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trazolium Test to Evaluate Stizolobium aterrimum Seeds Quality
1
作者 Bruno B. Deminicis Patricia Do R. Rodrigues +3 位作者 Bráulio P. Faria Henrique D. Vieira Antonio D. Pandolfi Filho Guilherme S. Freitas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1期148-152,共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verify the efficiency of methods of pre-conditioning and concentrations of tetrazolium solu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physiological quality of Stizolobium aterrimum seeds. Commercial 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verify the efficiency of methods of pre-conditioning and concentrations of tetrazolium solu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physiological quality of Stizolobium aterrimum seeds. Commercial seeds have pass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ed aging for composing lots of 0, 24, 48, 96 and 144 hours, and were submitted to the pre-conditioning: 1) Scarification with sandpaper number 100 and immersion in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18 hours, 2) Immersion in water at 95°C and maintained in the same water outside the heating at 25°C for 18 hours. After preconditioning, the seed coats were removed and immersed in embryos tetrazolium salt at 0.25%, 0.5% and 1% for 150 minutes and maintained in the dark at 25°C for color development.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tetrazolium test, we performed germination test, first counting and germination speed index. The method of scarification with sandpaper and later soaked in water for 18 hours at 25°C, the most efficient way in preconditioning of seeds of Stizolobium aterrimum and concentration of 1.0% tetrazolium solution for 150 minutes at 25°C, allows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seed lots from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MINATION Forage Legumes tetrazolium test
下载PDF
白蜡种子发芽能力检测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淑娴 冒燕 姜荧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离体胚法和四唑染色法分别测定了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种子的生活力,并采用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测定了该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为66.0%,离体胚法测定的生活力为70.5%。发芽率测定中,清水浸种2... 采用离体胚法和四唑染色法分别测定了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种子的生活力,并采用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测定了该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为66.0%,离体胚法测定的生活力为70.5%。发芽率测定中,清水浸种21 d或用200 mg.L-1赤霉素浸种60 h后白蜡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分别为60.5%和59.5%。采用相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分别浸种36、48 h后,发芽率分别为49.25%和53.5%,远低于前2个处理的发芽率结果。同批种子采用浸种1 d、再去除果翅的方法测得的发芽率仅为22%。从种子发芽能力各测定法历时天数来看,四唑染色法所需时间最短,约为8 d;清水浸种需要时间最长,为34 d;而离体胚法和赤霉素浸种60 h的处理分别需要15.0、17.5 d。可见,某些单位采用清水浸种1 d即进行发芽试验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赤霉素处理是白蜡种子发芽率测定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 生活力 离体胚法 四唑染色法 发芽率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脱绒棉种染色特征的提取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翠翠 李景彬 +3 位作者 坎杂 王晓华 王晨 彭顺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4,共4页
针对种子活力四唑染色法检测中由于人工视觉疲劳、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引起的人工误判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脱绒棉种染色特征的提取算法。此算法是在随机选取了庄稼汉品种的脱绒棉种进行四唑试验后进行的,通过对染色棉种进行图像... 针对种子活力四唑染色法检测中由于人工视觉疲劳、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引起的人工误判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脱绒棉种染色特征的提取算法。此算法是在随机选取了庄稼汉品种的脱绒棉种进行四唑试验后进行的,通过对染色棉种进行图像采集,对图像进行灰度变换、HSI颜色空间转换、中值滤波、自动阈值分割等预处理,经去噪、补洞后得到整粒脱绒棉种的面积和染色部分的面积。同时,计算出图像染色比例,为脱绒棉种活力在线检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绒棉种 活力 四唑试验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下载PDF
MTT检测超声激活血卟啉对SW-480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坤 齐浩 +3 位作者 刘全宏 张军平 李清 李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8,共5页
采用1.1、1.6、2.3MHz频率聚焦超声结合血卟啉的方式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SW 480进行照射,其介质分别为NaCl溶液、RPMI1640、完全培养基,用MTT法测试了SDT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表明,SW 480细胞在声照强度为1.5W/cm2,频率2.3MH... 采用1.1、1.6、2.3MHz频率聚焦超声结合血卟啉的方式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SW 480进行照射,其介质分别为NaCl溶液、RPMI1640、完全培养基,用MTT法测试了SDT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表明,SW 480细胞在声照强度为1.5W/cm2,频率2.3MHz条件下,介质为NaCl溶液、RPMI1640和完全培养基中都存在超声激活血卟啉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且在RPMI1640和完全培养基中这种效果和处理后细胞孵育的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检测 SW-480细胞 杀伤作用 微量培养四唑氮盐检测 聚焦超声 血卟啉 人结肠癌细胞 光动力学疗法
下载PDF
四唑染色法测定白花前胡种子生活力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伶俐 易休 +1 位作者 杨旻 陈科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75-3777,共3页
为探讨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测定方法,采用四唑(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设置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染色浓度、不同染色时间的正交试验设计,来研究... 为探讨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测定方法,采用四唑(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设置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染色浓度、不同染色时间的正交试验设计,来研究白花前胡种子的生活力测定条件。结果TTC法测定白花前胡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为在30℃环境下,浸种10 h,采用浓度1 g/L的TTC溶液在35℃环境里染色16 h。此法可作为白花前胡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四唑染色法 种子生活力
下载PDF
新型牙本质黏结剂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谢超 何惠明 +2 位作者 赵信义 李焰 张翔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牙本质黏结剂的细胞毒性,并与商品化的两种黏结剂细胞毒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琼脂覆盖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评价新型牙本质黏结剂优邦 (UB)和商品化黏结剂AdperPrompt自酸蚀黏结剂(AP)与Prime&BondNT...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牙本质黏结剂的细胞毒性,并与商品化的两种黏结剂细胞毒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琼脂覆盖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评价新型牙本质黏结剂优邦 (UB)和商品化黏结剂AdperPrompt自酸蚀黏结剂(AP)与Prime&BondNT(PB)在人牙本质片上使用后,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MTT实验中三种牙本质黏结剂细胞毒性均为 1级;琼脂覆盖实验中,三种材料两种厚度牙本质片均出现脱色区和部分细胞溶解,细胞毒性评价均为 1级。结论:新型牙本质黏结剂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UB对牙髓组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黏结剂 细胞毒性 琼脂覆盖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下载PDF
用MTT-LAI方法鉴定人胃癌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免疫活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方 王国华 +1 位作者 苏成芝 张晓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本文以四唑翁盐-白细胞粘附抑制实验(MTT-LAI)代替同位素-LAI实验,用于胃癌特异性转移因子(sp-TF_1)抗原持异活性的检测,克服了同位素法的不便。在摸索到的最佳sp-TF_1浓度(10 ̄(-4)u/ml)... 本文以四唑翁盐-白细胞粘附抑制实验(MTT-LAI)代替同位素-LAI实验,用于胃癌特异性转移因子(sp-TF_1)抗原持异活性的检测,克服了同位素法的不便。在摸索到的最佳sp-TF_1浓度(10 ̄(-4)u/ml)和胃癌抗原浓度(10 ̄(-3)ug/ml)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胃癌抗原(scAg)存在下,sp-TF_1能明显抑制白细胞的粘附;而非特异性转移因子(TFn)则无此作用。且sp-TF_1与乙脑病毒(EBv)或乙肝抗原(HBsAg)共同温育也不表现出粘附抑制活性。实验证明:MTT-LAI实验是体外检测特异性转移因子细胞免疫活性的快速、简便的方法。此外.本文用该法观察了不同温度下sp-TF_1活性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转移因子 四唑翁盐
下载PDF
MTT法在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快速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梅琴 陆宇 +1 位作者 付雷 赵伟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530-533,共4页
目的建立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筛选的MTT法并应用于氯苯吩嗪衍生物IC50的测定,为新药筛选提供参数和依据。方法取Vero和HepG2细胞,用培养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 h后加入MTT作用4 h,弃去培养液,加入DMSO溶解其甲... 目的建立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筛选的MTT法并应用于氯苯吩嗪衍生物IC50的测定,为新药筛选提供参数和依据。方法取Vero和HepG2细胞,用培养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 h后加入MTT作用4 h,弃去培养液,加入DMSO溶解其甲臜颗粒,在405 nm,450 nm,492 nm和630 nm波长处测定OD值,根据不同波长所测OD值的大小确定其最佳检测波长。根据细胞浓度与OD值关系曲线确定其最适细胞浓度。取最适浓度细胞接种入96孔培养板,与经3倍系列稀释的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作用48 h后测定其OD值,计算化合物对Vero和HepG2细胞的相对抑制率,用origin7.0软件拟合量效曲线,计算各化合物的IC50。结果MTT的最佳检测波长为492 nm,最适细胞接种浓度为2.5×10^4~4×10^5个/ml。所测定的131个氯苯吩嗪衍生物对Vero和HepG2细胞的IC50结果相似;其中有10个化合物的IC50大于其最高试验浓度,提示其细胞毒性较小。结论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Vero细胞的增殖反应,可经济、快速地对抗结核新药的细胞毒性进行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评价 临床前 毒性试验 四唑鎓盐类
下载PDF
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曹岩 郑永晨 黄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系(BG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应用MTT摄入方法测定5-氟尿嘧啶、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平阳霉素和替尼泊甙对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进行72 h观察。结果: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 目的:探讨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系(BG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应用MTT摄入方法测定5-氟尿嘧啶、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平阳霉素和替尼泊甙对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进行72 h观察。结果: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最敏感,72 h抑制率为77.9%;其次为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平阳霉素和替尼泊甙,其抑制率分别为62.7%、61.1%、59.3%、58.2%及45.9%。其敏感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用MTT法检测p21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实验,即可以针对性指导临床对肿瘤敏感性化疗药物的选用,又可避免盲目用药而产生对机体免疫细胞的毒性作用。p21基因可提高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基因 胃肿瘤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比色法 氮蓝四唑
下载PDF
23种热带及亚热带林木种子生活力的生物化学测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淑兰 皮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7,共6页
对23种热带及亚热带林木种子用四唑生化测定方法测定了种子生活力,而且在实验室测定了其幼苗成苗率及幼苗性状,确定了前者与后者的相互关系。用四唑染色图型法(TZ图型法)鉴定种子生活力,并结合种子形态、解剖构造进行分析。在上述试验... 对23种热带及亚热带林木种子用四唑生化测定方法测定了种子生活力,而且在实验室测定了其幼苗成苗率及幼苗性状,确定了前者与后者的相互关系。用四唑染色图型法(TZ图型法)鉴定种子生活力,并结合种子形态、解剖构造进行分析。在上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带及亚热带树种各类型种子的四唑染色技术要点,确定了种子预处理方法、四唑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制定了各类树种种子四唑鉴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子 生活力 四唑测定 顽拗型种子
下载PDF
吞噬细胞介导的不同脂肪乳剂的脂质过氧化以及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国豪 ConnieJarstrand JorgenNordenstrom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1999年第2期66-69,共4页
评估维生素E在体外的抗氧化、预防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比较各种不同类型脂肪乳剂对氧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取18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血,采用Boyum法提取多核白细胞(PMN)并在体外培养PMN。实验分单纯PMN组,Intralipid组(100%... 评估维生素E在体外的抗氧化、预防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比较各种不同类型脂肪乳剂对氧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取18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血,采用Boyum法提取多核白细胞(PMN)并在体外培养PMN。实验分单纯PMN组,Intralipid组(100%LCT),Vasolipid组(50%LCT,50%MCT)Structolipid组(63%LCT,37%MCT)。各组均分为静止和刺激(用热灭活白色粘株菌刺激PMN)两种状态。采用NBT还原试验测定氧自由基产生量。根据以上分组在体外孵育PMN,并再分为添加Vit.E组和无Vit.E组。采用比色法─LPO-586测定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Malonaldehyde(MDA)和4-hydroxyalkenal来计算脂质过氧化程度。刺激组的氧自由基产生量明显高于静止组(0.795±0.180vs.0.405±0.090,P<0.001)。脂肪乳剂可明显降低各组的NBT值,脂肪乳剂浓度与NBT值之间呈负线性相关(r=-0.83,P<0.001)。三组不同脂肪乳剂之间,其NB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刺激组的脂质过氧化产物明显高于静止组(3.15±1.12vs1.34±0.72,P<0.001)。各脂肪乳剂组的脂质过氧化产物明显高于单纯PMN组,而Intralipid组脂质过氧化值高于Vasolipid组和Structolipid组,差异有显著性。随着PMN孵育时间的延长,各组的脂质过氧化值增加,6小时后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噬细胞 介导作用 脂肪乳剂 脂质过氧化 维生素E 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卵巢癌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威廉 周德南 +3 位作者 唐凯 陈心秋 唐东平 黄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为了卵巢癌手术后免疫治疗的需要,我们用透析法从用癌组织免疫的山羊脾及淋巴结制备了卵巢癌特异性转移因子(STF)。方法:按中国药典及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MTT法)对STF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结... 目的:为了卵巢癌手术后免疫治疗的需要,我们用透析法从用癌组织免疫的山羊脾及淋巴结制备了卵巢癌特异性转移因子(STF)。方法:按中国药典及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MTT法)对STF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结果:所制备的卵巢癌STF符合转移因子质量标准,具有对卵巢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在15例卵巢癌病人的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结论:用该法制备的卵巢癌STF,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卵巢癌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转移因子 LAI 四唑翁盐 卵巢肿瘤
下载PDF
胶质瘤碱性蛋白免疫核糖核酸的制备及其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惠宏襄 王成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8-11,共4页
作者利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提取的碱性蛋白(GBP)作为抗原免疫豚鼠制备免疫核糖核酸(iRNA),用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鉴定其活性;同时探讨建立MTT-LAI方法取代~3H-Leu LAI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GBP作为抗原制备的GBP-iRNA有良好的... 作者利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提取的碱性蛋白(GBP)作为抗原免疫豚鼠制备免疫核糖核酸(iRNA),用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鉴定其活性;同时探讨建立MTT-LAI方法取代~3H-Leu LAI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GBP作为抗原制备的GBP-iRNA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用MTT-LAI和~3H-Leu-LAI两种方法所得粘附抑制指数无显著差异,表明前者可取代后者作为iRNA活性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核糖核酸 免疫学
下载PDF
噻唑蓝和刃天青法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宗德 邢爱英 +2 位作者 刘忠泉 贾红彦 古淑香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和刃天青(resazurin)2种快速而价廉的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MTT和刃天青2种微孔板方法对64株结核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一... 目的评价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和刃天青(resazurin)2种快速而价廉的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MTT和刃天青2种微孔板方法对64株结核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并将结果与传统罗氏培养基的绝对浓度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TT和刃天青2种微孔板方法所得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结果与传统绝对浓度法有较好的一致性,MTT法进行RFP、INH、EMB、SM药敏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94.8%、93.8%、92.9%、90.6%,特异性分别为96.0%、93.8%、96.0%、87.5%,准确性分别为95.3%、93.8%、95.3%、89.1%;刃天青法进行RFP、INH、EMB、SM药敏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92.3%、90.6%、92.9%、87.5%,特异性分别为96.O%、90.6%,94.0%、87.5%,准确性分别为93.8%、90.6%、93.8%、87.5%。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应用MTT法与绝对浓度法的Kappa值为:RFP0.857,INH0.831,EMB0.714,SM0.792;应用刃天青法与绝对浓度法的Kappa值为:RFP0.871,INH0.826,EMB0.826,SM0.750。MTT和刃天青2种药敏方法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Kappa值为:RFP0.889,INH0.875,EMB0.787,SMO.844。结论MTT和刃天青是2种简单快速、价廉且敏感的药敏方法,有希望成为一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的候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结核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四唑豁盐类 恶嗪类 咕吨类
下载PDF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宝胜 王卫 +2 位作者 王卓强 冯泽国 周建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5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索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方法的最佳条件,并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根据MTT法的测定原理,采用三因素(细胞数量、MTT浓度、MTT染色时... 目的:探索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方法的最佳条件,并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根据MTT法的测定原理,采用三因素(细胞数量、MTT浓度、MTT染色时间)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并依据MTT的最优条件测定BDNF的生物活性。结果:MTT比色法检测SH-SY5Y细胞活性的最优条件为:每孔细胞数:(0.2×108个/L,100μl),MTT的染色时间(6小时),MTT的剂量(5g/L)。在ATRA诱导SH-SY5Y细胞产生TrkB受体后,随着BDNF浓度的增加,吸光值也增加,当BDNF浓度增加到50μg·L-1后,随着BDNF浓度的增加,吸光值增加并不显著。结论:建立了MTT比色法的最佳条件,并应用于BDNF细胞因子的活性检测中,在BDNF浓度为50μg·L^(-1)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基偶氮唑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正交实验
下载PDF
MTT法在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快速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梅琴 陆宇 +1 位作者 付雷 赵伟杰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9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建立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筛选的MTT法并应用于氯苯吩嗪衍生物IC50的测定,为新药筛选提供参数和依据。方法取Vero和HepG2细胞,用培养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h后加入MTT作用4h,弃去培养液,加入DMSO溶解其... 目的建立抗结核新药细胞毒性筛选的MTT法并应用于氯苯吩嗪衍生物IC50的测定,为新药筛选提供参数和依据。方法取Vero和HepG2细胞,用培养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h后加入MTT作用4h,弃去培养液,加入DMSO溶解其甲躜颗粒,在405nm,450nm,492nm和630nm波长处测定OD值,根据不同波长所测OD值的大小确定其最佳检测波长。根据细胞浓度与OD值关系曲线确定其最适细胞浓度。取最适浓度细胞接种入96孔培养板,与经3倍系列稀释的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作用48h后测定其OD值,计算化合物对Vero和HepG2细胞的相对抑制率,用origin7.0软件拟合量效曲线,计算各化合物的Ic50结果MTT的最佳检测波长为492nm,最适细胞接种浓度为2.5×10-4×105个/ml。所测定的131个氯苯吩嗪衍生物对Vero和HepG2细胞的IC50结果相似;其中有10个化合物的Ic50大于其最高试验浓度,提示其细胞毒性较小。结论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Vero细胞的增殖反应,可经济、快速地对抗结核新药的细胞毒性进行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物评价 临床前 毒性试验 四唑鎓盐类
下载PDF
Germination of Seed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 Caiaue×Oil Palm Submitted to the Mechanical Depulping
17
作者 Thais Moura Maquine Alex Queiroz Cysne +3 位作者 Wanderlei Antonio Alves de Lima Samuel Campos Abreu Marcia Green Sara de Almeida Rios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20期2965-2972,共8页
Oil palm seeds respond well to protocols of dormancy break, however, the seed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 (HIE) (caiaué × oil palm) have lower germination rates. The mechanical depulping can affect the potentia... Oil palm seeds respond well to protocols of dormancy break, however, the seed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 (HIE) (caiaué × oil palm) have lower germination rates. The mechanical depulping can affect the potential of germination of seeds,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mechanical depulping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vigor and viability of embryos HIE BRS Manicoré. A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ith five treatments, based on the depulping time and on the percentage of mesocarp on the seed with four replications was used. The percentage of seed germination, the germination speed index (GSI), the percentage of fungi and abnormal seeds and vigor and viability of embryos were evaluate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between treatments for all variables. The average of germination at 35 days was 45.34% and embryos showed high to medium vigor by the tetrazolium test. The mechanical depulping do not affect the seed germination, nor the viability and vigor of embryos HIE BRS Manicoré.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fruits of HIE BRS Manicoré remain in depulper machine for 40 minutes to completely remove the mesocarp resid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eis oleifera E.guineensis Percentage of Germination Mechanical Damage tetrazolium test
下载PDF
Carisolv对人牙髓细胞的体外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轶萍 吴友农 +1 位作者 张光东 胡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554-557,共4页
目的:对化学机械去腐材料-Carisolv进行体外生物学毒性评价。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人牙髓细胞,采用琼脂覆盖法和四唑盐(MTT)比色法评价Carisolv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琼脂覆盖法中出现脱色区和部分细胞溶解,呈轻度细胞毒性;MTT法中A值和... 目的:对化学机械去腐材料-Carisolv进行体外生物学毒性评价。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人牙髓细胞,采用琼脂覆盖法和四唑盐(MTT)比色法评价Carisolv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琼脂覆盖法中出现脱色区和部分细胞溶解,呈轻度细胞毒性;MTT法中A值和RGR随接触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毒性逐渐增大,1 min和5 min组细胞毒性为1级,30 min组细胞毒性达到2级。结论:Carisolv有轻微的细胞毒性,临床操作时要注意对牙髓牙周等软组织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ISOLV 细胞毒性 琼脂覆盖法 四唑盐比色法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肝癌HepG2细胞VEGF及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妍君 刘付红 +1 位作者 李笑 刘炬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24-532,548,共10页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对肝癌HepG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DHA+肿瘤条件培养基(TCM)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乏氧条件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分为空白组、不同浓度(10μmol/L、25μmol/L、50μmol/L和100μmo...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对肝癌HepG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DHA+肿瘤条件培养基(TCM)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乏氧条件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分为空白组、不同浓度(10μmol/L、25μmol/L、50μmol/L和100μmol/L)DHA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别检测DHA对VEGF mRNA、蛋白和分泌水平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影响。选取具有有效抑制作用的最低浓度25μmol/L DHA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DHA+TCM组、PX-478+TCM组和PX-478+DHA+TCM组。收集各组培养肝癌HepG2细胞的TCM,各组TCM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划痕实验和成管实验分别检测DHA+TCM对HUVECs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揭示DHA对VEGF作用的机制。结果:DHA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HepG2细胞VEGF mRNA、蛋白及分泌水平的表达;DHA+TCM可有效抑制HU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此外,DHA对肝癌HepG2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DHA+TCM对HUVEC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可通过DHA与PX-478共处理而消除。结论:DHA可以抑制肝癌HepG2细胞VEGF表达及HUVECs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肝癌HepG2细胞转录因子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血管新生 肝癌HEPG2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 划痕实验 成管实验
下载PDF
毛鸡骨草种子四唑染色法的研究
20
作者 谭伟东 朱艳霞 +3 位作者 柯芳 叶志文 钟一雄 董青松 《大众科技》 2019年第3期25-26,6,共3页
为完善毛鸡骨草种子质量检验方法,对其种子的生活力测定方法——四唑染色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种子预湿时间及方法、种子染色前处理、染色液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确定了毛鸡骨草种子四唑染色条件。毛鸡骨草种子四唑染色方法为净... 为完善毛鸡骨草种子质量检验方法,对其种子的生活力测定方法——四唑染色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种子预湿时间及方法、种子染色前处理、染色液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确定了毛鸡骨草种子四唑染色条件。毛鸡骨草种子四唑染色方法为净种子经破除硬实后,于30℃恒温水浸种5h~6h预湿,剥皮,1.0%TTC溶液30℃黑暗染色5h~6h。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毛鸡骨草种子的染色率与发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毛鸡骨草种子的四唑测定稳定可靠,可代替发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鸡骨草 种子 四唑染色法 发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