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9,0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关穴CD34^(+)和c-kit^(+)双阳性Telocytes的鉴定及其对“逆灸”的形态响应
1
作者 杨敏 梁春花 +6 位作者 杨童 黄海翔 乐建铭 张臻玮 梅璐 张迎鑫 陈秋生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为探究telocytes(TCs)在内关穴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分析“逆灸”对其微细结构的形态响应,本文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艾灸干预组,正常组不做处理,艾灸干预组进行“逆灸”内关穴10 d,通过HE、Masson染色,... 为探究telocytes(TCs)在内关穴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分析“逆灸”对其微细结构的形态响应,本文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艾灸干预组,正常组不做处理,艾灸干预组进行“逆灸”内关穴10 d,通过HE、Masson染色,CD34+和c-kit+免疫荧光双标,透射电镜检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内关穴分布有丰富的TCs,它们与皮肤中的血管、神经、脂肪细胞、筋膜和胶原纤维等密切相接,显示出其与周围成分的联系功能。进一步发现,与正常组对比,“逆灸”组TCs的突起(Tps)增长,TCs周围胞外囊泡增多,TCs之间的细胞连接增加,表明“艾灸”可在形态上激活TCs,并增强其信息传递功能。提示,作为心包经的关键穴位,内关穴中的TCs有望成为艾灸预防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的新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未病逆灸 细胞 通讯 大鼠
下载PDF
Telocyte细胞参与体外培养成体心脏干细胞巢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波 刘云奇 +2 位作者 唐白云 殷胜利 张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31-1832,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心脏干细胞巢的微观结构。方法取8周龄SD大鼠心室肌切成1mm3组织块,经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后体外培养,待有心脏干细胞长出后取组织块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其超微结构。取第3代心脏干细胞行美兰染色及JanusgreenB染色...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心脏干细胞巢的微观结构。方法取8周龄SD大鼠心室肌切成1mm3组织块,经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后体外培养,待有心脏干细胞长出后取组织块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其超微结构。取第3代心脏干细胞行美兰染色及JanusgreenB染色观察。结果心脏干细胞巢散在分布于崩解的心肌细胞问,由Telocytes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干细胞共同构成。体外培养的心脏干细胞间散在分布数量不等的Telocytes细胞。结论Telocyte细胞参与体外培养的心脏干细胞巢的构建,体外培养的心肌组织块可作为观察研究心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及其生长微环境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干细胞 细胞 telocyte细胞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对大鼠心肌间质telocyte细胞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刘灯泉 赵强 +3 位作者 周鑫 张琦彧 唐梦熊 戴红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5-550,共6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对心肌间质中telocyte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T2DM组,每组各20只。T2DM组腹腔注射STZ(27.5mg/kg)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以高脂高糖饮食饲养20周。胶原蛋白免... 目的探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对心肌间质中telocyte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T2DM组,每组各20只。T2DM组腹腔注射STZ(27.5mg/kg)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以高脂高糖饮食饲养20周。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天狼猩红、Masson三色染色鉴定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出心肌间质telocyte细胞后,计数心肌间质telocyte细胞与心肌细胞数量相对比值,比较两组心肌间质telocyte细胞的数量差异。结果与Con组比较,T2DM组FBG、摄食量、饮水量、尿量均升高,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加深[(4989.00±340.80)vs(8241.00±1930.90)],心肌组织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升高[(892±38)vs(5381±634),(2000±256)vs(11658±658)];心肌间质telocyte细胞数量在心肌组织细胞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减少[(0.052±0.010)vs(0.024±0.003)](P<0.05)。结论伴随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的发生,心肌间质telocyte细胞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肌纤维化 间质细胞 telocyte细胞
原文传递
小鼠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的存在与特点
4
作者 邓丽珠 黄倩文 +2 位作者 Noman Qureshi 李菊香 段少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4-789,共6页
背景:有研究发现Telocyte间质细胞可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房颤、心脏瓣膜病及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心脏疾病发挥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相关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多种技术探讨小鼠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的... 背景:有研究发现Telocyte间质细胞可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房颤、心脏瓣膜病及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心脏疾病发挥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相关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多种技术探讨小鼠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的存在与特点。方法:选择10 d-10周龄昆明小鼠59只(由福州吴氏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以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及膀胱Telocyte间质细胞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ACK2(c-kit单克隆抗体)作为指标,进行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n=13);体外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分离与培养(n=41),之后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观察细胞形态及突起情况;透射电镜(n=5)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小鼠胃肠道、膀胱组织发现c-kit阳性表达产物,心脏组织未发现c-kit阳性表达,体外原代培养发现c-kit阳性表达;(2)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均发现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镜下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嵌插于心肌纤维束间及毛细血管周围,胞体呈梭形或不规则形,心室Telocyte间质细胞突起与毛细血管间发现长条形"致密物质"。与对照组比较胞体大小、突起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细胞突起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 <0.05);(3)结果提示,利用原代培养、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技术确定小鼠心脏存在c-kit阳性表达的Telocyte间质细胞,其胞体大小、突起数量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或膀胱Telocyte间质细胞类似;心室Telocyte间质细胞突起最长,心房Telocyte间质细胞突起最短,心室Telocyte间质细胞突起与毛细血管间存在紧密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心脏 心脏telocyte间质细胞 C-KIT CAJAL间质细胞 心肌纤维束 细长突起 间质细胞 小鼠 显微镜检查 荧光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青藤碱可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髓核细胞凋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倩 卢子昂 +3 位作者 李利和 吕超亮 王盟 张存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探讨青藤碱是否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髓核细胞,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探讨青藤碱是否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髓核细胞,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CCK-8法筛选合适的青藤碱药物浓度。将髓核细胞分为对照组、青藤碱组、白细胞介素1β组、青藤碱+白细胞介素1β组、锌原卟啉(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剂)组、锌原卟啉+青藤碱组、锌原卟啉+白细胞介素1β组、青藤碱+锌原卟啉+白细胞介素1β组。分别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增殖活性、活性氧含量、凋亡率及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培养的大鼠髓核细胞呈现多角形、三角形、短楔形等形态,其呈现“S”型曲线生长,接种第1-3天生长缓慢,第4-6天生长迅速,第七八天生长速度缓慢,进入“平台期”,细胞数量不再增加;②当青藤碱的浓度≤80μmol/L时,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不会受到显著影响(P>0.05);③白细胞介素1β可以显著降低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活性氧含量,导致细胞凋亡(P<0.01);④当采用青藤碱干预后,不仅可以促进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P<0.05),而且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细胞增殖活性降低、活性氧含量和凋亡率增加(P<0.05),其作用可被锌原卟啉逆转(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细胞介素1Β 血红素氧合酶1 髓核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活性氧 椎间盘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动物针灸治疗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基于“远细胞是潜在经络实质细胞”的新观点
6
作者 陈栋 龚冠闻 陈秋生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28,共5页
经络学说是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而针灸疗效又是经络学说的实践验证。关于经络实质与针灸机制的研究,大多都是建立在现有已知结构(如神经、血管、筋膜、肥大细胞、免疫等)的基础之上,取得的突破有限。新近提出的“远细胞是潜在经络实质... 经络学说是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而针灸疗效又是经络学说的实践验证。关于经络实质与针灸机制的研究,大多都是建立在现有已知结构(如神经、血管、筋膜、肥大细胞、免疫等)的基础之上,取得的突破有限。新近提出的“远细胞是潜在经络实质细胞”观点为经络结构的探寻提供了一个新角度,但需要针灸治疗的验证。本文就针刺激活远细胞联络通讯、远细胞介导针灸治疗、穴位TC广泛联系性与中医“整体观”关联以及远细胞与针刺“得气”和循经感传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针刺动作必然引起远细胞的联动机制,有利于针体-细胞的衔接,并可转变为生物信号而启动下游传递,从而调节靶脏器功能,达到治疗目的。这些研究进展,能够从新角度诠释针灸的细胞机制,并能用疗效验证“远细胞是潜在经络实质细胞”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针灸 细胞机制 经络实质 细胞
下载PDF
羊腧穴Telocytes形态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迎鑫 杨敏 +4 位作者 白雪兵 陈畅 吴睿智 杨平 陈秋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7-1428,共12页
【背景】经络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而腧穴又是经络线路上的关键节点部位,为中医针灸的实施位点。但是关于腧穴的结构基础与形态组成众说纷纭,未能科学阐明。远细胞(telocytes,T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间质细胞,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是潜... 【背景】经络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而腧穴又是经络线路上的关键节点部位,为中医针灸的实施位点。但是关于腧穴的结构基础与形态组成众说纷纭,未能科学阐明。远细胞(telocytes,T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间质细胞,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是潜在的经络实质细胞,但腧穴处TCs的特征及其分布需要进一步阐明。【目的】分析腧穴和非穴皮肤结构差异,探究腧穴TCs的形态特征,解析TCs与其周围成分的结构联系,为中医针灸治疗的细胞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5只成年健康湖羊为试验对象,采集百会(Du20)、曲池(LI11)、三阴交(Sp6)、膻中(Ren17)、承浆(Ren24)、耳尖(EP4)等腧穴以及背部和腹部非穴皮肤组织。使用蛋白标记物CD34和Vimentin标记TCs及其突起(telopodes,Tps)、TPS标记肥大细胞、PGP9.5标记神经、TSG101标记胞外囊泡。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皮肤腧穴和非穴处的结构和微细成分组成,并使用ImageJ和Image-Pro Plu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形态定量分析,探讨TCs及其相关结构在腧穴和非穴的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TCs的形态特征和立体结构特点,进一步分析TCs与这些结构之间的形态联系,从而确定腧穴的超微形态和物质基础。【结果】腧穴与非穴的皮肤均具有毛囊、皮脂腺、汗腺、竖毛肌等皮肤衍生物以及神经、血管、肥大细胞、胶原纤维束等结构,但腧穴处神经、血管、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显著多于非穴(P<0.05)。更为重要的是,在腧穴皮肤中分布着具有细长管线状突起的TCs,并且显著多于非穴(P<0.05)。作为腧穴间质的整合者,TCs之间以及TCs与各形态之间具有广泛联系(包括缝隙连接以及胞外囊泡等),形成一个结构网络体系。超微水平上观察到TCs突起的典型串珠样外观,由膨大部(podom,Pd)和细长狭窄部(podomer,P)交替排列组成。膨大部胞质中分布着发达的线粒体,加上Tps之间的细胞连接,以及TCs表面及其周围的大量胞外囊泡(显著多于非穴(P<0.05)),保证了TCs在腧穴结构中的核心作用。同时TCs与皮肤衍生物之间的结构联系,也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黄帝内经》中腧穴与皮肤衍生物的关系。【结论】腧穴与非穴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但腧穴TCs及其Tps、胞外囊泡、神经、血管、肥大细胞等的分布数量显著多于非穴;TCs及其Tps具备联络各系统成分的形态功能,是腧穴不同结构的介导者或整合者;TCs之间的细胞连接、发达的线粒体以及胞外囊泡等具有细胞通讯和能量产生的结构基础,与中医“气血”的形态物质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微细结构 telocyteS 胞外囊泡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组织细胞的调节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鑫 吾布力卡斯木·米吉提 +1 位作者 黄金勇 谢增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00-3406,共7页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多种骨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途径,以进一步...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多种骨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途径,以进一步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组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检索截至2023年3月的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骨祖细胞”;英文检索词包括“TNF-α,osteoblast,osteoclast,osteocyte,osteoprogenitor cell”,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标准,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调控了骨祖细胞的募集、增殖与分化,但在特定环境下导致骨祖细胞剥离及死亡。同时通过分泌酶类直接或间接参与骨质吸收。②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通过激活破骨系细胞中相关信号通路,提高环境中炎性因子水平,或在特定环境下直接诱导破骨细胞生成。③肿瘤坏死因子α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RUNX2和Osterix等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成骨分化并诱导成骨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性凋亡。④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激活骨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诱导RANKL、SOST及DKK1等细胞因子抑制成骨促进破骨,同时增强骨细胞的凋亡,以及凋亡骨组织周围的骨吸收。⑤综合而言,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组织中的效应以抑制成骨、促进破骨为主,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组织细胞中实现生物效应通常依赖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⑥未来的研究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骨组织周围其他组织细胞类型的交互以及在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细胞 骨祖细胞 骨组织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骨吸收 凋亡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敲除影响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平衡并加重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静 史佳 +2 位作者 关鑫 戈立秀 余剑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HO-1^(-/-)对照组和LPS处理的HO-1^(-/-)组。LPS处理的WT组和LPS处理的HO-1^(-/-)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LPS(15 mg/kg)建立ALI模型,WT对照组和HO-1^(-/-)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各组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IL-6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CD45^(+)CD11b^(+)Ly6G^(+)Ly6C^(-))、总单核细胞(CD45^(+)CD11b^(+)Ly6C^(hi))、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CD45^(+)CD11b^(+)Ly6C^(hi)CCR2^(hi))、总巨噬细胞(CD45^(+)CD11b^(+)F4/80^(+))、 M1巨噬细胞亚群(CD45^(+)CD11b^(+)F4/80^(+)CD86^(+))、 M2巨噬细胞亚群(CD45^(+)CD11b^(+)F4/80^(+)CD206^(+))、总T细胞(CD45^(+)CD3^(+))、 CD3^(+)CD4^(+)T细胞亚群、 CD3^(+)CD8^(+) T细胞亚群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CD45^(+)CD11b^(+)Gr1^(+))百分比。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的WT和HO-1^(-/-)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加重;TNF-α、 IL-1β和IL-6 mRNA水平增加;中性粒细胞、总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 MDSC和总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3^(+)、 CD3^(+)CD4^(+)和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静息状态下,与WT对照组小鼠相比,HO-1^(-/-)对照组小鼠肺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比例增加;CD3^(+)和CD3^(+)CD8^(+) T细胞比例降低。与LPS处理的WT小鼠相比,LPS处理的HO-1^(-/-)小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更高,总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 M1巨噬细胞和M1/M2比值显著增加;CD3^(+)CD8^(+) T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结论 HO-1的缺失影响ALI小鼠肺脏免疫系统功能,加重LPS刺激后的炎症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急性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血清ESM-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玉敏 张小楠 +3 位作者 高秀娟 鞠思敏 李玉柱 周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4-157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NSCLC患者73例为肺癌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ESM-1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基本...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NSCLC患者73例为肺癌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ESM-1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ESM-1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SM-1对NSCLC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预后因素对生存时间的意义。结果 肺癌组血清ES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SM-1对NSCLC的诊断阈值为18.34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敏感度为86.3%,特异性为92.0%,阳性预测值为94.0%,阴性预测值为82.1%;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血清ESM-1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的血清ESM-1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有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ESM-1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ESM-1高水平的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ESM-1水平低的NSCLC患者(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P=0.013)、TNM分期(P=0.001)、ESM-1水平(P=0.003)相关,但与年龄(P=0.752)、性别(P=0.393)无关。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HR:0.173,95%CI:0.040~0.739,P=0.018)、TNM分期(HR:2.046,95%CI:1.166~3.589,P=0.013)、ESM-1水平(HR:2.466,95%CI:1.012~6.661,P=0.049)是NSCLC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血清ESM-1对NSCL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NSCLC患者预后的一种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诊断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抑郁症模型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利华 高松 +5 位作者 王笑雨 王真真 贺红娟 李娜 白明 苗明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5,共9页
探索淫羊藿苷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将SPF级KM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淫羊藿苷高(50 mg/kg)、低(25 mg/kg)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56 d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造模第1 d开始灌胃给予... 探索淫羊藿苷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将SPF级KM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淫羊藿苷高(50 mg/kg)、低(25 mg/kg)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56 d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造模第1 d开始灌胃给予各组小鼠相应药物,连续56 d。于给药后第53~56 d,进行行为学测试。末次给药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检测脑组织中IL-6、IL-10、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分化簇20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6,CD206)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iNOS、CD206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BV-2),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淫羊藿苷的细胞毒性。BV-2细胞暴露于100μg/mL脂多糖及15μg/mL、25μg/mL的淫羊藿苷24 h后,收集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iNOS、CD206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致抑郁症模型制备成功,淫羊藿苷可降低抑郁症小鼠脑组织IL-6水平及IL-6、iNOS mRNA表达,升高脑组织IL-10、5-HT、DA、NE水平及IL-10、CD206 mRNA表达;降低脑组织iNOS蛋白,升高CD206蛋白表达;改善模型小鼠抑郁症样行为。淫羊藿苷可降低LPS刺激的BV-2细胞iNOS蛋白表达,升高CD206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淫羊藿苷抑制小胶质细胞M1表型转化,促进M2表型转化,从而改善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抑郁症 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 细胞炎症模型
下载PDF
痛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锋 李华南 +3 位作者 章晓云 黄慧莲 陈跃平 任国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598,共7页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寻找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及免疫细胞,探究免疫细胞与痛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痛风的芯片GSE160170,借助R语言筛选差异基因,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借助C...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寻找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及免疫细胞,探究免疫细胞与痛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痛风的芯片GSE160170,借助R语言筛选差异基因,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借助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再对其进行富集分析,同时对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IL-6、IL-1β、TNF、CCL3、CXCL8和CXCL1为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主要通过IL-17、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细胞对脂多糖、细菌来源分子及生物刺激的反应等过程导致疾病发生;免疫浸润结果表明记忆性B细胞、活化的NK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痛风患者中表达显著;免疫细胞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活化的肥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未活化的NK细胞与单核细胞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关键基因和差异表达的免疫细胞与痛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为痛风的免疫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单钠尿酸盐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细胞 细胞浸润
下载PDF
人外周血血清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霞 赵瑞东 杨俊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00-4004,共5页
背景:细胞培养基种类甚多,成分不尽相同,对细胞生长影响较大。国内外有多项研究采用无血清、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但应用含人外周血血清的培养基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以及人外周血血清促进神经干细... 背景:细胞培养基种类甚多,成分不尽相同,对细胞生长影响较大。国内外有多项研究采用无血清、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但应用含人外周血血清的培养基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以及人外周血血清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其他神经细胞,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观察人外周血血清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①采用含体积分数10%人外周血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标志物,并通过茜素红染色对其成骨分化能力进行检测;②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培养体系为含0.5%N2、1.5%B27、2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③取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干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均匀接种于96孔板中,加入含体积分数10%人外周血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继续培养8 d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微管相关蛋白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向其他神经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经人外周血血清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漩涡状生长且多层分布,排列有方向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44、CD105、CD29、CD73,茜素红染色阳性;②人外周血血清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44、CD105、CD29、CD73、Nestin、NF-L、GALC;③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第8天时,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发现其伸出的突起长度较长,分支也较多且邻近细胞之间的突起互相连接,呈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且微管相关蛋白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结果表明,人外周血血清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向诱导为神经干细胞,在人外周血血清的作用下神经干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可分化为其他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血清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神经细胞 分化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对成骨及破骨细胞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鑫 黄金勇 +1 位作者 吾布力卡斯木·米吉提 谢增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31-1936,共6页
背景:Toll样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特定的分子模式在病原体免疫、细胞因子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既往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骨组织细胞同样表达Toll样受体。激活或抑制Toll样受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成骨与破骨细胞功... 背景:Toll样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特定的分子模式在病原体免疫、细胞因子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既往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骨组织细胞同样表达Toll样受体。激活或抑制Toll样受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成骨与破骨细胞功能造成显著影响。目的:总结Toll样受体在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途径,以进一步阐明生理及病理状态下Toll样受体参与调控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检索截至2022年12月的PubMed、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Toll样受体,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英文检索词为“toll-like receptor,osteoblast,osteoclast,mesenchymal stem cells,macrophage,cytokine,signaling pathway”,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标准,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筛选。结果与结论:①Toll样受体可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直接调节成骨、破骨细胞分化;②Toll样受体的激活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调节效应;③Toll样受体的激活能够对成骨、破骨细胞的生存及迁移能力产生影响;④在某些疾病及病理环境中,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Toll样受体被激活,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虎军 王国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521,共6页
背景:建立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对进一步解释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评估和筛选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取3周... 背景:建立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对进一步解释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评估和筛选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取3周龄SD大鼠髋关节软骨,机械剪切和酶消化分离软骨细胞并进行鉴定。软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 ng/mL和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组,分别诱导24 h和48 h。MTT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活力;Real-Time PCR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Ⅱ型胶原蛋白、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分离并培养原代大鼠软骨细胞;②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24 h可使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5 ng/mL白细胞介素1β组则需诱导48 h;③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5 ng/mL和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24,48 h,Ⅱ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相比10 ng/mL组,5 ng/mL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48 h可显著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 mRNA表达(P<0.05);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24 h,Ⅱ型胶原蛋白、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5 ng/mL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48 h,Ⅱ型胶原蛋白、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⑤提示干预24 h后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对软骨细胞的诱导效果可能更明显;干预48 h后5 ng/mL和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的诱导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介素1Β 大鼠 细胞活力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调控动物卵泡闭锁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钰 刘雪明 +4 位作者 刘萍萍 甘和攀 曹成鹏 陈国宏 徐琪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卵泡闭锁是一个受高度受调控的复杂过程,与颗粒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细胞凋亡、自噬、铁死亡、坏死性凋亡和焦亡等独立或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卵泡闭锁和影响卵巢功能,本文综述了这5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调控动物卵泡闭锁的分子机制... 卵泡闭锁是一个受高度受调控的复杂过程,与颗粒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细胞凋亡、自噬、铁死亡、坏死性凋亡和焦亡等独立或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卵泡闭锁和影响卵巢功能,本文综述了这5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调控动物卵泡闭锁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减少颗粒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的卵泡闭锁、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闭锁 颗粒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miR-567通过调控CDK8在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海洋 赵振山 +4 位作者 李静 戎瑶 郑爱民 郝孟辉 田发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5-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67通过调控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DK8)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临近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567和CDK...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67通过调控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DK8)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临近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567和CDK8的表达。将miR-NC mimic、miR-567 mimic、oe-NC和oe-CDK8转染至A549和H1975细胞中,使用qRT-PCR检测miR-567和CDK8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67与CDK8的靶向性。结果在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iR-567表达降低,而CDK8表达升高,二者呈负相关(P<0.05)。在A549和H1975细胞中,miR-567 mimic组相较于miR-NC mimic组,miR-567表达升高,CDK8表达降低,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降低,细胞G1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降低;miR-567 mimic组在正常型CDK8中,荧光强度低于miR-NC mimic组;miR-567 mimic+oe-CDK8组相较于miR-567 mimic+oe-NC组,CDK8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升高,细胞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结论miR-567通过靶向抑制CDK8表达,控制肿瘤细胞在S期阻滞,从而抑制NSCL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 微小RNA-567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调节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嵘炅 邓泽润 +1 位作者 韩丹 孙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大量外泌体,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大量外泌体,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miR-21-5p NC或miR-21-5p inhibitor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命名为(BMSCs+miR-21-5p NC)-Exos,(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将外泌体与BRL大鼠肝细胞共培养,观察抑制miR-21-5p表达后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外泌体中miR-21-5p和PIK3R1之间的靶向关系;TUNEL检测外泌体中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BRL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PI3KR1野生型载体与miR-21-5p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时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PI3KR1突变型载体共转染组,表明miR-21-5p可靶向结合PIK3R1;②TUNEL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BMSCs+miR-21-5p NC)-Exos组,(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处理后BRL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与(BMSCs+miR-21-5p NC)-Exos组相比,加入AKT抑制剂LY294002之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③结果提示:外泌体可能通过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BRL大鼠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21-5p 细胞 凋亡 PIK3R1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CyclinD1、CGA、CK7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层 徐丽娟 +1 位作者 方超 聂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嗜铬粒蛋白(CG)A、细胞角蛋白(CK)7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5例,收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嗜铬粒蛋白(CG)A、细胞角蛋白(CK)7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5例,收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EGFR、CyclinD1、CGA、CK7阳性表达率。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被膜侵犯情况、肿瘤直径)。出院后采取定期来院复查、不适随访的方式进行3年随访,通过影像学结合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将肿瘤手术切除的残端发生病变纳入复发组,其余纳入未复发组。结果肺癌组织EGFR、CyclinD1、CGA、CK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EGFR、CyclinD1、CGA、CK7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被膜侵犯情况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期间病情复发57例(60.00%)。复发组EGFR、CyclinD1、CGA、CK7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两组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EGFR、CyclinD1、CGA、CK7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GFR、CyclinD1、CGA、CK7阳性率对患者预后均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其中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最高。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CyclinD1、CGA、CK7高表达,且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患者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周期蛋白 嗜铬粒蛋白A 细胞角蛋白7
下载PDF
CTNND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孝彬 谢梦忆 +7 位作者 刘星宇 黄小东 李佳雨 兰川 邓大炜 张光年 李勇 李建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18-825,共8页
目的:研究CTNND1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为胰腺癌精准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信分析验证CTNND1在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和qPCR进一步验证。Transwell、划痕实验和细胞增殖试验用于研究CTN... 目的:研究CTNND1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为胰腺癌精准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信分析验证CTNND1在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和qPCR进一步验证。Transwell、划痕实验和细胞增殖试验用于研究CTNND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CTNND1对人胰腺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胰腺癌细胞中敲低CTNND1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加入LiCl(Wnt/β-catenin特异性激活剂)能部分恢复CTNND1敲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裸鼠皮下成瘤显示,敲低CTNND1抑制了肿瘤裸鼠皮下成瘤。结论:敲低CTNND1能从体内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皮下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TNND1 WNT/Β-CATENIN 细胞迁移 肿瘤侵袭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