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群空间视域下巴人体育文化符号研究
1
作者 洪旭辉 祝利平 赵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4期137-140,156,共5页
巴人体育文化是巴人族群在其生活区域中创造的文化形态,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影响力,并在历史表达中具备了符号属性。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巴人族群空间历史延续的视角分析了巴人体育文化符号... 巴人体育文化是巴人族群在其生活区域中创造的文化形态,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影响力,并在历史表达中具备了符号属性。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巴人族群空间历史延续的视角分析了巴人体育文化符号属性与构型,探讨了巴人体育文化符号由原始生活向农耕经济转型,氏族社会向多元民族融合,民间行为向服务国家以及文化断裂向文化重组转型等是其解构与重构的主要原因,以期为巴人体育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人 族群 巴人体育 族群空间
下载PDF
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声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4-79,共6页
本文从历史民族地理角度 ,探讨了川西北羌族的渊源 ,认为唐初岷江上游西山地区各羁縻州的部族属于冉、左封、昔卫、葛延、向人、望族、林台、紫祖、四邻、白狗、千碉等羌人部落 ,其后又有涉题、特浪、辟惠、那鄂、渠步及西山八国诸羌... 本文从历史民族地理角度 ,探讨了川西北羌族的渊源 ,认为唐初岷江上游西山地区各羁縻州的部族属于冉、左封、昔卫、葛延、向人、望族、林台、紫祖、四邻、白狗、千碉等羌人部落 ,其后又有涉题、特浪、辟惠、那鄂、渠步及西山八国诸羌内徙该地区 ,至宋 ,融合为茂州羌和维州羌 ,他们是川西北羌族可考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岷江西山 族源 川西水地区 维州羌 望族羌 白狗羌 干硐羌 茂州羌 左封羌 葛延羌 昔卫羌
下载PDF
改土归流背景下他留人族群传说的话语建构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晓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6,共7页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彝族支系他留人旧时自称"他鲁苏",他称"他鲁人",近年来统一为"他留人"。"他鲁"与"他留"作为他留人的指称,先后出现于明、清地方志书中。关于他留人族源的传说围绕...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彝族支系他留人旧时自称"他鲁苏",他称"他鲁人",近年来统一为"他留人"。"他鲁"与"他留"作为他留人的指称,先后出现于明、清地方志书中。关于他留人族源的传说围绕"他鲁"更名为"他留"的缘由形成了不同文本,无论是影响最大的与高土司相关的"铜佛像"传说,还是其他文本,作为一种象征资源,均为"流"与"土"、民间与官方所征用并建构。流官政权采取民间话语对土官进行"妖魔化"的表述;土官阶层则借助民间话语形式进行象征性资本的建构,体现出对汉文化的积极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他留人 族源传说 话语建构
下载PDF
武当山——“巴渝舞”之源地 被引量:3
4
作者 甘毅臻 王小卫 《湖北体育科技》 2007年第4期496-496,F0003,共2页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巴人所创编的;知兵善战、刚勇好舞的巴人及"巴渝舞"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人 巴渝舞 武舞 武当山 源地
下载PDF
武当山——“巴渝舞”之源 被引量:2
5
作者 甘毅臻 周锦锋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6,共2页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巴人所创编的;知兵...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巴人所创编的;知兵善战、刚勇好舞的巴人及“巴渝舞”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人 巴渝舞 武舞 武当山 源地
下载PDF
由蛮夷到华夏:试析周秦之际巴人族群身份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力 郗海芸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2-17,共6页
春秋战国之际,"内诸夏,外夷狄"的华夏认同意识渐趋形成且日益强化。此视域之下,原为西周之"南土"的巴人逐渐被边缘化为蛮夷。后随着秦对巴的开土列郡以及近百年的开发、更化,巴渐趋"染秦化"。由此不仅开... 春秋战国之际,"内诸夏,外夷狄"的华夏认同意识渐趋形成且日益强化。此视域之下,原为西周之"南土"的巴人逐渐被边缘化为蛮夷。后随着秦对巴的开土列郡以及近百年的开发、更化,巴渐趋"染秦化"。由此不仅开启了巴对秦大一统帝国的政治认同;更为核心的则是族源传说的改变使得巴与中原华夏从血脉谱系上内在相连,从而推动巴由蛮夷跻身华夏之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蛮夷 华夏 巴人 族源传说
下载PDF
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谢选华 李辉 +5 位作者 毛显赟 文波 高嵩 金建中 卢大儒 金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23-1029,共7页
通过分析湖北恩施、湖南吉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样本 ,利用 14个Y染色体非重组区 (NRY)单倍群分型技术对土家族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和相关民族群体进行主成分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根据不同人群的地... 通过分析湖北恩施、湖南吉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样本 ,利用 14个Y染色体非重组区 (NRY)单倍群分型技术对土家族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和相关民族群体进行主成分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根据不同人群的地理分布展示在地图上。然后对各主成分和单倍群进行偏相关分析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家族主体与汉族在父系结构上比较接近 ,但依然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还发现龙山地区唯一保留土家语的土家族与氐羌族群有很明显的相关性 ,这说明土家族最早的起源可能正是氐羌民族。实验结果表明 ,恩施和吉首地区的大部分土家族与周边民族群体间的血缘交流频繁 ;而龙山和永顺的土家族更能代表土家先民的遗传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Y染色体单倍群 巴人 人群起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彝族历史源流与族称探究
8
作者 太丽琼 《保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3-58,共6页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研究澜沧江流域这样一个大区域的彝族源流情况,认为澜沧江流域的彝族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其支系、族称繁多,但归结起来有三大自称体系:即尼泼(巴)自称体系、倮(罗)泼(巴)自称体系、俚泼(...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研究澜沧江流域这样一个大区域的彝族源流情况,认为澜沧江流域的彝族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其支系、族称繁多,但归结起来有三大自称体系:即尼泼(巴)自称体系、倮(罗)泼(巴)自称体系、俚泼(巴)自称体系。此研究为澜沧江流域整个彝族文化研究奠定基础,有助于丰富彝族文化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彝族 族源 族称
下载PDF
再论撒拉族的族源与形成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米娜瓦尔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撒拉族的先民属撒鲁尔人尕勒莽部 ,曾被征调加入成吉思汗的“西域亲军” ,最先来到今之循化 ,时间约在 13世纪上半叶。到 14世纪下半叶 ,为避中亚战乱 ,又有一批撒鲁尔人东迁到循化 ,后又陆续融入了经商者、被流放者 ,以及邻近的藏、回... 撒拉族的先民属撒鲁尔人尕勒莽部 ,曾被征调加入成吉思汗的“西域亲军” ,最先来到今之循化 ,时间约在 13世纪上半叶。到 14世纪下半叶 ,为避中亚战乱 ,又有一批撒鲁尔人东迁到循化 ,后又陆续融入了经商者、被流放者 ,以及邻近的藏、回、汉等民族人口 ,形成了撒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拉族 族源 撒鲁尔人 尕勒莽部
下载PDF
从追溯黄帝世系到直述祖源--魏晋南北朝至唐正史本纪祖源书写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斌 钟李璐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两汉至唐时期正史本纪祖源书写的特点,经历了从强调黄帝世系血缘到直接叙述祖源的转变。这一书写特点变化的背后,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夷关系互动、禅让制度的实践、集体记忆和天命观的建构等因素紧密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动因是各民族间的... 两汉至唐时期正史本纪祖源书写的特点,经历了从强调黄帝世系血缘到直接叙述祖源的转变。这一书写特点变化的背后,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夷关系互动、禅让制度的实践、集体记忆和天命观的建构等因素紧密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动因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华夷一家”思想发展、华夷间血缘.上的区隔被淡化。因此,正史本纪的祖源书写,不仅反映了历史书写者及帝王的特定的政治目的,同时还暗藏了丰富的民族关系和华夷观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世系 皇帝祖源 华夷观 历史书写 民族关系
原文传递
“巴人起源”问题的检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炳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81,共7页
由于史籍的失载,导致学者对"巴人起源"问题聚讼不已。新的考古资料发现,使得鄂西峡江地区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被多数学者确认为早期巴文化,认为巴人起源鄂西峡江地区。其实,这与"巴"的相关概念没有被厘清有很大的关... 由于史籍的失载,导致学者对"巴人起源"问题聚讼不已。新的考古资料发现,使得鄂西峡江地区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被多数学者确认为早期巴文化,认为巴人起源鄂西峡江地区。其实,这与"巴"的相关概念没有被厘清有很大的关系,其研究方法是值得讨论的。"巴人起源"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人 族群 起源
原文传递
《回回原来》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回族族源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晓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在回族内部的《回回原来》一书,讲述了唐贞观二年(628)因为唐王梦见妖怪而派人往西域求取回回真经、聘请真人镇压妖怪,西域回王派出的使者(缠头)到达中国并得到唐王赏识,最终唐王选派三千唐兵至西域更换三千回兵来至中...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在回族内部的《回回原来》一书,讲述了唐贞观二年(628)因为唐王梦见妖怪而派人往西域求取回回真经、聘请真人镇压妖怪,西域回王派出的使者(缠头)到达中国并得到唐王赏识,最终唐王选派三千唐兵至西域更换三千回兵来至中国,与缠头做伴,于是有了回回在中国繁衍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荒诞无稽,却又真实地反映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回回人对自身民族来源的认识。在叙事结构方面,影响到整个故事展开的唐王做梦并派人取经,便受到了《西游记》的直接影响。而其中的穆罕默德赞语,受到了明代中期《清真法明百字圣号》一类汉文的赞圣文字的影响,赞语中的"白帝真君"则完全出自中国。可以认为《回回原来》是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原来》 回族 族源 建构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