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unoff Losses from Orchard Soils in South China as Affected by Fertilization Depths and Rates 被引量:25
1
作者 ZENG Shu-Cai SU Zhi-Yao +2 位作者 CHEN Bei-Guang WU Qi-Tang OUYANG Y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53,共9页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e runoff in a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orchard in Dongyuan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In such orchards,fertilizer was typically applied in two short furrows or pits on either side of each tree.Treatments included three application depths (surface,10cm and 20 cm),and three application rates (low,median and high).Results showed that 90.5% of the runoff water samples had a total N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35 mgL^(-1) and 54.2% had a total P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1 mgL^(-1).Fertilizer application at all depths and at all but the lowest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water.Fertilization with chemical compound fertilizer at a soil depth of 20cm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both surface and 10-cm depth fertilization,an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P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surface fertilization.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organic fertilizers.With the exception of total P concentrations,whic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fertilization at a rate of 119 kg P ha-1 in organic form,all the othe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N and total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than the control.A fertilization depth≥20cm and an application rate≤72 kg N ha^(-1) or 119 kg P ha^(-1) for compound organic fertilizer was suggest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N and P runoff losses from hillslope orchards and to protect receiving waters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沃深度 肥沃比率 径流 氮元素 磷元素
下载PDF
Effect of Planting Eucalyptus Trees on Runoff Depth and Its Processes of Forestland Natural Watersheds
2
作者 Liang Hongwen Li Xiaoqiong Guo Jinchu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8年第1期49-52,56,共5页
The runoff and runoff proces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natural watershed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compared with the Pinus m... The runoff and runoff proces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natural watershed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compared with the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natural watershed. The runoff volume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and P. massoniana forest natural watersheds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using the small watershed runoff monitoring method and the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devices from August,2013 to December,2016,and effects of heavy rainfall and continuous rainfall on the runoff process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runoff coefficient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natural watershed was 0. 050,and 55. 4% lower than P. massoniana forest( 0. 112),with the difference being significant( P 〈 0. 01). Total runoff duration,time of maximum runoff lagging behind rainfall peak,and runoff duration caused by a heavy rainfall process( amounting to 147. 5 mm)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forest watershed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those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were 35. 6 mm,0. 2 h and 13. 8 h,respectively,while those of P. massoniana forest were28. 5 mm,0. 7 h and 35. 5 h,respectively. Eucalyptus plantations natural watershed produced only 4-days runoff,and runoff depth amounted to3. 8 mm with a 7-days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process of rainfall with 125. 0 mm,while P. massoniana forest natural watershed produced continuously 13-days runoff,and the runoff depth was 10. 1 mm. In conclusion,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P. massoniana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alyptus plantations P. massoniana forest Natural watershed runoff depth runoff processes
下载PDF
初期雨水调蓄池单位面积调蓄深度数值模拟
3
作者 周毅 周云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决定了初雨调蓄池的设计容积和截污效果,但仅仅根据规范的推荐取值缺少对后果的量化判断。忽略管道中的沉积和冲刷,分别以单子汇水区和多子汇水区排水系统为例,针对不同下垫面特征和降雨特征,在SWMM模型中进行多降雨条...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决定了初雨调蓄池的设计容积和截污效果,但仅仅根据规范的推荐取值缺少对后果的量化判断。忽略管道中的沉积和冲刷,分别以单子汇水区和多子汇水区排水系统为例,针对不同下垫面特征和降雨特征,在SWMM模型中进行多降雨条件模拟,计算得到产流和悬浮固体(SS)的冲刷情况。结果表明,单子汇水区单次降雨初期冲刷主要受污染物积累程度、初雨峰值雨强和初雨总量控制,对多场降雨的初雨SS控制率均很高;多子汇水区系统不同场次降雨SS削减率可能有明显差异,SS控制率随调蓄深度增加而增加且差异减小,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取2 mm时SS控制率已达较高水平,但4 mm以上时SS控制率增速明显减慢;初期雨水调蓄池是否达到了污染控制目标,不应只看是否位于系统的上游,也不只限于根据技术规范的推荐取值,需通过模型计算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初期冲刷 径流污染 初期雨水调蓄池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
下载PDF
低频性沟谷型泥石流水动力学冲蚀启动机制及动态监控
4
作者 徐兴华 肖双粟 +1 位作者 冯杭建 吕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932,共14页
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北地区的杨家泥石流是典型的水体冲蚀形成的低频性沟谷型泥石流。结合杨家泥石流所处的地质环境背景,首先在分析其分区特征、类型和成因机制,评价泥石流易发性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确立暴雨强度指标;然... 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北地区的杨家泥石流是典型的水体冲蚀形成的低频性沟谷型泥石流。结合杨家泥石流所处的地质环境背景,首先在分析其分区特征、类型和成因机制,评价泥石流易发性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确立暴雨强度指标;然后采用力学计算和极限平衡分析理论,构建强降雨作用下冲沟水动力学冲蚀启动模型,确定临界径流深度;再构建降雨—泥水位—流量相结合的递进式分层次综合预警体系;最后于2012年10月在杨家泥石流冲沟开展单沟泥石流远程自动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实施远程监测控制和预警。研究表明:杨家泥石流冲沟呈小流域封闭状,汇水区、形成—流通区和堆积区分区特征明显,杨家泥石流是由特大暴雨激发的、低频的、一次性爆发规模为小型的稀性水石流,为中易发泥石流;冲沟形成区松散物源地表径流深度超过1.0 m时,处于临失稳状态,松散物质易被冲刷侵蚀,可将此临界径流深度作为是否冲蚀启动泥石流的有效判据,并结合暴雨强度指标(R<2.8)和泥石流洪峰流量(Q_(d)=31.83 m^(3)/s)确定泥石流综合预警指标;监测期间(2012-10-26—2022-10-10)研究区最大降雨发生于2019-06-19,经计算R=2.4<2.8,冲沟区处于安全雨情,沟道泥水位未达到地表径流的警戒限值,不具备泥石流形成启动的水动力条件,沟内流量(最大值为1.70 m^(3)/s)正常,未达到洪峰流量,未有泥石流发生或沟道堵塞等不良现象,此期间冲沟区较为稳定,再次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建立以水动力学冲蚀启动特征参数为主的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可作为低频性沟谷型泥石流系统防灾控制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性 沟谷型泥石流 水力冲蚀 临界径流深度 远程监测 综合预警
下载PDF
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子君 刘家圆 王海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揭示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为山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88—1991年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坡面径流深度、... [目的]揭示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为山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88—1991年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入渗率与有效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等级的关系。[结果](1)在5°08′~24°08′坡度范围内,坡面径流深度随坡度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入渗率随坡度增加逐渐增大;(2)在2.18~33.19 m坡长范围内,坡面径流深度随坡长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入渗率随坡长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存在临界坡长;(3)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迅速减小,土壤入渗率逐渐增加;裸地的坡面径流深度和土壤侵蚀模数显著高于30%植被覆盖度坡面,但植被覆盖度由30%增加到60%,90%时,坡面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临界植被覆盖度;(4)坡面径流深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受到有效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强度影响,且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入渗率主要受到平均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影响,与平均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历时呈显著负相关;随降雨等级的增加,坡面径流深度和土壤侵蚀模数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入渗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下垫面条件和降雨因素对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应结合室内试验和模型模拟,进一步加强该区域不同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坡面水土流失过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条件 降雨 径流深度 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入渗率 北方土石山区
下载PDF
径流深和侵蚀量与集水面积、坡度及降雨量关系研究
6
作者 黄俊 金平伟 姜学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2,共8页
[目的]分析径流深、侵蚀量与集水面积、坡度等影响因子间定量关系,为土壤侵蚀物理模型构建及参数率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不同下垫面措施野外径流小区天然降雨实测资料,构建了年降雨径流深、侵蚀量多参数非线性估算模型。[结果]降雨产... [目的]分析径流深、侵蚀量与集水面积、坡度等影响因子间定量关系,为土壤侵蚀物理模型构建及参数率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不同下垫面措施野外径流小区天然降雨实测资料,构建了年降雨径流深、侵蚀量多参数非线性估算模型。[结果]降雨产流阈值随集水面积、坡度呈先减后增、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年径流深(Y_(1))和年土壤流失量(Y_(2))随面积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Y_(1)随坡度呈先减小后迅速增加变化趋势,Y_(2)随坡度呈持续递增变化规律;Y_(1)和Y_(2)随年降雨量持续增加。当坡面面积为130 m^(2)时,Y_(1)和Y_(2)均达最大值;当坡度为13.5°时,Y_(1)达最小值。Y_(1)多参数非线性回归估算模型精度较好,70%数据点相对误差分布在±30%内。[结论]集水面积、坡度和年降雨量三者交互作用对年降雨径流深和侵蚀量影响作用最大;对于年降雨径流深和侵蚀量而言,均存在临界集水面积和临界坡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面积 坡度 径流深 土壤流失量
下载PDF
福建省建瓯市茶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7
作者 史文妍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23-26,32,共5页
本文选择建瓯市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作为试验区,选取4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不同工程措施、不同植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工程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分析,水平台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顺坡好;从植物措施的蓄水... 本文选择建瓯市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作为试验区,选取4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不同工程措施、不同植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工程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分析,水平台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顺坡好;从植物措施的蓄水保土效果分析,都是茶园的情况下,种植百喜草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未种草的好;从土地利用类型分析,都是种植百喜草的条件下,茶园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比果园好;从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分析,4种小区的径流深、侵蚀量与雨量、I30关联紧密,主要降雨特征对产流产沙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瓯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径流深 侵蚀量
下载PDF
暴雨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模型构建
8
作者 张驰 周郁茗 +1 位作者 张昆仑 张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暴雨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积水易造成行车安全问题。研究超高缓和段的积水深度分布情况,能为道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圣维南方程和曼宁公式,提取道路几何模型并划分道路网格,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道路网格单元间的... 暴雨条件下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积水易造成行车安全问题。研究超高缓和段的积水深度分布情况,能为道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圣维南方程和曼宁公式,提取道路几何模型并划分道路网格,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道路网格单元间的径流传递特征和径流深度进行分析,构建暴雨条件下的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模型,并对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积水深度分布模型能够客观反应不同道路纵坡、超高横坡、降雨强度下的超高缓和段积水深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为道路超高缓和段排水不良路段的线形优化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超高缓和段 积水深度分布模型 圣维南方程 曼宁公式 暴雨条件
下载PDF
坡度对降雨径流挟沙能力影响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照润 高建恩 +4 位作者 周凡凡 王鹭 张元元 高哲 李兴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2,113,共7页
高陡边坡降雨径流侵蚀输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相同雨强不同坡度和坡长条件下的降雨径流侵蚀输移规律。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水深与水力坡度的1/3次方呈负相关,与坡长的3/5次方呈正相关,流速与水力... 高陡边坡降雨径流侵蚀输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相同雨强不同坡度和坡长条件下的降雨径流侵蚀输移规律。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水深与水力坡度的1/3次方呈负相关,与坡长的3/5次方呈正相关,流速与水力坡度和水深呈幂函数增加;(2)相同雨强裸坡条件下,径流含沙量与水力坡度的1/2次方呈正相关,与坡长的4/5次方呈正相关。水流挟沙能力约与水力坡度的1/2次方呈正相关。(3)降雨径流的水流紊动扩散作用与重力作用的比值较明渠水流偏大,表明雨滴打击的紊动作用较明显,给出挟沙能力公式。与常用的河流泥沙挟沙能力公式比较,系数偏大,指数偏小。研究成果对深入分析降雨径流侵蚀输移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坡度 流速 水深 径流含沙量 水流挟沙能力
下载PDF
滹沱河山区径流多尺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玉儒 刘夏 +1 位作者 赵小宁 沈彦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70,共12页
径流是反映流域气候及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辨析其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规律及维护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滹沱河山区小觉流域和冶河流域为例,结合水文和气象数据,应用Mann-Kendall... 径流是反映流域气候及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辨析其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规律及维护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滹沱河山区小觉流域和冶河流域为例,结合水文和气象数据,应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函数等方法,分析两流域1960—2018年径流深趋势、突变、周期等多尺度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分析与随机森林模型揭示了气温、降水、潜在蒸散发、叶面积指数对不同时段(汛期、非汛期)月径流深变化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960—2018年多年平均尺度上,冶河流域径流深(69.34 mm)大于小觉流域(39.07 mm),两流域年径流深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冶河流域的下降速率(13.0 mm/10a)大于小觉流域的下降速率(8.7 mm/10a);在月和季节尺度上,两流域径流深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尤其在夏季时段径流深下降趋势最快。小觉流域和冶河流域径流深分别在1981和1979年发生突变,且突变后径流深下降速率较突变前有所减缓,同时极端流量出现频率减少,其中8月份流量减小幅度最大。小觉流域的径流深主周期分别为15、8和5 a,冶河流域的径流深主周期分别为16、10和5 a,在第一主周期的时间尺度上都存在5个丰枯变化周期。对汛期和全年时段进行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的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流域径流长期变化的主导因子,尤其在汛期时段;在非汛期,叶面积指数是影响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深 随机森林模型 影响因素 小觉流域 冶河流域 滹沱河山区
下载PDF
安家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对影响因素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军霞 马海霞 +2 位作者 张佰林 张文祥 李旭春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3-80,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进一步开展生物措施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定西市安家沟流域径流场2005-2020年雨季的降水量、径流量和产沙量监测数据为依据,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 【目的】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进一步开展生物措施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定西市安家沟流域径流场2005-2020年雨季的降水量、径流量和产沙量监测数据为依据,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泥沙变化,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率排列顺序为封禁地>沙棘地>油松地>人工草地>农地,且随坡度的增大依次减小,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高,达到14.75%。【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农地>人工草地>油松林地>封禁>沙棘地,侵蚀模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农地>油松林地>人工草地>封禁>沙棘地,≤1 mm根系参数的排列顺序与侵蚀模数的排序刚好相反。以上研究可以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进一步开展生物措施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径流深 侵蚀模数 根系参数
下载PDF
长汀县不同治理措施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文静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区不同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基于长汀县游坊坡面径流观测场连续8年的资料,研究不同治理措施区的径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四个措施小区的月均径流深最大的月份出现在5~6月份;四种措施小区年均径流深排序为无处理...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区不同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基于长汀县游坊坡面径流观测场连续8年的资料,研究不同治理措施区的径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四个措施小区的月均径流深最大的月份出现在5~6月份;四种措施小区年均径流深排序为无处理(裸露)694.2mm>种植马尾松150.6mm>封禁48.4mm>乔灌草混交46.9mm,年均土壤流失量的排序也为无处理59.3t/hm^(2)>种植马尾松4.0t/hm 2>乔灌草混交0.9t/hm^(2)>封禁0.6t/hm^(2),乔灌草混交、封禁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优于种植马尾松措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小区的径流深及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均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降雨特征 径流深 土壤流失量
下载PDF
平顺县白马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分析
13
作者 贾俊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第2期31-33,49,共4页
基于平顺县白马小流域综合观测站2017-2021年降雨、径流深、植被盖度等观测资料,计算了该区土壤流失量及蓄水保土效益,得出如下结论:(1)植物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自然植被>乔木>灌木>白羊草。(2)工程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 基于平顺县白马小流域综合观测站2017-2021年降雨、径流深、植被盖度等观测资料,计算了该区土壤流失量及蓄水保土效益,得出如下结论:(1)植物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自然植被>乔木>灌木>白羊草。(2)工程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水平沟、水平阶、石坎梯田优于鱼鳞坑和隔坡梯田。研究成果可为我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及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水量 入渗 油松人工林 晋西北
下载PDF
不同水保方式坡面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14
作者 郭丽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6期92-95,共4页
降雨活动是坡面水土流失主要诱因之一,为了对比不同水保方式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分析降雨侵蚀下各水保措施区域的土壤流失量和径流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除了旱地农作物之外,其余水保措施区域的径流深都小于裸地;尽管旱地农作物... 降雨活动是坡面水土流失主要诱因之一,为了对比不同水保方式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分析降雨侵蚀下各水保措施区域的土壤流失量和径流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除了旱地农作物之外,其余水保措施区域的径流深都小于裸地;尽管旱地农作物的径流深高于裸地,但土壤流失量较小,植被可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篱,并与其它措施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水保措施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坡面水土流失 水保方式 土壤流失量 径流深度
下载PDF
降雨 - 地表径流 - 土壤溶质相互作用深度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全九 王文焰 +1 位作者 沈冰 邵明安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46,共6页
在对国内外有关降雨-径流-土壤溶质相互作用深度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试验资料对各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黄土地区特点,提出了等效迁移深度概念,分析了等效迁移深度确定方法。
关键词 降雨 地表径流 土壤溶质 混合深度 等效迁移深度
下载PDF
草本植被覆盖结构对径流侵蚀动力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鹏 崔文斌 +1 位作者 郑良勇 茹华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解植被与坡面径流侵蚀动力的关系,通过野外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草类植被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和侵蚀产沙规律。结果表明:植被完整程度的差异,对坡面径流的流速有显著影响。试验小区上坡面径流流速的大小顺序依次为:... 为了解植被与坡面径流侵蚀动力的关系,通过野外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草类植被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和侵蚀产沙规律。结果表明:植被完整程度的差异,对坡面径流的流速有显著影响。试验小区上坡面径流流速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裸地小区(0.27 m/s)>铲草小区(0.24 m/s)>剪草小区(0.16 m/s)>原状坡面小区(0.1 m/s)>除草剂小区(0.08 m/s),径流雷诺数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植被越完整,径流运动所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相应的坡面径流深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径流含沙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小区的径流含沙量都随试验进行而逐渐降低,植被结构越完整,径流含沙率降低的趋势也就越明显,相应地径流输沙率也从最大裸地小区的400 g/min降低到3 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流速 雷诺数 径流阻力 径流深 径流含沙量 植被覆盖
下载PDF
黄河河源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蓝永超 文军 +4 位作者 赵国辉 沈永平 胡兴林 畅俊杰 马建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2,共8页
利用黄河源区有关水文、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对河源区各分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各分区径流深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器测资料以来的近50a间,河源区气温与全球变暖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各区平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波动上升态... 利用黄河源区有关水文、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对河源区各分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各分区径流深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器测资料以来的近50a间,河源区气温与全球变暖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各区平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波动上升态势;而降水量的变化比较复杂,区域性差异较大;河源区径流的变化与降水量、气温的变化之间存在较显著的非线性关系.由于气温的持续上升与主要产流区降水的持续减少,区域径流量呈持续减少的趋势.总体上,河源区各分区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程度要强于气温,但吉迈以上区域径流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要强于其下游其它两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源区 径流深 降水量 气温 全球变暖
下载PDF
西双版纳人工橡胶林集水区径流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文君 张一平 +2 位作者 沙丽清 刘文杰 邓晓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8,68,共6页
利用西双版纳人工橡胶林集水区(1993-2008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橡胶林集水区的降雨量、径流深度、无径流日和径流系数特征。结果表明:橡胶林集水区年降雨量(1 510.6 mm)、年径流深度(361.3mm)、年无径流日(80.4 d))和年径流系数(0.235... 利用西双版纳人工橡胶林集水区(1993-2008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分析橡胶林集水区的降雨量、径流深度、无径流日和径流系数特征。结果表明:橡胶林集水区年降雨量(1 510.6 mm)、年径流深度(361.3mm)、年无径流日(80.4 d))和年径流系数(0.235)具有年间差异和显著的季节动态。年、季节尺度的降雨量对年、季节的径流深度和无径流日的影响有差异。人工橡胶林小流域集水区降雨和径流在雨季集中,干季降雨和径流输出少,尤其是在干热季和雨季前期,无径流日多,使得橡胶林干热季和雨季前期发生长期的断流现象,形成区域性的间断性水资源短缺。因此,大面积的橡胶种植将对西双版纳地区水资源尤其是干季水资源,利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干季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径流深度 无径流日 径流系数 降雨量 西双版纳
下载PDF
淮北平原农田暴雨径流过程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松俊 王少丽 +1 位作者 许迪 章启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37,共6页
基于1997-2007年汛期11场暴雨径流观测数据,对比淮北平原不同集水面积(1 600 m2、6 hm2、和1.36 km2)尺度下的农田暴雨产流过程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农田暴雨径流过程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相同次暴雨下小尺度单位面积上的洪峰... 基于1997-2007年汛期11场暴雨径流观测数据,对比淮北平原不同集水面积(1 600 m2、6 hm2、和1.36 km2)尺度下的农田暴雨产流过程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农田暴雨径流过程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相同次暴雨下小尺度单位面积上的洪峰流量明显高于大尺度和中尺度,而径流深小于后两者,引起该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在于小尺度下缺乏地下水出流条件且植被截留能力相对较强。中尺度和大尺度间的暴雨径流过程相似,但中尺度下的径流深和单位面积洪峰流量都大于大尺度,大尺度径流场对径流的滞蓄能力相对较强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暴雨 尺度 淮北平原
下载PDF
径流冲刷条件下坡地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数学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全九 赵光旭 +3 位作者 陶汪海 刘艳丽 张鹏宇 柴晶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9-195,共7页
径流冲刷是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模拟径流冲刷作用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依据饱和土壤条件下有效混合深度概念,建立了径流冲刷条件下坡面土壤养分向地表径流传递的有效混合深度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径流... 径流冲刷是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模拟径流冲刷作用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依据饱和土壤条件下有效混合深度概念,建立了径流冲刷条件下坡面土壤养分向地表径流传递的有效混合深度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径流养分质量浓度变化过程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不完全混合模型在模拟径流养分质量浓度随放水时间的变化方面效果较好,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通过不完全混合模型计算径流养分累计流失量,与实测数据差异很小,当养分为硝态氮时,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6%(柠条)和5.9%(大豆),当养分为水溶性磷时,相对误差分别为1.1%(柠条)和2.3%(大豆),说明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在选择模型时,应根据计算精度和参数获取方便性等情况综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冲刷 黄土坡面 有效混合深度 养分迁移 地表径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