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当古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内在相似性研究
1
作者 吴罡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4-87,共4页
道教圣地武当山人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特别是在明朝受到皇室的极力推崇,在武当山上修建了诸多建筑并封敕为皇家道场。由于武当山具有特殊的功能定位和人文价值,因此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等级特征。而作为明代帝王日常办公起居的北... 道教圣地武当山人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特别是在明朝受到皇室的极力推崇,在武当山上修建了诸多建筑并封敕为皇家道场。由于武当山具有特殊的功能定位和人文价值,因此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的等级特征。而作为明代帝王日常办公起居的北京故宫,更处处是中央皇权的具体体现。把两者对应起来研究会发现,武当古建筑在许多方面都与北京故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古建筑 北京故宫 相似性
下载PDF
从沈阳故宫宫殿建筑看满汉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6
2
作者 栾晔 李理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以清初、清代中期沈阳故宫各主要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建筑格局、建筑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沈阳故宫宫殿建筑是以中原地区传统的宫殿建筑为本,使用汉族工匠和传统材料、工艺而建造,宫殿建筑将满汉文化融合一体,反映了满族发展... 以清初、清代中期沈阳故宫各主要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建筑格局、建筑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沈阳故宫宫殿建筑是以中原地区传统的宫殿建筑为本,使用汉族工匠和传统材料、工艺而建造,宫殿建筑将满汉文化融合一体,反映了满族发展进程中对汉族文化的继承与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故宫 宫殿建筑 满汉文化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汪灏《随銮纪恩》的历史文化价值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布莉华 戴克良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13,共7页
汪灏的《随銮纪恩》,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116天扈从清帝避暑塞外和木兰秋狝的全过程,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沿途御道和行宫的描写,也有对木兰秋狝弘大场面的描述,以及有关地理、水文、气候、农作物、动植物等一些内容的记载。这些记载是作... 汪灏的《随銮纪恩》,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116天扈从清帝避暑塞外和木兰秋狝的全过程,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沿途御道和行宫的描写,也有对木兰秋狝弘大场面的描述,以及有关地理、水文、气候、农作物、动植物等一些内容的记载。这些记载是作者亲见亲闻亲历,有较强的可信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正史之不足,也使得这一时期历史的记载更为丰满,同时对今天制定民族政策,研究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銮纪恩 御道 行宫 木兰秋狝 动植物
下载PDF
辽代诸行宫都部署院的职能及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为放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诸行宫都部署院是辽代斡鲁朵的管理机构,下设契丹、汉人行宫都部署司,其职能是对斡鲁朵内各民族的军事、生产、民政等事务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扈从圣驾、负责宿卫,守土戍边,防止外族入侵,具有较强的游牧民族特色,在北面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诸行宫都部署院 职能 地位
下载PDF
清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园林区复原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雨欣 洪泉 唐慧超 《园林》 2023年第7期94-102,共9页
西湖行宫位于杭州西湖孤山,是清帝南巡驻跸杭州的居所,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园林在原圣因寺山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来,咸丰十年因战乱毁坏未能重建,现仅存遗址。基于对现存历史图像、文字资料的整理和行宫园林遗址现状的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同时... 西湖行宫位于杭州西湖孤山,是清帝南巡驻跸杭州的居所,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园林在原圣因寺山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来,咸丰十年因战乱毁坏未能重建,现仅存遗址。基于对现存历史图像、文字资料的整理和行宫园林遗址现状的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同时参考清代西湖周边及江南传统园林同类建筑实例,对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园林的整体格局和园林建筑、水体、假山、植物等要素进行复原。在复原基础上,总结西湖行宫园林的造园特点为:因山构园,错层相望;院落结构,迂回串联;八景题名,景境相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园林复原 三维激光扫描 乾隆时期 西湖行宫
下载PDF
清西湖行宫园林历史沿革与造园特色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唐慧超 金荷仙 +2 位作者 洪泉 陈进勇 王馨羽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3,共6页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典园林 清代 西湖行宫 乾隆 八景
下载PDF
离宫、行宫辨 被引量:5
7
作者 祁远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8,共5页
学者在研究历代帝王的离宫别馆的时候,对"行宫"和"离宫"两类事物的称谓应用出现混淆现象。要么同一宫室,冠名不同,有的冠名为行宫,有的却冠名为离宫;要么对两种事物的范围界定不明确,出现互相包含的现象。针对这种... 学者在研究历代帝王的离宫别馆的时候,对"行宫"和"离宫"两类事物的称谓应用出现混淆现象。要么同一宫室,冠名不同,有的冠名为行宫,有的却冠名为离宫;要么对两种事物的范围界定不明确,出现互相包含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笔者通过对两词渊源的探究和对学界对这方面已有的成果的分析,认为离宫和行宫是有差异的,从它们兴建的目的、用途、规模、以及分布特点可以对两者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宫 行宫 辨析
下载PDF
基于数字测绘的西湖行宫园林遗址空间特征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雨欣 洪泉 +1 位作者 唐慧超 吴越 《风景园林》 2023年第7期125-132,共8页
【目的】利用数字测绘技术获取西湖行宫园林遗址的三维空间信息,探析行宫园林的空间特征。【方法】以历史格局保存较完好的杭州西湖行宫园林为例,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以三维激光扫描为主要方式获取原始点云数据,经SCENE 2019.0软件处理... 【目的】利用数字测绘技术获取西湖行宫园林遗址的三维空间信息,探析行宫园林的空间特征。【方法】以历史格局保存较完好的杭州西湖行宫园林为例,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以三维激光扫描为主要方式获取原始点云数据,经SCENE 2019.0软件处理,构建西湖行宫园林现状的三维点云模型,并增补缺失的历史建筑模型。从整体格局、空间感受和竖向视线关系3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园林空间特征。【结果】西湖行宫园林依照地形山势规划出4层台地,台地内部再分隔出不同院落,满足戏剧观演、观景游览等活动需求;受地形所限,院落以横向并列排布的组织形式来增加空间层次;山脊线处以线性排布景点的方式形成带状空间,强化视觉引导。游览时的空间感受主要经历了4次由收至放的变化,且程度逐渐加深,至山脊线处给人极度开阔的感受。台层间的高差变化和路径多处转折,使登临时俯仰之间皆可互相眺望,形成竖向上的对景;山脊线处以借景手法收纳外部西湖风光,扩大园林感知空间。【结论】从还原历史空间感受的角度,对园林修复提出建议,并总结使用数字测绘方式进行传统园林空间分析的技术要点和优势,以期为同类传统园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数字测绘 三维激光扫描 园林空间 量化分析 清西湖行宫遗址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9
作者 邢福来 任羽楠(执笔/绘图) 岳永军(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0,F0003,共20页
2018~202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对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出六层建筑遗迹。最下层的早期建筑遗迹构成一组形制复杂的高台建筑群,在两层夯土台上残存两条踏道、两座廊屋和一座亭榭。各层出土遗物均以瓦当、... 2018~202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对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出六层建筑遗迹。最下层的早期建筑遗迹构成一组形制复杂的高台建筑群,在两层夯土台上残存两条踏道、两座廊屋和一座亭榭。各层出土遗物均以瓦当、板瓦、鸱吻等建筑材料为主。结合出土建筑材料和文献史料初步判断,最下层的早期建筑遗迹为唐代华清宫禁苑建筑朝元阁,其上的五层晚期建筑遗迹分别营建于宋金、元代、明代、清代四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元阁 华清宫 唐代禁苑建筑 骊山
下载PDF
隋朝行宫与离宫考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司豪强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隋朝虽是短命王朝,却营建了数量可观的行宫与离宫。行宫与离宫的研究对探究隋代历史,尤其是当时的高层政治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类型划分、地域分布、运作模式等三个角度进行探析,梳理了91处行宫与离宫的基本情况,最后得出结论:隋... 隋朝虽是短命王朝,却营建了数量可观的行宫与离宫。行宫与离宫的研究对探究隋代历史,尤其是当时的高层政治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类型划分、地域分布、运作模式等三个角度进行探析,梳理了91处行宫与离宫的基本情况,最后得出结论:隋文帝所建行宫与离宫数量较少且集中分布于关中,炀帝时行宫与离宫数量大增,形成了“以两京和江都等三大隋宫建筑群为面、以北方一系列重镇为点、以沿道宫为线”的分布格局;隋朝行宫与离宫营建背后反映出的是隋朝国力及皇帝的政治意图的变迁,随着国力增强,隋炀帝开始走出关中,在天下各要处布局,同时也为满足自身享乐需求,开始广建宫室。而这些行宫与离宫的营建及维持加重了国家和百姓的负担,成为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朝 行宫 离宫 类型 地域分布 运作模式
下载PDF
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复原研究
11
作者 任羽楠 邢福来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19,共19页
本文基于考古发掘资料对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开展复原研究,以出土建筑遗迹与遗物为中心,同时依据文献资料,并参考唐代高等级建筑遗址、图像等相关史料,复原出朝元阁建筑群在盛唐始建时期的完整形制,从而对遗址呈现的建筑等级秩序与特殊... 本文基于考古发掘资料对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开展复原研究,以出土建筑遗迹与遗物为中心,同时依据文献资料,并参考唐代高等级建筑遗址、图像等相关史料,复原出朝元阁建筑群在盛唐始建时期的完整形制,从而对遗址呈现的建筑等级秩序与特殊构架形式取得了深入认识。复原结果表明,朝元阁利用多个建筑单体的等级对比与构架组合,成功建造出具有标志性的山地楼阁建筑群,为遗址价值的科学阐释提供了建筑史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清宫 朝元阁 唐代离宫 木构楼阁 遗址复原
下载PDF
故宫木结构建筑用材树种概述——兼论故宫古建筑由明至清的用材变化
12
作者 张琼 陈勇平 赵鹏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74,156,共23页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近年在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合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大量木构件用材树种鉴定数据为基础,对故宫木结构建筑用材树种加以概述,并介绍了楠木、硬木松、落叶松等几种主要用材在明清宫殿建筑中的使用情况。此外,...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近年在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合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大量木构件用材树种鉴定数据为基础,对故宫木结构建筑用材树种加以概述,并介绍了楠木、硬木松、落叶松等几种主要用材在明清宫殿建筑中的使用情况。此外,还以紫禁城中一些建造年代相对明确的个体为标本,分析了建筑的用材模式,尝试归纳故宫古建筑由明至清的用材变化规律,从而将用材特点作为建筑年代认知的一个补充视角,以期更好地解读故宫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 古建筑 树种鉴定 用材变化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养心殿喜寿棚”烫样著录与勘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越 赵波 刘畅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73,161,共19页
本文选择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现藏"资古建00000692"烫样为研究对象,纠正现有基础信息并重新命名为"养心殿东暖阁前明瓦喜寿棚",简称"养心殿喜寿棚",并进一步推论近期古建修理重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考察... 本文选择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现藏"资古建00000692"烫样为研究对象,纠正现有基础信息并重新命名为"养心殿东暖阁前明瓦喜寿棚",简称"养心殿喜寿棚",并进一步推论近期古建修理重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考察原始烫样制作特点和制作尺度疑问。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展开探究设计本意和可能的宫廷生活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寿棚烫样 养心殿 宫廷临时建筑
原文传递
明清北京官式建筑角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兼论故宫午门及奉先殿角科斗拱形制年代 被引量:23
14
作者 徐怡涛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3,共18页
本文运用文物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方法,作者从明清官式建筑角科做法上,提炼出可用于形制分期的三组共15个形制类型及其组合关系,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43座明清时期北京官式建筑标尺的角科形制类型和共存年代,通过角科斗栱的形制演变,... 本文运用文物建筑形制类型学研究方法,作者从明清官式建筑角科做法上,提炼出可用于形制分期的三组共15个形制类型及其组合关系,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43座明清时期北京官式建筑标尺的角科形制类型和共存年代,通过角科斗栱的形制演变,勾勒出北京官式建筑在五百余年间所经历的六个演变历程,计为:元明交替期、明制转变期、明制成熟期、明清交替期、清制定型期和清末微变期。最后,作者利用角科形制分期结论,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故宫现存奉先殿、午门等建筑的年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北京 官式建筑 角科 分期 故宫 奉先殿 午门 郭文英
原文传递
隋唐行宫制度与中央政治空间格局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宏岐 郝红暖 《暨南史学》 2007年第1期362-379,共18页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隋唐时期帝王行宫的数量、分布和类型,隋唐帝王频繁出幸行宫与中央政治空间格局的变化,隋唐帝王行宫与中央政治革命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笔者着重指出,在临时的中央——行宫中发动政变的一方要想获得政变的成功,最关键的...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隋唐时期帝王行宫的数量、分布和类型,隋唐帝王频繁出幸行宫与中央政治空间格局的变化,隋唐帝王行宫与中央政治革命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笔者着重指出,在临时的中央——行宫中发动政变的一方要想获得政变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对相关行宫的控制。这一观点,可视为是对陈寅恪'玄武门学说'的一个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宫制度 中央政治空间 宫廷政变
原文传递
济南市百花洲泰山行宫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琪 郭俊峰 +1 位作者 李铭 丁文慧 《东方考古》 2017年第1期357-365,373,共10页
2016年10~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济南市百花洲发掘一座明清时期的泰山行宫,该行宫的发掘对于研究明清时期道观的等级、布局及建造方法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碧霞元君祭祀的源流、演变、传播以及地理分布提供了重要素材,也有助于提升... 2016年10~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济南市百花洲发掘一座明清时期的泰山行宫,该行宫的发掘对于研究明清时期道观的等级、布局及建造方法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研究碧霞元君祭祀的源流、演变、传播以及地理分布提供了重要素材,也有助于提升济南市的文化底蕴、旅游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洲 泰山行宫 碧霞元君
原文传递
试论夏族精神符号的内涵与起源——以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相结合的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传世文献中,夏族祖先被神话化,并被赋予上"终极"、"恒定"的内涵意义,传达出夏人超越有形、认识本源的精神诉求;这与夏文化遗址的观念性建筑——宫殿建筑中的"向心"结构,在阐释模式上是一致的。传世文献... 传世文献中,夏族祖先被神话化,并被赋予上"终极"、"恒定"的内涵意义,传达出夏人超越有形、认识本源的精神诉求;这与夏文化遗址的观念性建筑——宫殿建筑中的"向心"结构,在阐释模式上是一致的。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的吻合性均表明夏人已孕育出"一元——中心"的思想模式,这一模式来源与本时期为夏人所接受的"盖天"宇宙学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族 神话 二里头宫殿 盖天说
原文传递
元上都开平宫殿建筑大安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贵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09年第1期37-63,共27页
元代宫殿建筑中有一座重要的建筑物承载并见证了元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这就是元上都开平宫城中的大安阁。大安阁相当于上都宫城的前殿,却又负载了宫殿正衙的功能,元世祖和元成宗都是在大安阁中举行登基大典的。然而,这座重要的元代... 元代宫殿建筑中有一座重要的建筑物承载并见证了元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这就是元上都开平宫城中的大安阁。大安阁相当于上都宫城的前殿,却又负载了宫殿正衙的功能,元世祖和元成宗都是在大安阁中举行登基大典的。然而,这座重要的元代建筑是从蒙古人所征服的北宋与金代城市汴梁城中迁移而来的,也就是说,大安阁的前身原本是宋徽宗时所建造的熙春阁。而恰恰在南宋时代的历史文献中保存了熙春阁的较为详细的记载。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献中所记录的熙春阁的结构与造型,并依据宋代官修的建筑著作《营造法式》中的一些基本规则来研究与推测元上都大安阁的基本结构与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宫殿 大安阁 宋撷芳园 熙春阁 建筑造型 立面 剖面
原文传递
从样式雷图档解读咸丰帝“暂安奉殿”工程
19
作者 王方捷 王其亨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0,109,共18页
咸丰帝宾天后,因陵寝尚未竣工,被迫建立"暂安奉殿"暂厝梓宫。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识、整理和解读,综合梳理其他史料,还原咸丰帝暂安奉殿的设计,以及改建东陵隆福寺行宫为暂安奉殿的过程。进而讨论了作为清代首次建置的... 咸丰帝宾天后,因陵寝尚未竣工,被迫建立"暂安奉殿"暂厝梓宫。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识、整理和解读,综合梳理其他史料,还原咸丰帝暂安奉殿的设计,以及改建东陵隆福寺行宫为暂安奉殿的过程。进而讨论了作为清代首次建置的大行皇帝暂安奉殿,及围绕该建筑展开的咸丰帝奉安仪式的一系列筹备工作,揭示出建筑工程对晚清皇家葬礼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安奉殿 隆福寺行宫 清东陵 咸丰帝 样式雷图档
原文传递
明嘉靖重修紫禁城与刘伯跃《总督采办疏草》研究
20
作者 喻梦哲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6年第1期92-117,共26页
《总督采办疏草》是明嘉靖年问工部侍郎刘伯跃在总督湖广、四川、贵州采办大木期间所上相关奏疏、公文的汇编稿,该次钦差目的在于为重建遭雷火焚烧的北京故宫前朝部分搜集木料。因事关国家工程,涉及方面极多,该文献详细记录了官方层面... 《总督采办疏草》是明嘉靖年问工部侍郎刘伯跃在总督湖广、四川、贵州采办大木期间所上相关奏疏、公文的汇编稿,该次钦差目的在于为重建遭雷火焚烧的北京故宫前朝部分搜集木料。因事关国家工程,涉及方面极多,该文献详细记录了官方层面的人事组织、采伐计划、预算方案、经济核算、监督管理、纠纷调解、运输保障等多方面政策及其实际施行情况,为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明廷采办大木的经营活动提供了生动的资料,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明代宫廷建筑史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差采办大木 明代宫廷营造 总督疏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