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7/Treg、Th1/Th2联合NEWS2评分预测肺炎病情进展效能研究
1
作者 申爽 季忠庶 +1 位作者 张悦 孙伟民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1/Th2)联合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NEWS2)预测肺炎病情进展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5例肺炎,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分为未进...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1/Th2)联合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NEWS2)预测肺炎病情进展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5例肺炎,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分为未进展组、进展组,比较2组Th17/Treg、Th1/Th2、NEWS2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指标联合预测肺炎病情进展的模型,使用Stata 10.0软件确定最佳截断值及该位置的预测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协变量及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肺炎病情进展的效能。结果进展组Th17/Treg、NEWS2评分高于未进展组,Th1/Th2低于未进展组(P<0.01);Th17/Treg、NEWS2评分升高是肺炎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Th1/Th2升高是肺炎病情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将原始协变量拟合,生成新联合预测因子New-pre,其最佳截断值为0.102,此时预测准确率为97.00%;绘制ROC曲线显示,New-pre预测肺炎病情进展的AUC(0.916)高于Th17/Treg(0.704)、Th1/Th2(0.747)、NEWS2评分(0.819)(P<0.05)。结论肺炎病情进展患者Th17/Treg、NEWS2评分升高,Th1/Th2降低,三者联合可作为预测个体病情进展定量方案,可为临床治疗、病情进展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th17/TREG th1/th2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2 病情进展 预测 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影响
2
作者 王沁怡 陶黎梅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3期440-446,共7页
目的 探究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MMP风热闭肺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 探究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MMP风热闭肺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发热积分、咳嗽积分、咯痰积分和气喘积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和Th17/Tre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106例MMP患者,每组各53例。治疗前,中药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和血清Th17/Treg细胞因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组发热积分、气喘积分、咳嗽积分、咳痰积分、血清INF-γ水平和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FVC、FEV1、PEF、IL-4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MMP患儿可调节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风热闭肺证 银翘散 麻杏石甘汤 th1/th2平衡 th17/Treg平衡
下载PDF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戴凌虹 孙云 颜晓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同联合补肾固胎方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妊娠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 E_(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孕酮(Progesterone, P)]、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妊娠期阴道流血、小腹坠胀或疼痛、腰酸痛、膝关节酸软积分,IL-2、INF-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中医证候积分和IL-2、INF-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75.0%,45/60)(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为(85.0%,51/60),高于对照组(56.7%,34/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 补肾固胎方联合黄体酮注射液能够有效调节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激素水平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患者流产率,提高足月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肾虚型 补肾固胎方 黄体酮注射液 妊娠激素水平 th1/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清热化瘀方调控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林文勇 施雪斐 +6 位作者 张春伶 王栋元 牛振超 芦瑞霞 王丹 阮小芬 王肖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5-600,共6页
目的 探索清热化瘀方通过调控T辅助细胞17(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 45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清热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13、26、52 g/kg),各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清热化瘀方或蒸馏水7 d,通过左... 目的 探索清热化瘀方通过调控T辅助细胞17(Th17)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 45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清热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13、26、52 g/kg),各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清热化瘀方或蒸馏水7 d,通过左冠状动脉结扎30 min再灌注24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24 h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改变,TTC染色观察心脏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心脏组织中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和Th17/Treg细胞比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清热化瘀方组小鼠心功能提高,梗死面积减少,Th17细胞比例降低,促炎因子IL-17和IL-6水平降低,Th17/Treg动态平衡得到恢复(P<0.05)。结论 清热化瘀方可通过调节Th17恢复Th17/Treg稳态,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瘀方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th17细胞
下载PDF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Th17/Treg细胞在慢性心衰中的作用
5
作者 杨梦 胡思远 +2 位作者 李琳 王梓仪 胡志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心肌损伤后,免疫介导的Th17、Treg细胞在心衰的发病机制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泌炎症因子,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塑。中医正邪理论内涵丰富,对于认识Th17/Treg细胞与心衰的发展及相互作用具有...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心肌损伤后,免疫介导的Th17、Treg细胞在心衰的发病机制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泌炎症因子,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塑。中医正邪理论内涵丰富,对于认识Th17/Treg细胞与心衰的发展及相互作用具有指导意义,隶属于正邪理论范畴,即Th17/Treg细胞平衡,有利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属于“正气”范畴;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导致免疫异常,促进疾病的发生,属于“邪气”范畴。基于此,作者以正邪理论为切入点,从宏观、微观角度来阐述Th17/Treg细胞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心衰早期,正虚为主,邪实为辅;心衰中期,正虚邪实;心衰晚期,邪实为主,正虚为辅;心衰终末期,正虚为主。临床通过扶正祛邪,调整机体正邪平衡,恢复机体Th17/Treg细胞的动态平衡,以期为中医理论阐述Th17/Treg在心衰的发展作用的现代研究奠定基础,为心衰的诊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th17/TREG细胞 正邪理论 中药干预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白癜风Th17/Treg细胞失衡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晶 王春英 +3 位作者 张兴涛 王仁臻 辛宇航 张福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0.5%~2%^([1])。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多种学术假说被提出来进行解释,如氧化应激理论、神经体液假说等,但是自身免疫学说是最被认可的一种,...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0.5%~2%^([1])。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多种学术假说被提出来进行解释,如氧化应激理论、神经体液假说等,但是自身免疫学说是最被认可的一种,同时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也都强调了免疫系统在白癜风中的重要作用^([2-4])。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机体抵御外来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th17细胞 TREG细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Th17及Treg细胞亚群的影响
7
作者 李修侠 李玉玲 李传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Th17、Treg细胞亚群、肺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方法:将SD大鼠采用复合诱导法建立CB模型,随机分成CB组(生理盐水)、低剂量芍药苷组(50 mg/kg)、中剂量芍药苷组(100 mg/kg)、高剂量芍药苷组(200 ...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Th17、Treg细胞亚群、肺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方法:将SD大鼠采用复合诱导法建立CB模型,随机分成CB组(生理盐水)、低剂量芍药苷组(50 mg/kg)、中剂量芍药苷组(100 mg/kg)、高剂量芍药苷组(200 mg/kg)和核酪组(阳性对照,核酪口服液),10只;另设对照组(生理盐水)10只,造模后按照分组灌胃2 ml/100 g相应药物。给药完成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进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肺组织CD4^(+)T、CD8^(+)T、Th17(CD4^(+)IL-17^(+)T)、Treg(CD4^(+)CD25^(+)FOXP3^(+)T)细胞;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0、IL-22、IL-17水平。结果:CB组大鼠活动迟缓,毛色暗淡,身体卷缩,伴咳嗽、鼻腔潮湿,肺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变形、黏膜阻塞等病变;芍药苷各组及核酪组上述症状及损伤不同程度缓解,高剂量组最轻。与对照组比较,CB组气道阻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IL-17、IL-22水平及CD4^(+)T、CD8^(+)T、Th17细胞、Th17/Treg、CD4^(+)T/CD8^(+)T均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IL-10水平及Treg细胞均降低(P均<0.05);与CB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芍药苷组气道阻力、PaCO_(2)、IL-17、IL-22水平及CD4^(+)T、CD8^(+)T、Th17细胞、Th17/Treg、CD4^(+)T/CD8^(+)T水平依次降低,PaO_(2)、IL-10水平及Treg细胞依次升高(P均<0.05);中剂量芍药苷组气道阻力等以上指标与核酪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芍药苷可调节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Th17细胞分化,增加Treg细胞分化,减轻CB大鼠炎症水平及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慢性支气管炎 th17细胞 TREG细胞 炎症
下载PDF
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PD1/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王钧 王轶楠 +1 位作者 肖建波 李海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组、EZH2抑制剂联合PD1/PD-L1抑制剂(D)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分化相关因子,Western印迹检测PD1/PD-L1蛋白表达,Hoechst33258染色法、噻唑蓝(MTT)法及小室法检测恶性淋巴瘤细胞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细胞凋亡率、干扰素(INF)-γ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增殖率、侵袭数量、白细胞介素(IL)-4水平、PD1、PD-L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C组比B组变化更明显,D组比C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EZH2抑制剂可显著抑制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有效调控Th细胞分化,并抑制PD1/PD-L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 恶性淋巴瘤细胞 放疗抵抗 th细胞分化 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Th1/Th2细胞因子、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万品文 万春 闪海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61-764,769,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纳入有效组(n=50),...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纳入有效组(n=50),将疾病进展、疾病稳定者纳入无效组(n=4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8(IL-18)]、VEGFR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上述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预测分析上述指标术后水平对疗效的预测效能,比较各指标术后不同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结果术后2组患者的IL-2、IL-4和VEGFR均较术前下降,且有效组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IL-18均较术前显著上升,且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IL-2、IL-4、IL-18和VEGFR均与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IL-2、IL-18、VEGFR的AUC值均有评估价值(P<0.05),而IL-4的ROC曲线AUC值评估价值不高(P>0.05)。IL-2、VEGFR高水平患者平均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IL-2、VEGFR低水平患者(P<0.05),IL-18低水平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IL-18高水平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术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得以纠正,VEGFR水平表现出下降,其中血清IL-2与VEGFR水平均与疗效及生存期密切相关,可在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th1/th2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Th17、Treg及Th17/Treg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10
作者 袁天媛 王韶轩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主要类型,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针对它发病机制的研究屡见不鲜,由于传统药物的副作用大以及使用的局限性,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已经成为一大迫切需求。很多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主要类型,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针对它发病机制的研究屡见不鲜,由于传统药物的副作用大以及使用的局限性,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已经成为一大迫切需求。很多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与Th17/Treg平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炎症性肠病的状态时,一些病原体突破肠上皮屏障,随后激活抗原提呈细胞,由此产生的CD4^(+)T细胞容易产生更多的Th17细胞,就会持续积累过多的炎症细胞因子诱导炎症,这时候这种效应就会远超于Treg的免疫耐受,这种相互抑制保持平衡的现象就会被打破,结果组织炎症反应增加,肠膜组织遭到破坏,因此恢复此平衡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也至关重要。目前很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调控Th17的表达具体与哪些通路有关,分析了恢复Treg表达的众多途径,并从微生物调节、针对不同受体的靶向药物、中医药治疗等方面探索了恢复Th17/Treg平衡的具体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甚至有很多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试验,所以该文将近几年来针对Th17、Treg、以及Th17/Treg平衡治疗的研究进行总结,为更多的研究者清晰明了地了解到目前的研究成果提供帮助,以期待找出更多可以适用于临床的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h17 TREG th17/Treg平衡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栀子苷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对Th17/Treg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吴佳 吴进 +1 位作者 肖凯 凌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17-822,共6页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载脂蛋白E缺乏(ApoE^(-/-))小鼠Th17/调节性T(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纯合子Apo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栀子苷低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高剂量组。对照组小鼠喂养普...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载脂蛋白E缺乏(ApoE^(-/-))小鼠Th17/调节性T(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纯合子Apo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栀子苷低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高剂量组。对照组小鼠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和栀子苷组小鼠喂养高脂饲料。从第8周开始,栀子苷各剂量组每日灌胃栀子苷(25、50、100 mg/kg),连续8周。试验结束时,采用油红O染色评估主动脉及其根部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面积比。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主动脉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A和IL-10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中Th17和Treg细胞百分比;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病变显示,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高剂量组病变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TNF-α、IL-6和IL-17A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栀子苷各剂量组主动脉TNF-α、IL-6和IL-17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抗炎细胞因子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栀子苷各剂量组主动脉抗炎细胞因子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百分比升高,Treg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栀子苷处理恢复了AS小鼠Th17和Treg细胞的平衡。栀子苷抑制PI3K的表达及AKT和mTOR的磷酸化,MHY1485(mTOR活化剂)减弱了栀子苷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结论:栀子苷抗AS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引起的Treg细胞增多和Th17细胞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栀子苷 载脂蛋白E缺乏 th17/调节性T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脑组织GDF-15水平与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以及Th1/Th2免疫平衡轴的关系
12
作者 熊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9-124,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脑组织GDF-15水平与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以及Th1/Th2免疫平衡轴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脑梗死模型组、假手术组以及正常对照组,15只/组。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 目的:探讨脑组织GDF-15水平与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以及Th1/Th2免疫平衡轴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脑梗死模型组、假手术组以及正常对照组,15只/组。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建模成功后1周评估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采用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组织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蛋白水平,RTPCR测定脑组织中GDF-15 mRNA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INF-γ、IL-4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大鼠脑组织中GDF-15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mNSS评分、微血管密度(MVD)、INF-γ/IL-4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模型组脑梗死面积比为(24.45±4.15)%,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脑梗死区域。模型组大鼠脑组织GDF-15蛋白、mRNA、MVD、INF-γ/IL-4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GDF-15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mNSS评分、MVD、INF-γ/IL-4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GDF-15处于高表达状态,且与神经功能密切关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管新生以及调控Th1/Th2免疫平衡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生长分化因子-15 神经功能 血管新生 th1/th2免疫平衡轴
下载PDF
黄连素调节卵清蛋白诱导哮喘小鼠的Th细胞分化
13
作者 倪文昌 艾奎 +2 位作者 刘婷 边俊梅 王丽艳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68-773,共6页
目的:评估黄连素干预对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Th细胞分化和Notch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对肺组织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小鼠,低、高剂量黄连素和地塞米松干预后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黄连素高剂... 目的:评估黄连素干预对过敏性哮喘模型小鼠Th细胞分化和Notch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对肺组织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小鼠,低、高剂量黄连素和地塞米松干预后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连素低剂量组、黄连素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浸润,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悬液中Th1、Th2、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IFN-γ、IL-4、IL-17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饮食饮水减少,精神焦躁,口鼻有粘液,肺组织出现明显炎症,Th1细胞比例、IFN-γ水平下降(P<0.05),Th2、Th17细胞比例、IL-4、IL-17水平增加(P<0.05),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连素和地塞米松干预后小鼠饮食饮水增加,精神状态好转,口鼻粘液减少,肺组织炎症减少,Th1细胞比例、IFN-γ水平增加(P<0.05),Th2、Th17细胞比例,IL-4、IL-17水平下降(P<0.05),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黄连素干预治疗过敏性哮喘模型,可通过调节Th亚型分化,抑制Notch1蛋白表达,缓解肺组织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哮喘 th1/th2细胞 th17细胞 NOTCH1蛋白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7细胞、血清IL-17、MMP2的表达在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刘延梅 宋荟琴 黄晓燕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入住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42例NSCLC患者(NSCLC组)及40例肺良性病变患... 目的:探讨Th17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入住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42例NSCLC患者(NSCLC组)及4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17和MMP2水平,评估这三个检测指标在NSCLC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NSCLC组中,与I~II期患者对比,III~IV期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17和MMP2水平也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NSCLC组中,淋巴结转移者Th细胞水平、血清IL-17和MMP-2水平与未转移者对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h17,IL-17和MMP2三项联合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5.71%,93.84%和97.22%,与单项检测对比,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Th17细胞,IL-17和MMP2在NSCLC与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有一定关联,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NSCLC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h17细胞 IL-17 MMP2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危险因素及Treg、Th17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李小芬 刘媛 +2 位作者 周娟 何伟倩 杨有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6-0080,共5页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的危险因素及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对SLE患者合并LTBI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8例SLE患者的临...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的危险因素及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对SLE患者合并LTBI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8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合并有LTBI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96)和对照组(n=19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LE患者发生LTBI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Treg、Th17及Th17/Treg对SLE患者合并LTBI的预测价值。结果 低淋巴细胞绝对值(OR=0.032,95%CI 0.002-0.456)、CD4+T细胞(OR=0.993,95%CI 0.986-1.000)、IgG(OR=0.015,95% CI 0.001-0.208)、IgA(OR0.001,95%CI 0.000-0.015)、IgM(OR=0.097,95% CI 0.010-0.964)、Th17(OR= 0.225,95% CI 0.062-0.822)和高Treg(OR=4.261,95%CI 1.291-14.069)是SLE患者合并LTB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reg、Th17、Th17/Treg预测SLE患者合并LTB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 833、0.888,95% CI分别为0.807-0.906、0. 784 - 0. 882、0.846-0.930;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 921,95%CI为0.881-0.960。结论 淋巴细胞绝对值、CD4+T细胞、IgG、IgA、IgM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LTBI的影响因素,Treg、Th17对SLE患者合并LTBI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潜伏性结核感染 TREG th17 预测价值
下载PDF
Bio-Based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 for Cryogenic Insulation
16
作者 Laima Vevere Beatrise Sture +2 位作者 Vladimir Yakushin Mikelis Kirpluks Ugis Cabulis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EI CAS 2024年第3期585-602,共18页
Cryogenic insulation material rigid polyurethane(PU)foams were developed using bio-based and recycled feedstock.Polyols obtained from tall oil fatty acids produced as a side stream of wood biomass pulping and recycled... Cryogenic insulation material rigid polyurethane(PU)foams were developed using bio-based and recycled feedstock.Polyols obtained from tall oil fatty acids produced as a side stream of wood biomass pulping and 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were used to develop rigid PU foam formulations.The 4th generation physical blowing agents with low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and low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were used to develop rigid PU foam cryogenic insulation with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Obtained rigid PU foams had a thermal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as low as 0.0171 W/m·K and an apparent density of 37-40 kg/m^(3).The developed rigid PU foams had anisotropic compression strength properties,which were higher parallel to the foaming direction.Moreover,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type of applied bio-based polyol.The bio-based polyols with higher OH group functionality delivered higher crosslinking density of polymer matrix;thus,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also higher.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foams increased when materials were tested at liquid nitrogen temperature due to the stiffening of the polymer matrix.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developed materials were determin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methods.Lastly,the developed rigid PU foams had good adhesion to the aluminium substrate before and after applying cyroshock and an excellent safety coefficient of 4-5.Rigid PU foams developed using Solstice LBA delivered adhesion strength of~0.5 MPa and may be considered for application as cryogenic insulation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genic insulation polyurethanes tall oil 4th generation physical blowing agents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治疗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肖雷 蒋亚新 +1 位作者 许家亮 李海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1周检测患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1周检测患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Th1、Th2细胞频数,计算Th1/Th2比值。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 a随访,统计预后情况,观察不同预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并使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其与预后结局的关系。结果术后1周,患者IFN-γ、TNF-α、IL-4、IL-10、Th1细胞频数、Th2细胞频数、Th1/Th1均较术前降低(P<0.05)。1 a随访期间,92例患者23例复发、转移或病死,纳入预后不良组。两组术前IFN-γ、IL-10、Th1细胞频数、Th2细胞频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术前、术后1周的TNF-α、Th1/Th2高于预后不良组,IL-4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预后与术前、术后IL-4呈正相关关系(r>0,P<0.05),与术前、术后TNF-α、Th1/Th2呈负相关关系(r<0,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降低,且这种异常低表达与患者手术预后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手术 th1细胞因子 th2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痛泻安肠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18
作者 袁亚利 谢春娥 +7 位作者 李军祥 毛堂友 薛晓轩 裴文婧 王木源 张文基 卢心毓 赵兴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观察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30只18~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安肠方低剂量组、痛泻安肠方中剂量组、痛泻安肠方高剂... 目的观察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30只18~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安肠方低剂量组、痛泻安肠方中剂量组、痛泻安肠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复制IBS-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相应浓度中药灌胃14 d,每日1次,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INF-γ+T细胞(Th1细胞)、CD3+CD4+IL-4+T细胞(Th2细胞)的占比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1),尤其是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不同剂量痛泻安肠方治疗后,粪便总SCFAs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1),乙酸、丙酸及丁酸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丙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Th2细胞占比明显降低,而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Th2细胞占比均有升高,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降低。结论痛泻安肠方可以降低IBS-D小鼠粪便SCFAs的含量,调节小鼠Th1/Th2细胞免疫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安肠方 短链脂肪酸 th1/th2细胞免疫平衡 小鼠
下载PDF
巨型艾美耳球虫Th1类细胞因子刺激性分子EmARM-β对鸡PBMC和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蒲响林 潘仰栋 +6 位作者 相权珈 孙晓婷 陆明敏 严若峰 徐立新 李祥瑞 宋小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巨型艾美耳球虫Th1类细胞因子刺激性分子Armadillo/β-catenin样重复序列蛋白(EmARM-β)对鸡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分别分离出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巨型艾美耳球虫Th1类细胞因子刺激性分子Armadillo/β-catenin样重复序列蛋白(EmARM-β)对鸡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分别分离出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CD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之后将EmARM-β重组蛋白(rEmARM-β)分别与上述细胞进行体外共孵育6 h,利用CCK-8试剂和qPCR法分别检测并分析其对上述细胞增殖能力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经免疫磁珠分选后,流式细胞术检测鸡CD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的纯度分别为93.01%和88.88%。与对照组相比,rEmARM-β显著促进鸡PBMC的增殖能力,显著上调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和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7a)mRNA水平;显著促进CD8^(+)T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上调其ifn-γ、il-2和tnf-α mRNA水平,显著上调穿孔素、fasl(Fas配体)和fas mRNA水平;能显著促进CD4^(+)CD25^(-)T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上调其ifn-γ和il-2 mRNA水平,下调il-4和il-10 mRNA水平。[结论]EmARM-β可以有效促进鸡PBMC和T细胞亚群(CD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的增殖能力,提升其Th1类细胞因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提示EmARM-β具有研发鸡球虫病新型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艾美耳球虫 th1类细胞因子刺激性分子 EmARM-β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性激素和Treg/Th17失衡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玉春 高春 +4 位作者 郑立婷 李斌 张久聪 卢利霞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无特定的临床表现,且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紊乱,尤其是Treg/Th17失衡密切相关。AIH好发于围...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无特定的临床表现,且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紊乱,尤其是Treg/Th17失衡密切相关。AIH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表达进而引起AIH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性激素和Treg/Th17失衡在AIH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围绝经期 性激素 Treg/th17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