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瑕瑜分明,得失可鉴——从Arthur Waley的译本悟《论语》的英译之道 被引量:27
1
作者 何刚强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9,共5页
阿瑟.威利(Arthur Waley)的《论语》译本(简称“威译”)在当代很有影响。选择它来具体研究、探讨《论语》英译的策略对先秦典籍的英译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首先对“威译”的得失进行评析,以具体统计与大量实例显示,“威译”总体质量以今... 阿瑟.威利(Arthur Waley)的《论语》译本(简称“威译”)在当代很有影响。选择它来具体研究、探讨《论语》英译的策略对先秦典籍的英译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首先对“威译”的得失进行评析,以具体统计与大量实例显示,“威译”总体质量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不是太高;同时也指出“威译”确有其挡不住的精彩之处。接着本文探讨“威译”所提示的典籍英译的“两个合理性”问题:语义的合理性与句法的合理性,认为这两者实际是一种语言文本格栅向另一种语言文本格栅转换的主要内容。典籍英译追求译文语义上的合理性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追求译文在句法上的合理性。“威译”虽在语义合理性上不尽如人意,但在句法合理性上倒是可圈可点。可能正是后者使“威译”至今仍在很大范围内获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威利 《论语》英译 文本格栅 语义合理性 句法合理性
下载PDF
文本模式与文化重构——《人生颂》三个译本的历时再识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进 冯文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4期67-71,共5页
朗费罗名诗《人生颂》经历了多次"被言说"与"被阐释"。本文选取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汉译本进行历时比较,旨在厘清对原著的误读和误译,审视诗歌翻译中文本模式的流变,讨论以旧体诗和新诗体例进行翻译的利弊得失,关... 朗费罗名诗《人生颂》经历了多次"被言说"与"被阐释"。本文选取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汉译本进行历时比较,旨在厘清对原著的误读和误译,审视诗歌翻译中文本模式的流变,讨论以旧体诗和新诗体例进行翻译的利弊得失,关注不同时空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理念对译本生成方式的影响以及译者如何把原诗涵濡的文化图景加以改造并重构于宿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模式 文化重构 人生颂 朗费罗 翻译
下载PDF
文本隔栅假设在英汉翻译中的验证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广荣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
文本隔栅是著名翻译研究学者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理论假设,被认为与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密切相关。本文拟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从文本隔栅差异的普遍性以及在英汉语言文化上的特殊表现入手,探讨文本隔栅对英汉翻译研究的解释能... 文本隔栅是著名翻译研究学者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理论假设,被认为与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密切相关。本文拟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从文本隔栅差异的普遍性以及在英汉语言文化上的特殊表现入手,探讨文本隔栅对英汉翻译研究的解释能力以及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同时提出处理翻译中文本隔栅差异的原则,以证明文本隔栅假设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隔栅 差异 普遍性
下载PDF
汉、英语第三人称叙事角度的文本隔栅差异——以《红楼梦》中第三人称叙事角度及其翻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紫渊 《甘肃高师学报》 2020年第4期15-19,共5页
文本隔栅是著名翻译研究学者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理论假设,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一方面,该假设能很好地解释某些翻译现象;另一方面,该假设也可指导相关翻译实践。但目前国内从该理论假设角度来探讨翻译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对... 文本隔栅是著名翻译研究学者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理论假设,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一方面,该假设能很好地解释某些翻译现象;另一方面,该假设也可指导相关翻译实践。但目前国内从该理论假设角度来探讨翻译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对《红楼梦》英译时第三人称叙事角度(指人)的处理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汉英语第三人称叙事角度的文本隔栅差异,从而进一步验证文本隔栅假设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也为相关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隔栅理论假设 第三人称叙事角度 《红楼梦》 文化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