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硒碲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研究
1
作者 刘元辉 张善辉 +1 位作者 贺东晓 赵祝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 高硒碲铜阳极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产出的焙砂易烧结成大块状,且硒蒸出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利用高铜渣中单质铜含量高的特征,探索了铜阳极泥协同高铜渣硫酸化焙烧工艺,并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铜渣协同硫酸化焙烧工艺处理铜阳极泥可行,在铜阳极泥与高铜渣质量比(以干重计)1∶0.1,硫酸与混合物浆化质量比0.85∶1,浆化时间60 min,四段焙烧温度分别为300℃、480℃、570℃、610℃,焙烧时间120 min等较佳工艺条件下,焙砂中硒含量可以降至0.1%以下。工业试验表明,产出的焙砂颗粒小且内部呈蜂窝状,铜阳极泥中硒得到有效蒸出,焙砂中硒平均含量由原来的6.67%降到0.09%,脱除率达98.65%。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生成的粗硒纯度大于96%,可用于生产高纯度硒或者直接外售;生成的焙砂可通过球磨水浸分铜,分铜渣氯化分金回收金,分金渣氨浸分银回收银,最后将分银渣火法熔炼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相较常规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方法,本工艺实现了铜阳极泥中硒的深度蒸出,也实现了高铜渣的有效处理,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碲铜阳极泥 高铜渣 协同处理 硫酸化焙烧 焙烧结块 硒回收
下载PDF
分银炉冶炼渣的多金属综合回收工艺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王宝胜 李光胜 +2 位作者 刘建杰 朱幸福 高腾跃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试验以铅阳极泥火法冶炼分银炉产出的铜铋渣和碲碱渣为研究对象,采用NaCl-H_(2)SO_(4)浸出体系,利用铅冶炼生产废水进行铜铋渣的湿法冶炼研究及工业化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采用NaCl-H_(2)SO_(4)浸出体系,可以有效回收铜铋渣中的有价元素... 试验以铅阳极泥火法冶炼分银炉产出的铜铋渣和碲碱渣为研究对象,采用NaCl-H_(2)SO_(4)浸出体系,利用铅冶炼生产废水进行铜铋渣的湿法冶炼研究及工业化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采用NaCl-H_(2)SO_(4)浸出体系,可以有效回收铜铋渣中的有价元素。该湿法冶炼系统兼具处理碲碱渣的能力,实现分银炉渣中有价元素的高效、清洁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银炉 冶炼渣 多金属 综合回收 铜铋渣 碲碱渣
下载PDF
碲化铜渣中碲回收工艺研究
3
作者 董旭龙 邹小平 +2 位作者 蒋应平 章小兵 孟晓飞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碲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广泛。碲属于稀散金属,一般伴生于铜矿、铅矿与铋矿等金属矿中。目前,工业制备碲的主要原料来自电解精炼铜、镍时副产的阳极泥。铜阳极泥处理过程中,部分碲会跟铜一起浸出到水中,加入铜粉时产生碲化铜渣。试... 碲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应用广泛。碲属于稀散金属,一般伴生于铜矿、铅矿与铋矿等金属矿中。目前,工业制备碲的主要原料来自电解精炼铜、镍时副产的阳极泥。铜阳极泥处理过程中,部分碲会跟铜一起浸出到水中,加入铜粉时产生碲化铜渣。试验对碲化铜渣中碲的回收利用进行研究,采用“硫酸化焙烧+水浸脱铜+碱浸提碲+中和沉碲”工艺制备二氧化碲,二氧化碲经酸溶和亚硫酸氢钠还原制备碲粉。其间考察焙烧温度、碱浸温度等对碲浸出效果的影响,并对亚硫酸氢钠还原制备碲粉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碲的回收率大于90%,得到的碲粉纯度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铜渣 碲回收 硫酸化焙烧 碱浸 还原
下载PDF
从碲化亚铜渣中回收碲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俊娥 张焕然 +1 位作者 衷水平 伍赠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48,共3页
铜阳极泥酸浸预处理过程中,碲通常以碲化亚铜渣的形式开路,采用硫酸化焙烧—水浸—碱浸—氧化—酸溶—还原工艺处理碲化亚铜渣。结果表明,水浸脱铜率约为90%,碲总回收率为91%~93%,而金、银、铂和钯等在渣中被进一步富集。
关键词 碲化亚铜渣 回收 硫酸化焙烧
下载PDF
从铜阳极泥综合渣中浸出碲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建华 王瑞祥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采用氧化酸浸的方法从铜电解阳极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渣中浸出碲。对氧化荆进行了选择,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残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80℃、液固比10:1、每50g物料氧化剂A用量为1 g、残酸浓... 采用氧化酸浸的方法从铜电解阳极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渣中浸出碲。对氧化荆进行了选择,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残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80℃、液固比10:1、每50g物料氧化剂A用量为1 g、残酸浓度3.6mol/L、浸出时间5 h。在最佳浸出条件下,碲的浸出率达到90.09%,铜的浸出率为9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氧化酸浸 氧化剂
下载PDF
铜阳极泥综合渣中碲的回收 被引量:8
6
作者 姜国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44,共3页
某铜冶炼厂铜电解阳极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渣中含碲量较高,为此进行了从该渣中浸出碲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酸浸工艺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碲浸出率;而采用以硫酸为浸出剂、KMnO4为氧化剂的氧化酸浸工艺,在浸出温度为80℃... 某铜冶炼厂铜电解阳极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渣中含碲量较高,为此进行了从该渣中浸出碲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酸浸工艺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碲浸出率;而采用以硫酸为浸出剂、KMnO4为氧化剂的氧化酸浸工艺,在浸出温度为80℃、液固质量比为5∶1、KMnO4用量为0.008g/g(对原料)、硫酸浓度为3.6mol/L、浸出时间为5h的条件下,碲的浸出率达到90.09%,同时可使渣中97.81%的铜被浸出,浸出液可进一步提取碲和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综合渣 氧化酸浸 硫酸KMnO4
下载PDF
铜阳极泥中金、硒浸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尧世文 杨世莹 +1 位作者 李用齐 王晓武 《云南冶金》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铜阳极泥脱铜渣采用盐酸加双氧水浸出渣中金、硒的工艺,考察了盐酸百分比浓度、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液固比等条件下对铜阳极泥脱铜渣中金、硒的浸出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酸百分比浓度在25%,双氧水用量在0.5 m L/g_(-脱铜渣)... 研究了铜阳极泥脱铜渣采用盐酸加双氧水浸出渣中金、硒的工艺,考察了盐酸百分比浓度、双氧水用量、反应时间、液固比等条件下对铜阳极泥脱铜渣中金、硒的浸出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酸百分比浓度在25%,双氧水用量在0.5 m L/g_(-脱铜渣),反应时间3 h,液固比为3∶1的条件下,金、硒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8.26%、9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脱铜渣 浸出率
下载PDF
从碲化铜渣中回收碲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彦龙 李银丽 +4 位作者 李守荣 金明虎 王宏伟 鲁兴武 王长征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研究了采用氧化碱浸—中和沉淀—溶解还原工艺从碲铜渣中回收碲,考察了氧化碱浸过程中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氯酸钠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质量浓度80 g/L、氯酸钠质量浓度60 g/L... 研究了采用氧化碱浸—中和沉淀—溶解还原工艺从碲铜渣中回收碲,考察了氧化碱浸过程中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氯酸钠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温度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质量浓度80 g/L、氯酸钠质量浓度60 g/L、浸出时间9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5/1、温度80℃条件下,碲浸出率在85%以上;浸出液经中和沉淀、沉淀物溶解还原分别获得符合行业标准YS/T 1194—2017牌号TeO_(2)99.5的二氧化碲和YS/T 222—2010牌号Te99.99的精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铜渣 氧化碱浸 中和沉淀 精碲
下载PDF
铜碲渣综合回收工艺与实践
9
作者 王永斌 冯志兵 +3 位作者 岳瑞琪 贾启金 焦晓斌 侯铎 《甘肃冶金》 202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简述了从碲铜渣中综合回收Te、Cu等有价金属的工艺试验。采用“氧化酸浸脱铜→碱浸提碲→酸中和沉碲→络合净化提纯”的工艺对铜碲渣处理得到高纯TeO_(2);含铜溶液置换回收海绵铜;残留渣中的Ag、Se可返回银硒系统回收。
关键词 碲铜渣 氧化酸浸 碱浸提碲 净化提纯 高纯TeO_(2)
下载PDF
高铜高铋高碲中和渣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俐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1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二次酸洗脱铜、亚硫酸钠还原碲、中和沉淀铋的方法对铜、碲、铋等含量较高的中和渣进行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业化的回收技术。碲、铜、铋的回收率可分别达到92.8%,95.5%,97.2%,该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适应性较强... 采用二次酸洗脱铜、亚硫酸钠还原碲、中和沉淀铋的方法对铜、碲、铋等含量较高的中和渣进行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业化的回收技术。碲、铜、铋的回收率可分别达到92.8%,95.5%,97.2%,该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适应性较强,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渣 综合回收
下载PDF
碲化亚铜渣中二氧化碲的提取与制备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星琳 衷水平 +5 位作者 罗仁昆 陈杭 张焕然 王俊娥 林泓富 吴健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49,共5页
采用氯酸钠+硫酸浸铜、氢氧化钠浸碲、中和沉碲的方法从碲化亚铜渣中制取二氧化碲。在氯酸钠∶碲化亚铜渣=0.5、硫酸70g/L、反应温度80℃、液固比5∶1、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铜和碲的浸出率分别为99.33%、10.58%。酸浸渣在反应温度90℃、... 采用氯酸钠+硫酸浸铜、氢氧化钠浸碲、中和沉碲的方法从碲化亚铜渣中制取二氧化碲。在氯酸钠∶碲化亚铜渣=0.5、硫酸70g/L、反应温度80℃、液固比5∶1、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铜和碲的浸出率分别为99.33%、10.58%。酸浸渣在反应温度90℃、NaOH 100g/L、液固比5∶1、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进行碱性浸出,碲浸出率为99.13%。利用浓硫酸调节碱浸液pH至5.5,碲沉淀率为100%,沉淀产物为TeO2,碲含量为7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亚铜渣 氯酸钠 二氧化碲
下载PDF
氧化焙烧碲化铜渣——碱浸碲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冲 范兴祥 +3 位作者 罗劲松 李英伟 徐刚芳 杨世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3,共4页
研究了氧化焙烧碲化铜渣和氢氧化钠浸出焙烧产物中碲的工艺,主要考察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预处理方式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不仅对焙烧产物的物相组成有影响,而且对氢氧化钠浸出焙烧... 研究了氧化焙烧碲化铜渣和氢氧化钠浸出焙烧产物中碲的工艺,主要考察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预处理方式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不仅对焙烧产物的物相组成有影响,而且对氢氧化钠浸出焙烧产物中碲的浸出率也有明显影响,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碲浸出率降低。焙烧产物经球磨后浸出较直接浸出,碲浸出率可提高3.59个百分点。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碲浸出率为96.87%: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3h、氢氧化钠浓度4mol/L、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2h、焙烧产物球磨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焙烧 碲化铜渣 碱浸 碲浸出率
下载PDF
碲化铜渣的硫酸化焙烧—碱浸碲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世莹 范兴祥 +1 位作者 徐刚芳 李英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研究了采用硫酸化焙烧—氢氧化钠浸出工艺从碲化铜渣中浸出碲,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用量、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碲浸出率受碲化铜渣硫酸化焙烧温度影响明显;在硫酸用量为碲化铜渣质量... 研究了采用硫酸化焙烧—氢氧化钠浸出工艺从碲化铜渣中浸出碲,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硫酸用量、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碲浸出率受碲化铜渣硫酸化焙烧温度影响明显;在硫酸用量为碲化铜渣质量61%、焙烧温度500℃条件下焙烧3.0h,然后在75℃下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出2.0h,浸出液中铜质量浓度为2.8mg/L、碲质量浓度为49.39g/L,浸出渣中铜、碲质量分数分别为72.42%和1.59%,碲浸出率96.01%,碲铜分离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铜渣 硫酸化焙烧 碱浸
下载PDF
高铜碲渣氧化浸出提碲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新生 《铜业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45-46,120,共3页
铜阳极泥硫酸浸出过程中产出高碲铜渣副产品,具有其中铜含量高、杂质元素多的特点,针对酸浸工艺存在过程长、涉及辅助试剂多等问题,采用氧化碱浸进行可行性探索试验,得到了良好效果,碲直收率达83%以上,浸出渣循环利用后,综合回收率可达9... 铜阳极泥硫酸浸出过程中产出高碲铜渣副产品,具有其中铜含量高、杂质元素多的特点,针对酸浸工艺存在过程长、涉及辅助试剂多等问题,采用氧化碱浸进行可行性探索试验,得到了良好效果,碲直收率达83%以上,浸出渣循环利用后,综合回收率可达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碲铜渣 氧化 浸出 提碲 试验
下载PDF
碲化铜渣中碲的湿法冶金提取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燕 《矿冶》 CAS 2023年第1期84-90,共7页
以碲化铜渣为原料,采用酸性氧化浸出、碱性浸出、除杂、氧化沉碲和溶解还原的湿法工艺回收碲化铜渣中的碲。结果表明:酸性氧化浸出过程,在NaClO3加入量35 g/L、H2SO4浓度70 g/L、液固比(体积质量比)10?1、温度为70℃的优化工艺条件下,... 以碲化铜渣为原料,采用酸性氧化浸出、碱性浸出、除杂、氧化沉碲和溶解还原的湿法工艺回收碲化铜渣中的碲。结果表明:酸性氧化浸出过程,在NaClO3加入量35 g/L、H2SO4浓度70 g/L、液固比(体积质量比)10?1、温度为70℃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实现Cu、Te的有效分离;采用NaOH溶液浸出酸浸渣,以Na2S作为沉淀剂净化碱浸液,然后采用H2O2氧化沉淀碱浸液中的Te(Ⅳ),并采用HCl-SO2溶解还原高碲酸钠获得高纯度碲粉,碲粉经熔铸后得到符合YS/T 222—2010中Te 9999标准的碲锭产品。工业实践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实现碲化铜渣中碲资源的高效回收,碲的回收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碲化铜渣 湿法浸出 高碲酸钠 精碲
下载PDF
铅阳极泥苏打渣中Te、Bi、Cu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金良 胡华舟 陈亚州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6-280,共5页
分析了铅阳极泥苏打渣的盐酸浸出热力学,研究了从苏打渣中浸出Te、Bi、Cu。实验室条件试验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二段浸出工艺可实现从苏打渣中共浸出与富集Te、Bi、Cu;在盐酸浓度5.0mol/L、温度40℃、反应时间2h、搅拌速度300r/min... 分析了铅阳极泥苏打渣的盐酸浸出热力学,研究了从苏打渣中浸出Te、Bi、Cu。实验室条件试验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二段浸出工艺可实现从苏打渣中共浸出与富集Te、Bi、Cu;在盐酸浓度5.0mol/L、温度40℃、反应时间2h、搅拌速度300r/min、一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4/1、二段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7/1条件下,Te、Bi、Cu浸出率分别达97.60%、99.64%、99.38%。采用此工艺,金属浸出率高,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避免了高酸度对设备的腐蚀以及高液固体积质量比造成的浸出液金属浓度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阳极泥 苏打渣 浸出
下载PDF
从铜沉淀渣中回收硒、铜、碲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郈亚丽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研究了采用硫酸化焙烧蒸硒、水浸分铜、酸浸分碲工艺,从铜沉淀渣中分步回收硒、铜、碲。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下,硒、铜、碲回收率分别为90.21%、96.32%、80.82%,可实现硒、铜、碲的分步回收。工艺操作简单,金属产品品位较高。
关键词 沉淀渣 焙烧 浸出 回收
下载PDF
净化渣中铜碲的回收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少华 《有色冶炼》 1999年第1期22-23,共2页
对净化渣的形成及性质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铜、碲的分离及回收。
关键词 净化渣 回收 电解 炼铜
下载PDF
分金过程浸出有价金属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方准 房孟钊 +1 位作者 黄向祥 余珊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0年第1期26-28,31,共4页
针对水浸脱铜渣的分金过程,进行浸出有价金属的优化试验,重点研究反应时间、工业硫酸加入量、工业盐加入量、水浸脱铜渣的粒度、液固比、终点电位对碲与铋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浸出率很低,全部富集在脱金渣中,金、铂、钯的浸出率很... 针对水浸脱铜渣的分金过程,进行浸出有价金属的优化试验,重点研究反应时间、工业硫酸加入量、工业盐加入量、水浸脱铜渣的粒度、液固比、终点电位对碲与铋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浸出率很低,全部富集在脱金渣中,金、铂、钯的浸出率很高,水浸脱铜渣的粒度对碲与铋的浸出率影响不大。在保证贵金属高浸出率与生产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碲与铋的浸出率,得到比较理想的控制条件为:液固比5∶1,加入NaCl量达到50 g/L,浓硫酸达到10 mL/L,缓慢加入氯酸钠,终点电位为1110 mV,恒温85℃,反应时间4 h。碲的浸出率达到96.56%,铋的浸出率达到8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浸脱铜渣 粒度 终点电位 浸出率
下载PDF
高铋低银铅阳极泥处理工艺探讨及生产实践
20
作者 崔胜 韩雯翰 +2 位作者 黄海飞 欧亚晖 杨跃新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第10期13-15,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厂处理高铋低银铅阳极泥的生产实践情况。针对该厂外购及自产的铅阳极泥成份变化的特性,对原有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优化组合,在生产中不断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改进总结,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铅阳极泥 贵铋铅 造碲渣 除铜 真空蒸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