.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compared with mature neurons, mIPSCs recorded from immature neurons had smaller amplitude and longer decay time. mIPSCs are mediated by GABAa receptor. The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gonists (carbachol, cytisine, nicotine, DMPP and so on) could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mIPSCs. The enhance-ment of mIPSCs frequency induced by nAChR agonists was calcium-dependent. However, the choline, a product of hy-drolyzed acetylcholine, could not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mIPSCs. DH-b-E, a competitive antagonist of nAChR, blocked the increase of mIPSCs frequency induced by car-bachol. Mecamyllamine, an a3b4 subtype of nAChR antago-nist, also blocked the carbachol-induced enhancement of mIPSCs. On the other hand, MLA, a7 subtype of nAChR antagonist, had no effect on it. Thus, it seems that nAChR could presynaptically modulate the mIPSCs and a3b4 sub-type of nAChR might be involved. But a7 nAChR subtype of nAChR would not be involved. The modulation is calcium- dependent. Meanwhile, we found that Ca2+-free solution could elicit giant PSCs. The frequency of mIPSCs also is 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分析 神经原突触前 突触后 伽马氨基丁酸 感受器 神经调节 青少年
原文传递
鸡投射视顶盖视网膜节细胞的形态学分类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耀星 王子旭 内藤顺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研究鸡视网膜 视顶盖投射系母体———视网膜节细胞 (RGCs)的形态学类型。方法 用逆行追踪法标记鸡投射至视顶盖的RGCs,再用细胞内注射法将标记的RGCs的全树突可视化 ,根据其细胞体和树突野的大小和树突分支特征进行形态学分类... 目的 研究鸡视网膜 视顶盖投射系母体———视网膜节细胞 (RGCs)的形态学类型。方法 用逆行追踪法标记鸡投射至视顶盖的RGCs,再用细胞内注射法将标记的RGCs的全树突可视化 ,根据其细胞体和树突野的大小和树突分支特征进行形态学分类。 结果 鸡投射至视顶盖的RGCs可分为 3群、5亚群 ,即小细胞体和小树突野的I群细胞 ,包括简单型的Is亚群和复杂型的Ic亚群 ;中等细胞体和树突野的II群细胞 ,包括IIs和IIc两亚群 ;具有巨大的细胞体和树突野的IV群细胞 ,仅见IVc亚群。各亚群的比例分别是 :Ic 2 7 7%、Is 33 6 %、IIc 2 5 %、IIs 2 4 4 %、IVc 11 8%。 结论 投射至鸡视顶盖的RGCs以中小型细胞为主 (约占 88 2 % )和一部分大型细胞 (占11 8% ) ,其中Ic亚群细胞类似于哺乳动物的 β节细胞 ,而Is和IIs亚群细胞在哺乳动物尚未见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类型 节细胞 视网膜 视顶盖 细胞内注射 鸟类
下载PDF
雏鸡投射向外侧膝状体腹侧核的视顶盖细胞形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满 陈耀星 +2 位作者 王子旭 郑世学 崔亚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3-1317,共5页
鸟类的一些视觉信息经由视顶盖Ⅰ层细胞(Ⅰ细胞)传递到外侧膝状体腹侧核(nucleus geniculatus lateralis vent-ralis,GLv),用于色觉、瞳孔反射和视觉运动。使用羰花青荧光染料DiⅠ逆向神经标记技术研究了这些投射向GLv核的视顶盖Ⅰ细胞... 鸟类的一些视觉信息经由视顶盖Ⅰ层细胞(Ⅰ细胞)传递到外侧膝状体腹侧核(nucleus geniculatus lateralis vent-ralis,GLv),用于色觉、瞳孔反射和视觉运动。使用羰花青荧光染料DiⅠ逆向神经标记技术研究了这些投射向GLv核的视顶盖Ⅰ细胞的形态特征。根据标记细胞的胞体和树突野大小及树突分枝特点,雏鸡投射到GLv核的视顶盖Ⅰ细胞可分为“矛状树突Ⅰ细胞”和“叉状树突Ⅰ细胞”,前者具有小型纺锤状的细胞体和垂直伸延的1支尖端树突,后者具有较大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细胞体和多支上行性树突。多数标记树突的末端部水平分布于视顶盖F层,和终止于此层的视神经终末部的形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视顶盖 外侧膝状体腹侧核 视觉
下载PDF
雏鸡投射向圆核的视顶盖细胞的形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满 陈耀星 +2 位作者 王子旭 郑世学 任旭兵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研究雏鸡投射向圆核的视顶盖中央灰质层(SGC)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通过灌流固定后向雏鸡圆核内注射或植入微量羰花青荧光染料DiI,逆向标记投射向圆核的视顶盖SGC细胞。结果标记到的SGC细胞分为4种类型。1型和2型细胞的胞体位于SG... 目的研究雏鸡投射向圆核的视顶盖中央灰质层(SGC)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通过灌流固定后向雏鸡圆核内注射或植入微量羰花青荧光染料DiI,逆向标记投射向圆核的视顶盖SGC细胞。结果标记到的SGC细胞分为4种类型。1型和2型细胞的胞体位于SGC的浅层,其树突的末端分别分布到视顶盖的F层和D层;3型和4型细胞的胞体位于SGC的深层,其树突的分支分别分布到视顶盖的H^J层和SGC内。1型和2型细胞的标记树突末端分别水平伸延形成丛状或二分歧和垂直伸延形成瓶刷状;3型和4型细胞的树突末端主要形成棒状,伸向视顶盖的H^J层和SGC层。结论鸡视顶盖SGC浅层细胞(1型和2型细胞)的树突分布到视顶盖的视网膜接受区,1型细胞以丛状或二分歧末端分布到视顶盖的F层,2型细胞以瓶刷状末端分布到视顶盖的D层,与终止于这些层的视神经终末部的形态一致。SGC深层细胞(3型和4型细胞)的树突分布到视顶盖的非视网膜接受区,树突末端主要形成棒状伸向视顶盖的H^J层和SGC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顶盖 圆核 视觉 DiI逆行标记 雏鸡
下载PDF
雏鸡中脑视顶盖中央灰质层细胞构筑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佳 李继连 +3 位作者 胡满 赵丽杰 狄慧 陈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9,共4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鸟类视觉通路的结构特征,本试验用尼氏体染色法、Golgi-CoxⅡ法及羰花青荧光染料DiI逆行神经标记3种方法对雏鸡视顶盖的中央灰质层(Stratum griseum centrale,SGC)细胞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视顶... 为了进一步阐明鸟类视觉通路的结构特征,本试验用尼氏体染色法、Golgi-CoxⅡ法及羰花青荧光染料DiI逆行神经标记3种方法对雏鸡视顶盖的中央灰质层(Stratum griseum centrale,SGC)细胞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视顶盖SGC层背侧的厚度小于腹侧和外侧。SGC层细胞以大、中型细胞为主,多具有三角形、多边形及纺锤形的胞体。在高尔基镀银法(Golgi-CoxⅡ)染色和DiI逆行神经标记法标记出的细胞中,其树突清晰可见。三角形及纺锤形的细胞多从胞体发出2-3支主树突,树突野较大;多边形和少数三角形的细胞由胞体发出多支树突,树突野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视顶盖 SGC细胞 细胞构筑
下载PDF
鸡胚发育过程敲减神经型钙黏蛋白表达对视顶盖神经元迁移及神经丝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慈清 李琼 +4 位作者 付苏雷 李晗 范义峰 郭志坤 林俊堂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 阐明鸡胚发育过程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 方法 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ml蛋清,开窗培养至E5,将N-cadherin干扰载体pGP... 目的 阐明鸡胚发育过程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 方法 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ml蛋清,开窗培养至E5,将N-cadherin干扰载体pGPU6-GFP-neo-N-cadherin-shRNA通过活体电转基因技术导入视顶盖,电转后继续培养到E12,每组收集3个胚胎,取材,固定,包埋,切片后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鸡胚发育过程,敲减N-cadherin表达影响神经元迁移,被敲减的细胞主要停留在室管膜区,在N-cadherin受到抑制表达的区域,NF的表达也受到抑制,其表达明显减弱。 结论 N-cadherin的抑制表达可导致神经元的迁移发生紊乱,影响N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视顶盖 神经型钙黏蛋白 神经丝蛋白 活体电转 鸡胚
下载PDF
真鲷视顶盖的细胞构筑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艺磊 郑微云 张子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94-198,共5页
次甲基蓝染色及快Golgi法显示,真(?)(Chrysophrys major)视顶盖结构组成由表及里依次为边缘层、视觉层、表面灰管及纤维层、中央灰质层、中央白质层、(?)脑室层,除边缘层外,每一层各含有不同类型的神经元。
关键词 细胞构筑 视顶盖 真鲷
下载PDF
家鸽顶盖脑片中Ⅱ_(a-f)亚层的诱发电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彬 邓超 胡昌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将离体脑片技术用于研究家鸽顶盖.以微电极记录顶盖Ⅱa-f层的诱发反应,对不同频率电刺激Ⅰ层引起的诱发电位,以及在Ⅱa-f亚层不同深度记录的诱发电位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如下:①诱发电位包含3个成分,即正波、负波和正波。... 将离体脑片技术用于研究家鸽顶盖.以微电极记录顶盖Ⅱa-f层的诱发反应,对不同频率电刺激Ⅰ层引起的诱发电位,以及在Ⅱa-f亚层不同深度记录的诱发电位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如下:①诱发电位包含3个成分,即正波、负波和正波。②频率跟随反应表明,此诱发电位的3个成分都是突触后的反应.③此诱发电位在深度100~100μm处表现明显,在深度300μm处波幅最大.上述结果提示,有关接受视网膜输入的神经元位于300μm深度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盖 脑片 诱发电位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逆滤波器的视顶盖神经元集群亮度信息解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师黎 李俊俊 +1 位作者 王松伟 王治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7-42,共6页
通过解码鸽子视顶盖(the optic tectum,OT)神经元集群亮度信息的方法,研究了OT区神经元集群编码亮度信息的神经机制。首先设计了具有瞬态闪变特性的亮度视觉刺激模式,采用微电极阵列记录了多通道的锋电位(spike)发放序列;然后提取了神... 通过解码鸽子视顶盖(the optic tectum,OT)神经元集群亮度信息的方法,研究了OT区神经元集群编码亮度信息的神经机制。首先设计了具有瞬态闪变特性的亮度视觉刺激模式,采用微电极阵列记录了多通道的锋电位(spike)发放序列;然后提取了神经元集群的spike发放率特征,构造多元线性逆滤波器解码视觉刺激亮度;最后采用互相关和信息论的方法对解码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多元线性逆滤波器有效解码了OT区神经元集群编码的亮度信息。通过对解码参数变化与解码精度的分析可知神经元集群数目13个、bin的宽度5 ms、刺激后15 ms、刺激后持续时间35 ms具有最高的解码精度。通过神经元集群中逆滤波器形态的分析发现,单神经元在亮度信息的编码过程中受周围神经元的动态调制。通过对解码精度与刺激闪变频率关系的分析,发现在刺激闪变频率19 Hz到53 Hz的范围内,重建质量较好,在刺激闪变频率为33.5 Hz时,重建质量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顶盖 神经元集群 线性解码 亮度
下载PDF
家鸽血管活性肠肽阳性神经元在顶盖和峡核中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荫亭 许红艳 王书荣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47-452,共6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神经元在家鸽(Columba livia)视顶盖和峡核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顶盖中VIP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Ⅱ_1层.并有少数VIP阳性神经元位于Ⅱ_1和Ⅲ层,在峡核大细胞部(Ime)和峡核小细胞部(Ipc...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神经元在家鸽(Columba livia)视顶盖和峡核中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顶盖中VIP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Ⅱ_1层.并有少数VIP阳性神经元位于Ⅱ_1和Ⅲ层,在峡核大细胞部(Ime)和峡核小细胞部(Ipc),VIP阳性神经元基本呈均匀分布,在Imc和Ipc内分别占细胞总数的80%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血管活性肠肽 视顶盖
下载PDF
墨龙与红鲫的视网膜和视盖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安 安树青 华田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墨龙是一种由红鲫进化来的龙睛种金鱼(Carassius auratus)。随机取体长10—12 cm,重约35 g的墨龙和红鲫各4尾,解剖取出整个眼球及脑,并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墨龙和红鲫的视网膜、视盖系统的显微结构变化并比较各层厚... 墨龙是一种由红鲫进化来的龙睛种金鱼(Carassius auratus)。随机取体长10—12 cm,重约35 g的墨龙和红鲫各4尾,解剖取出整个眼球及脑,并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墨龙和红鲫的视网膜、视盖系统的显微结构变化并比较各层厚度,发现与红鲫相比,墨龙视网膜的总厚度下降29.9%,其中外网状层厚度增加2.5%、内网状层厚度增加11.8%;而内核层厚度下降21.6%、外核层厚度降低35.6%,神经节细胞层、杆锥层也变薄,且后两者分层不规则;墨龙视盖壁整体厚度增加28.9%,其中除围脑室层厚度减少22.6%外,中央纤维层厚度增加12.8%,中央细胞层厚度增加30.6%,表面纤维层厚度增加21.9%,且纤维远较红鲫密集,视神经层厚度增加91.7%,边缘层厚度增加35.6%。结果表明长期的人工选择不但改变了墨龙的外形,而且使其中枢神经组织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并推测墨龙的眼球直径及视网膜面积较大,从而导致自视网膜传入视盖的纤维增多,是视网膜和视盖中的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元、神经纤维所在层段增厚的主要原因;同时墨龙视网膜中色素上皮层向杆锥层交错对插,富含神经元的视网膜外核层、内核层以及视盖中的围脑室层厚度也降低,可以减少因视网膜面积大而造成的强光伤害;此外由于墨龙的围脑室层厚度降低,导致其游动及平衡能力较红鲫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 墨龙 红鲫 视网膜 视盖
下载PDF
爬行动物视觉神经核团的细胞形态及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盛昌 王炫燊 姜世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81-87,共7页
用蛤蚧为主要材料,以Golgi法、HRP法以及电生理等方法,对爬行动物圆核、视顶盖、峡核等有关视觉神经核团的细胞形态、视觉神经通路以及电生理特性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蛤蚧峡核可分为IMC和IPC两部分,IMC细胞... 用蛤蚧为主要材料,以Golgi法、HRP法以及电生理等方法,对爬行动物圆核、视顶盖、峡核等有关视觉神经核团的细胞形态、视觉神经通路以及电生理特性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蛤蚧峡核可分为IMC和IPC两部分,IMC细胞体呈梨形或多角形,是重要的视觉中枢,具有照度反应单位、双眼单位.圆核细胞体有梨形、梭形和星形,具有亮度单位、色觉拮抗单位、运动色觉单位、覆盖边单位.蛤蚧的视觉传导通路有离顶盖通路和离丘脑通路,以离顶盖通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 爬行动物 视觉神经 神经核团 细胞形态
下载PDF
单色光对肉鸡SCN和视顶盖SGC层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二辉 贾菲 +2 位作者 杨光 王子旭 陈耀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72-1176,共5页
本研究比较了单色光对肉鸡SCN和视顶盖SGC层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LED灯为单色光源,选用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40羽,分别饲养在白光(400~700nm)、红光(660nm)、绿光(540nm)和蓝光(480nm)下14d,光照度为15lx。光照制度20h∶4h(L∶D)。... 本研究比较了单色光对肉鸡SCN和视顶盖SGC层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LED灯为单色光源,选用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40羽,分别饲养在白光(400~700nm)、红光(660nm)、绿光(540nm)和蓝光(480nm)下14d,光照度为15lx。光照制度20h∶4h(L∶D)。结果显示,在SCN中,蓝光组c-Fos表达分别显著低于白光、红光和绿光组29.76%、17.88%和22.23%(P<0.05),白光组与红、绿光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在视顶盖SGC层中,蓝光组c-Fos表达也显著低于白光、红光和绿光组17.78%、21.75%和23.63%(P<0.05),白光组与红、绿光组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与红光和绿光相比,蓝光抑制视顶盖SGC层和SCN神经元c-F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色光 肉鸡 SCN 视顶盖 C-FOS
下载PDF
蟾蜍视顶盖细胞自发活动特性──脑片灌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盛昌 唐宗湘 姜世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1期87-93,共7页
采用脑薄片技术,用金属微电极对离体蟾蜍视顶盖简称(OT)进行细胞外记录,观察视顶盖OT神经元的自发放电特点及几种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9个OT神经元中,不规则连续放电的为21/39;慢速放电9/39;阵发性排... 采用脑薄片技术,用金属微电极对离体蟾蜍视顶盖简称(OT)进行细胞外记录,观察视顶盖OT神经元的自发放电特点及几种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9个OT神经元中,不规则连续放电的为21/39;慢速放电9/39;阵发性排放4/39;周期性排放5/39.当用不同的神经递质灌流另外35个顶盖细胞时,Ach,5-HT和Glu使细胞自发活动增加,而NE,GABA和Giy使其活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顶盖 脑薄片 自发放电 蟾蜍
下载PDF
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花粉亚微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京田 韩加坤 《山东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木兰属(MagnoliaL.)4种植物花粉的亚微形态结构,对其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花粉外部形态均为肾脏形,具单萌发沟;外壁纹饰为覆盖层穿孔。但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的微细结构种间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木兰属(MagnoliaL.)4种植物花粉的亚微形态结构,对其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植物花粉外部形态均为肾脏形,具单萌发沟;外壁纹饰为覆盖层穿孔。但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的微细结构种间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花粉的亚微形态结构特征,可为植物种类的鉴别和细致分类提供必要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属 花粉 形态 覆盖层穿孔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蜥蜴中脑神经通路和起源细胞的形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书荣 颜坤 +1 位作者 王荫亭 王炫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9-164,共6页
本文采用 HRP 法研究了蛤蚧(Gekko gekko)和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视顶盖、中脑深核(NPM)与峡核之间的通路和起源细胞的形态。结果指出:1.顶盖与峡核大细胞部(Imc)呈相互区域对应投射;2.同侧顶盖—Imc 投射细胞主要位于第7层,... 本文采用 HRP 法研究了蛤蚧(Gekko gekko)和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视顶盖、中脑深核(NPM)与峡核之间的通路和起源细胞的形态。结果指出:1.顶盖与峡核大细胞部(Imc)呈相互区域对应投射;2.同侧顶盖—Imc 投射细胞主要位于第7层,系有径向树突的梨形细胞;同侧 Imc—顶盖投射细胞为小树突域的梨形或多角形细胞;3.顶盖注射标记的 NPM细胞呈纺锤形,染色浅;峡核注射标记的 NPM 细胞,其粗树突往往伸向顶盖;4.NPM 注射标记顶盖细胞和峡核细胞,前者主要位于顶盖第7层,后者散布在峡核大细胞部(Imc)和峡核小细胞部(Ipc)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中脑深核 神经通路 视顶盖
下载PDF
蛤蚧豆状核的结构及其与顶盖前端的纤维联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锦锋 伍冠一 +3 位作者 姜世英 潘盛武 马殷华 唐宗湘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4,共7页
运用Nissl法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追踪标记技术,研究蛤蚧(Gekko gecko)豆状核的结构及其与顶盖前端的纤维联系。Nissl染色显示,蛤蚧豆状核细胞大小没有明显差别,由背内侧细胞密集部和腹外侧细胞稀疏部组成。将... 运用Nissl法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追踪标记技术,研究蛤蚧(Gekko gecko)豆状核的结构及其与顶盖前端的纤维联系。Nissl染色显示,蛤蚧豆状核细胞大小没有明显差别,由背内侧细胞密集部和腹外侧细胞稀疏部组成。将HRP注射于顶盖前端,结果豆状核背内侧部和腹外侧部分别接受同侧顶盖前端脑室内、外侧纤维的传入,核内标记有浓密的神经丛和大量纤维末梢,并在该核腹外侧部及其邻近区域发现少量大胞体标记细胞。推测豆状核腹外侧部的大胞体细胞及其邻近区域的大胞体细胞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且该核可能形成离顶盖通路和副视系统相联系的交通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盖 豆状核 离顶盖 副视系统 蛤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