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
1
作者 张洁 程迎迎 +1 位作者 王瑶 曹慧玲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四氯化碳(tetrachloromethane,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研究于2018年1—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开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小鼠分为3组,...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四氯化碳(tetrachloromethane,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研究于2018年1—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开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矿物油对照组(Oil组)、CCl_(4)损伤组(CCl_(4)组)和治疗组(BM-MSCs组),每组6只。单次腹腔注射矿物油或10%的CCl_(4)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经尾静脉输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或BM-MSCs。第4天采集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活性,观察组织大体观和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血清ALT和AST结果显示,CCl_(4)组小鼠ALT活性为(67.40±5.79)U/L,AST活性为(110.70±39.58)U/L,均高于Oil组ALT(51.53±9.52)U/L和AST(73.65±9.77)U/L,而输注BM-MSCs后,两者活性均较CCl_(4)组降低,即ALT(54.18±17.19)U/L、AST(78.73±14.9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脏组织大体观和病理切片显示,CCl_(4)组呈典型的氧化损伤表现,而BM-MSCs组可见明显的缓解。结论输注外源性小鼠BM-MSCs能够有效促进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前龙 姚琦 +1 位作者 曹云 杨佩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考察不同来源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顶空自动进样技术,用特异性 DB-624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结果标准曲线... 目的建立测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考察不同来源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顶空自动进样技术,用特异性 DB-624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5%~8.3%,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平均回收率为97.5%~103.3%;三氯甲烷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检出限为0.02μg/L;四氯化碳线性范围为1.0~5.0μg/L,检出限为0.003μg/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可用于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下载PDF
Fe^0-FeCl_3催化合成1,1,1,3,3-五氯丙烷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3
作者 曾纪珺 张伟 +2 位作者 亢建平 郝志军 吕剑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3-467,共5页
以Fe0-FeCl3为催化剂,对四氯化碳与氯乙烯调聚合成1,1,1,3,3-五氯丙烷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氯化碳过量,100~115℃下反应对催化剂是一级、对氯乙... 以Fe0-FeCl3为催化剂,对四氯化碳与氯乙烯调聚合成1,1,1,3,3-五氯丙烷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氯化碳过量,100~115℃下反应对催化剂是一级、对氯乙烯是零级,反应活化能为156kJ/mol;而反应的选择性则与催化剂用量成正比关系。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反应遵循链式氧化还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聚反应 四氯化碳 五氯丙烷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1,1,1,3-四氯丙烷合成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元胜 张建君 +2 位作者 吴江平 韩国庆 方小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研究了以四氯化碳和乙烯为原料合成1,1,1,3-四氯丙烷的调聚反应动力学。考察了以烷基磷酸酯、氯化铁、铁粉为催化剂时,催化剂浓度、压力、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在1.0 MPa、100~115℃下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9.6 kJ/mol,... 研究了以四氯化碳和乙烯为原料合成1,1,1,3-四氯丙烷的调聚反应动力学。考察了以烷基磷酸酯、氯化铁、铁粉为催化剂时,催化剂浓度、压力、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在1.0 MPa、100~115℃下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9.6 kJ/mol,对四氯化碳消耗速率的动力学方程为:-rA=6.566×107exp(-5.96×104/RT)CA0(1-x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聚反应 1 1 1 3-四氯丙烷 四氯化碳 乙烯 动力学
下载PDF
GAC、UF、RO去除饮用水中氯仿、四氯化碳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范延臻 孙治荣 王宝贞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12,共4页
研究了粒状活性炭(GAC) 、超滤(UF) 和反渗透(RO) 对自来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去除性能,探讨了GAC对氯仿和四氯化碳去除的物理吸附和微生物降解机理。试验发现UF膜对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快速吸附与脱附现象,并讨论了... 研究了粒状活性炭(GAC) 、超滤(UF) 和反渗透(RO) 对自来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去除性能,探讨了GAC对氯仿和四氯化碳去除的物理吸附和微生物降解机理。试验发现UF膜对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快速吸附与脱附现象,并讨论了RO膜对不同浓度氯仿、四氯化碳的去除效果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GAC UF RO 氯仿 四氯化碳
下载PDF
犬肝硬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家海 卢开柏 +6 位作者 杜立智 杜宝昆 曹建书 员逢全 杨建民 张都民 李新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91-293,共3页
于犬背部皮下多点注射60%四氯化碳菜籽油乳剂(1.5mL/kg),每10d注射1次,共6次,并饮用10%乙醇,8周后肝硬化形成,饮乙醇犬肝硬化形成时间较饮常用水缩短10~15d,且病变明显。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肝硬变 模型 犬病
下载PDF
某些Lewis碱与CCl_4和CHCl_3在298.15K的过量体积 被引量:9
7
作者 龚桦 姜永基 +2 位作者 王贻 陈铭之 郑国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9-56,共8页
在298.15K下用连续稀释膨胀计或振动管密度计测量了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N-甲基吡咯烷酮(NMP)、γ-丁内酯(γ-BL)、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与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构成的二元系的过量体积。除DMSO+CHCl_2二元系的V^(E-x)... 在298.15K下用连续稀释膨胀计或振动管密度计测量了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N-甲基吡咯烷酮(NMP)、γ-丁内酯(γ-BL)、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与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构成的二元系的过量体积。除DMSO+CHCl_2二元系的V^(E-x)曲线为S形外,其余二元系的V^E值均为负值。在所研究的两个系列中,|V_(min_~E|的大小顺序均为: NMP>γ-BL>DMF≈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碱 CCL4 CHCl3 过量体积 DMF
下载PDF
四氯化碳致斑马鱼肝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秋霞 彭维兵 +3 位作者 韩利文 袁延强 陈锡强 刘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2-1183,共2页
肝脏作为人体中重要的解毒器官,是许多化学性物质的重要靶点。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肝脏毒性是很多新药无法最后获批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四氯化碳(CCI。)是经典的肝损伤诱导剂。斑马鱼(Daniorerio)已成为继小鼠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 肝脏作为人体中重要的解毒器官,是许多化学性物质的重要靶点。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肝脏毒性是很多新药无法最后获批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四氯化碳(CCI。)是经典的肝损伤诱导剂。斑马鱼(Daniorerio)已成为继小鼠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模式脊椎动物。四氯化碳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四氯化碳处理斑马鱼仔鱼,通过对斑马鱼肝脏形态学和生物指标观察,确定了四氯化碳对斑马鱼仔鱼的肝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斑马鱼 肝脏毒性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用氯气直接氧化HBr回收溴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遵尧 翟志才 肖鹤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用氯气直接氧化HBr气体生成溴和HCl,将溴和HCl混合气体冷却到2 73K左右时 ,有 80 %的溴冷凝成液体溴 ,再将含有部分溴的HCl通入CCl4,使溴溶于CCl4,达到溴和氯化氢分离 ;在溴的CCl4溶液中加入碱溶液使其中的溴歧化后与CCl4分离 ,再用硫... 用氯气直接氧化HBr气体生成溴和HCl,将溴和HCl混合气体冷却到2 73K左右时 ,有 80 %的溴冷凝成液体溴 ,再将含有部分溴的HCl通入CCl4,使溴溶于CCl4,达到溴和氯化氢分离 ;在溴的CCl4溶液中加入碱溶液使其中的溴歧化后与CCl4分离 ,再用硫酸中和制得纯溴。氯气加入量为理论量的 10 0 %~12 0 %时 ,溴的回收率大于 96 %,溴中氯气含量 <3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氢 直接氧化 回收溴 氯气
下载PDF
Fe(acac)_3-Al(i-Bu)_3-CCl_4催化马来酸酐与降冰片烯共聚 被引量:4
10
作者 房江华 杨科芳 胡富陶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3-1116,共4页
研究了Fe(acac)3-Al(i-Bu)3-CCl4(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对马来酸酐(MA)与降冰片烯(NBE)交替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MA和NBE的含量分别为52.2%和47.8%.凝胶... 研究了Fe(acac)3-Al(i-Bu)3-CCl4(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对马来酸酐(MA)与降冰片烯(NBE)交替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MA和NBE的含量分别为52.2%和47.8%.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量分布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A与NBE共聚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反应,其表观活化能为74.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铁 三异丁基铝 四氯化碳 马来酸酐 降冰片烯 共聚反应
下载PDF
微型管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志刚 赵耀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5-837,共3页
以四氯化碳作为工质,流经内径分别为0.168 mm、0.399 mm、0.799 mm不锈钢管及内径分别为0.242 mm、0.315 mm、0.520 mm石英玻璃管,测量压降与流量的关系,从而获得摩擦因子f与雷诺数Re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当雷诺数Re小于1600-1800时,... 以四氯化碳作为工质,流经内径分别为0.168 mm、0.399 mm、0.799 mm不锈钢管及内径分别为0.242 mm、0.315 mm、0.520 mm石英玻璃管,测量压降与流量的关系,从而获得摩擦因子f与雷诺数Re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当雷诺数Re小于1600-1800时,除内径为0.168 mm的不锈钢管外,别的内径的微管内的摩擦因子与经典层流理论值几乎一致,而内径为0.168 mm的不锈钢管由于更大的相对粗糙度(8%-10%左右),其f值比经典理论值高约5%-10% 左右。当雷诺数Re越过1800时,f的值明显偏离经典层流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压降 流量 摩擦因子
下载PDF
混合核苷酸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煜 宋煜 +1 位作者 颜天华 杨东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 :研究了混合核苷酸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及碳粒廓清和血清溶血素等免疫学模型的动物实验。结果 :混合核苷酸对由 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小鼠急性肝... 目的 :研究了混合核苷酸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及碳粒廓清和血清溶血素等免疫学模型的动物实验。结果 :混合核苷酸对由 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及由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混合核苷酸 1 0 0 0 ,5 0 0 mg/kg能降低小鼠血清 AST及 ALT水平 ,混合核苷酸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与肌苷、联苯双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对混合核苷酸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 ,混合核苷酸对正常动物免疫系统作用不明显 ,但能增强免疫低下动物的免疫功能 ,使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混合核苷酸可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肝损伤 ,可能是通过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核苷酸 核苷酸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D-氨基半乳糖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顶空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琳 郑春贤 +1 位作者 刘瑞锦 张书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447-1448,148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饮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的新方法.同时考察了饮用水煮沸时间对消除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技术,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 目的:建立测定饮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的新方法.同时考察了饮用水煮沸时间对消除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技术,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平均回收率85.2%~95%.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是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煮沸处理可有效消除氯仿和四氯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饮水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下载PDF
四氯化碳液相催化加氢制氯仿多元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一明 张豪 +3 位作者 张军 米刚 宋帮才 杜西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44,共3页
以贵金属M(=Pd,Pt)为主要活性成分,掺加过渡金属Fe和Ni作为助剂,采取浸渍和氢气还原法制备了椰壳活性炭(ACcs)负载的单元金属(M/ACcs)、二元金属(M-Ni/ACcs、M-Fe/ACcs)和三元金属(M-Ni-Fe/ACcs)系列催化剂;通过CC_l4液相催化加氢制氯... 以贵金属M(=Pd,Pt)为主要活性成分,掺加过渡金属Fe和Ni作为助剂,采取浸渍和氢气还原法制备了椰壳活性炭(ACcs)负载的单元金属(M/ACcs)、二元金属(M-Ni/ACcs、M-Fe/ACcs)和三元金属(M-Ni-Fe/ACcs)系列催化剂;通过CC_l4液相催化加氢制氯仿反应考察了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Pd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t基催化剂,但后者对氯仿的选择性优于前者;在前5 h加氢反应时段,两系列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Pd-Ni-Fe/ACcs>Pd-Fe/ACcs>Pd/ACcs>Pd-Ni/ACcs和Pt/ACcs≈Pt-Fe/ACcs>Pt-Ni/ACcs>Pt-Ni-Fe/ACcs;总体上,引入Fe对于催化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Ni,Ni的单独引入则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催化活性。综合考量成本、活性和选择性等因素,优选Pd-Ni-Fe/ACcs作为催化剂,在393 K下反应5 h,可实现CC_l497.6%的转化率以及接近100%氯仿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氯仿 液相加氢 Pd/Pt催化剂 催化性能 转化率
下载PDF
3种毛细管色谱柱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永波 管蓉 李红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DB-5、Rtx-1和DB-1毛细管柱在测定饮用水中的氯仿和四氯化碳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氯仿和四氯化碳在水中的弱溶解性,采用静止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使用DB-5、Rtx-1和DB-1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监测器(ECD)测定,外标法定量。... 目的探讨DB-5、Rtx-1和DB-1毛细管柱在测定饮用水中的氯仿和四氯化碳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氯仿和四氯化碳在水中的弱溶解性,采用静止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使用DB-5、Rtx-1和DB-1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监测器(EC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用这3种毛细管柱测定氯仿和四氯化碳时,保留时间均小于3min;氯仿和四氯化碳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06%~104.95%,78.33%~103.22%;氯仿和四氯化碳的RSD分别为2.06%~2.71%,1.76%~5.59%。结论这3种毛细管柱均可以满足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气相 毛细管柱 氯仿 四氯化碳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确认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建华 何鹏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36-2237,共2页
目的:确认调整后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能否符合国标检测要求。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以方法的线性范围、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精密度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察评定。结果: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目的:确认调整后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能否符合国标检测要求。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以方法的线性范围、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精密度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察评定。结果: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分别在0-200mg/L和0~20.0mg/L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6mg/L和0.0095mg/L,RSD分别为4.1%和4.0%,回收率分别为100.3%-109.0%和89.8%-95.4%。结论:本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与国标方法相当,线性范围优于国标法,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方法确认
下载PDF
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光 卢彩霞 李永波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24期2194-2195,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B-5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样品加标回收率三氯甲烷为95.07%~104.80%,四氯化碳为89.94%~96.1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 目的建立测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B-5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样品加标回收率三氯甲烷为95.07%~104.80%,四氯化碳为89.94%~96.1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适合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DB-5毛细管柱 氯仿 四氯化碳
下载PDF
氯磺化装置尾气治理项目技术方案分析
18
作者 曾晓丹 王原钦 +2 位作者 姜城 奚昊 朱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6-159,共4页
通过对回收尾气中四氯化碳方式的对比,找出适合的回收工艺,达到降低四氯化碳消耗的目标。主要评价了四氯化碳的回收技术,为装置尾气治理,增产降耗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四氯化碳 活性炭 发散 吸附
下载PDF
甲苯-乙醇-正己烷(四氯化碳)三元体系过量焓
19
作者 张雅明 林红梅 +1 位作者 王延儒 时钧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62,共7页
使用流动式微量热计测量了298.15K下甲苯-乙醇-正己烷和甲苯-乙醇-四氯化碳两组三元体系以及正己烷-乙醇、乙醇-甲苯、正己烷-甲苯、四氯化碳-甲苯和四氯化碳-乙醇五组二元体系过量焓,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关联,并计算了... 使用流动式微量热计测量了298.15K下甲苯-乙醇-正己烷和甲苯-乙醇-四氯化碳两组三元体系以及正己烷-乙醇、乙醇-甲苯、正己烷-甲苯、四氯化碳-甲苯和四氯化碳-乙醇五组二元体系过量焓,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关联,并计算了全浓度范围内过量焓,绘制了三元体系的等过量焓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焓 甲苯 乙醇 正己烷 四氯化碳 化工热力学
下载PDF
超分子络合物β-环糊精—四氯化碳的合成及光谱分析
20
作者 姜慧明 高帆 +4 位作者 林茵 萧兵 宋海元 张文博 杨柳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4-36,共3页
用β-环糊精与四氯化碳在水相中通过范德华力发生包合反应形成了超分子络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络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子模拟计算,证实了发生包合反应的可能性.与底物相比,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吸收峰发生了偏移.这... 用β-环糊精与四氯化碳在水相中通过范德华力发生包合反应形成了超分子络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络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子模拟计算,证实了发生包合反应的可能性.与底物相比,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吸收峰发生了偏移.这证实了在水相中β-环糊精与四氯化碳成功地发生了包合反应,形成了稳定的超分子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络合物 Β-环糊精 四氯化碳 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