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and Tepid Temperatu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on Blood System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诗海 姚尚龙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The effects of the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ind donation and tepid temperatu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on blood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valve diseases scheduled for ... The effects of the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ind donation and tepid temperature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on blood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heart valve diseases scheduled for open heart surger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randomly into group A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and tepid temperature, nasopharyngeal temperature was at 32-34 ℃ during CPB) and group B (control, nasopharyngeal temperature was at 25-28 ℃ during CPB). The plasmatic concentrations of GMP-140 and D-Dimer and the plasmatic activities of 6- ketoPGF1α and AT- Ⅲ were measured by using ELISA or substrate luminescence techniques before operation, at the end of CPB,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CPB and postoperatively. Red blood cell count, platelet count, hematocrit, the amount of blood drainage and th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needed were measured or recorded postopera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lasmatic concentrations of GMP140 and D-Dimer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P<0. 05) than those in group B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activity of 6-keto--PGF1α in group A was higher (P<0. 05) than that in group B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AT- Ⅲ activity in group A was less (P<0. 05) during CPB but higher 30 min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CPB than that in group B. The amount of postoperative blood loss (283± 166 versus 722± 194 ml, P<O. 01) and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 (816±126 versus 1443± 678 ml, P<0. 01)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The red blood cell count, platelet count and hematocrit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fter oper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s 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and tepid temperature have a good protection on blood system and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non-surgical bl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pulmonary bypass blood system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tepid temperature
下载PDF
微温体外循环对von Willebrand因子及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向道康 孙宗全 +3 位作者 赵长全 李正伦 阎兴治 舒义竹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 :观察微温体外循环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 von Willebrand因子 (v WF)和血栓调节蛋白 (TM)的影响。方法 :3 6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鼻咽温 3 2~ 3 4℃ )和对照组 (鼻咽温 2 7~ 3 0℃ ) ,动态监测围术期血浆 v... 目的 :观察微温体外循环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 von Willebrand因子 (v WF)和血栓调节蛋白 (TM)的影响。方法 :3 6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鼻咽温 3 2~ 3 4℃ )和对照组 (鼻咽温 2 7~ 3 0℃ ) ,动态监测围术期血浆 v WF及 TM水平变化 ,并记录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 :实验组血浆 v WF及 TM水平在术中及术后2 4h均低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且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微温可减轻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或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温 体外循环 von WILLEBRAND因子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中药解毒袪疣方联合伊可尔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洁 陈力 闵仲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解毒祛疣方温热浸泡联合伊可尔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多发性跖疣病例10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祛疣方煎液温热浸泡,联合伊可尔外用封包,1次/d;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解毒祛疣... 目的探讨中药解毒祛疣方温热浸泡联合伊可尔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多发性跖疣病例10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祛疣方煎液温热浸泡,联合伊可尔外用封包,1次/d;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解毒祛疣方浸泡,联合2.5%5-氟尿嘧啶外用封包,1次/d,疗程8周,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与对照组6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解毒祛疣方局部温热浸泡联合伊可尔外用可以有效治疗多发性跖疣,具有无痛无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伊可尔 多发性跖疣 温热
下载PDF
解毒祛疣方局部温热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力 尤珊珊 徐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 探讨解毒祛疣方温热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多发性跖疣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解毒祛疣方煎液温热浸泡,每日1次;对照组30例,采用温水浸泡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每日1次,连续4周为1个疗... 目的 探讨解毒祛疣方温热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多发性跖疣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解毒祛疣方煎液温热浸泡,每日1次;对照组30例,采用温水浸泡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每日1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评估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36.67%,2组比较,P<0.01,2组各项指标积分及总体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解毒祛疣方局部温热浸泡可以有效治疗多发性跖疣,具有简便价廉、无创伤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祛疣方 多发性跖疣 温热
下载PDF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阿古拉 陈英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对1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蒙医温针疗法和蒙医针刺疗法进行对比研究,其中68例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结果:蒙医温针疗法优于蒙医银针疗法。结论:蒙医温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对1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蒙医温针疗法和蒙医针刺疗法进行对比研究,其中68例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结果:蒙医温针疗法优于蒙医银针疗法。结论:蒙医温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蒙医 温针疗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微型智能化护膝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明清 杜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304-306,共3页
介绍了以P12F675贴片式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型智能化护膝,阐述了该护膝的性能指标及软、硬件设计。通过温热动态干扰变频波达到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目的。
关键词 单片机 微型化 脉冲 温热
下载PDF
治疗型膝骨性关节炎护膝的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宇琳 杜民 刘献祥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中老年人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针灸理论,我们研制了一种专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膝,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设计参数和主要性...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中老年人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针灸理论,我们研制了一种专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膝,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设计参数和主要性能。临床实验效果明显且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电脉冲 频率 温热 单片机
下载PDF
亚低温血微量持续灌注对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奎 乐涵波 +3 位作者 韩辉 张斌杰 陆优仙 周采璋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2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停跳剂微量持续灌注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采用兔子离体心 ,分别用冷晶体液、冷血及亚低温 (25~27℃ )以血1ml/(kg/min)的速度连续灌注作心肌保护。120min后测定心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心肌含水量及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目的 探讨亚低温停跳剂微量持续灌注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采用兔子离体心 ,分别用冷晶体液、冷血及亚低温 (25~27℃ )以血1ml/(kg/min)的速度连续灌注作心肌保护。120min后测定心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心肌含水量及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同时设对照组。结果 冷晶体液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 ,冷血与亚低温血相比 ,两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但超微结构的变化前者较后者明显。结论 亚低温血微量持续灌注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肌保护 持续灌注 温血 晶体液 冷血 实验研究 结论 变化 指标
下载PDF
脾阴虚大鼠氧自由基及端粒长度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尚冰 丛培玮 +2 位作者 史冰洁 许南阳 王蕊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观测脾阴虚大鼠模型体内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端粒长度。[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20只/组)。采用"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复合方法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再以药物损伤法... [目的]观测脾阴虚大鼠模型体内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端粒长度。[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20只/组)。采用"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复合方法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再以药物损伤法,使用温热伤阴药灌胃10d复制脾阴虚模型。观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脑皮质端粒长度含量。[结果]SOD活性,GSH-Px活性,T-AOC和MDA含量脾阴虚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脑皮质中端粒长度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脾阴虚模型大鼠存在明显自由基氧化损伤和端粒长度变短,进一步验证中医脾虚衰老学说,脾阴虚处于脾虚病程哪种阶段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大鼠 药物损伤 温热伤阴 氧自由基 端粒长度 丙二醛(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总抗氧化能力(T-AOC)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推拿肩部、手部、前臂肌肉联合温热磁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9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振君 李旭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肩部、手部、前臂肌肉联合温热磁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对9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使用推拿(侧卧位:患者健侧卧位,医者用滚、拿、揉等手法使肩前、肩上、肩后的肌肉充分放松,并使肩关节做被动的前... [目的]观察推拿肩部、手部、前臂肌肉联合温热磁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对9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使用推拿(侧卧位:患者健侧卧位,医者用滚、拿、揉等手法使肩前、肩上、肩后的肌肉充分放松,并使肩关节做被动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运动;仰卧位: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用揉、拿、点、捏等手法使手部及前臂肌肉充分放松,再做从指尖至肘部的推法,反复数次)+温热磁振(患者仰卧位,将治疗仪两个导子分别放置于肩部和手部,并使手部高于肩部),温度40~60℃,治疗时间20min,1次/d,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64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0%。[结论]推拿肩部、手部、前臂肌肉联合温热磁振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推拿 温热磁振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分离式”微温含血停跳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冯锐 许林海 +3 位作者 冯竞 葛根贤 聂良明 张雅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探讨"分离式"微温(30~34℃)氧合自体血灌注心肌的保护方法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26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微温氧合自体血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体外循环结束时发生电解质紊乱13例... 目的:探讨"分离式"微温(30~34℃)氧合自体血灌注心肌的保护方法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26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微温氧合自体血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体外循环结束时发生电解质紊乱13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13例,经治疗后恢复;二次开胸止血8例;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无低心排综合症,无脑、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结论:"分离式"微温血灌注心肌的方法具有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分离式 含血停跳液 微温 手术中 浙江省人民医院 氧合自体血 保护方法
下载PDF
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临床对比研究
12
作者 林柏松 赵洪序 +3 位作者 张秀和 陈立波 张柏民 姜亦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应用心肌细胞膜流动性评价间断冷晶体灌注、持续微温血灌注及微温不停跳直视手术技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我科 30例先心病患者 ,随机分成持续微温血灌注组 (CT组 )、微温心不停跳组 (OB组 )、间断冷晶体灌注组 (IC组 ) ,于... 目的 应用心肌细胞膜流动性评价间断冷晶体灌注、持续微温血灌注及微温不停跳直视手术技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我科 30例先心病患者 ,随机分成持续微温血灌注组 (CT组 )、微温心不停跳组 (OB组 )、间断冷晶体灌注组 (IC组 ) ,于开放升主动脉前取心肌标本 ,对照组 (C组 )取自前三组中随机 10例转流前心肌标本。测每组的心肌细胞膜流动性 ,将测得结果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 冷晶体组细胞膜流动性明显低于其他三组 (P值均小于 0 .0 0 1) ;温血组与不停跳组无差别 (P >0 .0 5 ) ;温血组与对照组无差别 (P >0 .0 5 ) ;不停跳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持续微温血灌注组的心肌细胞膜保护效果最为满意 ,微温不停跳组次之 ,二者均明显优于冷晶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心肌细胞膜流动性 影响 微温血灌注 不停跳直视手术技术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温热化疗
13
作者 吕银祥 洪堂灿 章宏欣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826-827,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温热化疗与进展期胃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术中腹腔灌注 4 3度蒸馏水 10 0 0 ml- 2 0 0 0 ml加丝裂霉素 10 mg,约 2 h后放开引流管引流 ,统计 5年生存率。结果 :在 186例进展期胃癌腹腔温热化疗后 5年生存率从 11.8... 目的 :探讨腹腔温热化疗与进展期胃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术中腹腔灌注 4 3度蒸馏水 10 0 0 ml- 2 0 0 0 ml加丝裂霉素 10 mg,约 2 h后放开引流管引流 ,统计 5年生存率。结果 :在 186例进展期胃癌腹腔温热化疗后 5年生存率从 11.8%提高到 38.7%。结论 :腹腔温热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 ,且方法简单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腔游离癌细胞 温热化疗
下载PDF
HM-202型温热磁场仪治疗腰椎骨质疏松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小梅 《中国疗养医学》 2001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 观察HM 2 0 2型温热磁场仪对腰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HM 2 0 2型温热磁场仪对 1 7例原发性腰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用双能X线测定第 2~ 4腰椎骨密度。结果  1 7例中有 1 6例骨密度上升 ,上升幅度 >... 目的 观察HM 2 0 2型温热磁场仪对腰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HM 2 0 2型温热磁场仪对 1 7例原发性腰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用双能X线测定第 2~ 4腰椎骨密度。结果  1 7例中有 1 6例骨密度上升 ,上升幅度 >2 .5 %有 1 0例。骨痛等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HM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质疏松 温热磁场仪 骨密度 治疗
下载PDF
直线电机的设计特点
15
作者 邱克立 《微电机》 1988年第3期29-35,共7页
直线电机是一种新型的电力传动装置,它能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的机械能,具有快速反应、构造简单、整个系统效率高及成本低等优点。文中介绍了电磁推力18公斤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设计原则、电磁参数、重要尺寸的选择及结构特点。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动机 快速反应
下载PDF
微低温体外循环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长全 孙宗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8期783-785,共3页
目的 观察微低温 (鼻咽温 32~ 34℃ )下体外循环 (CPB)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微低温CPB的合理性和应用前景。方法 将 1 6例行CPB下心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微低温组 (n =8) ,低温组 (鼻咽温 2 5~ 2 8℃ ) (n =8) ... 目的 观察微低温 (鼻咽温 32~ 34℃ )下体外循环 (CPB)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微低温CPB的合理性和应用前景。方法 将 1 6例行CPB下心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微低温组 (n =8) ,低温组 (鼻咽温 2 5~ 2 8℃ ) (n =8) ,两组分别于CPB前、CPB终止时 ,术后第 1 ,3 ,7d晨采外周血 ,测定T细胞亚群及血浆白细胞介素Ⅱ (IL - 2 )水平。结果 微低温组T细胞数、TH细胞数及TH/TS比值在CPB终止时及CPB后第 1 ,3d显著高于低温组 (P <0 .0 5 ,P <0 .0 1 ) ,微低温组IL - 2水平在CPB终止时及术后第 1d显著高于低温组 (P <0 .0 5 ,P <0 .0 1 )。结论 微低温下CPB可减轻CPB过程中因温度过低导致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低温 体外循环 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温热磁场与干扰电流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的仪器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文军 陈建庭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2-634,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的小型仪器 ,进一步探讨温热磁场与干扰电流对骨质疏松患者的作用。方法 :借助于单片机系统 ,研制出了新一代的微电脑骨质疏松治疗仪。临床观察该仪对腰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 ,运用该仪对 3 0例原发性腰... 目的 :研制一种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的小型仪器 ,进一步探讨温热磁场与干扰电流对骨质疏松患者的作用。方法 :借助于单片机系统 ,研制出了新一代的微电脑骨质疏松治疗仪。临床观察该仪对腰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 ,运用该仪对 3 0例原发性腰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用双能X线测定第 2~ 4腰椎骨密度。结果 :发现 3 0例中有 2 8例骨密度上升 ,上升幅度 >5 .5 %有 2 0例 ,骨痛等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干扰电流 温热磁场 骨密度
下载PDF
实验条件下温热环境的热舒适期望
18
作者 李莉 连之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6-949,共4页
为考察人对温热环境的热感受,在相对湿度适中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及风速对静坐状态人体的热舒适影响,给出实验条件下温热环境的热舒适期望(TCE)方程,进一步分析人体热舒适与人体生理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温... 为考察人对温热环境的热感受,在相对湿度适中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及风速对静坐状态人体的热舒适影响,给出实验条件下温热环境的热舒适期望(TCE)方程,进一步分析人体热舒适与人体生理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温度和风速对人体热舒适有显著影响,辐射温度对热舒适的影响相对较小。该TCE方程组合多个环境热物性参数评价人体的热舒适性,与实验测试中的人体生理与热舒适投票有较高复核度。认为TCE方程可用于实验条件下温热环境的热舒适预测,为现场热舒适评估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非实验条件下的现场热舒适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期望 回归方程 热生理学 温热环境
下载PDF
高热患儿采用青蒿温水擦浴降温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叶雪雯 李乐华 +1 位作者 郑书恭 张传彬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8年第10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方法将231例体温≥39℃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温水组(74例)采用32-35℃温水全身擦浴;冰敷组(72例)采用头部及全身大血管置冰袋降温;青蒿组(85例)采用32~35℃青蒿液全身擦浴,高热40...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方法将231例体温≥39℃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温水组(74例)采用32-35℃温水全身擦浴;冰敷组(72例)采用头部及全身大血管置冰袋降温;青蒿组(85例)采用32~35℃青蒿液全身擦浴,高热40℃以上者擦浴后取青蒿液纱块外加热水袋脐部暖敷30min。比较擦浴后30min降温有效率。结果三组降温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青蒿组降温有效率显著高于冰敷组和温水组(均P〈0.0125)。结论三种物理降温方法均有效果,其中青蒿温水擦浴后体温下降有效率最高,其次为温水擦浴,单纯冰敷降温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呼吸道感染 发热 青蒿 温水擦浴 冰敷 物理降温
下载PDF
温热病高热证治浅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甘霖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6期548-549,559,共3页
高热为温热病中常见急症,其病因多为邪毒合侵,病机重点是热盛伤阴,病在气分阶段多邪实与阴伤并重,治疗常用解毒、清气、救阴、保津诸法。应注意详查病机、把握常变、权衡主次先后以确定治疗重点。
关键词 温热病 高热 证治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