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tra-substituted Amino Aluminum Phthalocyanine as a New Red-region Fluorescent Substrate for Horseradish Peroxidase 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黄浩 李东辉 +3 位作者 陈小兰 曲会英 丁马太 许金钩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573-1578,1463,共6页
The use of tetra-substituted ammo aluminum phthalocyanine (TAAIPc) as a new red-region fluorescent substrate for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investigated. TAAIPc displayed ... The use of tetra-substituted ammo aluminum phthalocyanine (TAAIPc) as a new red-region fluorescent substrate for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investigated. TAAIPc displayed an excitation maximum at 610 nm and emission maximum at 678 nm in a strong acidic medium. In the presence of HRP, trace amounts of H2O2 could rapidly and significantly react with TAAIPc, thus quenching the fluorescence of TAAIPc. The Michaelis-Menten parameters Km and Vmax were measured to be 2.82 × 10?6 mol/L?1 and 6.0 × 10?9 mol·L?1,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AAIPc was used in an HRP-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of α-fetoprotein (AFP) in human serum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AFP could be determ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5–200 n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2 ng/mL, which was close to that of radioimmunoassay. The advantage of proposed method was strongly minimizing the interference resulting from background fluorescence or scattering light and had a high analytical sen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substituted amino aluminum phthalocyanine red-region fluorescent substrate horseradish peroxidas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全文增补中
基于金纳米棒的等离子体荧光增强体系构建及其对四羧基铝酞菁单态氧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川 曾颜 +2 位作者 黄靖茹 谢桢烨 王东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在合适的外场激发下,金属纳米粒子可以产生较强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并使其周围荧光分子的荧光明显增强,该现象称为金属增强荧光。在实际制备中,荧光增强往往与荧光分子的光谱性质和荧光分子与金属表面的距离息息相关。本实验以金纳米棒(Au... 在合适的外场激发下,金属纳米粒子可以产生较强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并使其周围荧光分子的荧光明显增强,该现象称为金属增强荧光。在实际制备中,荧光增强往往与荧光分子的光谱性质和荧光分子与金属表面的距离息息相关。本实验以金纳米棒(Au NRs)为基底材料,光敏剂四羧基铝酞菁(AlC_(4)Pc)为荧光分子,合成了Au NRs@SiO_(2)-AlC_(4)Pc纳米粒子,通过匹配Au NRs的径向表面等离子共振峰与AlC_(4)Pc的荧光发射峰,制备从2.1 nm至28.6 nm不同厚度的SiO_(2)壳层以调整Au NRs和AlC_(4)Pc的间距,最终间距为10.6 nm时获得了7.0倍的荧光增强和2.1倍的单态氧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棒 表面等离子共振 四羧基铝酞菁 金属增强荧光 金属增强单态氧
下载PDF
新型四羧基铝酞菁-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在酸度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小兰 邹健莉 +1 位作者 赵婷婷 黎中宝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1-1614,共4页
首次制备出红区荧光染料四羧基铝酞菁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环己烷、正己醇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按一定体积比(12.3:1.04:1)混合均匀,形成清澈透明的溶液;将适量的四羧慕铝酞菁溶解到浓氨水中,加... 首次制备出红区荧光染料四羧基铝酞菁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环己烷、正己醇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按一定体积比(12.3:1.04:1)混合均匀,形成清澈透明的溶液;将适量的四羧慕铝酞菁溶解到浓氨水中,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形成反向胶束。搅拌10min后加入一定量的四乙氧基硅烷,加快搅拌速度,促使四乙氧基硅烷进入反相胶束中的“纳米水池”,在碱性条件下,四乙氧基硅烷水解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荧光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将一定量四羧基铝酞菁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溶于水溶液中,随溶液pH值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并在pH5.02,11.98的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溶液酸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已成功地用于自来水和模拟生物体系中pH的测定。预期该技术有望用于细胞内H^+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粒子 四羧基铝酞菁 反向胶束 酸度测定
下载PDF
四羧基铝酞菁与硫酸庆大霉素相互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兰玲 唐宁莉 王秋红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1,共3页
在弱酸性介质中,四羧基铝酞菁和硫酸庆大霉素本身的共振散射(RLS)均较弱,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时,RLS显著增强,在350~500nm之间有一个强散射带,最大散射峰位于401nm。而且散射强度与硫酸庆大霉素的浓度成正比,可用于... 在弱酸性介质中,四羧基铝酞菁和硫酸庆大霉素本身的共振散射(RLS)均较弱,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时,RLS显著增强,在350~500nm之间有一个强散射带,最大散射峰位于401nm。而且散射强度与硫酸庆大霉素的浓度成正比,可用于硫酸庆大霉素的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25~1.5μg/mL,检出限0.018μg/mL。方法可用于市售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庆大霉素 四羧基铝酞菁 共振散射
下载PDF
基于八羧基酞菁铝近红外荧光检测铜(Ⅱ)离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峰 夏新泉 +1 位作者 陈灵 张海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6-60,共5页
探讨了八羧基酞菁铝的分子光谱性质,利用八羧基酞菁铝的荧光光谱(最大激发波长620nm,最大发射波长698nm)近红外特性,建立了一种荧光猝灭法检测Cu2+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下,(pH 4.5、八羧基酞菁铝浓度5.0&... 探讨了八羧基酞菁铝的分子光谱性质,利用八羧基酞菁铝的荧光光谱(最大激发波长620nm,最大发射波长698nm)近红外特性,建立了一种荧光猝灭法检测Cu2+的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下,(pH 4.5、八羧基酞菁铝浓度5.0×10-6mol.L-1、反应时间5min、反应温度为室温)该方法的线性范围2.5×10-6mol.L-1~3.0×10-5mol.L-1(R=0.9974),检出限8.3×10-7mol.L-1.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实际水样中Cu2+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羧基酞菁铝 近红外荧光 铜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