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三六一号墓葬出土皮鞋保护修复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玉珍 徐东良 +7 位作者 赵阳 玛尔亚木.依不拉音木 李媛 王丽梅 Regine Vogel 魏骏骁 邓永红 古丽努尔.汉木都 《吐鲁番学研究》 2015年第1期98-103,共6页
2015年3月,在皮制品修复保护专家Regine Vogel教授的全程指导下,以陈展与保护为主要目标,首次圆满完成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66TAM361∶6皮制品的修复保护工作。修复过程中,通过扫描电镜检测分析,鉴别出本次修复的皮革为山羊皮;与同种... 2015年3月,在皮制品修复保护专家Regine Vogel教授的全程指导下,以陈展与保护为主要目标,首次圆满完成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66TAM361∶6皮制品的修复保护工作。修复过程中,通过扫描电镜检测分析,鉴别出本次修复的皮革为山羊皮;与同种款式的文物比较分析,推断本件文物可能为唐时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塔那古墓群 66TAM361:6 皮制品
下载PDF
吐鲁番所见“《孔子庙堂碑》习字”残片考释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红扬 《吐鲁番学研究》 2019年第2期67-73,153,共8页
阿斯塔那157号墓出土有数件习字残片,其中72TAM157∶10/1(b)号文书原定名为“文书残片”。残片虽仅存数字,但通过比对可以确知所抄内容应为虞世南的名篇——《孔子庙堂碑》,因此该残片可定名为“《孔子庙堂碑》习字”。这件习字文书的出... 阿斯塔那157号墓出土有数件习字残片,其中72TAM157∶10/1(b)号文书原定名为“文书残片”。残片虽仅存数字,但通过比对可以确知所抄内容应为虞世南的名篇——《孔子庙堂碑》,因此该残片可定名为“《孔子庙堂碑》习字”。这件习字文书的出现,为理解虞世南书迹的传播以及唐代吐鲁番地区书法风尚提供了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塔那157号墓 《孔子庙堂碑》 习字残片 虞世南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粮食作物及其农业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亚 李肖 +3 位作者 曹洪勇 李春长 蒋洪恩 李承森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0-45,共6页
吐鲁番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大量考古遗址得以保存.这些考古遗址中粮食作物的遗存为揭示吐鲁番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本文以洋海古墓群﹑胜金店墓地和阿斯塔那古墓群为代表,对古墓中出土的保存在吐鲁番博物馆的植物遗... 吐鲁番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大量考古遗址得以保存.这些考古遗址中粮食作物的遗存为揭示吐鲁番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本文以洋海古墓群﹑胜金店墓地和阿斯塔那古墓群为代表,对古墓中出土的保存在吐鲁番博物馆的植物遗存进行了研究,结果揭示了吐鲁番地区绿洲农业的发展历史.对洋海古墓群中出土的馒头中淀粉粒的分析表明它由黍(Panicum miliaceum)和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coeleste)制作而成.考古学资料表明,吐鲁番地区晚青铜至早铁器时代的社会生活以游牧业为主,以农业和园艺业为辅,经汉代逐步发展过渡为唐代的以绿洲农业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坎儿井灌溉系统的兴建对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洋海古墓群 胜金店墓地 阿斯塔那古墓群 绿洲农业
原文传递
晚唐五代绘画服饰考——丝绸之路带来的中国服饰新风尚 被引量:3
4
作者 石钊钊 《博物院》 2019年第1期28-36,共9页
现存晚唐五代时期的绘画材料与出土织物稀有,其中保留的古代人物图像,为研究当时的服饰、装饰、纹样、织造等皆提供了重要实证,因此尤其珍贵。本文依靠出土与传世绘画遗物,尤其是敦煌藏经洞与新疆阿斯塔纳墓地出土的唐代丝织与绘画,对... 现存晚唐五代时期的绘画材料与出土织物稀有,其中保留的古代人物图像,为研究当时的服饰、装饰、纹样、织造等皆提供了重要实证,因此尤其珍贵。本文依靠出土与传世绘画遗物,尤其是敦煌藏经洞与新疆阿斯塔纳墓地出土的唐代丝织与绘画,对照古代文献记载,以探五代服饰的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时期 出土绘画 服饰 敦煌藏经洞 阿斯塔纳墓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