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被引量:4
1
作者 TANG Changchun FAN Jie SUN We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11期1377-1392,共16页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TDS) distribu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use of statistical and spatial data,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the analytic hiera...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TDS) distribu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use of statistical and spatial data,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studied,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and a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basin, and promoting 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constraint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at high-value regions (grades V-VIII)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basin. The suitable development regions account for 22.95% of the total basin area, mainly includ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e provincial capitals,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most prefecture-level cities. The variation of TDS is significant among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basin, and the high-value areas account for 8.24%, 35.70% and 82.97% of the total areas of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respectively. Thre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1) strict control of the basin development intensity, setting up an efficient and well-organized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2)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al polic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nctional orientations, and (3)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thus promoting integrated basi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tds distribution policy Yangtze River Basin
原文传递
县域国土空间“双评价”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山西省清徐县为例
2
作者 孙莹洁 潘建永 +1 位作者 吕永高 朱继良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4期140-148,共9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而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国土空间双评价如何支撑县域规划一直是重点研究的问题。围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选取、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而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国土空间双评价如何支撑县域规划一直是重点研究的问题。围绕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选取、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优化4个关键问题,以山西省清徐县为研究区,提出基于短板-长板理论的资源环境要素分析和基于地区特色+上下协同的国土空间优化模式,构建适应地区特点的县域双评价框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清徐县除西部山区、汾河两侧、潇河和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外,其他地区均为农业生产适宜区和城镇建设适宜区;清徐县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规模主要受水资源约束,该地部分农业灌概区已超出水资源承载规模。研究合理划分清徐县生态、农业、城镇优先发展区,提出县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优化建议,为清徐县等县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提供了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基于TOPSIS模型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3
作者 张雅杰 欧嘉婵 《特区经济》 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
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宜昌市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现有开发强度、经济发展潜力3个维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与Topsis模... 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宜昌市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现有开发强度、经济发展潜力3个维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与Topsis模型评价当地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结果表明,宜昌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值介于0.3901~0.5582之间,处于较高水平的区县较少;空间上存在较明显的集聚特征,高—高聚类分布在宜昌市中部核心城区,高—低聚类分布在夷陵区及点军区,低—低聚类分布在西南部区县,不显著区域主要分布在宜昌市的边缘县区;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向中间聚拢,中部成为开发热点区,同时也表明其整体空间集聚性较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TOPSIS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模型 宜昌市
下载PDF
基于“双评价”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璠 鲁成树 +1 位作者 臧玉多 朱琦 《自然资源情报》 2023年第8期44-51,共8页
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安全格局,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为核心,探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实践路径。首先,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测算资源环境... 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安全格局,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为核心,探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实践路径。首先,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测算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然后,基于“双评价”结果识别生态源地与生态节点;其次,构建MCR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分布;最后,综合“双评价”与“源地-阻力面-生态廊道”识别结果,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呈“四屏两横两纵多点”分布,生态源地集中分布于北部、南部、东北至西南山脉方向;生态廊道呈两横两纵分布,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部分廊道存在生态断裂现象。研究结果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生态安全格局
下载PDF
基于生态优先与未来情景模拟的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
5
作者 吴可欣 税伟 +1 位作者 张永永 林咏园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77-383,共7页
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未来开发适宜性3个维度构建耦合情景模拟的动态评价框架,通过层次分析法、元胞自动机模拟、多要素空间叠置等方法与技术,对闽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的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三角地区内适宜、基本适宜、基... 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未来开发适宜性3个维度构建耦合情景模拟的动态评价框架,通过层次分析法、元胞自动机模拟、多要素空间叠置等方法与技术,对闽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的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三角地区内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的面积占比分别为9.84%,27.71%,27.58%,34.87%,开发适宜性整体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适宜与基本适宜地区分布呈现“中心外围”格局.厦门市的适宜开发区面积占比最高(18.95%),泉州市临海各县市适宜区的面积均超过10%,漳州市的开发适宜性程度相对较低.基本不适宜与不适宜区的面积在闽三角生态涵养区的占比高达79.35%,92.80%,适宜程度高值区与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重叠.顺应未来用地需求及各县市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是优化闽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 城市群 闽三角 生态优先 情景模拟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国土空间适宜性格局特征及分区研究
6
作者 徐磊 张世珍 +3 位作者 胡浩 杨静园 张长春 马立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4期469-480,共12页
科学实现空间适宜性分区是国土空间优化的基础。为了优化国土空间适宜性格局,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生态保护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城镇建设功能的城市群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NRCA)... 科学实现空间适宜性分区是国土空间优化的基础。为了优化国土空间适宜性格局,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生态保护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城镇建设功能的城市群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NRCA),得到京津冀城市群国土空间适宜性格局特征,给出了6种功能类型区的分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国土空间适宜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生态保护功能低适宜性和一般适宜地区集中于京津冀城市群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功能低适宜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中部平原地区;燕山、太行山山脉以北城镇建设功能适宜性较低。(2)划分京津冀城市群国土空间为生态保护功能优势区、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城镇建设功能优势区、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生态保护-城镇建设功能优势区、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功能优势区,并提出各类型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优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 比较优势 分区优化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烟台市为例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静 翟天林 +3 位作者 赵晓东 宋子秋 袁昕怡 孔雪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34-3645,共12页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思维,以资源环境禀赋为基础,构建了本底约束-综合限制-承载力评价-多空间适宜评价的资源环...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思维,以资源环境禀赋为基础,构建了本底约束-综合限制-承载力评价-多空间适宜评价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逻辑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烟台为例,设置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不同情景,综合运用特尔斐法及多要素空间叠置等方法,开展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资源环境对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与限制总体较小,高限制区面积仅占烟台国土面积的6.09%。②烟台市不同区县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从西北部向东南,烟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出逐渐提高的变化趋势。③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情景,烟台市各县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差异显著,适宜建设区范围为2380 km^2。面向城市生态系统一般保护情景,烟台市适宜建设区面积达2610 km^2,不适宜建设开发区与适宜建设开发区数量结构为1.12∶1,未来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两种情景下烟台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适宜建设区面积均大于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确保了烟台市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结果可为烟台市国土空间优化以及相关地区政府部门重大决策、战略部署等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 烟台市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反思 被引量:18
8
作者 岳文泽 韦静娴 陈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厘清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概念内涵,揭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适宜性评价的核心需求和现实挑战,反思与改进评价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概念经历了从土地利用到国土空间开... 研究目的:厘清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概念内涵,揭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适宜性评价的核心需求和现实挑战,反思与改进评价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概念经历了从土地利用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嬗变,具有空间协调性、时序统筹性、效益综合性三重内涵;(2)国土空间规划对适宜性评价提出了安全、效率、品质等需求;(3)现行适宜性评价思路忽视了人类活动与国土空间长期交互的“适应性”状态、对地域功能的空间联系缺乏足够重视、对多元人本需求关注不足;(4)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尊重国土空间“适应性”状态、满足人类多层次需求、凸显适宜性空间结构,建立适宜性评价、适应性修正、结构性优化“三位一体”的思路。研究结论:科学辨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内涵,应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和挑战,改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和思路,赋能国土空间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国土空间规划 多宜性 适应性 人本性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娟 李振林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第9期57-60,I0002,共5页
基于三生空间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于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国土空间、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临泽县为例,利用GIS技术和“千层饼”模型,以5 m×5 m的格网大小为基本单元,开展基于三生空间的国土空间开发... 基于三生空间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于合理布局和有序开发国土空间、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临泽县为例,利用GIS技术和“千层饼”模型,以5 m×5 m的格网大小为基本单元,开展基于三生空间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多尺度定量揭示了临泽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状况。该方法可为县域单元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优化配置与有序开发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县域 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 临泽
下载PDF
土地覆盖资源供给与土地利用需求均衡: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自然经济学逻辑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珂 林逸凡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1期37-42,共6页
以现试行的“双评价”技术方法对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时,往往出现评价出的农业生产适宜与城镇建设适宜用地重叠,难以支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落地实施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受启于具有“自然的经济体系”之誉的生态... 以现试行的“双评价”技术方法对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时,往往出现评价出的农业生产适宜与城镇建设适宜用地重叠,难以支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落地实施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受启于具有“自然的经济体系”之誉的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共源关系,运用基础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厘清土地覆盖资源供给与土地利用需求的多对多关系,解译出对土地覆盖资源利用的五大原则,提出“以追求正外部性为准则,以反映自然生态状况的土地覆盖资源供给和承载人类社会需求的土地利用之间的供需均衡为目的”的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自然经济学路径,以保障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落地实施能充分发挥土地覆盖的生态功能,并在“产权”清晰中可持续管理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经济学
下载PDF
新时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思考——基于广东省评价实践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伟莲 张虹鸥 +1 位作者 李升发 吴旗韬 《广东土地科学》 2019年第2期4-9,共6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梳理分析现有的技术文件入手,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析新时代"双评价"的技术思路与特色,总结广东省试评价实践经验,提出未来评价应注意问题。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广东省
下载PDF
规划转型背景下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青 于立 陈有川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5期34-39,共6页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既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筑了框架,也提出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既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筑了框架,也提出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进行多学科交融研究.因此,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要素和区位条件,确定国土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等的适宜程度.本文主要以青岛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实践案例,在客观真实公正地摸清资源环境资源本底条件基础上,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的战略引领,以期支撑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规划转型 主体功能区 青岛市
下载PDF
长三角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长兴县为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石龙宇 冯运双 高莉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495-6504,共10页
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相互关联极为密切,地区间相互影响显著。而作为长三角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县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该地区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基于用地发... 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相互关联极为密切,地区间相互影响显著。而作为长三角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县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该地区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基于用地发展潜力和生态约束研究,构建了一套通用、快速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基于空间可达性分析评价县域土地开发潜力,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评价土地生态约束。利用潜力-约束模型评价长兴县土地开发潜力和生态约束,得出长兴县土地适宜开发建设区域的面积约358 km2,占全域总面积的24.6%,呈中部聚集、四周分散的格局。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护耕地,强化国土空间管制保护生态空间,开展生态修复保障生态系统健康,多手段预防自然灾害,以期优化长兴县未来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指导县域国土空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潜力-约束模型 叠加分析 长兴县
下载PDF
陆海统筹视角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集成评价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候勃 岳文泽 +1 位作者 韦静娴 陈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1-472,共12页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全域全要素互动互联的“陆海统筹”理念为沿海地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陆、海系统“三类空间”(农业/渔业、城镇/港口、生态)功能和多要素集成评价思维,... 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全域全要素互动互联的“陆海统筹”理念为沿海地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陆、海系统“三类空间”(农业/渔业、城镇/港口、生态)功能和多要素集成评价思维,构建了陆海统筹视角下沿海地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类空间’功能评价-冲突识别-统筹修正”的三步走集成评价方法。嘉兴实证案例结果表明,该集成评价方法可以科学、准确地识别沿海地区陆海空间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区,并通过冲突区域评价结果统筹,确定未来适宜进行建设、生产以及生态保护的陆海空间总规模,实现陆海统筹理念下沿海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一张图”,进而提升沿海地区空间管制的科学性和有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三类空间 集成评价 浙江嘉兴
下载PDF
宁波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婉丽 李伟芳 +2 位作者 赵宇 薛燕 周悦 《上海国土资源》 2022年第1期17-22,共6页
国土空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为评估和优化宁波市国土空间格局,分别从生态、农业、建设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探讨该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合理承载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宁波市农建双宜空间面积占全域土地的42.80%,主... 国土空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为评估和优化宁波市国土空间格局,分别从生态、农业、建设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探讨该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合理承载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宁波市农建双宜空间面积占全域土地的42.80%,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宜农区域占比12.19%,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宜建区域占比5.14%,分布较为分散;适宜于作为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占比39.88%,主要位于市域内的山地丘陵、湿地以及生态廊道。(2)宁波市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规模分别控制在44.58%-62.96%、22.68%-29.57%和14.36%-25.85%之间较为合理。(3)宁波市“三类用地”的现状规模均处于合理规模范围内,但其占比均接近临界值,且部分用地的分布不甚合理,故其优化的重点主要在于空间布局的调整。基于以上评价结果,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进行分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开发格局 适宜性评价 合理规模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基础评价——以青岛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连莉 罗研 +1 位作者 刘晓东 梁涛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10期17-26,共10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简称“承载力评价”)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支撑。本文是基于《青岛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2016—2035年)》评价工作,从要素分析、因子选取、指标计算、阈值确定...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简称“承载力评价”)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支撑。本文是基于《青岛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2016—2035年)》评价工作,从要素分析、因子选取、指标计算、阈值确定、权重确定、等级划分等方面构建了青岛市基础评价的技术框架,着重解决基础评价的交互关系、陆海统筹,提出功能适用性的初步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多规合一 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价 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 陆海统筹 青岛市
下载PDF
基于“双评价”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黄石市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申杨 龚健 +2 位作者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36,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黄石市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分类技术与方法研究--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荣玥芳 曹圣婕 刘津玉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1-59,共9页
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已在我国全面展开,如何形成一套客观的、与国土空间规划及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村庄分类方法尚有待探索。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提出了先定性、后定量的村庄分类思路。首先,提取关键性因素将一部分村庄先行分类;其... 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已在我国全面展开,如何形成一套客观的、与国土空间规划及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村庄分类方法尚有待探索。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提出了先定性、后定量的村庄分类思路。首先,提取关键性因素将一部分村庄先行分类;其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中的4类村庄特征和地方发展现状,构建包含5个一级因子、18个二级因子的乡村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赋权求和、GIS数据分析等方法为村庄打分并分级,结合定性分析结果构建二层级的村庄分类体系;最后,针对各类村庄提出差异化发展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振兴 村庄分类 发展适宜性
下载PDF
“双评价”分析及其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的应用——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品 高也 +1 位作者 付开宇 申曦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年第3期44-50,共7页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根据土地、水、生态等资源要素的分析、赋权、叠加,计算出蒙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根据对地形条件、区位条件以及限制条件各因素的整理和加权计算,得出蒙自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双评价"...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根据土地、水、生态等资源要素的分析、赋权、叠加,计算出蒙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根据对地形条件、区位条件以及限制条件各因素的整理和加权计算,得出蒙自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双评价"研究结果应用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蒙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高值区域主要重合在蒙自坝区南部和西北部,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时候应重点关注地方新建、扩建开发区(园区)、城市新区情况,以及区域内林地资源变化情况和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情况;(2)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空间适宜性评价能够对领导干部在任期间对于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质量监管与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评价结果有助于审计工作组在正式建立审计方案前了解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确定重点审计区域,形成有力的审计证据;(3)"双评价"结果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为自然资源审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蒙自市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研究——以贵溪市为例
20
作者 罗璇 于少康 +3 位作者 罗志军 汪浩 郭松 饶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70-176,共7页
以江西省贵溪市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和相关模型法开展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方法,结合相关规划成果,划定了自然生态空间初步范围,并对生态空间进行了分级分类,结... 以江西省贵溪市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和相关模型法开展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方法,结合相关规划成果,划定了自然生态空间初步范围,并对生态空间进行了分级分类,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和部门管理特点,进一步修正了生态空间范围,以期为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国土空间分区划定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自然生态空间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贵溪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