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ypes,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Wang Zhitian and Qin Kezhang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for Mineral Resources, CNNC, Beijing Zhang Zhong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9-92,共14页
Based up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123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this paper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crust in China was solidified pretty late; with the accretion of the plate, the copper mineralizat... Based up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123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this paper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crust in China was solidified pretty late; with the accretion of the plate, the copper mineralization moved towards its margin in space and became successively younger in age. 2. The major copper ore types ever found in the world have mostly been discovered in China, in which the porphyry type seem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assive sulfide type in the transitional bed between marine clastic and carbonate rocks is clearly defined. 3. Carbonate strata are widespread in China and their deposition lasted for a long geological period, so the proportion of copper deposits occurring in them is large as compared with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4. Seven metallogenic epochs can be recognized, in which the Mesozoic one plays the leading role and the middle(late) Palaeozoic and Cenozoic ones are next in importance. Mineralization was comparatively simple in the early geological period. and became diversified later on. In the early epochs copper deposits related to basaltic magmatism and metamorphosed marine sediments predominated, whereas in the later epochs those related to granitic magmatism and continental sedimentation were dominant. 5. There exist in China thirteen metallogenic provinces, of which the Lower Yangtze downwarping belt, Sanjiang fold system, Jiangnan axis and Xikang-Yunnan axis are of greater significance. 6. The crustal mobility in China was rather pronounced, the polycyclic evolution of the crust has resulted in such obvious phenomena as the inheritance of mineralization,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types and the superposition of different genetic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pper Deposits in China TYPES
下载PDF
Genetic Type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Ore Deposits and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the Xuancheng Area, Anhui Province 被引量:2
2
作者 LU Sanming ZHANG Zanzan +3 位作者 ZHAO Lili LI Jianshe ZHAO Zhuang QI Huas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874-1892,共19页
In recent years,several large and medium-sized ore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hallow cover of Xuancheng,Anhui Province,indicating that this area has a productiv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ay b... In recent years,several large and medium-sized ore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hallow cover of Xuancheng,Anhui Province,indicating that this area has a productiv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ay be a potential prospecting region.Based on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the geological and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phyry Cu-Au deposits and skarn Cu-Mo-W deposits in this region have been summarized.Zircon U-Pb dating(LA-ICPMS)of the Chating quartz-diorite porphyry and the Kunshan biotite pyroxene diorite yield concordia ages of 145.5±2.1 Ma and 131.8±2.1 Ma,respectively.Meanwhile,the Re-Os dating analyses for molybdenite from the Shizishan and Magushan skarn Cu-Mo deposits yielded 133.81±0.86 Ma and 143.8±1.4 Ma ages,respectively.When viewed in conjunction with previous studies,it is suggested that twostage(the early stage of 145-135 Ma and the late stage of 134-125 Ma)magmatism may have occurred during the Mesozoic in Xuancheng region.Early stage intrusive rocks are distributed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Jiangnan deep fault(JDF).The intrusive rocks to the north of the JDF are mainly quartzdiorite porphyry and granodiorite(porphyry)rocks,related to porphyry Cu-Au deposits and skarn-type Cu-Mo-W deposits.These deposits belong to the first stage of the porphyry-skarn copper gold metallogenic belt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MLYB),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potassium calc-alkaline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ons.The magmatic and ore-forming materials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enriched lithospheric mantle.South of the JDF,the Magushan granodiorite is a representative intrusive rock of the first stage I-type granite,which hosts the Magushan Cu-Mo skarn deposit,similar to the W-Mo-Cu skarn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Segment of the Jiangnan Uplift Metallogenic Belt(ESJUB).The magmatic and metallogenic materials mainly came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basement,with the possible participa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mantle components.The late stage magmatism was dominated by volcanic rocks with a small amount of intrusive rocks,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limited volcanic-intrusive activities in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MLYB.The H-O stable isotopes of ore deposits in the region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fluids of the porphyry and skarn deposits were mostly of magmatic water for the ore-forming stage,the percentage of meteoric water obviously increasing during the late ore-forming stage.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the deposits are mainly from the deep magma with a few sedimentary wall rocks,according to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s of the carbonates in the ore deposits.Additionally,according to previous research,the molybdenite from the MLYB has a higher Re content than that of the ESJUB.The higher content of Re in the molybdenite from the Shizishan deposit is identical to that of MLYB rather than ESJUB,whereas Re characteristics in molybdenite of Magushan deposit are similar to that of ESJUB.The differences in R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e different deep processes and ore-forming material sources(mainly mantle composition for the former and crustal materials for the latter)of these ore deposit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J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two stages of metallogenic events metallogenic materials Xuancheng area
下载PD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rice i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被引量:14
3
作者 GONG ZiTong CHEN HongZhao YUAN DaGang ZHAO YuGuo WU YunJin ZHANG GanL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8期1071-1079,共9页
The relics of ancient rice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 evidence of the origina- tion and spread of rice cultivation.Based on the records of 280 rice relics sites and the rice cropping regionaliz... The relics of ancient rice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 evidence of the origina- tion and spread of rice cultivation.Based on the records of 280 rice relics sites and the rice cropping region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paddy soils,the current study compil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of ancient rice distribution in China.The map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rice is spatially extensive and meantime comparatively concentrated,temporarily covering a long and relatively continuous time-span.The rice relics in the Central China double and single rice cropping regions are among the earliest and the most abundant ones,possessing continuity in time sequence.Combined with the discovery of ancient rice and paddy filed relics,soil micromorphology, pollen combination and element geochemistry,it is suggested that Central China was the origin center of rice cultivation in China.Rice had been spread to the rest part of China in three major waves,also to the East Asian part like Korea and Japan.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rice reflects the past environmental change,which is also meaningful to the current rice regionalization and plan- ning as well as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水稻 起源 时空分布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EOF分析的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龚斌 甘小莉 +3 位作者 刘伟玲 张林波 陈婷 巢世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基于遥感图像1999—2010年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2a来三江源区植被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近12a来源区植被覆盖呈整体增加趋势:(1)第一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为45.62%)及对应时间系数... 基于遥感图像1999—2010年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2a来三江源区植被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近12a来源区植被覆盖呈整体增加趋势:(1)第一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为45.62%)及对应时间系数表明源区植被覆盖逐渐增加,且增速加快;(2)第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为9.77%)及对应时间系数表明东南部和中部植被变化情况以退化为主,而东北部和西南部植被变化情况以增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植被指数 时空特征 经验正交函数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isibility in China during 1976–2010 被引量:4
5
作者 Yuan Chen Shaodong Xi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24期3054-3065,共12页
Degradation in visibility occurs extensively across China,creating the urgent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visibility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Using daily observation data from the U.S.National Climatic Data... Degradation in visibility occurs extensively across China,creating the urgent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visibility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Using daily observation data from the U.S.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NCDC)during 1976–2010,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trends of visibility in China,as well as season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were determined.The distribution of visibility was characterized by a longitudinal gradient between west and east China.The northwest of China generally experienced consistent high visibility of[20 km,while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experienced visibility degradation and increase in haziness.The 133stations with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s in visibility were clustered around central-east China and the average reduction rate was-1.65 km/decade(from 18.5 km).The96 stations with increasing trends of visibility were mostly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Xinjiang and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a reduction in local sand storms.The average visibility in 12 key regions in China varied between9.9–17.8 km(except for 23.9 km in Urumqi),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18.7 km.The Taiyuan–Hohhot,Guanzhong,Yangtze River Delta,Pearl River Delta and Fuzhou–Xiamen areas all encounter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visibility,while minor increases were observed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Cheng-Yu region.At most stations,the worst visibility was measured in winter,but the season with best visibility varied between regions.A comparison of visibility trends with the emission trends of various pollutants revealed that SO2emissions dominated the visibility degradation in eastern Chinawith NOx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playing ascending roles during the 200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知名度 时空格局 区域特色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低能见度 SO2排放 能见度测量
原文传递
江南华南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王培娟 +3 位作者 唐俊贤 王旗 李扬 霍治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利用1961—2022年江南和华南茶区510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数据和历史茶树高温热害灾情数据,采用灾情反演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并验证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分析茶树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南和华南茶区... 利用1961—2022年江南和华南茶区510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数据和历史茶树高温热害灾情数据,采用灾情反演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并验证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分析茶树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轻度、中度、重度高温热害指标为连续14 d日最高气温的滑动平均值T14≥34.5℃的持续日数分别为1~17 d、18~38 d和超过38 d,验证样本完全符合的准确率为73.9%,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91.3%;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总次数呈波动变化,分别在1999年和1997年达到最低值,并在2021年达到最高值;华南茶区相对于江南茶区高温热害次数更多,尤其是轻度茶树高温热害,且近62年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次数增加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高温热害 等级指标 时空分布特征 江南和华南茶区
下载PDF
新疆地区秸秆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双艳 张皖 +2 位作者 章雅冲 蒋超 王仲玉 《物流科技》 2024年第21期96-100,共5页
新疆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农田面积,研究新疆秸秆资源的时空分布可以帮助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保障生态环境。以新疆地区2006—202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引入Arcgis软件进行分析发现:(1)新疆地区秸秆资源在时间分布上总体呈... 新疆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农田面积,研究新疆秸秆资源的时空分布可以帮助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保障生态环境。以新疆地区2006—202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引入Arcgis软件进行分析发现:(1)新疆地区秸秆资源在时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2020年秸秆资源总量达4 194.72万吨,可开发潜力巨大。(2)空间上秸秆资源分布不均,呈现“西多东少”的布局特点,其中塔城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等地区秸秆资源总量最高。据此提出新疆各地区应该根据其秸秆资源种类的差异,合理发展相关产业,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秸秆 时空分布
下载PDF
西藏锑矿分布、类型及其成矿规律研究
8
作者 李阳 宋扬 +2 位作者 唐菊兴 陈伟 孙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0-1600,共31页
【研究目的】锑是中国战略性矿种之一,构建新的锑矿资源基地势在必行。本文对西藏地区锑、锑−金、锑−铅−锌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时空分布、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西藏锑矿的成矿规律,对指导新一轮找矿突破具... 【研究目的】锑是中国战略性矿种之一,构建新的锑矿资源基地势在必行。本文对西藏地区锑、锑−金、锑−铅−锌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时空分布、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西藏锑矿的成矿规律,对指导新一轮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文章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西藏锑矿资料,结合最新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从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等方面厘清西藏锑矿床(点)成矿作用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西藏地区锑矿床类型以热液型为主,矿体主要赋存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围岩中,地幔物质参与成矿,成矿时代集中在早白垩世至中新世(20 Ma左右)。成矿作用主要与碰撞型花岗质岩浆活动和碰撞后伸展期的岩浆作用有关。西藏地区锑矿的分布受各种层状构造、断裂、褶皱等构造联合控制,赋矿地层为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白垩系。【结论】西藏锑矿具有分带性展布特征,从西向东划分出藏西、藏南、藏北和藏东4大锑成矿带。新生代是西藏地区锑矿最重要的成矿期,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后的陆内伸展背景有利于锑成矿。根据西藏锑矿成矿特征提出实用性的勘查模型,为锑矿找矿突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 时空分布规律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规律 矿产勘查工程 西藏
下载PDF
1961—2020年黄河源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9
作者 严昌盛 王鹏 +3 位作者 靳莉君 刘静 轩党委 张荣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基于1961—2020年黄河源区16个雨量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MK)检验、滑动t检验、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黄河源区年降水、季节降水、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 基于1961—2020年黄河源区16个雨量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MK)检验、滑动t检验、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黄河源区年降水、季节降水、汛期降水的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年降水以10.0 mm/10 a的趋势显著增加;除冬季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外,春季、夏季、秋季和汛期降水同样呈增加趋势。(2)黄河源区降水除春季无明显突变外,全年、夏季、秋季、冬季和汛期的对应突变年份分别为2015年、1998年、2018年、2016年和2019年。(3)黄河源区年降水存在3~7 a、6~12 a、9~13 a和16~24 a的变化周期,第一、第二主周期为19 a和11 a,两种主周期都经历了3次“丰-枯”变化;年降水存在2种模态,4种降水表现类型,2种模态的年份数为35 a和13 a。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源区防汛抗旱及上游水库群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时空分布 黄河源区 小波分析 经验正交分解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区域及人口暴露风险研究
10
作者 宋俊 李春林 +2 位作者 胡远满 刘淼 黄泳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为缓解京津冀地区面临的严峻PM_(2.5)污染,本研究利用公里级高分辨率PM_(2.5)数据集对京津冀地区的PM_(2.5)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利用超标频数法和人口相对暴露风险模型评估京津冀地区的区域暴露风险和人口暴露风险,并预测未来的人口... 为缓解京津冀地区面临的严峻PM_(2.5)污染,本研究利用公里级高分辨率PM_(2.5)数据集对京津冀地区的PM_(2.5)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利用超标频数法和人口相对暴露风险模型评估京津冀地区的区域暴露风险和人口暴露风险,并预测未来的人口暴露风险。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在2001至2013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14至2020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到2020年时下降至38.43μg/m^(3)。京津冀的东南部地区PM_(2.5)浓度大于西北部地区。对于区域暴露风险,承德市和张家口市较低,邯郸市、衡水市、廊坊市、石家庄市和邢台市较高。对于人口暴露风险,承德市、张家口市和秦皇岛市较低,北京市、邯郸市、天津市、廊坊市、邢台市和石家庄市较高。综合来看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的暴露风险最低,邯郸市、廊坊市、邢台市和石家庄市的暴露风险最高。京津冀地区在2030、2035、2060年的人口暴露风险较低(0级)。本研究将区域暴露风险和人口暴露风险结合,避免了单一评价指标带来的误差,对暴露风险得到了更准确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PM_(2.5) 时空分布格局 区域暴露风险 人口暴露风险
下载PDF
基于GTWR-LightGBM模型的京津冀地区近地面SO_(2)浓度估算
11
作者 杨旭明 文鹏帆 +2 位作者 张春亢 张显云 康雅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215,共12页
文章利用Sentinel-5P卫星提供的SO_(2)柱浓度数据(TROPOMI-L3 SO_(2))和ERA5再分析气象数据作为估算变量,将能够捕获时空信息的GTWR模型和使用了按叶子生长算法的LightGBM模型组合在一起,构建了GTWR-LightGBM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京津冀地... 文章利用Sentinel-5P卫星提供的SO_(2)柱浓度数据(TROPOMI-L3 SO_(2))和ERA5再分析气象数据作为估算变量,将能够捕获时空信息的GTWR模型和使用了按叶子生长算法的LightGBM模型组合在一起,构建了GTWR-LightGBM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近地面SO_(2)浓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GTWR-LightGBM模型估算近地面SO_(2)浓度精度最高,十折交叉验证R^(2)、RMSE和MAE分别为0.90、2.88μg/m^(3)和1.93μg/m^(3),优于AdaBoost、GBDT、RF、LightGBM、GTWR、GTWR-Adaboost、GTWR-GBDT和GTWRRF等模型,同时模型在季节尺度上的验证结果均较为良好。(2)在时间分布上,2019年京津冀地区的近地面SO_(2)月均浓度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趋势,SO_(2)浓度月均值在1月达到最高,在7月降到最低,其中5月和6月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且2019年该地区近地面SO_(2)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四季浓度大小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3)在空间分布上,SO_(2)浓度总体均表现出局部高污染和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南部平原地区呈现高值状态,在高海拔,人口密度小,工业排放少的北部地区呈现低值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估算 GTWR-LightGBM模型 Sentinel-5P 时空分布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三江源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12
作者 高文明 宋芊 +1 位作者 张皓翔 王士如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8-1660,共13页
2000-20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对生态区的无序扩张造成了极大破坏,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对其进行保护与修复。精准识别区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规律,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精确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 2000-20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对生态区的无序扩张造成了极大破坏,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对其进行保护与修复。精准识别区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规律,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精确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前对于高原牧区生态脆弱性的研究较为匮乏,并且较少能细致分析某一特定区域当前所处的生态状态和所面临的生态压力。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源地和水源供给地,为探究该地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变规律,基于“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模型,选取对三江源地区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4个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对该地区2000、2010和2020年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并揭示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性以轻度、中度和重度为主,三期平均面积占比分别为34.5%、29.9%、28.6%;脆弱性在空间分布特征上表现为“北部高、南部低”的格局,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2)从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生态敏感性、恢复力和脆弱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态压力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持续上升趋势。3)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高、降水量大的南部地区。4)年降水量、干燥度、相对湿度和NDVI等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子,q值分别为0.811、0.705、0.614和0.574。由于不同因子之间具有交互作用,生态脆弱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可为高原牧区生态脆弱性评估提供指标选取依据,并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区域的识别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三江源地区 SRP模型 时空分布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特征及其新时期变化趋势研究:时空分布、地区差异、收敛性特点
13
作者 汤心萌 周晓光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7,共7页
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前提是,充分掌握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发展趋势和特征。本文从时、空分布演变、地区差异和收敛性角度,对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和新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绿色经济效率... 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前提是,充分掌握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发展趋势和特征。本文从时、空分布演变、地区差异和收敛性角度,对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和新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1)时间演变趋势表现出“由周期性衰减向新爬坡期出现”的特点,当前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绿色经济效率上升期,但同时也面临“地区极化现象重新出现,地区间差距再次增大”的问题。(2)空间格局动态变迁呈现“重心位于黄河中游及长江中游交叉区”的特点,且“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2018年以来,其重心有“再次东移”趋势。(3)区域间差异是差距增大的主要贡献因素,其中东北、东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对2018年以来的区域性差异加剧起到最重要的推动作用。(4)全国及绝大部分综合经济区区域性绿色经济效率表现出“向高值稳态收敛”的趋势,具有显著的“追赶效应”,但其收敛速度和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时空分布演变特征 地区差异 收敛性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融雪径流侵蚀力时空分布
14
作者 王鑫雨 范昊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8,59,共10页
[目的]融雪侵蚀是东北黑土区主要土壤侵蚀形式之一,是该区土地退化的重要作用力,融雪径流侵蚀力是计算融雪径流侵蚀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研究融雪径流侵蚀力具有重要意义。融雪径流侵蚀力主要受积雪深度、辐射强度及升温速率影响,其主要驱... [目的]融雪侵蚀是东北黑土区主要土壤侵蚀形式之一,是该区土地退化的重要作用力,融雪径流侵蚀力是计算融雪径流侵蚀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研究融雪径流侵蚀力具有重要意义。融雪径流侵蚀力主要受积雪深度、辐射强度及升温速率影响,其主要驱动力包括融雪速率和地表径流作用。[方法]通过计算近31年日均融雪径流侵蚀力,分析东北黑土区融雪径流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辨析各区域融雪径流侵蚀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3个黑土亚区1990—2020年日均融雪径流侵蚀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态势,近些年逐步趋于稳定,多年日均融雪径流侵蚀力为0.01(MJ·mm)/(hm ^(2)·h·a);空间上多年日均融雪径流侵蚀力在0~0.21(MJ·mm)/(hm ^(2)·h·a)范围内,基本呈现中间小、四周大规律。融雪径流侵蚀力影响因子空间上表现为积雪深度北部大、南部小,太阳辐射强度呈现由西向东递减,升温速率值从北部向南部递减。通过地探测器辨析融雪径流侵蚀力影响因子作用强弱发现,升温速率对蒙东黑土亚区作用最强,而积雪深度对松嫩黑土亚区及三江黑土亚区作用最强。[结论]通过分析1990—2020年东北黑土区融雪径流侵蚀力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于深化研究区融雪径流侵蚀特征及融雪侵蚀防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径流侵蚀力 时空分布 地理探测器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15
作者 张晓慧 焦树林 +2 位作者 杨柳英 韦宗校 张文龙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57,共13页
碳循环是地球主要物质循环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嘉陵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及西江水系溶解无机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DIC)与碳同位素(δ^(13)C_(DIC))的时... 碳循环是地球主要物质循环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嘉陵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及西江水系溶解无机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溶解无机碳(DIC)与碳同位素(δ^(13)C_(DIC))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来源进行全域性视角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DIC含量与δ^(13)C_(DIC)值在各水系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显著时空分布特征,其中赤水河水系DIC含量(2.79mmol/L)与δ^(13)C_(DIC)值(-8.15‰)均最高,西江水系DIC含量(1.95mmol/L)与δ^(13)C_(DIC)值(-10.6‰)最低;(2)该地区DIC含量变化受到碳酸盐岩化学风化、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流域内DIC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风化与土壤CO_(2)。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河流流域溶解无机碳变化的研究,为我国水体碳循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黔中地区“两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军华 何秋叶 +4 位作者 赵祖伦 李威 黄亮 吕思思 赵卫权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两湖流域”作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同时也是黔中地区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如何科学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掌握其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对于整个黔中城市群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1980、2000及2020年土地遥感解... “两湖流域”作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同时也是黔中地区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如何科学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掌握其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对于整个黔中城市群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1980、2000及2020年土地遥感解译数据,以价值当量因子法为基础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热点分析、地形分析及生态敏感性分析等对该流域1980—2020年近40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ESV总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在1980—2000年阶段减少约585.84×10^(4)元,2000—2020年阶段减少约8838.60×10^(4)元,减少的原因主要为建设用地的大量扩张、高生态效益地类大批转换为低生态效益的地类等;2)水文调节为ESV贡献值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ESV高值区集中分布于流域的中上部湖泊处,中值区分布于东南部林地集中处,低值区主要分布于流域南部耕地较多的地方;3)各用地类型CS敏感性指数计算值均小于1,且ESV变化量的冷热点空间分布格局与其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具有相似性,冷点区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持续性扩张、林草地等生态用地被占用等,而热点区的涌现则是由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政策的实施;4)在4种地貌类型中,单位区域面积的ESV大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山脊(1.48×10^(4)元/hm^(2))>峡谷底(1.44×10^(4)元/hm^(2))>平坦区(1.40×10^(4)元/hm^(2))>陡坡(1.37×10^(4)元/hm^(2)),而地表粗糙度ESV等级排序为Ⅰ>Ⅱ>Ⅲ>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黔中地区未来生态效益价值核算、城市规划与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地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当量因子法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通辽市暴雨特征分析及区域性暴雨定量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宁 高蔷 +1 位作者 张健航 张硕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基于通辽市1960—2020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站次及区域性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国家标准《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GB/T 42075—2022)对区域性暴雨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暴雨极值呈明显的南部地区大于北部,暴雨空间分布整体... 基于通辽市1960—2020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站次及区域性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国家标准《区域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GB/T 42075—2022)对区域性暴雨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暴雨极值呈明显的南部地区大于北部,暴雨空间分布整体上北部和中西部少、南部和中东部多,年平均暴雨日数0.8 d;7—8月为暴雨主要发生月份;区域性暴雨共45次,年平均0.7次,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达11次);利用国家标准定量评估,得出有3次特强区域性暴雨,依次为2017年8月3日、1994年7月12—14日、1984年8月10—11日。结合本地情况,定义综合强度Z值在280以上为特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160以上为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120及以上为较强区域性暴雨。该区域性暴雨等级评估方法适用性较好,利于区域性暴雨强度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站次 区域性暴雨 时空分布特征 定量评估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近20年季风爆发前后珠江三角洲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成因
18
作者 江帆 王东海 曾智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5-734,共20页
相较于暴雨这种日尺度强降水,短时强降水(≥20 mm h^(−1))是造成山洪滑坡与城市内涝等灾害更为直接的因素。本文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和ERA5再分析数据,重点研究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短时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 相较于暴雨这种日尺度强降水,短时强降水(≥20 mm h^(−1))是造成山洪滑坡与城市内涝等灾害更为直接的因素。本文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和ERA5再分析数据,重点研究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短时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索了短时强降水在季风爆发前后特征差异的可能成因。研究表明:(1)相较于季风爆发前,珠三角地区季风爆发后的降水明显增多,其中短时强降水贡献的比例显著增加。对短时强降水本身而言,区域平均强度以及极端性在季风爆发前后差异总体较小,但短时强降水频率在季风爆发后增加70%。(2)短时强降水高发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东北部和珠江口西侧沿海,季风爆发后上述两个地区的频次增多最明显。短时强降水频率由季风爆发前的单峰型(下午)转为季风爆发后的双峰型(早晨与下午)。(3)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特征,短时强降水在季风爆发后的平均雨强和极端性在珠江口西侧沿海较内陆地区明显增强,其频次峰值时间在沿海地区从季风爆发前的午后转为季风爆发后的早晨,内陆地区在季风爆发前后均集中在下午。(4)季风爆发后,短时强降水期间的低层环境水汽超过同期气候态水平的16%。充沛的水汽在夜间在季风加速作用下被输送至沿海,并与陆风作用增强了辐合,这解释了沿海短时强降水的在季风爆发前后频次峰值时间转换现象。(5)相较于季风爆发前,季风爆发后珠三角短时强降水频率与低层水汽通量的相关性明显升高。珠三角沿海地区夜间—早晨短时强降水的增多与中低层风场结构改变造成的动力强迫有关。内陆地区季风爆发前后短时强降水与环境热力和不稳定条件关系更大。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珠三角地区在季风爆发前后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理解其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珠三角地区 季风爆发前后 时空分布 可能成因
下载PDF
甘肃河东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分布研究
19
作者 梁静 裴婷婷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城乡融合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河东地区为研究区域,从社会经济协调、生活质量等值、生态和谐共生、公共服务均衡4个准则层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 城乡融合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河东地区为研究区域,从社会经济协调、生活质量等值、生态和谐共生、公共服务均衡4个准则层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测度河东地区2011-2020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利用Arc GIS、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城乡融合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11-2020年甘肃河东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提升跨度显著,整体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且研究区域内部差距不断缩小。(2)河东地区呈现出东北方向城市的城乡融合水平明显高于西南方向的城市。(3)河东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呈现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具体表现为H-H和L-L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水平 指标体系 时空分布 甘肃河东地区
下载PDF
1980—2022年青海地区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0
作者 雷有宏 雷占娇 +3 位作者 张莹 马宁 虎文娟 任得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9期87-95,共9页
为探究青海高原地区气候变化规律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1980—2022年青海境内39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及门源农业气象站所观测的青稞产量,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等方法,研究分析青海地区气温、降水时空分... 为探究青海高原地区气候变化规律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1980—2022年青海境内39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及门源农业气象站所观测的青稞产量,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等方法,研究分析青海地区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过去43 a间,青海平均气温以0.47℃/(10a)的速率呈现上升趋势,20世纪80—90年代气温偏低,1998年是气温回升的转折点;气温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整体表现为东部最高、西南和西北次高、中部和东南部最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气温增幅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升温速率相对较大,反之则愈小。降水量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变化趋势为11.5 mm/(10a),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增加和减少交替出现,但无明显的规律性;20世纪80年代增幅较小,90年代增幅为负值,21世纪10年代降水量出现较大回升趋势;降水量在空间上表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总体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逐级减少的分布格局;另外,在农牧业生产中,水热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因子,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季,水热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生产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 农牧业 影响 气温上升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