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CO conversion activity of ceria nanotubes by carbon nanotubes templating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建慧 曹志源 +3 位作者 张登松 沈霞 丁伟中 施利毅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Ceria nanotubes with high CO conversion activity by means of carbon nanotubes as removable templates in the simple liquid phase process were fabricated under moderate conditions. The pristine CNTs were first pretreate... Ceria nanotubes with high CO conversion activity by means of carbon nanotubes as removable templates in the simple liquid phase process were fabricated under moderate conditions. The pristine CNTs were first pretreated by refluxing in a 30% nitric acid solution at 140 ℃ for 24 h, then dispersed in an ethanolic Ce(NO3)3.6H2O solution with ultrasonic radi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1 h. Under vigorous stirring, NaOH solution was added drop by drop into the above ethanolic solution until the pH value was 10. The product was collected and repeatedly washed with ethanol and on drying at 60 ℃, the CeO2/CNT composites were obtained. Then, the as-prepared composites were heated at 450 ℃ in an air atmosphere for 30 min to remove CNTs. The ceria nanotub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 (X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eria nanotubes were polycrystalline face-centered cubic phase and were composed of lots of dense cefia nanoparficles. The diameter of cefia nanotubes was about 40-50 nm.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product for CO oxidation was carded out at the region of 30-300 ℃ in a U-shaped quartz reactor with feeding about 0.15 g of the catalyst, which was loaded on Al2O3 carder. The inlet gas composition was 1.0% CO and 28% O2 with N2 as balance, and the rate of flow was kept at 40 ml/min. The catalytic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as-repared CeO2 nanotubes showed higher CO oxidation activit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ceria products affecte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 ceria nanotubes supported on Al2O3 demonstrated that conversion temperature for CO oxidation to CO2 was lower than that for bulk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ia nanotube CO oxidation carbon nanotube templating method rare earths
下载PDF
介孔CeO_2负载的Co_3O_4催化剂催化富氢气体中的CO优先氧化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强 吴美玲 +1 位作者 刘源 白雪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53-95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介孔氧化铈(meso-CeO2)及其负载的氧化钴(Co3O4/meso-CeO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优先氧化反应.通过N2物理吸附及X射线衍射表征考察了meso-CeO2和Co3O4/meso-CeO2的结构性质.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高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介孔氧化铈(meso-CeO2)及其负载的氧化钴(Co3O4/meso-CeO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优先氧化反应.通过N2物理吸附及X射线衍射表征考察了meso-CeO2和Co3O4/meso-CeO2的结构性质.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高空速下,Co3O4/meso-CeO2催化剂上的CO优先氧化性能很好,但水和CO2对CO的氧化有一定的负作用.Co3O4/meso-CeO2催化剂的CO完全氧化温度窗口远大于沉淀法制备CeO2负载的氧化钴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二氧化铈 四氧化三钴 一氧化碳 优先氧化 氢气
下载PDF
无机盐模板剂法合成介孔CeO_2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新木 陈慧勤 +1 位作者 董雪平 郭树军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自制碳酸镁为模板,通过高速搅拌,加入硝酸铈溶液,以及以氨水为沉淀剂,获得介孔CeO2前驱体,再通过低温焙烧后用弱酸去除模板剂碳酸镁,即得到介孔CeO2。并采用XRD,BET,HRTEM,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无机盐碳酸镁为模... 以自制碳酸镁为模板,通过高速搅拌,加入硝酸铈溶液,以及以氨水为沉淀剂,获得介孔CeO2前驱体,再通过低温焙烧后用弱酸去除模板剂碳酸镁,即得到介孔CeO2。并采用XRD,BET,HRTEM,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无机盐碳酸镁为模板剂合成的介孔CeO2,比表面为129m2/g,平均孔径为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剂 碳酸镁 介孔CeO2
下载PDF
高热稳定性纳米Au/TiO_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吕倩 孟明 查宇清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1-1116,共6页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20PO70EO20(P123)为有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TiO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Au/TiO2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电镜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P...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20PO70EO20(P123)为有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TiO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Au/TiO2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电镜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P123模板剂合成的TiO2具有较均匀的介孔结构,孔径集中在6.1nm附近,负载金后,其介孔结构保持良好,但孔径下降至5.4nm.400℃焙烧后,介孔TiO2负载的Au催化剂中Au主要以金属态存在.负载在三种Ti02载体(介孔TiO2、溶胶-凝胶法合成的TiO2和工业TiO2)上的Au晶粒大小和分散度差异较大,其中介孔TiO2载体更有利于金的分散,以该载体制备的催化剂400℃焙烧后金的晶粒尺寸在1~5nm范围内,催化剂显示了很好的CO氧化活性和抗热稳定性,即使在420℃焙烧,其室温下CO的转化率也在90%以上.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和工业TiO2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中,金晶粒尺寸约为10nm,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和抗热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钛 负载型催化剂 一氧化碳 氧化 三嵌段共聚物P123 模板剂
下载PDF
软、硬模板合成多孔氧化镁、氧化钙和碳酸钙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洪兴 邓积光 +4 位作者 张磊 赵振璇 王国志 刘彩欣 李惠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0,54,共4页
总结了以软、硬模板辅助法合成多孔氧化镁、氧化钙和碳酸钙的研究进展。分别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PEO106PPO70PEO106)和规整排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为软、硬模板,可制得孔壁为蠕虫状介孔的三维有序大孔多晶氧化镁;采用以三嵌段共聚物... 总结了以软、硬模板辅助法合成多孔氧化镁、氧化钙和碳酸钙的研究进展。分别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PEO106PPO70PEO106)和规整排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为软、硬模板,可制得孔壁为蠕虫状介孔的三维有序大孔多晶氧化镁;采用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PEO20PPO70PEO2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为软模板的水热法可获得具有长方状和六方状介孔多晶碳酸钙和单晶氧化镁和氧化钙,水热温度和表面活性剂性质对产物粒子形貌、孔道结构和比表面积有重要影响。所得多孔氧化镁、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比表面积最高可分别达到298、257、134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合成法 多孔材料 氧化镁 氧化钙 碳酸钙
下载PDF
掺杂La^(3+)对纳米Au/TiO_2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凯军 孟明 +1 位作者 邹志强 吕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38-1544,共7页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_(20)PO_(70)EO_(20)(P123)为有机模板剂分别合成了纯的和掺杂少量La^(3+)的介孔TiO_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负载金催化剂。运用N_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 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聚乙醚-聚丙醚-聚乙醚EO_(20)PO_(70)EO_(20)(P123)为有机模板剂分别合成了纯的和掺杂少量La^(3+)的介孔TiO_2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负载金催化剂。运用N_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电镜技术(HR-TEM)和X射线能量分散谱(EDX)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BET结果表明,采用P123为模板剂合成的纯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03m2·g-1)和均一的介孔结构( ̄4.1nm),掺杂La^(3+)后,其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到122m^2·g^(-1),同时孔径也有所增大( ̄4.9nm)。450℃焙烧后,Au/TiO_2催化剂的介孔结构已部分被破坏,而Au/La-TiO_2催化剂仍保持较均匀的介孔结构;Au/TiO_2催化剂表面的Au主要以金属态存在,而Au/La-TiO_2催化剂表面除Au0外,还有少量Au_2O_3物种。HR-TEM结果表明,400℃焙烧后,Au/TiO2催化剂上金晶粒尺寸在6 ̄8nm范围内,而Au/La-TiO_2催化剂上金晶粒尺寸在5nm左右;450℃焙烧后,Au/TiO2中金晶粒尺寸显著提高至20nm以上,而Au/La-TiO_2中金晶粒尺寸仅在9nm左右。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00℃及以下温度焙烧的Au/TiO_2和Au/La-TiO_2催化剂均显示出很好的CO氧化活性,室温下就能将CO完全氧化。但是,经450℃焙烧后,Au/TiO_2催化剂上CO完全氧化温度高达86℃,而在Au/La-TiO_2催化剂上仅为53℃。少量La^(3+)的掺杂有效抑制了金晶粒的烧结,使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催化剂 一氧化碳氧化 介孔二氧化钛 P123模板剂 掺杂 LA^3+
下载PDF
规则中孔氧化铈的纳米铸型合成及作为高CO氧化活性金催化载体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慧丽 阎晓洁 李文翠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85-1090,共6页
以有序的中孔炭材料CMK-3为模板,以硝酸铈为前体,利用纳米铸型法合成了具有规则结构的中孔氧化铈,考察了模板脱除温度对中孔氧化铈微结构的影响.热重、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氮气物理吸附结果表明,炭模板的脱除温度可低至350... 以有序的中孔炭材料CMK-3为模板,以硝酸铈为前体,利用纳米铸型法合成了具有规则结构的中孔氧化铈,考察了模板脱除温度对中孔氧化铈微结构的影响.热重、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氮气物理吸附结果表明,炭模板的脱除温度可低至350oC,所得氧化铈具有二维六方规则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67m2/g,孔径分布集中在3~5nm.采用胶体沉积法将2~5nm的金溶胶粒子沉积到所得氧化铈表面制得了Au/CeO2催化剂,考察了Au/CeO2在CO氧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活性较常规氧化铈制备的金催化剂有明显提高,这可能与载体的规则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炭模板 纳米铸型 一氧化碳 氧化
下载PDF
铂/介孔碳纳米线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同 韩晓霞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12期75-78,共4页
以碳材料为载体的催化剂在电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关注,采用双模板法技术,将200 nm孔径的阳极氧化铝模板与嵌段共聚物模板F127相结合,利用气相还原和高温碳化技术,合成了以介孔碳纳米线为载体的含铂量为10 wt%的铂/介孔碳纳米线复合材料。... 以碳材料为载体的催化剂在电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关注,采用双模板法技术,将200 nm孔径的阳极氧化铝模板与嵌段共聚物模板F127相结合,利用气相还原和高温碳化技术,合成了以介孔碳纳米线为载体的含铂量为10 wt%的铂/介孔碳纳米线复合材料。并对其在甲醇的电氧化性能方面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由于介孔碳纳米线的存在,增加了材料的有效比表面积,使铂的有效催化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板 甲醇催化 阳极氧化铝模板 嵌段共聚物模板 介孔纳米线
下载PDF
甲苯和一氧化碳氧化用介孔LaFeO_3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宝族 邓积光 +4 位作者 刘雨溪 赵振璇 李欣尉 王媛 戴洪兴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3-2229,共7页
以KIT-6和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制备了比表面积分别为138和65 m2/g的正交相蠕虫状介孔LaFeO3催化剂LFO-1和LFO-2.在空速为20000 mL/(g劒h)的条件下,LFO-1样品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对于CO氧化反应,T50%和T90%分别为155和180 oC;对于... 以KIT-6和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制备了比表面积分别为138和65 m2/g的正交相蠕虫状介孔LaFeO3催化剂LFO-1和LFO-2.在空速为20000 mL/(g劒h)的条件下,LFO-1样品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对于CO氧化反应,T50%和T90%分别为155和180 oC;对于甲苯氧化反应,T50%和T90%分别为200和253 oC.该样品优异的催化性能与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氧吸附物种浓度、较好的低温还原性以及良好的蠕虫状介孔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状介孔LaFeO3 钙钛矿型氧化物 硬模板合成法 一氧化碳氧化 甲苯氧化
下载PDF
胺类焦油衍生氮掺杂多孔碳载铂催化剂制备5-氨基-2-氯甲苯-4-磺酸
10
作者 丁军委 陈哲 +1 位作者 钟缘 李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20-27,共8页
以芳香胺类生产过程中的釜残焦油作为碳源及氮源,采用纳米氧化镁模板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多孔碳材料,并以其做为载体制备了高分散的Pt基催化剂。采用N2低温物理吸附-脱附、SEM、TEM以及XP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多孔碳及碳载Pt催化剂进行表... 以芳香胺类生产过程中的釜残焦油作为碳源及氮源,采用纳米氧化镁模板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多孔碳材料,并以其做为载体制备了高分散的Pt基催化剂。采用N2低温物理吸附-脱附、SEM、TEM以及XP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多孔碳及碳载Pt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上述碳载Pt基催化剂在硝基C酸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纳米氧化镁前驱体的类型以及前驱体与碳源的配比,可以对纳米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定向调变,且随着载体孔径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随之提高。碳载体中N的引入改善了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得硝基C酸加氢脱氯的副反应得到有效抑制。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后,反应底物硝基C酸转化率仍能保持在99.2%,产物CLT酸选择性稳定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多孔碳 氧化镁模板 铂基催化剂 5-氨基-2-氯甲苯-4-磺酸
下载PDF
以KIT-6为模板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铈催化剂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视玉 郭丽萍 +1 位作者 杨鹏 雷家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4,共4页
为了制备介孔氧化铈,并研究其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本文以介孔氧化硅(KIT-6)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氧化铈。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对介孔氧化铈催化剂的结... 为了制备介孔氧化铈,并研究其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本文以介孔氧化硅(KIT-6)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氧化铈。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对介孔氧化铈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为萤石结构的有序介孔氧化铈,平均孔径约为3.4 nm,比表面积高达123.9 m2/g,平均晶粒尺寸为8.2 nm,表面存在质量分数3.3%的氧化硅。介孔氧化铈对CO的催化氧化实验表明,CO转化率达到50%时的温度即t50为284℃,明显优于沉淀法制备的普通氧化铈的催化性能(t50为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模板法 介孔氧化硅 介孔氧化铈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下载PDF
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玲 宋慧宇 廖世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4,共4页
主要介绍了介孔碳、介孔金属氧化物、介孔金属等几种主要类型的非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研究进展,包括合成方法、材料表征以及这些材料的应用等,同时指出这类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介孔碳 介孔金属氧化物 介孔金属 模板
下载PDF
不同模板对介孔CeO_2结构及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视玉 杨鹏 +1 位作者 雷家珩 郭丽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63,65,共4页
为了研究模板对介孔氧化铈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KIT-6和介孔碳模板合成了2种介孔氧化铈,考察并比较了其对CO的催化氧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介孔氧化铈结构进... 为了研究模板对介孔氧化铈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KIT-6和介孔碳模板合成了2种介孔氧化铈,考察并比较了其对CO的催化氧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介孔氧化铈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介孔氧化铈均为有序介孔材料,且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差别不大,但以KIT-6为模板制备的介孔氧化铈表面含有3.3%的氧化硅。以介孔碳为模板制备的氧化铈催化活性更好,主要原因是以KIT-6为模板制备的氧化铈表面残留的SiO_2阻碍催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模板法 介孔氧化铈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下载PDF
介孔Ce_(1-x)Zr_xO_2负载的Cu基催化剂在富氢条件下催化CO选择性氧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美玲 罗来涛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5-1220,共6页
采用多元醇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Ce1-xZrxO2(x=0.2,0.35,0.5)固溶体材料,并以其为载体负载CuO制备了Cu基催化剂.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Zr的取... 采用多元醇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Ce1-xZrxO2(x=0.2,0.35,0.5)固溶体材料,并以其为载体负载CuO制备了Cu基催化剂.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Zr的取代比例x值对载体和Cu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Ce1-xZrxO2样品均为介孔材料,其中Ce0.5-Zr0.5O2载体样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81m2/g),CuO/Ce0.5Zr0.5O2催化剂样品在富氢条件下有较高的催化CO选择性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与其他催化剂样品相比,CuO/Ce0.5Zr0.5O2催化剂样品中形成的活性中心更多,分散性更好,对CO的吸附量更大,CO脱附温度更低,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醇法 介孔材料 氧化铈 氧化锆 复合氧化物 固溶体 一氧化碳 选择性氧化 富氢
下载PDF
三水碳酸镁焙烧法制备纳米多孔中空棒状氧化镁研究
15
作者 关蕊 王余莲 +11 位作者 宛天成 张一帆 李纪勋 邓凤 于雨 李克卿 苏峻樟 孙浩然 韩会丽 袁志刚 苏德生 赵连祥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以MgCl_(2)·6H_(2)O为原料、(NH_(4))_(2)CO_(3)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MgCO_(3)·3H_(2)O,并焙烧前驱体制备获得具有纤维结构的氧化镁。主要探讨沉淀剂浓度、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产物的平均粒径和物相... 以MgCl_(2)·6H_(2)O为原料、(NH_(4))_(2)CO_(3)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MgCO_(3)·3H_(2)O,并焙烧前驱体制备获得具有纤维结构的氧化镁。主要探讨沉淀剂浓度、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产物的平均粒径和物相组成的影响,并探究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沉淀剂浓度为1.5 mol/L、反应温度40℃、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120 min时,可获得纳米中空棒状氧化镁,其表面由片状物相互连接形成多孔结构,前驱体三水碳酸镁在高温焙烧过程中起到模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碳酸镁 氧化镁 中空棒状 焙烧 模板
下载PDF
生物模板辅助水热合成介孔氧化镁及其除氟性能
16
作者 张家祺 李荻 +1 位作者 李颖 杨海明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针对水中氟离子污染问题,提出利用生物模板辅助水热合成介孔氧化镁脱氟材料。以香蒲绒为生物模板,MgCl2为镁源,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煅烧后,得到介孔氧化镁脱氟材料。对材料进行SEM、BET、XRD、FT-IR等表征,考察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 针对水中氟离子污染问题,提出利用生物模板辅助水热合成介孔氧化镁脱氟材料。以香蒲绒为生物模板,MgCl2为镁源,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煅烧后,得到介孔氧化镁脱氟材料。对材料进行SEM、BET、XRD、FT-IR等表征,考察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脱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氟离子浓度为50 mg/L时,在吸附剂用量为1.2 g/L、反应时间为90 min、pH=2~11、25℃条件下,脱氟效果均能达到98%以上,受共存离子Cl^(-)、SO_(4)^(2-)、NO_(3)^(-)、HCO_(3)^(-)、CO_(3)^(2-)影响不大,受PO_(4)^(3-)影响较大。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饱和吸附量为109.82 mg/g,属于单分子层的放热过程。经5次循环吸附实验后,氟离子的去除率降至5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生物模板法 香蒲绒 介孔氧化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