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ronomic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supernume-r ary spikelet in tetraploid wheat(Triticum turgidum L.)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Rui-qi HOU Fu +4 位作者 CHEN Juan CHEN Shu-lin XING Li-ping FENG Yi-gao CAO Ai-zh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04-1311,共8页
The supernumerary spikelets(SS)characters of tetraploid wheat(Triticum turgidum L.)resulting in more spikelets and kernels per spike,thus enhancing sink capacity may contribute to potential wheat yield improvement... The supernumerary spikelets(SS)characters of tetraploid wheat(Triticum turgidum L.)resulting in more spikelets and kernels per spike,thus enhancing sink capacity may contribute to potential wheat yield improvemen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S types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understand the genetic base of SS phenotype in tetraploid wheat,near isogenic lines(NILs),bh-50 with normal spikelets(NS),bh-51 with four-rowed spikelets(FRS),bh-52 with short-ramified spikelets(SRS),and bh-53 with long-ramified spikelets(LRS)in a Triticum durum cv.ZY1286 genetic background were developed by continuous backcrossing.Agronomic characters showed that the SS phenotype lines,bh-51,bh-52and bh-53 hav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pikelets and grains per spike compared with the NS phenotype line bh-50(P〈0.05),and bh-53 line showed much more increase than those of bh-51 and bh-52.However,bh-53 had the lowest grain weight and the longest spike development stage than those of other spike phenotypes.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t SS typ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agronomic and spike characters.Genetic analysis through bh-50/bh-51and bh-51/bh-53 F2 populations showed that a recessive major gene controlled the spike architecture to transform from NS to FRS,and a dominant major gene determined the change of spike phenotype from FRS to RS.DNA sequences of Tt BH/WFZP ortholog on chromosome 2AS revealed that 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ubstitution happened in the open reading frame(ORF)region of all the SS tetraploid wheat accessions,which may lead to the generation of lateral meristems between glume and lemma during the immature spike development.While the fates of the lateral meristems,developing into lateral spikelets or branched spikelets,may be determined by another major gene.Our results presented here may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of the genes and genetic pathways determining the spike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in w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ploid wheat (Trificum turgidum L.) ramified spikelet four-rowed spikelet TtBH/WFZP alleles
下载PDF
Gener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hanges in newly synthesized allotetraploid wheat lines 被引量:5
2
作者 Bao Qi 1,Xiaofang Zhong 1,Bo Zhu,Na Zhao,Liying Xu,Huakun Zhang,Xiaoming Yu,Bao Liu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Epigenetics of MOE and Institute of Genetics & Cyt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737-748,共12页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rapid and extensive genomic However, these studies are based on either a few pre-selected instability associated with early stages of allopolyploidization in wheat. genomic loci or genome-w...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rapid and extensive genomic However, these studies are based on either a few pre-selected instability associated with early stages of allopolyploidization in wheat. genomic loci or genome-wide analysis of a single plant individual for a given cross combination, thus making the extent and generality of the changes uncertain. To further study the gener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llopolyploidization-induced genomic instability in wheat, we investigated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hanges from a genome-wide perspective (by using the AFLP and MSAP markers) in four sets of newly synthesized allotetraploid wheat lines with various genome constitutions, each containing three randomly chosen individual plants at the same generation. We document that although general chromosomal stability was characteristic of all four sets of allotetraploid wheat line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hang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occurred in all these plants, with both kinds of changes classifiable into two distinct categories, i.e., stochastic and directed. The abundant type of genetic change is loss of parental bands while the prevalent cytosine methylation pattern alteration is hypermethylation at the CHG sites. Our results have extended previous studies regarding allopolyploidization-induced genomic dynamics in wheat by demonstrafing the generality of both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nascent allotetraploid wheat lines, and providing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kinds of induced genomic insta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POLYPLOIDY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hanges genome evolution tetraploid wheat
原文传递
Current advances in genome sequencing of common wheat and its ancestral species 被引量:5
3
作者 Xiaoli Shi Hong-Qing Li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5-21,共7页
Common wheat is an important and widely cultivated food crop throughout the world.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gard to wheat genome sequencing in the last decade.Starting from the sequencing of single chromosomes/... Common wheat is an important and widely cultivated food crop throughout the world.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gard to wheat genome sequencing in the last decade.Starting from the sequencing of single chromosomes/chromosome arms whole genome sequences of common wheat and its diploid and tetraploid ancestors have been decod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quencing and assembling technologies. In this review, we give a brief summary on international progress in wheat genome sequencing, and mainly focus on reviewing the effort and contributions made by Chinese scient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ome SEQUENCING DIPLOID wheat tetraploi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胚大小性状QTL定位与分析
4
作者 陈吉浩 周界光 +8 位作者 曲翔汝 王素容 唐华苹 蒋云 唐力为 兰秀锦 魏育明 周景忠 马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6,共14页
【目的】挖掘小麦胚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解析胚大小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胚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四倍体小麦矮兰麦(Ailanmai)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121份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目的】挖掘小麦胚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解析胚大小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胚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四倍体小麦矮兰麦(Ailanmai)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121份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AM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将其分别种植于成都市崇州试验基地(2018、2019和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试验基地(2020年)和雅安市试验基地(2020年),调查5个环境下的胚长、胚宽、胚长/胚宽、胚长/粒长、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6个性状,结合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上述6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胚大小性状呈近似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QTL定位共检测到27个胚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7个分别控制胚长和胚宽的QTL可解释7.75%-21.74%和7.67%-33.29%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5个在多环境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贡献率分别为11.88%-21.74%、21.77%-33.29%、8.80%-24.92%、12.79%-31.13%和10.47%-20.67%。另外,上述胚相关的位点形成4个QTL簇,分别为1B控制胚长/粒长和胚长的QTL簇,2B控制胚宽、胚长/胚宽、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的QTL簇,3B控制胚长和胚面积的QTL簇,6B控制胚长/胚宽、胚宽/粒宽的QTL簇。确定胚大小与小麦籽粒大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发现胚长主效位点QEL.sicau-AM-3B与粒长主效位点共定位,但胚宽主效位点QEW.sicau-AM-2B独立于粒宽主效位点存在。在主效QTL所在物理区间鉴定获得4个可能参与胚大小调控的基因。【结论】鉴定到5个控制胚相关性状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中,QEW.sicau-AM-2B可能为新的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小麦 胚长 胚宽 胚面积 QTL定位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GPAT基因家族比较分析
5
作者 师毅君 王康君 +6 位作者 郭明明 张广旭 谭一罗 李晓峰 何茂盛 徐大勇 樊继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42-46,54,共6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一类催化甘油酯质合成的膜结合酶,可用于多种植物的基因家族鉴定和分析,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四倍体小麦的GPAT基因,对其进行了家族鉴定、基因结构、进化关系等比较分析。结果表...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一类催化甘油酯质合成的膜结合酶,可用于多种植物的基因家族鉴定和分析,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四倍体小麦的GPAT基因,对其进行了家族鉴定、基因结构、进化关系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硬粒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中各鉴定出33个GPAT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TtGPAT1~TtGPAT33、TdGPAT1~TdGPAT33,并对其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共线性分析时发现,TtGPATs和TdGPATs蛋白可以分为GroupⅠ、GroupⅡ、GroupⅢ等3类,且在同一分组中,TtGPATs和TdGPATs成员数量几乎一致,大部分GroupⅠ和GroupⅡ成员有7~12个内含子,GroupⅢ成员有1~3个内含子;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析表明:GPAT蛋白成员的氨基酸长度为149(TdGPAT19)~589(TtGPAT1),分子量为16.22 kDa(TdGPAT19)~62.76 kDa(TtGPAT1),等电点为5.92(TdGPAT5)~11.39(TdGPAT7);硬粒小麦与拟南芥的GPAT基因之间仅存在2个共线性关系,但与野生二粒小麦存在66个共线性基因对,这为四倍体小麦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对拓宽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四倍体 GPAT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下载PDF
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明丽 邓西平 +1 位作者 周生路 赵玉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3-1121,共9页
试验选用了6个不同染色体倍性的小麦进化材料(3个二倍体、2个四倍体和1个六倍体),分别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研究其根系、地上生物量、产量、蒸腾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旨在阐明小麦进化材料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水肥条件对这... 试验选用了6个不同染色体倍性的小麦进化材料(3个二倍体、2个四倍体和1个六倍体),分别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研究其根系、地上生物量、产量、蒸腾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旨在阐明小麦进化材料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水肥条件对这些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倍性小麦进化材料的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水肥条件对其有显著影响。在染色体倍性由2n→4n→6n的进化过程中,小麦根系及地上生物量均先增加后降低,而产量却显著增加,这与收获指数的增加有关。小麦产量的大小顺序为:T.aestivum〉T.dicoccum〉T.dicoccoides〉Ae.squarrosa〉Ae.speltoides〉T.boeoticum。水分亏缺显著降低小麦的生物量、产量和收获指数;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增加施肥量有利于这些指标的增加。但是水分亏缺下,增加施肥却降低各小麦材料的根系生物量。随小麦的进化,蒸腾耗水量显著降低,这与其生育期缩短有关;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却显著升高,且后者的差异要大于前者。各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排序与产量的完全一致。水分亏缺处理显著减少各小麦进化材料的蒸腾耗水量47%~52%,而显著增加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3%~40%;但水分亏缺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却随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降低,甚至降低六倍体小麦T.aestivum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9%。不同水分条件下,高肥处理均有利于蒸腾耗水量、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 四倍体 六倍体 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几个四倍体小麦山羊草双二倍体及其部分亲本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振东 周荣华 +1 位作者 董玉琛 贾继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用离体叶段接种方法鉴定了 11个四倍体小麦 -山羊草双二倍体、波斯小麦PS5、硬粒小麦DR14 7、5份山羊草、杂交高代材料Am9/莱州 95 3 2 F5和 (DR14 7/Ae14 ) //莱州 95 3 2 F4对 2 0个具有不同毒力白粉菌株的抗谱。通过与含有已知抗病... 用离体叶段接种方法鉴定了 11个四倍体小麦 -山羊草双二倍体、波斯小麦PS5、硬粒小麦DR14 7、5份山羊草、杂交高代材料Am9/莱州 95 3 2 F5和 (DR14 7/Ae14 ) //莱州 95 3 2 F4对 2 0个具有不同毒力白粉菌株的抗谱。通过与含有已知抗病基因品种或品系的反应模式比较 ,推测Am9/莱州 95 3 2 F5含有Pm4b ,波斯小麦PS5含有Pm4b与一个未知抗病基因组合 ;(DR14 7/Ae14 ) //莱州 95 3 2 F4和硬粒小麦DR14 7含有Pm4a和一个未知抗病基因组合 ;尾状山羊草Ae14和小伞山羊草Y39抗所有白粉菌株 ,由于迄今还没有在尾状山羊草和小伞山羊草中鉴定出抗白粉病基因 ,推测这 2份山羊草含有新的抗白粉病基因。除Am9外 ,在其它双二倍体中波斯小麦或硬粒小麦的抗性部分受到抑制 ,山羊草的抗性部分或完全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小麦 山羊草 双二倍体 亲本 抗小麦白粉病基因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矮秆基因的赤霉素敏感性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清海 杨在君 +6 位作者 魏淑红 廖明莉 苏瑾 杨宇凤 杨会 王育伟 彭正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9,共8页
为明确四倍体小麦矮秆基因Rht14、Rht16和Rht18的赤霉素敏感性及其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促进这些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选用分别含有Rht14、Rht16和Rht18的四倍体小麦近等基因系ANW16D(Rht14)、ANW16F(Rht16)、ANW16G(Rht18)及其高秆轮... 为明确四倍体小麦矮秆基因Rht14、Rht16和Rht18的赤霉素敏感性及其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促进这些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选用分别含有Rht14、Rht16和Rht18的四倍体小麦近等基因系ANW16D(Rht14)、ANW16F(Rht16)、ANW16G(Rht18)及其高秆轮回亲本LD222以及六倍体小麦中国春(Chinese spring),测量其不同浓度GA3处理下小麦的株高,计算赤霉素敏感系数(GRI)并推断3种矮秆小麦的赤霉素反应类型。在成熟期对LD222近等基因系小麦的农艺性状如株高、穗长、主穗穗下第一茎节(P-1)节间长、节间表皮细胞、种子表皮细胞及种子体积等进行测量,分析Rht14、Rht16、Rht18这3个矮秆基因对小麦这些农艺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ANW16D、ANW16F和ANW16G这3个矮秆小麦株高恢复到正常LD222株高的最适GA3浓度为10-4mol/L;3个矮秆品种均为赤霉素敏感型且敏感性大小为中国春<ANW16G<ANW16F<ANW16D<LD222;Rht14、Rht16、Rht18均是通过降低主穗穗下第一茎节(P-1)节间长度来使小麦株高降低,降低效应为Rht18<Rht16<Rht14;它们降低小麦株高的根本原因均是缩短了小麦节间表皮细胞长度且缩短效应与降低株高效应一致;3个矮秆基因均在降低小麦株高的同时不影响种子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小麦 矮秆基因 农艺性状 赤霉素敏感性
下载PDF
四川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酯酶同工酶 被引量:9
9
作者 兰秀锦 郑有良 +2 位作者 刘登才 魏育明 周永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8-90,121,共4页
对30份产于四川的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T.TurgidumL.)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四倍体小麦的幼苗、剑叶和幼穗间酯酶同工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幼苗有14条带,12种类型;剑叶15条带,13种类型;幼穗13条带,11种类型。3次测定合并分析,则产生21... 对30份产于四川的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T.TurgidumL.)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四倍体小麦的幼苗、剑叶和幼穗间酯酶同工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幼苗有14条带,12种类型;剑叶15条带,13种类型;幼穗13条带,11种类型。3次测定合并分析,则产生21种类型。若仅以1次测定看,多样性指数以剑叶最高,为0 1119,说明剑叶酯酶同工酶能更好地反映其遗传多样性。同时酯酶同工酶的差异证明,来源相同又同名但原始编号不同的两份"棒棒南麦"和两份"早佐"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应视为不同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四倍体 地方品种 酯酶 同工酶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明丽 邓西平 +2 位作者 周生路 赵玉宗 Shinobu INANAGA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8-716,共9页
试验选用了3个二倍体(Triticum boeoticum,AA;Aegilops speltoides,BB和Ae.tauschii,DD)、2个四倍体(T.dicoccoides,AABB和T.dicoccum,AABB)和1个六倍体(T.aestivum,AABBDD)的小麦进化材料,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研究小麦进化中养分效率的差... 试验选用了3个二倍体(Triticum boeoticum,AA;Aegilops speltoides,BB和Ae.tauschii,DD)、2个四倍体(T.dicoccoides,AABB和T.dicoccum,AABB)和1个六倍体(T.aestivum,AABBDD)的小麦进化材料,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研究小麦进化中养分效率的差异及水肥条件对小麦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小麦的进化,养分(N、P和K)吸收量和吸收效率显著增加,但是籽粒养分含量却减少。水分胁迫和低肥处理减少小麦籽粒养分含量、(整株)养分吸收量和吸收效率。小麦的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养分利用效率都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而且后者的差异更大。随小麦的进化,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养分利用效率均显著增加。6个小麦进化材料的生物量氮、磷利用效率(NUTEb和PUTEb)的大小顺序相同,均为:Ae.speltoides>T.dicoccum、T.dicoccoides、Ae.tauschii、T.boeoticum>T.aestivum,而生物量钾利用效率(KUTEb)是T.aestivum、Ae.tauschii、Ae.speltoides>T.dicoccoides>T.dicoccum>T.boeoticum。Ae.tauschii的产量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二倍体小麦(AA和BB),表明D组染色体上存在有控制高效利用养分的基因。产量氮、磷、钾利用效率(NUTEg、PUTEg、KUTEg)和收获指数(HI)的大小排序均为:T.aestivum>T.dicoccum、T.dicoccoides、Ae.tauschii>T.boeoticum、Ae.speltoides。水分与养分对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对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却不显著,说明小麦产量养分利用效率是较为稳定的特性,主要由基因型决定。水分胁迫有利于提高小麦生物量养分利用效率,但是增加施肥量却对其有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 四倍体 六倍体 小麦 养分吸收效率 养分利用效率 水分
下载PDF
甘青地区四倍体小麦染色体C-带多态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窦全文 陈佩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36-338,共3页
对来自甘肃、青海地区的5个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地方品种进行了染色体C-分带研究。结果表明,2AL上的强端带和3BL上的强端带为此类材料所特有的带,区别于其它地方的圆锥小麦地方品种。5个圆锥小麦地方品种C-带在某些染色体上... 对来自甘肃、青海地区的5个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地方品种进行了染色体C-分带研究。结果表明,2AL上的强端带和3BL上的强端带为此类材料所特有的带,区别于其它地方的圆锥小麦地方品种。5个圆锥小麦地方品种C-带在某些染色体上存在一定的多态性,其中黑芒白麦比其它4个品种C-带多态性较高,表明黑芒白麦与其它4个品种之间存在有较大的遗传分化。与普通小麦比较,揭示这5个品种多个染色体与普通小麦AB组染色体带型存在显著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小麦 染色体C-带 甘肃 青海
下载PDF
不同倍性小麦和玉米不同群体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子宁 郭北海 +3 位作者 李洪杰 孙敬三 刘辉 王景林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5期414-416,共3页
Haploid embryo and plant producing frequencies were studied by crossesing diploid, tetraploid and hexaploid wheat with landraces,hybrids and inbred lines of maize.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wheat and... Haploid embryo and plant producing frequencies were studied by crossesing diploid, tetraploid and hexaploid wheat with landraces,hybrids and inbred lines of maize.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wheat and maize populations.The tetraploid and hexaploid wheat were better than the diploid.High frequencie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etraploid wheat of Triticum turgidum cv.TG14 and maize landraces cv. Xiaoyumi and Xiao Huangmaya. The highest haploid plant producing frequency (6.95%) was obtained in the TG14×Xiaoyu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倍性 单倍体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籽粒硒含量的QTL定位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荣志 王茹 +4 位作者 薛文韬 严俊 赵钢 Tzion Fahima 程剑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0,共5页
为研究小麦籽粒中硒营养的遗传特点,对由野生二粒小麦与四倍体硬粒小麦构建的152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在不同土壤施硒处理中的籽粒硒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硒含量相关的QTL共4个,分别位于染色体5B、6A和6B上。筛选出含有极端籽... 为研究小麦籽粒中硒营养的遗传特点,对由野生二粒小麦与四倍体硬粒小麦构建的152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在不同土壤施硒处理中的籽粒硒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硒含量相关的QTL共4个,分别位于染色体5B、6A和6B上。筛选出含有极端籽粒硒含量的家系共6株,其中高硒家系5株,分别为R8、R9、R13、R45和R171,低硒家系为R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四倍体 硒含量 QTL定位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与六倍体小麦杂种的染色体遗传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江陶 郑建敏 +3 位作者 蒲宗君 范超兰 刘登才 郝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27-1436,共10页
四倍体栽培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AABB)和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是两种目前主要的小麦栽培种。通过远缘杂交转移利用四倍体小麦(或六倍体小麦)基因是六倍体小麦(或四倍体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然而,两者杂种F... 四倍体栽培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AABB)和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是两种目前主要的小麦栽培种。通过远缘杂交转移利用四倍体小麦(或六倍体小麦)基因是六倍体小麦(或四倍体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然而,两者杂种F1为基因组组成不平衡的五倍体,其中A和B基因组染色体均为两套,而D基因组染色体仅一套。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包括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基因组,可能影响五倍体杂种的染色体传递效率。本研究以多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四倍体小麦和六倍体小麦为亲本,配置正反交五倍体杂种F1,采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自交F2代植株的染色体组成规律。结果表明,杂交亲本的遗传背景对杂种F1自交结实率影响显著;不论是以四倍体小麦还是六倍体小麦做母本,AB基因组染色体在F1自交过程中相对稳定,F2后代的数目均接近28条(27.9 vs.28.0);以四倍体小麦为母本F2平均保留的D基因组染色体数显著多于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的后代(7.0 vs.2.9)。因此,以四倍体小麦为最终目标后代时,应优先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进行杂交组合的配置;以六倍体小麦为最终目标后代时,应优先以四倍体小麦为母本开始最初的杂交组合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小麦 六倍体小麦 染色体传递
下载PDF
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毕瑞明 王洪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80-484,共5页
以栽培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 Schuble)、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以及普通六倍体小麦祖先种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Korn.)、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aegilopides Bal.)4个基因型麦属植物成熟胚(MEs)为外植体,... 以栽培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 Schuble)、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以及普通六倍体小麦祖先种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 Korn.)、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aegilopides Bal.)4个基因型麦属植物成熟胚(MEs)为外植体,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组织培养效果做了初步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非六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差异显著,具有很强的基因型效应和基因型依赖性。其中栽培二粒小麦的成熟胚表现出较好的组织培养特性,它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成苗率以及组培效率分别为95.00%、90.00%、32.40%、27.70%,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特性的研究以及组织培养基因型的筛选,为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小麦功能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以及小麦分子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小麦 四倍体小麦 成熟胚 组织培养
下载PDF
27个二倍体和10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抗叶锈性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军海 陈万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93-1400,共8页
利用我国小麦叶锈菌5个优势致病类型的混合菌种,在田间对27个二倍体和10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成株期抗病性进行了接种鉴定,发现3个粗山羊草、1个野生二粒小麦和3个硬粒小麦表现免疫,1个一粒小麦、9个粗山羊草和1个硬粒小麦表现抗病,说明... 利用我国小麦叶锈菌5个优势致病类型的混合菌种,在田间对27个二倍体和10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成株期抗病性进行了接种鉴定,发现3个粗山羊草、1个野生二粒小麦和3个硬粒小麦表现免疫,1个一粒小麦、9个粗山羊草和1个硬粒小麦表现抗病,说明目前这些材料所含抗叶锈病基因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选择18个有鉴别作用的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苗期抗叶锈病基因推导,根据抗感反应模式,推定粗山羊草Y192含Lr40,Ae37和Y190含Lr41,硬粒小麦Altar84、Doliu、Dr147和Volcani447含Lr23和未知基因;Ae39、T96243和Y193等10个粗山羊草和野生二粒小麦不含苗期抗叶锈病基因。粗山羊草Ae39、T96243、Y193和野生二粒小麦在成株期表现免疫至抗病且严重度≤10%,说明具有成株期抗病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二倍体 四倍体 抗叶锈病基因 基因推导
下载PDF
二倍体及四倍体中抗叶锈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的表达与抑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军海 王凤涛 +1 位作者 刘太国 陈万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0-511,共12页
通过杂交将近缘植物中的抗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是抗病育种的常用方法。在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合成双二倍体小麦过程中,二倍体或四倍体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完全表达或部分表达其固有的抗病性,但部分抗叶锈... 通过杂交将近缘植物中的抗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是抗病育种的常用方法。在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合成双二倍体小麦过程中,二倍体或四倍体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完全表达或部分表达其固有的抗病性,但部分抗叶锈病基因则不能表达。四倍体波斯小麦Ps5、Ps8和野生二粒小麦D s3含有相同的抗叶锈病基因LrP s(暂定名),在双二倍体Am 1、Am 2、Am 3、Am 5和Am 7中可以表达其抗病性,但在Am 4中不能表达;二倍体粗山羊草A e37含有Lr41和未知基因,但Lr41在双二倍体Am 2中不能表达;四倍体硬粒小麦D r147携带Lr23和未知基因,在双二倍体Am 6中不能充分表达。抑制基因的存在是导致抗病基因不能表达或部分表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抑制基因位于AB染色体组或D染色体组上,其抑制作用对抗病基因和病菌致病类型具有专化性,还可能受温度等环境条件和寄主遗传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双二倍体Am 1、Am 2、Am 3和Am 5对叶锈菌致病类型DGS/HB的抗病性均由1对相同的隐性抗病基因LrP s(暂定名)控制,与它们具有共同的四倍体亲本Ps5有关。Am 4不具有苗期抗叶锈病基因,但含有来自粗山羊草A e39的1对隐性抑制基因SuLrP s(暂定名),可抑制Am 1、Am 2、Am 3和Am 5中隐性抗叶锈病基因的表达。对抗病抑制基因存在原因和遗传分析验证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叶锈病基因 抑制基因 二倍体 四倍体 双二倍体
下载PDF
转基因小麦中的转基因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可能途径(英文)
18
作者 林毅 JonathanGressel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测定杂交后代的基因的转移 ,研究草甘磷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三条可能途径。理论上分析 ,通过有性杂交转基因小麦通过如下三条途径转移它的抗性基因 ,1杂种自交 ,形成抗性分离的含有四倍体和五倍体的转基因混... 通过测定杂交后代的基因的转移 ,研究草甘磷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三条可能途径。理论上分析 ,通过有性杂交转基因小麦通过如下三条途径转移它的抗性基因 ,1杂种自交 ,形成抗性分离的含有四倍体和五倍体的转基因混合群体 ;2 .F1与四倍体杂草自发杂交 ;3 .F1与六倍体转基因小麦杂交。研究证实了确实存在转基因小麦中抗性基因向它的近缘杂草转移的风险。但是由于 F1自交不育 ,第一条途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第三条途径是基因转移的主要方式。它们的杂交后代是自交可育的 ,有可能成为抗性基因从转基因小麦转移到近缘杂草的桥梁 ,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杂草 ,即所谓“超级杂草”。根据研究结果 ,建议采用生物技术创造多抗基因系以延长转基因品种的使用 ,采用管理措施以避免杂交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小麦 杂草 四倍体 风险 转基因小麦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含量的QTL定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凡迪 薛文韬 +3 位作者 严俊 赵钢 FAHIMA Tzion 程剑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1-1618,共8页
为了寻找改良普通栽培小麦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资源,以野生二粒小麦G18-16和硬粒小麦Langdon杂交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研究材料,种植于黔中地区并对该群体籽粒可溶性蛋白质、总类黄酮、总酚、植酸和黄色素5个营养性状含量进行测... 为了寻找改良普通栽培小麦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资源,以野生二粒小麦G18-16和硬粒小麦Langdon杂交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研究材料,种植于黔中地区并对该群体籽粒可溶性蛋白质、总类黄酮、总酚、植酸和黄色素5个营养性状含量进行测定。共检测到6个相关的QTLs,分别分布在染色体2A、3A、4A、6B和7A上。除小麦籽粒总酚性状外,其余四个性状均呈正态分布。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营养性状与农艺性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仅黄色素与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也显示总酚和黄色素与其他营养性状有显著差异,并且是造成群体分布差异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小麦总酚和黄色素性状在其生理代谢中可能存在特殊性。另外,PCA还筛选出2组在5个营养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池家系各4株,为回交和精细定位提供了较可靠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硬粒小麦 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营养性状 网络相关性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
下载PDF
不同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肖迪 雍遇乐 +3 位作者 刘小刚 汝锦龙 郭蔼光 刘香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5期126-130,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条件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以硬粒小麦、墨西里卡、野生一粒麦Tu和野生一粒麦Tb为实验材料,对其成熟胚在不同激素配比下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愈...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条件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以硬粒小麦、墨西里卡、野生一粒麦Tu和野生一粒麦Tb为实验材料,对其成熟胚在不同激素配比下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再生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硬粒小麦的成熟胚培养效果最佳,其愈伤组织在不同2,4-D浓度(1.0~4.0 mg/L)下诱导率均在93%以上。不同激素配比对成熟胚愈伤组织绿点率、再生率均有显著影响。硬粒小麦、墨西里卡、野生一粒麦Tb在激素配比为KT 1.5 mg/L+NAA 0.5 mg/L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效果最好,其绿点率分别为85.22%,61.67%,8.50%,成苗率分别为40.40%,32.06%,1.72%;而野生一粒麦Tu的最适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为KT 1.0 mg/L+NAA 1.0 mg/L,其绿点率和再生率分别为18.64%和8.47%。研究表明,基因型是影响二倍体和四倍体小麦成熟胚培养的主要因素,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的再生是相互独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小麦 四倍体小麦 成熟胚 再生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