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项精细运动测试在脑瘫患儿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阳伟红 王跑球 +3 位作者 王益梅 李惠枝 胡继红 张惠佳 《中国康复》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映脑瘫(CP)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75例非偏瘫CP患儿和29例偏瘫型CP患儿,均进行UEFT、Gesell、PDMS-2测试。分析UEFT分值与Gesell中精细运动年龄(DA)、发育商(DQ)、PDMS-2中抓握...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映脑瘫(CP)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75例非偏瘫CP患儿和29例偏瘫型CP患儿,均进行UEFT、Gesell、PDMS-2测试。分析UEFT分值与Gesell中精细运动年龄(DA)、发育商(DQ)、PDMS-2中抓握原始分、抓握标准分、视觉-整合原始分、视觉-整合标准分、精细运动发育商(FMQ)的相关性,比较偏瘫型CP患儿UEFT中健侧手和患侧手的差异性。结果:75例CP非偏瘫患儿UEFT分值与Gesell中DA和DQ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828、0.462,P均<0.01);UEFT分值与PDMS-2中抓握原始分及标准分、视觉-整合原始分及标准分、FMQ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717、0.477、0.689、0.378、0.503,P均<0.01)。29例CP偏瘫患儿健侧手UEFT分值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PDMS-2发育量中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722、0.713、0.778,P均<0.01);患侧手UEFT评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PDMS-2发育量中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591、0.633、0.713,P均<0.01)。偏瘫型CP患儿健侧手和患侧手UEFT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08,P<0.01)。结论:UEFT、Gesell和PDMS-2发育量表均可用于CP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定,而UEFT分值能更好地反映偏瘫型CP患儿健、患手精细运动功能的差异,更利于制订康复计划与确定康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 GESELL发育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脑瘫
下载PDF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与Ge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阳伟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4例脑瘫患儿分为非偏瘫组(n=76)和偏瘫组(n=28)。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对所有患儿进行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测试。比较UEFT...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4例脑瘫患儿分为非偏瘫组(n=76)和偏瘫组(n=28)。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对所有患儿进行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测试。比较UEFT评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的发育年龄(DA)和发育商(DQ)的相关性,同时比较脑瘫偏瘫患儿中健手和患手UEFT评分。结果非偏瘫组患儿UEFT评分与Gesell的精细运动DA强相关(r=0.752,P<0.001),与DQ中等相关(r=0.456,P<0.001)。偏瘫组患儿健侧UEFT评分与Gesell的精细运动DA强相关(r=0.722,P<0.001),患侧UEFT评分与DA中等相关(r=0.591,P<0.001);双侧UEFT评分均与DQ不相关(r<0.186,P>0.05);健侧UEFT评分显著高于患侧(Z=-4.708,P<0.001)。结论临床康复评定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时,均可使用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UEFT在精细运动中更能全面地了解患儿偏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精细运动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 GESELL发育量表
下载PDF
人脑功能连接组:方法学、发展轨线和行为关联 被引量:23
3
作者 左西年 张喆 +1 位作者 贺永 臧玉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399-3413,共15页
人脑内部功能连接的全体称为功能连接组,其功能复杂性表现在:(ⅰ)结构到功能的产生机制;(ⅱ)脑功能到心理行为的产生机制(心脑关联);(ⅲ)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功能发展轨线.一直以来,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揭示人脑功能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特征... 人脑内部功能连接的全体称为功能连接组,其功能复杂性表现在:(ⅰ)结构到功能的产生机制;(ⅱ)脑功能到心理行为的产生机制(心脑关联);(ⅲ)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功能发展轨线.一直以来,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揭示人脑功能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特征及其深层机制.上述问题的研究能够极大地改善对人脑功能的理解,改进长期以来必须依赖于动物脑功能模型的状况,为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的脑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正常参考(常模),进而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诊断、预警、干预和后期评价.但限于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与脑功能有关的上述问题因极具挑战性而尚未被系统地展开研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人脑功能的研究现状.本文综述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人脑功能连接组的计算方法及其重测信度、功能发展轨线应用、心理行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功能连接组 静息态磁共振 重测信度 发展轨线 心脑关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