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FLUENT on fine-scale simulation of wind field over complex terrain 被引量:2
1
作者 Lei Li LiJie Zhang +3 位作者 Ning Zhang Fei Hu Yin Jiang WeiMei Ji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0年第5期411-418,共8页
The state-of-ar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odes FLUENT is applied in a fine-scale simulation of the wind field over a complex terrain. Several numerical tes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capability of FL... The state-of-ar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odes FLUENT is applied in a fine-scale simulation of the wind field over a complex terrain. Several numerical tes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capability of FLUENT on describing the wind field details over a complex terrain.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tests show that FLUENT can simulate the wind field over extremely complex terrain, which cannot be simulated by mesoscale models. The reason why FLUENT can cope with extremely complex terrain, which can not be coped with by mesoscale models, relies on some particular techniques adopted by FLUENT, such as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technique, unstructured grid technique and finite volume method. Compared with mesoscale models, FLUENT can describe terrain in much more accurate details and can provide wind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higher resolution and mor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omplex terrain wind field fine-scale simulation
下载PDF
VALIDATION OF NEAR-SURFACE WINDS OBTAINED BY A HYBRID WRF/CALMET MODELING SYSTEM OVER A COASTAL ISLAND WITH COMPLEX TERRAIN 被引量:9
2
作者 路屹雄 汤剑平 +1 位作者 王元 宋丽莉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2年第3期284-296,共13页
The results from a hybrid approach that combines a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with a diagnostic model to produce high-resolution wind fields in complex coastal topography are evaluated.The diagnostic wind model(Ca... The results from a hybrid approach that combines a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with a diagnostic model to produce high-resolution wind fields in complex coastal topography are evaluated.The diagnostic wind model(California Meteorological Model,CALMET) with 100-m horizontal spacing was driven with outputs from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model to obtain near-surface winds for the 1-year period from 12 September 2003 to 11 September 2004.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wind observations at four sites.Traditional statistical scores,includ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standard deviations(SDs) and mean absolute errors(MAEs),indicate that the wind estimates from the WRF/CALMET modeling system are produced reasonably well.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relatively large,ranging from 0.5 to 0.7 for the zonal wind component and from 0.75 to 0.85 for the meridional wind component.MAEs for wind speed range from 1.5 to 2.0 m s-1 at 10 meters above ground level(AGL) and from 2.0 to 2.5 m s-1 at 60 m AGL.MAEs for wind direction range from 30 to 40 degrees at both levels.A spectral decomposition of the time series of wind speed shows positive impacts of CALMET in improving the mesoscale winds.Moreover,combining the CALMET model with WRF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simulated wind field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WRF/CALMET modeling system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 detailed near-surface wind field,but the physics in the diagnostic CALMET mode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surface winds WRF/CALMET modeling system complex terrain
下载PDF
On the Wind and Turbulence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above Complex Terrain
3
作者 George Jandieri Alexander Surmava Anzor Gvelesia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1年第1期13-28,共16页
Numerical modeling and studies of the wind fields at the junction of three continents: over the complex terrains of the South-east Europe, Asia Minor, Middle East, Caucasus and over the Black, Caspian and Medi-terrane... Numerical modeling and studies of the wind fields at the junction of three continents: over the complex terrains of the South-east Europe, Asia Minor, Middle East, Caucasus and over the Black, Caspian and Medi-terranean sea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Traveling synoptic scale vortex wave generation and subsequent evolution of orographic vortices are discovered. Wind field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efficients of subgrid scal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urbulence and the Richardson number are calcul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local relief, atmospheric hydrothermodynamics and air-proof tropopause facilitate the generation of β-mesoscale vortex and turbulence amplific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nd tropopause. Also turbulence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in the troposphere has the same nature as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mesosphere: turbulence coefficients, stratification of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the Richardson number, thickness of the turbulent and laminar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odeling Complex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wind Field MESOSCALE VORTEX Bulk RICHARDSON Number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auses of Wind Turbine Blade Damage at Japan’s Wind Farm in Complex Terrain
4
作者 Takanori Uchida 《Journal of Flow Control, Measurement & Visualization》 2018年第3期152-167,共16页
During the passage of Typhoon 0918 (Melor) over southern Honshu in Japan on 7 and 8 October 2009, strong winds with extremely high turbulence fluctuations were observed over Shirataki Mountain and the surrounding moun... During the passage of Typhoon 0918 (Melor) over southern Honshu in Japan on 7 and 8 October 2009, strong winds with extremely high turbulence fluctuations were observed over Shirataki Mountain and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in Shimonoseki, Yamaguchi Prefecture, Japan. These strong winds caused damage to wind turbine blades at the Shiratakiyama Wind Farm owned by Kinden Corpora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the blade damage, the airflow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time of the incidences are first simulated in detail with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WRF-ARW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and the RIAM-COMPACT LES turbulence model (CFD model). Subsequentl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wind pressure acting on the wind turbine blades, an airflow analysis is separately performed for the vicinity of the blades with the RANS turbulence model. Finally, the stress on the blade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EM with the RANS analysis results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Turbine BLADE DAMAGE Complex terrain METEOROLOGICAL MODEL CFD MODEL
下载PDF
复杂地形对风速廓线的影响
5
作者 程雪玲 贺园园 朱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6-1378,共13页
随着风电利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风电场建立在复杂地形的山区,为了更好地进行风能评估和风电预报,就需要了解复杂地形对风速廓线的影响。本文基于薄翼理论和湍流边界层扰动的线性化理论,采用两层模型对坡度较小的山地在其二维横截面上的... 随着风电利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风电场建立在复杂地形的山区,为了更好地进行风能评估和风电预报,就需要了解复杂地形对风速廓线的影响。本文基于薄翼理论和湍流边界层扰动的线性化理论,采用两层模型对坡度较小的山地在其二维横截面上的风廓线进行了预测,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报地形、压力、稳定度对风速增速的影响,但对于三维地形或其他因素产生的风速的复杂变化,需要进一步将其扩展至三维,并结合数值模拟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 复杂地形 薄翼理论 两层模型 风能
下载PDF
中国典型复杂地形风能资源特性及其形成机制
6
作者 朱蓉 向洋 +1 位作者 孙朝阳 常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6-237,共12页
为提高对复杂地形风资源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改进复杂地形风场数值模拟方法,分别选取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宽谷地形的藏南谷地、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深谷地形的横断山区以及代表中、小起伏丘陵山地的山西高原开展风资源特性观测实验,... 为提高对复杂地形风资源特性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改进复杂地形风场数值模拟方法,分别选取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宽谷地形的藏南谷地、代表极大起伏山地与深谷地形的横断山区以及代表中、小起伏丘陵山地的山西高原开展风资源特性观测实验,分析不同典型复杂地形条件下天气背景风场、局地大气环流、地形动力强迫、地表摩擦与热力作用对风资源特性形成的贡献,结果表明:山西高原局地大气环流的作用较小;藏南谷地和横断山区的山谷风环流对其风能资源特性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尤其是横断山区还存在多尺度的局地大气环流,传统的风电场风资源CFD数值模拟不足以描述如此复杂的风场。因此,在局地大气环流作用明显的复杂地形地区,需要采用中尺度与CFD结合的风电场选址风资源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复杂地形 激光雷达 声雷达 数值模拟 山谷风环流
下载PDF
典型峡谷Ⅴ型地貌下桥址区风特性
7
作者 张玥 刘子琦 石慧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6,共12页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该地形桥位处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围绕两个影响桥址区风特性的地形参数(山体高度和夹角),阐明Ⅴ型峡谷地形下风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推算桥面设计基准风速。结果表明:该Ⅴ型峡谷地形的最佳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分别为RNG k-ε和20 m;随着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参数的变化,风速增加幅度分别为2.37%~12.56%和1.24%~6.98%;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变参数下,梯度风高度分别为700 m和800 m左右;实际湍流强度大于规范中四类地表规范值,在离地高度40 m范围内,湍流强度更接近于D类地表。实际Ⅴ型峡谷桥址区不能简单按规范归为C类或D类地形,在设计风参数计算时应综合考虑规范和经验公式,还可借助模拟手段来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特性 Ⅴ型峡谷 数值风洞试验 湍流模型 地形参数 设计基准风速
下载PDF
考虑大气稳定度的典型复杂地形风场CFD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壮 李树民 +3 位作者 朱蓉 郑丹 刘伟毅 高建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05,共9页
为评估中国典型复杂山地风资源,实现风资源的高效利用,结合雷诺时均的k-ε两方程模型、大气粗糙度壁面函数和热浮力作用,提出能模拟不稳定、中性和稳定状态复杂地形风场特性的大气CFD模式,并针对湍流参数、大气粗糙度对风速廓线的影响... 为评估中国典型复杂山地风资源,实现风资源的高效利用,结合雷诺时均的k-ε两方程模型、大气粗糙度壁面函数和热浮力作用,提出能模拟不稳定、中性和稳定状态复杂地形风场特性的大气CFD模式,并针对湍流参数、大气粗糙度对风速廓线的影响进行参数化研究。采用两种方式驱动CFD模式:一种是通过来流上游的实测风速廓线驱动CFD模式,一种是通过WRF模式输出风速廓线和温度廓线驱动CFD模式。利用山西神池南桦山丘陵山地测风数据进行大气CFD模式验证,通过WRF-CFD耦合仿真研究山地公里级范围热浮力作用对风场的影响,详细对比不同热浮力作用下的大气CFD模式仿真精度。结果表明大气CFD模式能准确地模拟不同稳定度状态下的山区大气风环境,但对于不稳定状态下山后风场的模拟能力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电场 大气边界层 复杂地形 大气CFD模式 风廓线 大气稳定度
下载PDF
滆湖北部人工地形重塑下风浪场变化研究
9
作者 秦灏 张怡辉 +2 位作者 朱金格 胡维平 彭兆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6,共13页
风浪是影响浅水湖泊物理生境环境重要的水动力要素之一。基于滆湖实测风浪数据,建立了滆湖风浪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模拟滆湖风浪随风场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滆湖北部水域在人工地形重塑工程实施后的风浪变化情况分析。结... 风浪是影响浅水湖泊物理生境环境重要的水动力要素之一。基于滆湖实测风浪数据,建立了滆湖风浪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模拟滆湖风浪随风场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滆湖北部水域在人工地形重塑工程实施后的风浪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盛行风下,风浪强度和湖底扰动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衰减,这有利于水体透明度和水底光照条件的改善。风浪强度的衰减使得具有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与发育风浪条件的水域面积显著扩增。人工地形重塑的实施,有利于滆湖北部水域水生植被物理生境环境改善,从而为滆湖北部水域水生植被的修复提供较好的环境支撑,也为其他浅水湖泊地形重塑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滆湖 风浪 地形重塑 风浪扰动 生境环境
下载PDF
风力机周围流场可视化平台设计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相军 蒋丽凤 +1 位作者 杨俊伟 杨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0,共8页
风力机广泛应用于海上、陆上和建筑物上,而复杂的流固耦合特性成为制约风力机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力机周围流场可视化在目前教学和科研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该文基于现有的风洞实验室平台,设计风力机气动流场可... 风力机广泛应用于海上、陆上和建筑物上,而复杂的流固耦合特性成为制约风力机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力机周围流场可视化在目前教学和科研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该文基于现有的风洞实验室平台,设计风力机气动流场可视化教学实验方案和装置,旨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不同风况下的风力机尾流特性和气动规律,阐明屋顶垂直轴风力机的耦合流动机理和流场变化规律,探明复杂地形和风力机周围流场的时空特征,量化不同参数对风力机流场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该平台探索“双碳”目标下风力机结构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建立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风洞试验 可视化平台 风力机 本科生教学
下载PDF
新源县复杂地形下风电场的风场结构特征分析
11
作者 艾力亚尔·艾海提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3 位作者 刘军建 马玉芬 刘宗会 王豫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新源县风电场周边气象站及测风塔观测资料、ERA5-Land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新源县风电场的风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风电场周边气象站的逐小时10 m风速均呈现出早晚偏低、中午偏高的变化规律,且风向以东风和南风为主... 利用新源县风电场周边气象站及测风塔观测资料、ERA5-Land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新源县风电场的风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风电场周边气象站的逐小时10 m风速均呈现出早晚偏低、中午偏高的变化规律,且风向以东风和南风为主。测风塔的观测风向以南风和北风为主,随高度升高,南风呈现向西南偏转的趋势。(2)ERA5-Land资料与观测资料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很好地再现研究区域风场变化。(3)2022年7月23—24日风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风场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模拟风场呈现出显著的山谷风特征。其中,研究区域夜间的风向以东南风为主,白天以东北风为主,傍晚以西北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ERA5再分析资料 风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微地形风场下架空输电导线风致振动特性分析
12
作者 赵珊鹏 马爱彪 +3 位作者 张友鹏 张文韬 王锋 张海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7-1580,共14页
为研究微地形下架空输电导线风振特性以完善输电线路抗风设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模拟得出微地形下不同线路处风速及攻角变化规律,并推导输电导线相对运动时的脉动风荷载。建立跨越微地形的三跨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利用谐波合... 为研究微地形下架空输电导线风振特性以完善输电线路抗风设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模拟得出微地形下不同线路处风速及攻角变化规律,并推导输电导线相对运动时的脉动风荷载。建立跨越微地形的三跨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利用谐波合成法(WAWS)模拟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线路脉动风场,对导线施加风荷载,分析微地形下输电导线风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地形下,来流经谷口与山顶时加速明显,水平风速最大加速比达到1.42,坡前垂向风速不可忽略;相较平地风场,跨越山谷、山顶线路第二跨导线的跨中水平位移幅值分别增大58.27%和56.39%,导线水平张力和绝缘子风偏角度大幅增加,导线覆冰舞动可能导致空气间隙不足发生放电,在抗风设计时须增大设计风速;坡前线路风振位移减小,可适当减小安全裕度。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山地地形下输电导线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输电线路 气动力参数 数值模拟 风致振动
下载PDF
高海拔区域复杂山地地形的风能资源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松涛 《电工技术》 2024年第6期49-54,58,共7页
选择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海拔山地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并处理了该区域1个气象站1981~2015年的统计数据以及该区域内4个测风塔1年的实测数据,开展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发现,该区域局部地形复杂,海拔在3530~3950 m,面积约为40 km^(2),西南风影响... 选择四川省凉山州某高海拔山地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并处理了该区域1个气象站1981~2015年的统计数据以及该区域内4个测风塔1年的实测数据,开展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发现,该区域局部地形复杂,海拔在3530~3950 m,面积约为40 km^(2),西南风影响较大,风能资源较丰富。通过频率分析发现该区域风向稳定,WSW方向风速和风能最大。计算该区域风功率密度为2级,属IEC II/III类风电场。另外,研究表明该区域50年一遇最大风速低于IEC标准值,但湍流指数达到IEC B类,风电机组疲劳载荷影响需要评估。该研究为高原山地复杂地形区域的风电场开发提供了科学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也为该区域的风电场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区域 山地地形 风能资源评估 极端风速
下载PDF
WindSim软件在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美琳 罗勇 周荣卫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复杂地形的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对于风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软件WindSim对我国复杂地形新疆托克逊县境内某风电场2007年的风资源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观... 复杂地形的风能资源评估研究对于风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软件WindSim对我国复杂地形新疆托克逊县境内某风电场2007年的风资源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WindSim软件对我国复杂地形地区平均风速的模拟能力比较好,10m、40 m、50 m、70 m高度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是12.91%、10.21%、9.68%、12.91%。同时,WindSim软件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该区域2007年的主导风向,而且对该年的有效风速频率的模拟效果也很好。此风电场风能资源模拟试验说明,该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进一步说明WindSim软件对我国复杂地形地区的风能资源评估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Sim 风速风向模拟 风能资源评估 复杂地形
下载PDF
中国岛礁区热带气旋不同空间分辨率风场模拟比较研究
15
作者 胡晓 方伟华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15,共15页
中国岛礁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受热带气旋灾害影响大。高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风场模拟有助于表达风速空间异质性,对面积相对较小的岛礁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热带气旋路径、岛礁分布、土地覆盖以及数字高程数据,按照1... 中国岛礁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受热带气旋灾害影响大。高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风场模拟有助于表达风速空间异质性,对面积相对较小的岛礁地区开展高分辨率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热带气旋路径、岛礁分布、土地覆盖以及数字高程数据,按照1000、90和30 m分辨率风场模型模拟了中国岛礁区历史热带气旋风速,分地形类型对比分析了各分辨率下岛礁模拟风速大小的差异性,并比较了不同空间分辨率热带气旋100 a一遇风速的差异。结果表明:1)30 m空间分辨率风速模拟准确率更高,模拟风速与8个站点实测风速的均方根误差为4.28 m/s,比90和1000 m模拟结果误差分别降低了0.08和1.04 m/s;2)不同空间分辨率模拟风速误差与地形类型相关,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90和1000 m模拟风速与30 m模拟风速的对比表明,平均风速模拟差异比例在山峰地形下分别为6.57%和7.61%,山谷地形下分别为21.28%和17.35%,峭壁地形下分别为22.85%和23.37%,且30 m模拟风速对于迎风坡与背风坡地形转换更敏感;3)对于100 a一遇热带气旋风速,30 m模拟风速会出现最大的风速值且空间差异更大。以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为例,1000、90、30 m分辨率下的模拟风速最大值分别为71.13、73.18和79.97 m/s,标准差分别为3.88、3.72和7.1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风场 空间分辨率 复杂地形 岛礁区 中国
下载PDF
高海拔输电线路走廊风场实测及湍流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杨风利 邵帅 +2 位作者 张宏杰 苏志钢 范荣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17,共9页
在海拔高度为4 500 m的西藏那曲镇高山平原地貌建立了两两间距为10 m、20 m和30 m的4点位同步脉动风速实测系统,获得了持续1.5年的高海拔地区连续大风风速样本,10 min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最大值分别达到33.6 m/s和45.0 m/s以上,实测顺风... 在海拔高度为4 500 m的西藏那曲镇高山平原地貌建立了两两间距为10 m、20 m和30 m的4点位同步脉动风速实测系统,获得了持续1.5年的高海拔地区连续大风风速样本,10 min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最大值分别达到33.6 m/s和45.0 m/s以上,实测顺风向湍流强度和横风向湍流强度的均值分别为0.134和0.123,介于DL/T 5551-2018《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规定的A类地貌和B类地貌湍流强度之间。基于任意两个测点的同步脉动风速,计算了顺风向脉动风速分量沿导线方向的空间相关系数及湍流积分尺度,广义极值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高风速样本湍流积分尺度的概率分布。实测样本风速越高,湍流积分尺度均值越大,当样本风速限值取8.0 m/s和20.0 m/s时,湍流积分尺度均值相差22.5%。20.0 m/s以上高风速样本的湍流积分尺度均值为106.96 m,约为DL/T 5551-2018《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规定值50 m的2.1倍,导地线风荷载增大约6.1%,即高海拔高山平原地貌导地线风荷载可能会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平原地貌 高风速 互相关 湍流积分尺度 风荷载
下载PDF
台风“烟花”登陆浙江前后强降水雨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17
作者 钱卓蕾 钱月平 马洁华 《气象科学》 2024年第4期643-654,共12页
利用GPM_3IMERGM降水产品、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黑体亮度温度(Blackbody Brightness Temperature,TBB)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台风“烟花”登陆浙江前后强降水雨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如下:(1)台风“烟花”登陆前后降水强度减弱慢,... 利用GPM_3IMERGM降水产品、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黑体亮度温度(Blackbody Brightness Temperature,TBB)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台风“烟花”登陆浙江前后强降水雨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如下:(1)台风“烟花”登陆前后降水强度减弱慢,强降水雨带分布不对称,登陆前强降水中心在北侧,且存在外围强降水雨带,登陆后强降水中心转至东侧并出现尾部雨带;(2)台风“烟花”引导气流弱、移速慢,台风“查帕卡”和“尼伯特”加强水汽输送,使得“烟花”强度减弱缓慢,维持强降水;“烟花”登陆前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南海,登陆后主要来自东侧西太平洋,有利于降水中心向东偏移;(3)垂直风切变的变化与台风“烟花”雨带中心移动有较好对应关系,雨带中心一般位于顺切变左侧或顺切变方向;台风“烟花”登陆前垂直散度场结构向北倾斜,台风区域内的上升运动自北向南减弱,登陆后散度场结构向东倾斜,上升运动自东向西减弱,台风降水中心逐渐从北侧移至东侧;(4)台风“烟花”登陆前的外围雨带受到杭州湾地形辐合和龙门山地形抬升作用影响,登陆后的尾部雨带主要与海岸线附近的摩擦辐合和四明山地形抬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 强降水雨带 垂直风切变 东风急流 地形
下载PDF
某山地风电项目测风方案探析
18
作者 张立军 石万清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风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发受到重视,在开发利用复杂地形的风能资源时,合理的测风方案对准确评估场址风能资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华中某山区风电场资源评估案例,采用Meteodyn WT软件对该案例不同测风方...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风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发受到重视,在开发利用复杂地形的风能资源时,合理的测风方案对准确评估场址风能资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华中某山区风电场资源评估案例,采用Meteodyn WT软件对该案例不同测风方案下电量模拟结果和测风塔互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风塔的准确代表性对模拟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复杂山地下测风塔的垂直代表性非常有限,当测风塔代表性不足时会产生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差,从而影响项目合理性的开发评估。在复杂山地项目开发前期,建议业主应充分重视测风塔在垂直代表性上有限的风险。对于海拔高差较大的项目,测风方案应对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风况均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风电场 测风塔
下载PDF
地形对宜昌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扩散条件影响
19
作者 成勤 岳岩裕 +3 位作者 罗剑琴 毛成忠 王清龙 饶少林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宜昌市三面环山地形对PM_(2.5)、PM_(10)和O_(3)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和其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污染物中,PM_(2.5)污染最严重,O_(3)污染天数少于PM_(10)污染天数,但污染超... 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宜昌市三面环山地形对PM_(2.5)、PM_(10)和O_(3)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和其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污染物中,PM_(2.5)污染最严重,O_(3)污染天数少于PM_(10)污染天数,但污染超标程度高于PM_(10)的超标程度。受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影响,宜昌市“喇叭口”地形内大气污染最重。(2)在地形和区域输送的影响下,“喇叭口”内易形成大气污染。冬季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污染路径主要为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潜在源区主要为河南北部和东部、荆门、荆州。夏季O_(3)为主要污染物,污染轨迹主要为偏南和偏东路径,潜在源区为江汉平原和宜昌南部。(3)地表风速与PM_(2.5)、PM_(10)浓度负相关,但受传输过程影响,平均风速大于3.3 m·s^(-1)时,PM_(2.5)、PM_(10)浓度波动较大;与O_(3)浓度正相关,但在平均风速大于2.1 m·s^(-1)时,O_(3)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受“喇叭口”地形影响,偏东风为造成宜昌城区PM_(2.5)污染的主风向。受长江河谷地形影响,NW风和E风易造成宜昌城区O_(3)浓度升高。(4)降水对污染物有湿清除作用,降水量与污染物浓度负相关;但降水量小于5 mm时,可能出现PM_(2.5)浓度成倍增长的情况;降水量大于25 mm时,PM_(10)的负清除率占比有所上升;降水对O_(3)的正清除率占比最高,但平均清除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大气污染特征 气流轨迹 平均风速 盛行风向 湿清除
下载PDF
地形和建筑触发珠海机场低空风切变数值模拟
20
作者 杨巧兰 蒋晓威 +3 位作者 夏冬 黄照亮 李智标 邓丽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0,共14页
为了分析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对珠海机场风场的影响及是否会诱发低空风切变,利用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珠海机场周围地形和建筑物进行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北、西北偏北和东北风背景下机场上空低空风切变的易发区。结果表明:(1)3个风向... 为了分析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对珠海机场风场的影响及是否会诱发低空风切变,利用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珠海机场周围地形和建筑物进行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北、西北偏北和东北风背景下机场上空低空风切变的易发区。结果表明:(1)3个风向下地形和建筑物在机场跑道引起的风速波动均出现在500 m高度以下,且均主要出现在沿着跑道的方向;(2)吹北风和西北偏北风时,风切变均发生在100~500 m高度,主要由地形引起;(3)吹北风时,在跑道南端以外(距端口0.0~1.4 km区间)发生低空风切变的概率最大,其次在跑道南端附近(跑道内距端口0.2~1.5 km区间),吹西北偏北风时,在跑道南端附近(向外距端口0.5 km至向内距端口1.1 km区间)发生低空风切变的概率最大,其次在跑道中点附近(0.3 km区间);(4)吹东北风时,机场跑道风切变发生概率低。研究结果可为珠海机场低空风切变的探测和预警提供基础,为风切变的防范提供依据,对今后的机场选址及航空安全气象风险评估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风切变 CFD模拟 复杂地形 建筑 机场跑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