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正仁 崔经建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与臂丛受压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具成人尸体标本,观察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的位置及其与臂丛下干的关系。结果: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出现率为80%,其长度为31.5±... 目的:探讨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与臂丛受压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具成人尸体标本,观察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的位置及其与臂丛下干的关系。结果:中斜角肌内缘腱性束带出现率为80%,其长度为31.5±1.51mm、宽度为6.1±2.4mm、厚度为0.6±0.1mm。腱性束带起自第7颈椎横突上方,止于第1肋内侧缘(锁骨下动脉沟内侧端处),其形态为一条扁带形弦带,张于第1肋内侧缘上。束带与臂丛下干相交处距第1肋上面高度为4.1±1.5mm;臂丛下干的合成点与束带的关系有3种类型:Ⅰ型(束带外合干型)占16%;Ⅱ型(束带上合干型)占30%;Ⅲ型(束带内合干型)占54%。结论:Ⅰ型构成对臂丛下干压迫,是导致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Ⅱ型也可以引起此征,以手术切除束带,解除压迫为最佳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出口综合征 中斜角肌 踺性束带 臂丛神经 解剖
下载PDF
疏通止痉手法在儿童颈源性抽动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吕玲玲 宋泽 +3 位作者 郭新月 周正 王志如 王宁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78-80,共3页
导师组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发现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骨错缝”“筋出槽”有关,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结合患儿及家长对中西医治疗手法的接受度,总结出“疏通止痉”手法,具有一定的疗效。文章试从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手法、病例分... 导师组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发现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骨错缝”“筋出槽”有关,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结合患儿及家长对中西医治疗手法的接受度,总结出“疏通止痉”手法,具有一定的疗效。文章试从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手法、病例分析等方面探讨疏通止痉手法在儿童颈源性抽动障碍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错缝 筋出槽 颈源性抽动障碍 疏通止痉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