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楞子的本草考证
1
作者 王巧珍 杨森 +5 位作者 何晗 王福 胡媛 刘友平 陈鸿平 陈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瓦楞子为常用的多基原海洋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基原动物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在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文献的基础上,对瓦楞子的名称... 瓦楞子为常用的多基原海洋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基原动物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在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文献的基础上,对瓦楞子的名称、基原、入药部位、产地分布、药性功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以正本清源,为其深入研究提供思路。经考证,瓦楞子以“魁蛤”之名首载于《名医别录》,瓦楞子一名首见于《本草备要》。在古代蚶科多种属动物均可入药,最早以肉入药,南北朝至唐代起壳与肉均可入药,其肉名“蚶”,甘、平,为药食两用之品,清代至今所用瓦楞子多为其壳。其壳由单一药味“咸”发展为复合药味“甘、咸”,《本草求真》首次记载其“专入肝”,今认为其主入肝经,兼入肺胃二经。沿海广分布。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只收载其壳为瓦楞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子 本草考证 基原 入药部位 药性 功效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龙葵的本草考证
2
作者 胡港 俞赟丰 +2 位作者 邓羿駃 曾洁 王孟清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通过收集整理本草古籍和现代文献,考证经典名方中龙葵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炮制、性味、功效。经考证,历代主流均以“龙葵”为正名,尚有多个别名,多源于其形态和性味功效。龙葵的正品基原应为今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龙葵... 通过收集整理本草古籍和现代文献,考证经典名方中龙葵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炮制、性味、功效。经考证,历代主流均以“龙葵”为正名,尚有多个别名,多源于其形态和性味功效。龙葵的正品基原应为今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龙葵(Solanum nigrum),其全国均有产,常在夏秋采收,品质以茎叶色绿、带果者为佳。古代炮制多为阴干或使用鲜品,与现代较为一致,但近现代多加以切段。古今龙葵常以生品入药。古代多认为其味苦性寒且无毒,而1977年版《中国药典》载其性味苦、微甘,寒,有小毒,用于治疗疮疖肿痛、肿瘤等。古代含龙葵的方剂龙葵膏、龙葵根散、龙葵散主要用于疮疡,而人参散用于吐血;现代含龙葵的方剂白英清喉汤、软坚解毒汤、泄肺逐饮汤、山甲龙葵汤、祛瘀散结汤、龙葵苡仁汤均用于各种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基原 炮制 性味功效 本草考证
下载PDF
桃仁性味、归经及功效演变的本草考证
3
作者 李冉 李志鸣 +2 位作者 周冉冉 张艺 陶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33-136,共4页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并结合现代文献材料,对桃仁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考证结果发现桃仁性味、归经的论述古今确有差异:唐代以前,桃仁味苦、甘、辛,性平、温、热,无毒、双仁者有毒、微毒均有记载,元代首...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并结合现代文献材料,对桃仁的性味、归经和功效演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证。考证结果发现桃仁性味、归经的论述古今确有差异:唐代以前,桃仁味苦、甘、辛,性平、温、热,无毒、双仁者有毒、微毒均有记载,元代首次出现桃仁的归经问题,直至现代桃仁的性味、归经才趋于统一,即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在功效演变方面,古今皆用的功效有破血逐瘀、止咳逆、润肠燥。古存今失的功效有辟鬼除邪、杀虫、祛风除蒸等。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桃仁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等提供本草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性味 归经 功效 考证 本草
下载PDF
甘露子本草溯源及现代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丽红 马天翔 +1 位作者 史光伟 向雪姣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甘露子为食、药两用常见之品,作为蔬菜在宋代诗歌中已有记载,元代首次将其列为一种食疗本草。甘露子有“草石蚕”的别称,但“草石蚕”另有其物。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将草石蚕与甘露子记载为同一味药后,出现异物同名情况,目前学界对甘... 甘露子为食、药两用常见之品,作为蔬菜在宋代诗歌中已有记载,元代首次将其列为一种食疗本草。甘露子有“草石蚕”的别称,但“草石蚕”另有其物。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将草石蚕与甘露子记载为同一味药后,出现异物同名情况,目前学界对甘露子的研究多指日常作为蔬菜的甘露子。甘露子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多糖、皂苷、鞣质等有机成分,以及钾(K)、磷(P)、硫(S)、镁(Mg)、钙(Ca)等无机成分,且为水苏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研究发现本品中多糖对肝癌细胞、膀胱癌细胞等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有抗氧化、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目前对甘露子的研究多集中在栽培种植与水苏糖提取方面,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较少,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甘露子的本草溯源、化学成分、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甘露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子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功效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黄酒在古代医籍中的养生之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燕 杨光 +3 位作者 张卫 刘思鸿 张钟晓 王永炎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酒用于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的历史悠久。经考证,唐代明确入药之酒为酿造酒,即黄酒。本文梳理了本草类医籍中酒的功效,从最初主治疾病,至明清时期拓展到延年益寿等保健功能。并介绍了养生类医籍中酒的应用,包括补益养生、季节养生、产妇... 酒用于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的历史悠久。经考证,唐代明确入药之酒为酿造酒,即黄酒。本文梳理了本草类医籍中酒的功效,从最初主治疾病,至明清时期拓展到延年益寿等保健功能。并介绍了养生类医籍中酒的应用,包括补益养生、季节养生、产妇养生用酒的食疗方,以及用酒的注意事项,以期为黄酒在养生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考证 功效 养生 特殊人群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江西特产中药茶芎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敏 叶先文 +5 位作者 张金莲 邓亚羚 谢亚婷 张涛 刘明贵 徐葱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57-1666,共10页
茶芎是江西特色品种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茶芎主要含有苯酞类、有机酚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形成、促进血管扩张等活性。现对历代... 茶芎是江西特色品种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茶芎主要含有苯酞类、有机酚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形成、促进血管扩张等活性。现对历代本草、医书中茶芎的资料进行考证,从茶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几方面对茶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亲缘性及其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入血成分等方面,对茶芎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茶芎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5.18讲话”英译文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7
作者 赵永湘 许诗婷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3-132,共10页
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以拜登政府“行政命令”作为对照语料,从高频名词、高频形容词、主题词we及must的应用等角度,分析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18讲话”英译文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研究表明,“5.18讲话”英... 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以拜登政府“行政命令”作为对照语料,从高频名词、高频形容词、主题词we及must的应用等角度,分析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18讲话”英译文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研究表明,“5.18讲话”英译文高频实词和主题词及其搭配共同构建了辩证科学、务实敢为、自我约束、态度坚决等国家生态文明形象;该形象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源语的影响和译者翻译策略与方法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8讲话”英译文 语言特征 文本效果 语料库
下载PDF
酸枣仁本草考证
8
作者 牛爱婷 李胜 +2 位作者 李超 丁辉 宋新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2-107,共6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文献和现代文献,对酸枣仁的名称、基原、产地、用药部位、炮制及功效进行考证。经考证,酸枣仁原植物最早以“棘”记载于《诗经·凯风》,《尔雅》中开始出现“酸枣”之称,明代及以后均以“酸枣仁”作为独立中药...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文献和现代文献,对酸枣仁的名称、基原、产地、用药部位、炮制及功效进行考证。经考证,酸枣仁原植物最早以“棘”记载于《诗经·凯风》,《尔雅》中开始出现“酸枣”之称,明代及以后均以“酸枣仁”作为独立中药名称记载;酸枣仁的历代主流基原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种子;其产地主要集中在太行山附近,宋明推崇陕西临潼为道地,现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酸枣仁的炮制方法多以炒制为主;其功效最早为主心腹寒热、补中益气,唐代以后主治不得眠。酸枣仁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该文的考证结果可以为其开发提供文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基原 产地 炮制 功效 本草考证
下载PDF
基于本草考证的丹参功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小平 王振国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7期58-61,共4页
丹参用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即有相关记载。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丹参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但历代医家对丹参的功效理解认识不一,甚至有相悖的现象。本研究分别从汉晋南北朝时期、唐宋金元... 丹参用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即有相关记载。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丹参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但历代医家对丹参的功效理解认识不一,甚至有相悖的现象。本研究分别从汉晋南北朝时期、唐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和近代时期,通过本草考证对历代本草进行深入挖掘与梳理。经过系统考证,梳理了历代主流本草中丹参功效认识的沿革。发现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正品丹参即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丹参品种,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功效 本草考证
下载PDF
针对情境感知的自然语言的因果去偏推理方法
10
作者 张大操 张琨 +1 位作者 吴乐 汪萌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68-1779,共12页
情境感知的自然语言推理任务要求模型能够根据给定情境信息判断前提句子与假设句子之间的语义推理关系.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利用情境信息增强对输入句子的语义表征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这些方法忽略了情境信息以及输入句子之间存... 情境感知的自然语言推理任务要求模型能够根据给定情境信息判断前提句子与假设句子之间的语义推理关系.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利用情境信息增强对输入句子的语义表征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这些方法忽略了情境信息以及输入句子之间存在的虚假关联,导致模型存在泛化性及鲁棒性差的问题.同时,已有的去偏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语义推理过程中情境信息的影响,造成情境信息利用不充分、虚假关联识别不准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融合因果推断方法,提出一种全新的因果去偏推理方法CBDRM(causal-based debiased reasoning method),在充分考虑情境信息的条件下,缓解模型在推理过程中受到的有偏信息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通过统计分析为输入数据构建因果图,实现对输入数据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准确刻画;在此基础上,利用预训练模型的有偏训练实现输入数据对预测结果的总因果效应的计算.同时,利用因果反事实方法实现计算数据中的虚假关联所导致的直接因果效应.通过从总因果效应中去除虚假关联所带来的直接因果效应,实现了对输入句子的语义推理关系的无偏预测.更进一步,考虑到在语义推理过程中情境信息对语义表达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对比学习模块,实现了在考虑情境信息的情况下输入文本的语义表示,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无偏推理性能.最后,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为了对无偏自然语言推理方法进行更好的评估,构建并公开了一个无偏的情境感知的自然语言推理挑战集,用于推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感知 虚假关联 去偏推理 因果效应 对比学习
下载PDF
企业创新文本信息的同群效应
11
作者 符号亮 罗勇根 丁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71,共13页
基于2008—2019年我国沪深公司文本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创新文本信息是否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同群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上市企业创新文本信息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在影响机制上,存在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两种作用路径:通过竞争机制,行业市场... 基于2008—2019年我国沪深公司文本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创新文本信息是否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同群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上市企业创新文本信息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在影响机制上,存在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两种作用路径:通过竞争机制,行业市场竞争在同行企业创新文本信息与目标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发挥中介作用;通过学习机制,信息学习需求促使处于劣势市场地位的目标企业向行业领先企业学习。进一步拓展分析,从同行信息可比性调节作用发现,可比性较强的同行企业之间创新信息同群效应越显著。从目标企业融资约束调节作用表明,目标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同行企业创新信息对目标企业创新投入的同群效应越显著。同群效应成为理解企业创新投资增加的一个重要视角,同行企业创新文本信息披露增加有助于目标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结论有助于相关部门借鉴规范企业创新文本信息披露规则、完善信息驱动的开放创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投资 文本信息 同群效应 竞争机制 学习机制
下载PDF
赶黄草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12
作者 袁晓明 胡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889-891,896,共4页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草本书籍文献,从名称、形态、采收加工、分布区域及功效方面对赶黄草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和归纳,为赶黄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赶黄草为正名,其余可作为别名;历代草本文献...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草本书籍文献,从名称、形态、采收加工、分布区域及功效方面对赶黄草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和归纳,为赶黄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研究发现赶黄草为正名,其余可作为别名;历代草本文献对原植物形态描述基本一致;夏、秋二季采收,药用部位为全草入药,加工方法为除去杂质,干燥或趁鲜切段;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主要成分为黄酮(苷)、三萜(苷)类及甾体类、挥发油等;具有抗肝纤维化、保肝等药理活性,并有改善肾功能、降血糖等潜在药用价值。目前,赶黄草尚无本草考证相关研究,同物异名现象严重,未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地方标准和炮制方法不统一。今后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提高和统一质量标准,开发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中药卷柏现代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作潭 李富云 +3 位作者 南丽丽 赵金洁 杨锡仓 靳子明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9期1054-1059,共6页
目的:为中药卷柏药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卷柏历史沿革,对其基原进行本草考证;同时采用综述的方法对不同品种卷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相应的阐述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目的:为中药卷柏药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卷柏历史沿革,对其基原进行本草考证;同时采用综述的方法对不同品种卷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相应的阐述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不同基原的卷柏品种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主治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在临床实践中,应辨证用药,合理选择卷柏基原品种,并扩大或加强对卷柏地方品种的开发和使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猪苓的本草考证
14
作者 俞赟丰 杨欣雨 +2 位作者 周曼丽 简维雄 许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4期86-92,96,共8页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医典方书和现代文献,考证经典名方中猪苓的名称、产地、品质、基原、采收、炮制、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猪苓之名源于其形似猪粪的形态特点,其别名多与形态特点、生长习性或方音讹传有关。古代猪苓以野生为主,多产自南...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医典方书和现代文献,考证经典名方中猪苓的名称、产地、品质、基原、采收、炮制、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猪苓之名源于其形似猪粪的形态特点,其别名多与形态特点、生长习性或方音讹传有关。古代猪苓以野生为主,多产自南方;至近现代才出现人工培育的记载,产地亦遍布陕西、河南、河北、四川、云南等省,其中陕西、云南产量较大,以陕西质量最佳。古代猪苓采收以春秋两季为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记载一致。猪苓的品质鉴定与炮制古今较为统一,均以皮黑肉白,坚实者佳,采后祛杂质,除黑皮,切片,阴干后保存。现今我国各地猪苓均为多孔菌属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的干燥菌核。金元前记载其性味为“甘、苦,平,无毒”,以后的历代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多认为其性味为“甘、淡,平,无毒”,归“肾、膀胱”经。宋代及以前记载猪苓“治痎疟,解毒,蛊注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宋代以后医家注意到猪苓的淡渗利湿之效强而补益之效弱,主要将其用于消肿满、除湿通淋、利小便。现代本草和文献则多聚焦于猪苓利水渗湿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 性味功效
下载PDF
乌芋·慈姑·荸荠考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奇 廖艳 +3 位作者 林殷 张聪 张玉苹 张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厘清古籍中乌芋、慈姑与荸荠的关系,给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文献依据,作者通过音韵、植物、文化和文字学考证,认为汉魏时期乌芋即指慈姑,明清时期乌芋改称荸荠原因,主要系对乌字理解从鸟类象形本义向黑色引申义转移结果。由于乌芋物... 为厘清古籍中乌芋、慈姑与荸荠的关系,给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文献依据,作者通过音韵、植物、文化和文字学考证,认为汉魏时期乌芋即指慈姑,明清时期乌芋改称荸荠原因,主要系对乌字理解从鸟类象形本义向黑色引申义转移结果。由于乌芋物名变化,原属慈姑功效部分移到荸荠;因生境和根部特征相近,原属山慈菇毒性和副作用又转嫁慈姑,从食品安全角度考量应予澄清。慈姑兼具清热补虚等功效,营养成分全面,保健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芋 慈姑 荸荠 考证 保健功效
下载PDF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与文本效果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胡开宝 田绪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we"以及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应用的角度切入,并与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照,分析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即英译文本... 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we"以及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应用的角度切入,并与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照,分析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即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说话主体的看法或印象。研究表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中,高频实义词和we的应用成功描写了中国政府奋发图强、脚踏实地和积极有为等特征。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中国政府的上述印象是译者翻译策略与方法应用和中国政府的作为等因素影响的产物;《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应当尽量少用高量值情态动词和无主句,以缩短中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英译 语言特征 文本效果
下载PDF
中药陆英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邹盛勤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092-3094,共3页
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生药鉴别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综述了中药陆英的现代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
关键词 陆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生药鉴别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文本计量研究——以京汉沪三大自创区为例(2009-2018年) 被引量:68
18
作者 解佳龙 李雯 雷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7,共10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政策试验场,其科技人才政策制定与执行任务重、周期长、影响广。本文基于颁布年度、适用范畴、政策工具和执行效力四个维度,运用文本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关村、光谷和张江三家代表性...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政策试验场,其科技人才政策制定与执行任务重、周期长、影响广。本文基于颁布年度、适用范畴、政策工具和执行效力四个维度,运用文本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关村、光谷和张江三家代表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人才政策,比较了彼此政策文本的异同,呈现政策出台阶段性波动,综合型政策占主体,政策工具应用领域分布不均,多主体发文且应对型政策居多等文本特征;选取关键指标分析了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科技人才集聚规模稳步上升,人力资本加速积累且个体创新效率提高,但人员结构尚待优化。最后,从统一政策框架、增强群体指向、健全工具体系和重视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创新思路与建议,以期为其科技人才政策试验与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科技人才政策 政策特征 实施效果 文本量化分析
下载PDF
“灸疮”考辩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芳芳 王一辰 +7 位作者 林殷 廖艳 张聪 潘诗霞 柯秀慧 赵丰润 李孟慧 韩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85-389,共5页
古人有"灸必发疮"方能奏效之说,本文通过考辩灸疮出处、医理及其坏证以明辩真伪。灸疮最早出自汉代《武威汉代医简》《金匮要略》,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至晋代《针灸甲乙经》始有用草鞋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记载,"发灸... 古人有"灸必发疮"方能奏效之说,本文通过考辩灸疮出处、医理及其坏证以明辩真伪。灸疮最早出自汉代《武威汉代医简》《金匮要略》,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至晋代《针灸甲乙经》始有用草鞋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记载,"发灸疮"法成为化脓灸的标志。考化脓灸须在辨证选穴正确前提下,兼气血充盛、取穴准、灸量足三因素方可得效;若艾灸过度、选穴不准、触犯外邪、护养不当则易产生坏证。历代医家对灸疮安全性和疗效提出质疑,提出禁用八木之火、设禁灸穴以防其害。临床证实灸感"气至"为灸法得效标志,"灸必发疮"之说多系古人为加强灸量刺激达到"气至"得效标准,而过度艾灸所致,非特指灸法得效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灸 灸疮 发灸疮 化脓灸 灸感 灸效 考辩
下载PDF
组织支持感与领导成员交换对低尽责性员工周边绩效的补偿效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胜军 全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6,共7页
笔者以我国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低尽责性员工组织支持感与领导成员交换对周边绩效两个不同维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质量水平的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下,低尽责性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周边绩效的差异。研究目的在于探... 笔者以我国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低尽责性员工组织支持感与领导成员交换对周边绩效两个不同维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质量水平的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下,低尽责性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周边绩效的差异。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影响员工周边绩效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探讨企业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提高低尽责性知识型员工的周边绩效。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与周边绩效两维度中组织导向的周边绩效显著正相关;领导成员交换与直接主管导向的周边绩效显著正相关;与一般员工相比,提高组织支持感和领导成员交换质量水平对低尽责性员工周边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笔者建议,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的周边绩效行为,可以通过增加对知识员工的组织支持、增加知识员工与上级之间的领导成员交换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而达到提高知识型员工周边绩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支持感 领导成员交换 低尽责性 周边绩效 补偿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