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窦敬芳 翁孝刚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将87例DR患者(16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川芎嗪280~400mg·d-1(5mg·kg-1)静滴,每日1次,2wk为1疗程,共治3个疗程。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将87例DR患者(16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川芎嗪280~400mg·d-1(5mg·kg-1)静滴,每日1次,2wk为1疗程,共治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血糖、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显效率(22.22%)和总有效率(68.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45%,P<0.25;38.81%,P<0.005),川芎嗪治疗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结论川芎嗪对DR(特别是单纯型DR)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川芎嗪的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昌林 倪小佳 +1 位作者 李春花 刘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9-556,共8页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Z)是从伞形科植物中药川芎中提取的化学单体,具有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TMPZ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应激、扩张细小动脉和提高心脑器官血流量等生物活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却面临...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Z)是从伞形科植物中药川芎中提取的化学单体,具有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TMPZ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应激、扩张细小动脉和提高心脑器官血流量等生物活性,但在临床应用中却面临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目前基于TMPZ代谢特点而进行的化学结构改造主要集中在酯类、酮类、哌嗪类、烃类及高分子聚合类等化合物。本文对TMPZ的化学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TMPZ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川芎嗪在大鼠肝微粒体系统中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况晓东 李新华 熊玉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971-1975,共5页
目的: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来研究川芎嗪(TMPz)代谢转化过程,探讨参与TMPz代谢的CYP450亚酶,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TMPz的UV-HPLC检测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肝微粒体温孵液中TMPz及代谢产物,分析TMPz代谢消除率与各诱导... 目的:通过离体和整体实验来研究川芎嗪(TMPz)代谢转化过程,探讨参与TMPz代谢的CYP450亚酶,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TMPz的UV-HPLC检测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肝微粒体温孵液中TMPz及代谢产物,分析TMPz代谢消除率与各诱导和抑制剂之间的相关性;Nash法测定肝微粒体温孵液中ERY N-脱甲基酶活性,探索其与代谢物生成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测定DEX,Ket在体诱导或抑制后,大鼠血中的TMPz药物浓度,计算和比较药动学参数。结果:特异性CYP3A诱导剂DEX组中TMPz代谢物生成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主要诱导CYP2B的PB,β-NF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强效的CYP3A抑制剂Ket则显著抑制TMPz的代谢;TMPz的代谢速率与CYP3A的特征性ERY N-脱甲基反应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在体诱导或抑制后TMPz的药动学参数中DEX组的CL(s)大于对照组,t1/2小于对照组;而Ket抑制的CL(s)小于对照组,t1/2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3A是介导TMPz生物转化的CYP450亚酶,川芎嗪与CYP3A酶抑制或诱导药合用可能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细胞色素P450 代谢 肝微粒体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被引量:15
4
作者 翁孝刚 郭永年 +2 位作者 王道直 索新华 张清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研究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背景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础。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非川芎嗪治疗组(C组)和川芎嗪治疗组(... 研究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背景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础。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非川芎嗪治疗组(C组)和川芎嗪治疗组(川组)。川组患者采用川芎嗪320~400mg/天加液中静滴,2周为1疗程,多数患者治疗1~2疗程。研究结果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92例,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C组(29.0%,P<0.005);治疗视网膜病变49例,总有效率为81.6%,也明显高于C组(25.0%,P<0.005)。同时,川芎嗪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结论大剂量川芎嗪静滴是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川芎嗪的体内代谢 被引量:25
5
作者 江骥 姜国辉 +1 位作者 叶云鹏 王世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9-82,共4页
本研究使用氘代川芎嗪(TMPz)为示踪剂,结合稳定同位素和GC/MS分析的离子簇技术,发现接受灌胃给予TMPz后大鼠的24h尿中存在有TMPz本身及其三种代谢产物.
关键词 川芎嗪 同位素 离子簇技术 代谢
下载PDF
川芎嗪体内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满羽 于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W001-W002,共2页
关键词 川芎嗪 体内药力学 tmpz 研究
下载PDF
川芎嗪抗大鼠内毒素休克性肝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
7
作者 赵燕 尹毅 +1 位作者 刘健 沙建平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抗大鼠内毒素休克性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内毒素 +川芎嗪预处理组 ,以内毒素注射后 2h及内毒素休克组大鼠临终时为时点采集肝脏 ,采用western斑点印... 目的 :探讨川芎嗪抗大鼠内毒素休克性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6 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内毒素 +川芎嗪预处理组 ,以内毒素注射后 2h及内毒素休克组大鼠临终时为时点采集肝脏 ,采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肝组织中HSP70及TNF -α含量。结果 :内毒素休克组大鼠较对照组肝组织HSP70及TNF -α含量显著升高 ,与川芎嗪预处理组大鼠相比 ,后者肝HSP70含量明显增加 ,TNF -α含量显著减少 ,动物存活时间延长 ,存活率显著提高 ;相关分析表明肝HSP70与TNF -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川芎嗪能显著提高内毒素休克大鼠肝脏HSP70含量 ,抑制肝TNF -α释放 ,并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大鼠 内毒素 休克性肝损伤 TNF-α HSP70
下载PDF
川芎嗪对ET-1诱导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琳琳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z)对内皮素(ET-1)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ET-1建立平滑肌增殖模型,后加入TMPz,设立梯度浓度的TMPz分组,最后细胞计数以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方法检测药物效应...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z)对内皮素(ET-1)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ET-1建立平滑肌增殖模型,后加入TMPz,设立梯度浓度的TMPz分组,最后细胞计数以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方法检测药物效应。结果TMPz抑制VSMC的作用与药物的浓度梯度呈正相关。结论TMPz可抑制VSMC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川芎嗪 内皮素 平滑肌细胞 氚-胸腺嘧啶核苷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瑞芬 许靖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基本治疗+川芎嗪治疗)23例,对照组(基本治疗)19例,同时选取10例健康儿为健康组。对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一氧化氮、丙二醛、神经元...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基本治疗+川芎嗪治疗)23例,对照组(基本治疗)19例,同时选取10例健康儿为健康组。对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一氧化氮、丙二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钙、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评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1~2d研究组与对照组血钙无明显差异(t=0.893,P>0.05),且均低于健康组(t=4.866,4.803,P<0.05);10~11d后,治疗组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t=2.341,P<0.05);血浆一氧化氮、丙二醛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t=3.76,2.13,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无显著差异(t=0.243,P>0.05),两组较健康组高(t=6.09,5077,P<0.01),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9.15,P<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显著差异(t=1.839,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阻止钙内流,减少自由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钙 自由基
下载PDF
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古小明 何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SD新生(1~3d)大鼠,雌雄不拘,无菌取出乳鼠心脏,经分离附着组织、胰蛋白酶消化及纯化制成心肌细胞培养,第4天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SD新生(1~3d)大鼠,雌雄不拘,无菌取出乳鼠心脏,经分离附着组织、胰蛋白酶消化及纯化制成心肌细胞培养,第4天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A/R)组、缺氧预处理(APC)组、川芎嗪(TMPZ)组。观察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存活率(MTT法)、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①细胞搏动频率:缺影复氧组(13±3)次/mi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组(84±6)次/min,TMPZ组(85±3)次/min,对正常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无明显影响(P〉0.05),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组、TMPZ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细胞存活率:缺氧/复氧组(36.23±4.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组(83.76±6.92)%,TMPZ组(80.56±4.65)%分别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组、TMPZ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LDH活性:缺氧/复氧组(36.73±2.35)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组(5.70±0.63)U/L、TMPZ组(5.74±0.34)U/L,分别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组、TMPZ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从细胞水平证实TMPZ预处理后24h心肌细胞对再次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损伤 缺氧预适应 延迟保护 川芎嗪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4
11
作者 翁孝钢 王道直 +2 位作者 张清贵 索新华 郭永年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71例DN患者中,早期DN组33例,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21例,临床DN肾衰组17例,每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各治疗组加用川芎嗪静脉点滴,于治疗前后检测...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71例DN患者中,早期DN组33例,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21例,临床DN肾衰组17例,每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各治疗组加用川芎嗪静脉点滴,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肌酐、BUN和尿蛋白排泄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川芎嗪可使早期DN患者和临床DN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5.24%和84.26(P<0.05)。川芎嗪治疗对血肌酐、BUN、血压无显著影响。结论川芎嗪对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排泄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孝刚 王道直 +3 位作者 李金兰 郭永年 索新华 张清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21-23,9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慢性并发症组及无慢性并发症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血液流变学测定。慢性并发症组多数病人采用川芎嗪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有关血液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慢性并发症组及无慢性并发症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血液流变学测定。慢性并发症组多数病人采用川芎嗪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多明显异常,以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其中慢性并发症组的各项指标又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川芎嗪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异常,川芎嗪可缓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血液流变学 川芎嗪
下载PDF
川芎嗪体内药动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兆宏 满羽 《辽宁医药》 2001年第2期31-33,共3页
从机体对药物作用特征角度,探索川芎嗪在房室模式、药代学参数测定、体内分布、代谢以及伍用其它中药制剂的药动学方面的研究。阐述川芎嗪在近年来体内药动学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川芎嗪 药动学 中药制剂 药物代谢 tmpz 心血管用药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旭 江秀龙 雷惠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IL-6、MMP9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更合理的方案。方法选择60例发病<48h的颈内动脉系统A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丹参川芎嗪治疗组(30例)。两组均于发病当...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IL-6、MMP9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更合理的方案。方法选择60例发病<48h的颈内动脉系统A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丹参川芎嗪治疗组(30例)。两组均于发病当天即予治疗,两组均予采用常规基础疗法,有高血压者应用降压药,有颅内压增高患者静注20%甘露醇,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个疗程。丹参川芎嗪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1个疗程。于治疗第1d、3d、7d及14d测血清IL-6、MMP9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的第1d IL-6、MMP9水平增高(P<0.01),治疗后逐渐降低。治疗后第3d、7d丹参川芎嗪组IL-6、MMP9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丹参川芎嗪治疗组第7d,常规治疗组第14d血清IL-6、MMP9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丹参川芎嗪治疗组出现进展型脑梗死(入院后至7dNIHSS评分增加1分以上)比常规治疗组少,丹参川芎嗪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常规治疗组(66.7%)。结论丹参川芎嗪可降低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MMP9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急性脑梗死 IL-6 MMP9
原文传递
磷酸川芎嗪微孔渗透泵游离膜扩散动力学研究及其处方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利 李宁 高崇凯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以磷酸川芎嗪为模型,拟合适用于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经验公式,用于预测不同包衣膜处方下药物释放速度并优化磷酸川芎嗪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用游离膜扩散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包衣液处方、游离膜厚度、溶液黏度与药物扩散速度... 目的以磷酸川芎嗪为模型,拟合适用于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经验公式,用于预测不同包衣膜处方下药物释放速度并优化磷酸川芎嗪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用游离膜扩散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包衣液处方、游离膜厚度、溶液黏度与药物扩散速度的函数关系。用均匀设计优化磷酸川芎嗪微孔渗透泵处方。结果以理论的经典公式为原型,以实验数据为根据拟合出适用于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经验公式。用均匀设计软件处理磷酸川芎嗪微孔渗透泵释药数据,得到回归方程和优化处方,F检验显示回归方程显著有效,相关系数超过0.99。结论拟合得到的经验公式能很好的预测药物的释放速度,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最优处方药物释放均一性、重现性良好,符合零级释药规律,12 h药物释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川芎嗪 微孔渗透泵 均匀设计 公式拟合 处方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