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te Toxicity of 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on Three Model Aquatic Organisms
1
作者 Shunlong MENG Xi CHEN +5 位作者 Liping QIU Chao SONG Limin FAN Yao ZHENG Jiazhang CHEN Pao X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The acute toxicity of 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on Chlorella vulgaris, Dqohnia magna and Barchydanio rerio was analyzed using semi-static water contacting acute toxicit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 The acute toxicity of 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on Chlorella vulgaris, Dqohnia magna and Barchydanio rerio was analyzed using semi-static water contacting acute toxicit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96 h-EC50 of 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BDE-47) on C. vulgaris was 3.97 μg/L, the 48 h-LC50 and 96 h-LC50 of BDE-47 on D. magna were 1.09 and 0.84 mg/L respectively, and the 96 h-LC50 of BDE-47 on B. rerio was higher than 56.2 mg/L. According to the grading standard of toxicity evaluation, BDE-47 had extremely high toxicity to C. vulgaris, high toxicity to D. magna, and low to medium toxicity to B. rerio. The toxicity of BDE-47 to C. vulgaris, D. magna and B. rerio followed the order of C. vulgaris>D. magna>B. rerio. For the water solubility of BDE-47 is extremely low(15 μg/L), it could not cause the acute poisoning death of D. magna and B. rer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Acute toxicity Chlorella vulgaris Dqohnia magna Barchydanio rerio
下载PDF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analysis of Mactra veneriformis by deepsequencing after exposure to 2,2′,4,4′-tetrabromodipheny1 ether
2
作者 SHI Pengju DONG Shihang +3 位作者 ZHANG Huanjun WANG Peiliang NIU Zhuang FANG Yan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90-507,共18页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are ubiquitous global pollutants, which are known to have immune,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and endocrine toxicity in aquatic organisms, including bivalves. 2,2',4,4'-Tetrab...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are ubiquitous global pollutants, which are known to have immune,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and endocrine toxicity in aquatic organisms, including bivalves. 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BDE-47) is the predominant PBDE congener detected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and the tissues of organisms.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its toxicity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clam Mactra veneriformis, a good model for toxicological research, to clarify the transcriptomic response to BDE-47 and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toxicity of BDE-47. The clams were exposed to 5 pg/L BDE-47 for 3 days and the digestive glands were sampled for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is. We obtained 127 648, 154 225, and 124 985 unigenes by de novo assembly of the control group reads (CG), BDE-47 group reads (BDEG), and control and BDE-47 reads (CG & BDEG), respectively. We annotated 32 176 unigenes from the CG & BDEG reads using the NR database. We categorized 24 401 unigenes into 25 functional COG clusters and 21 749 unigenes were assigned to 259 KEGG pathways. Moreover, 17 625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were detected, with 10 028 upregulated DEGs and 7 597 downregulated DEGs. 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Gs were involved with detoxification, antioxidant defense, immune response, apoptosis, and other functions.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26 DEGs were verifi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which demonstrated the high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good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using the M. veneriformis model into the mechanism of PBDEs toxicity and molecular biomarkers for BDE-47 pollution. The regul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DEGs would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for clarifying the mechanism of PBDEs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riptomic response Mactra veneriformis 2 2′ 4 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通过溶酶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通路诱导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细胞凋亡
3
作者 王钊宁 曹赛 +4 位作者 刘倩 崔馨逸 周斌 王悠 周仲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8-536,共9页
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四溴联苯醚(BDE-47)胁迫的响应.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并对关键基因蛋白进行验证,以期揭示胁迫-响应的机制与途径.结果表明:(1)经0.08mg/L BDE-47胁迫24h的处理... 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四溴联苯醚(BDE-47)胁迫的响应.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并对关键基因蛋白进行验证,以期揭示胁迫-响应的机制与途径.结果表明:(1)经0.08mg/L BDE-47胁迫24h的处理组中出现582个差异基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凋亡等信号通路;其中抑制凋亡的核糖体、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下调,与凋亡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凋亡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上调,表明BDE-47诱导轮虫凋亡.(2)褶皱臂尾轮虫溶酶体膜通透性升高,溶酶体内的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表达量上升(P<0.05),表明溶酶体受损.促/抗凋亡因子比值Bax/Bcl-2升高(P<0.05)、Caspase家族被激活;在加入Cathepsin L抑制剂后,Bax/Bcl-2以及Caspase家族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此外,轮虫体内活性氧(RO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基因表达出现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BDE-47) 褶皱臂尾轮虫 转录组学 凋亡 溶酶体损伤 新污染物
下载PDF
2,2′,4,4′-四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氧化胁迫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伟 聂凤琴 +1 位作者 瞿建宏 杨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5-1009,共5页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通过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染毒试验,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通过鲫鱼离体肝脏组织的染毒试验,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0.10-10.00mg·L^-1的PBDE-47处理鲫鱼肝脏组织30min,0.10mg·L^-1浓度组鲫鱼肝脏组织中T-AOC、MDA含量、XOD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0.56mg·L^-1以上各浓度组的XOD活性和MDA含量随PBDE-47浓度增加逐渐上升,而T-AOC和SOD活性逐渐下降,均与PBDE-47浓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PBDE-47对鲫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生化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鲫鱼 肝脏 离体 氧化胁迫
下载PDF
沉积物中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其繁殖毒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佳 彭巾英 +2 位作者 马陶武 周科 朱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的潜力及其对底栖动物的潜在繁殖毒性,将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BDE-47加标沉积物中,研究了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性及其对铜锈环棱螺潜在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沉积物中BDE-47吸收较快,代谢速度相对较慢,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具有较强的生物积累性。生物积累达理论平衡时,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浓度为1440.67ng·g-1(以样品干质量计)。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生物积累和生物净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摄入速率常数、清除速率常数和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分别为0.10、0.038和2.75,生物半衰期为18d。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达到90%稳定状态所需的理论时间约为60d。低浓度BDE-47(160ng·g-1)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潜在繁殖力没有影响,但当浓度≥640ng·g-1时,铜锈环棱螺的繁殖力下降50%,这表明BDE-47对铜锈环棱螺具有繁殖毒性。铜锈环棱螺可作为指示沉积物中底栖生物长期暴露于BDE-47的良好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沉积物 铜锈环棱螺 毒代动力学 生物积累 繁殖毒性
下载PDF
2,2’,4,4’-四溴二苯醚(BDE-47)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2
6
作者 熊勤犁 史雅娟 +2 位作者 吕永龙 李秋爽 Gosens Jorrit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4,共8页
2,2’,4,4’-四溴二苯醚(BDE-47)在水体及各种水生生物(鱼类、海洋哺乳动物以及水生无脊椎动物)中被广泛检出,但BDE-47对水生无脊椎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48h)和慢性(21d)毒... 2,2’,4,4’-四溴二苯醚(BDE-47)在水体及各种水生生物(鱼类、海洋哺乳动物以及水生无脊椎动物)中被广泛检出,但BDE-47对水生无脊椎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48h)和慢性(21d)毒性暴露实验,考察了BDE-47对大型溞活动抑制率、心率、产仔情况和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BDE-47对大型溞活动抑制率的48h-EC50为112.5μg.L-1;高浓度(>100μg.L-1)BDE-47显著诱导提高大型溞的心率。21d慢性暴露实验中,8μg.L-1处理组中大型溞全部死亡;其他各浓度处理组(0.5、1、2、4μg.L-1)中,母溞第1胎产仔时间延后,第1胎子代数量减少,总产仔数量大幅减少,这表明大型溞的繁殖能力受到抑制。BDE-47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母溞胆碱酯酶(ChE)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大型溞体内的代谢机制没有被诱导,神经活性虽被抑制,但抑制率不高。BDE-47大幅诱导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相对于ChE和GST,CAT对BDE-47暴露更为敏感,可作为BDE-47对大型溞慢性暴露毒性效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二苯醚 BDE-47 大型溞 心率 繁殖率 酶活性
下载PDF
多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伟 聂凤琴 瞿建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8-413,共6页
以鲫鱼(Carassius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3,3',4,4',5,5',6,6'-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 以鲫鱼(Carassius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3,3',4,4',5,5',6,6'-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0.10~10.00mg·L-1的BDE-47和5.6~100.00mg·L-1的BDE-209分别处理鲫鱼肝脏组织30min,0.10mg·L-1BDE-47和5.6mg·L-1BDE-209试验组鲫鱼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试验组的CAT和GSH-Px活性随BDE-47及BDE-209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均与BDE-47及BDE-209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BDE-47和BDE-209对鲫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生化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2 2’ 3 3’ 4 4’ 5 5’ 6 6’-十溴联苯醚 鲫鱼 肝脏 离体 氧化胁迫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对3种典型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孟顺龙 陈曦 +5 位作者 裘丽萍 宋超 范立民 郑尧 陈家长 徐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 文章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急性试验法,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的96 h-EC50为3.97μg/L,对大型溞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为1.09 mg/L和0.84 mg/L,对斑马鱼的96 hLC50>56.2 mg/L。按照毒性评价的分级标准,2,2’,4,4’-四溴联苯醚对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分别为极高毒、高毒、中低毒化学品,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表现为:藻类>蚤类>鱼类。2,2’,4,4’-四溴联苯醚易导致小球藻急性中毒死亡。但由于2,2’,4,4’-四溴联苯醚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15μg/L),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其不会导致大型溞和斑马鱼的急性中毒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急性毒性 小球藻 大型溞 斑马鱼
下载PDF
2,2’,4,4’-四溴联苯醚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卫红 何平 +3 位作者 张明 夏涛 陈学敏 王爱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ethers,PBDE-47)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10、20、40μg/mlPBDE-47,每组3个平行样,24h后,检测乳...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ethers,PBDE-47)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10、20、40μg/mlPBDE-47,每组3个平行样,24h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活性氧(ROS)水平以及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和40μg/ml组LDH漏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GSH-Px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且20和4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染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尾部DNA百分率和Oliver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海马细胞DNA损伤、凋亡百分率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2,0.998,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与DNA损伤呈正相关性(r=0.967,P<0.05)。结论PBDE-47可致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和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呈现一定的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2 2’ 4 4’-四溴联苯醚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PBDE-47单独和与PCB153联合染毒对大鼠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平 王爱国 +4 位作者 夏涛 黄南 郭丽娟 牛强 陈学敏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单独和与2,2’,4,4’,5,5’六氯联苯(2.2’,4,4’,5,5’-hexachlorobiphenyl,PCB153)联合作用对 SD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 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单独和与2,2’,4,4’,5,5’六氯联苯(2.2’,4,4’,5,5’-hexachlorobiphenyl,PCB153)联合作用对 SD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 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出生第10天清洁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1、5、10 mg/kg PBDE-47组、5 mg/kg PCB153组、1 mg/kg PBDE-47+5 mg/kg PCB153组、5 mg/kg PBDE-47+5 mg/kg PCB153组、10 mg/kg PBDE-47+5 mg/kg PCB153组和对照组(大豆油),每组18只,雌雄各半,按10 ml/kg 经口灌胃进行一次性染毒处理。在大鼠2个月龄时,进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和海马 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低剂量组染毒大鼠(1 ms/ks PBDE-47组和1 mg/ks PBDE-47+5 mg/kg PCB153组)内质网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基本正常。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内质网出现肿胀、扩张、脱颗粒,部分出现溶解、消失(5mg/kg PBDE-47组);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断裂,严重者空泡化,进而出现神经元细胞浓缩(5 mg/kg PBDE-47+5 mg/kg PCB153组),甚至严重变性(10 mg/kg PBDE-47组和10 mg/kg PBDE-47+5mg/kg PCB153组)。PCB153和 PBDE-47联合染毒对大鼠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和路径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各染毒组的潜伏期和路径均长于对照组(P<0.05)。PCB153和 PBDE-47联合染毒对大鼠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游经平台所在象限的路径(时间)与总路径(时间)的比值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染毒组的平台所在象限的路径(时间)与总路径(时间)的比值均下降(P<0.05)。超微病理及水迷宫实验结果均未发现性别差异。结论一定剂量的 PBDE-47对2月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 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有损伤作用,PBDE-47与 PCB153在大鼠发育神经毒作用中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2 2’ 4 4’ 5 5’六氯联苯 MORRIS水迷宫 超微结构 海马
下载PDF
四溴二苯醚对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科 刘翠萍 +3 位作者 茅晓东 徐宽枫 钱春花 刘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四溴二苯醚(BDE-47)对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BDE.47,25μg/kg组)、C组(BDE-47,50μg/kg组)和D组(E_2,50μg/kg组)。实验周期为4周。分别行腹腔...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四溴二苯醚(BDE-47)对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BDE.47,25μg/kg组)、C组(BDE-47,50μg/kg组)和D组(E_2,50μg/kg组)。实验周期为4周。分别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TT)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功能;通过免疫组化对胰岛进行形态与量化分析。结果:基础状态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与葡萄糖耐量均无异常;BDE-47作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葡萄糖负荷后C组小鼠血糖峰值显著降低,曲线下面积减小,而胰岛素释放峰值明显增高,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变大。另一方面,胰岛素负荷后,各组小鼠血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未见明显差异。C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的胰岛素染色阳性区域平均光密度、胰岛素相对浓度(IRC)、胰岛素阳性表达细胞面积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低浓度四溴二苯醚导致小鼠葡萄糖负荷下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多,提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促使胰岛内胰岛素容量增加,并最终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二苯醚 胰岛 Β细胞 胰岛素抵抗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赛赛 孙德启 +2 位作者 姜欣彤 董安然 王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0-707,共8页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物毒性效应,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BDE-47探究了其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以及5 ng/L(A组)、50 ng/L(B组)、500 ng/L(C... 为研究四溴联苯醚(BDE-47)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生物毒性效应,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BDE-47探究了其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以及5 ng/L(A组)、50 ng/L(B组)、500 ng/L(C组)、5μg/L(D组)、50μg/L(E组)5个BDE-47浓度组。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组大泷六线鱼的存活率均为100%;BDE-47对大泷六线鱼生长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随着BDE-47浓度的增大,大泷六线鱼体长和体质量增长受到的影响也增大,尤其是BDE-47浓度在50 ng/L以上时,鱼体质量出现负增长;BDE-47对大泷六线鱼肝脏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有显著影响,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肝脏SOD、CAT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变化趋势;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组肌肉CAT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组肌肉CAT活力及各浓度组肌肉SOD活力均无明显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各浓度的BDE-47不同程度地抑制大泷六线鱼生长,其中体质量较体长对BDE-47的响应更敏感;在肝脏组织中,SOD和CAT活力对于污染物的胁迫反应比在肌肉组织中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大泷六线鱼 生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溴阻燃剂对肝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那广水 孙丽娟 +1 位作者 张雯雯 王惠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0-573,共4页
为评价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 lether,PBDE-47)、五溴联苯醚(2,2',4,4',5-pentabromodiphenylether,PBDE-99)、九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 lethers206,PBDE-206)、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 为评价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 lether,PBDE-47)、五溴联苯醚(2,2',4,4',5-pentabromodiphenylether,PBDE-99)、九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 lethers206,PBDE-206)、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对人肝细胞(LO2)的体外细胞毒性。将5种溴阻燃剂与人肝细胞LO2共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5种溴阻燃剂对LO2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并按照GB/T16886.5-2003/ISO10993-5:1999标准评价5种溴阻燃剂对LO2的细胞毒性。体外实验表明,5种溴阻燃剂对LO2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PBDE-47、PBDE-99和HBCD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五溴联苯醚 九溴联苯醚 六溴环十二烷 四溴双酚A LO_2细胞
下载PDF
水相中2,2’,4,4’-四溴联苯醚微波降解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芃岩 杨金新 +2 位作者 王永慧 张彦娜 田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0,38,共8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降解影响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对影响BDE-47降解率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样品浓度、搅拌方式、微波功率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min、充分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BDE-47的降解率可达80%以上.水溶液中不同质量浓度的BDE-47微波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Fe3+对BDE-47微波降解具有双重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微波降解 影响因素 自由基
下载PDF
四溴二苯醚与高氯酸盐联合暴露对成年斑马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新 赵雪松 +3 位作者 段小月 刘萍 贾晨梦 庞蒙蒙 《唐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9-34,共6页
实验选择四溴二苯醚(BDE-47)与高氯酸盐(PER)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二者联合暴露对成年斑马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设置(BDE-47 8.5+PER 335)mg/L,(BDE-47 0.85+PER 33.5)mg/L,(BDE-47 0.085+PER 3.35)mg/L三种联合暴露组及二... 实验选择四溴二苯醚(BDE-47)与高氯酸盐(PER)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二者联合暴露对成年斑马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设置(BDE-47 8.5+PER 335)mg/L,(BDE-47 0.85+PER 33.5)mg/L,(BDE-47 0.085+PER 3.35)mg/L三种联合暴露组及二者各自单一的暴露组。暴露14天后,分别测定雌雄斑马鱼肝脏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结果显示,与两种物质单一暴露相比,联合暴露致使肝脏内SOD,CAT的活性增加,MDA水平增加,而GSH活性降低,实验说明,PER诱导加剧了BDE-47对成年斑马鱼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进一步产生了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二苯醚 高氯酸盐 联合暴露 成年斑马鱼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刘世科 刘锐龙 +1 位作者 辛佳 刘翔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7,共7页
研究了人工制备的生物质炭分别添加到模拟土壤和天然土壤后,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土壤中添加土重1%的生物质炭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土壤的单点分配系数Kd提高... 研究了人工制备的生物质炭分别添加到模拟土壤和天然土壤后,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土壤中添加土重1%的生物质炭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土壤的单点分配系数Kd提高了32%~46%,吸附行为的非线性程度有轻微的增加,非线性指数n值由0.49降低到0.43;1%的生物质炭添加到天然土壤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和BDE-47的解吸滞后性显著增强,土壤的单点分配系数Kd提高到原土壤的1.44~1.68倍,BDE-47的解吸滞后性指数IH由0~0.17提高到0.32~1.08.生物质炭和土壤的相互作用对BDE-47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可能同时具有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在低浓度下促进作用占主导,在高浓度下抑制作用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土壤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BDE-47在紫贻贝中的分布、蓄积、消除和毒性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耿倩倩 郭萌萌 +5 位作者 李风铃 刘晓玉 吴峰 于鑫 翟毓秀 谭志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5-1393,共9页
以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贻贝组织中的分布、生物蓄积和消除动态,并探究BDE-47对贻贝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紫贻贝对BDE-47有较强的生物蓄积能力和一定的消除能力,且蓄积... 以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贻贝组织中的分布、生物蓄积和消除动态,并探究BDE-47对贻贝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紫贻贝对BDE-47有较强的生物蓄积能力和一定的消除能力,且蓄积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浓度依赖性,消化腺和鳃是BDE-47蓄积的靶器官.蓄积和消除阶段各组织中BDE-47含量符合一阶非线性累积/衰减模型.0.01~1μg/L暴露浓度下,BDE-47在贻贝各组织中的半衰期为0.68~7.62d,生物富集系数(BCFs)为3217~140970L/Kg.BDE-47暴露引发消化腺和鳃抗氧化防御系统及组织损伤,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可作为BDE-47暴露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紫贻贝 组织分布 生物蓄积 消除 毒性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对剑尾鱼毒性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范灿鹏 王奇 +3 位作者 刘昕宇 李桂英 李凯彬 聂湘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2-648,共7页
研究了四溴联苯醚(tetrabromodiphenyl ether,BDE-47)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肝脏还原型谷光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对剑尾鱼... 研究了四溴联苯醚(tetrabromodiphenyl ether,BDE-47)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肝脏还原型谷光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对剑尾鱼毒性作用属于高毒.GST和EROD活性在0.02mg·L-1BDE-47污染胁迫下即被显著诱导;72h和168h后GSH含量均受到抑制,168h时达到最低值;随着BDE-47暴露浓度的增加,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而MDA含量则先下降后逐渐上升.其中,MDA和EROD响应较为敏感,在作为BDE-47暴露的生物标记物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生物体内酶活性的变化只能间接反映污染物对生物造成应激效应的程度,对BDE-47的致毒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剑尾鱼 急性毒性 抗氧化防御系统
原文传递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肝胰脏的SOD、CAT和ER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周科 马陶武 +3 位作者 朱程 刘佳 彭巾英 吴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66-1673,共8页
以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ogin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以揭示BDE-47... 以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oginos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以揭示BDE-47与这些酶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平BDE-47污染沉积物暴露后,铜锈环棱螺肝胰脏SOD和CAT活性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剂量或时间依赖性效应,BDE-47可引起铜锈环棱螺肝胰脏的氧化应激,高剂量(≥160ng.g-1)BDE-47的长时间暴露可导致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提示细胞出现氧化损伤.SOD对BDE-47胁迫的敏感性高于CAT.铜锈环棱螺肝胰脏中SOD和CAT可以作为指示低水平BDE-47污染沉积物胁迫的生物标志物.BDE-47不能诱导铜锈环棱螺肝胰脏EROD活性,但高剂量(≥160ng.g-1)或长时间BDE-47暴露则导致EROD活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 沉积物 铜锈环棱螺 肝胰脏 氧化胁迫 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
原文传递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米氏凯伦藻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鑫鑫 唐学玺 +3 位作者 姜爽 袁梦琪 刘艳芬 周斌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1-496,共6页
实验生态条件下从种群、细胞和亚细胞等不同生物组织层次上研究了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低溴代的多溴联苯醚—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海洋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效应。结果发现:(1)... 实验生态条件下从种群、细胞和亚细胞等不同生物组织层次上研究了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低溴代的多溴联苯醚—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海洋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效应。结果发现:(1)当BDE-47大于等于0.009 mg/L时,米氏凯伦藻的种群增长已经受到抑制,因此BDE-47对米氏凯伦藻种群增长有显著的急性毒性胁迫作用,96 h半数效应浓度(96 h-EC50)为0.219 mg/L。(2)在0.250 mg/L BDE-47的亚急性毒性胁迫下,米氏凯伦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随着时间呈现先诱导升高后明显抑制的现象(P<0.05);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逐渐降低(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逐渐降低(P<0.05)。基于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GR是较为灵敏的一种生化标志物。(3)透射电镜(TEM)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过18d、0.250 mg/L BDE-47胁迫的米氏凯伦藻细胞膨胀,胞内基质出现许多高电子密度区域及大的透明空泡,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受到明显破坏作用。因此,BDE-47在不同组织层次上对米氏凯伦藻产生了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这为全面了解BDE-47毒性以及其规范使用和正确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米氏凯伦藻 种群增长 抗氧化系统 超微结构 毒性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