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city clusters in China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1
作者 Chongf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The conflict between city development and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is getting ever prominent.In order to study and predict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and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 The conflict between city development and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is getting ever prominent.In order to study and predict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and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as well as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is region,this study starts from four single factor carrying capacity indicators of water,earth,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in the city and its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dicator,evaluates and analyzes its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n papooses policy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its carry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city cluster carrying capacity
下载PDF
Land Use in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the Land Survey of Typical Enterprises 被引量:1
2
作者 Minmin HUO Zhongxiang Y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3期89-94,共6页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ypical enterprise's land use structure,land use efficiency,land use intensi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the survey r...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ypical enterprise's land use structure,land use efficiency,land use intensi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about the typical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put forth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promoting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land use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by tapping connotation; enhancing the smart land use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rough optimization of function layout;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linkage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land exit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anshan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
下载PD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WUHAN CITY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MACRO-STRATEGIES OF CHINA
3
作者 刘妙龙 涂建华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8年第2期11-21,共11页
THEPOSITIONANDROLEOFWUHANCITYINTHEREGIONALECONOMICMACROSTRATEGIESOFCHINA①LiuMiaolong(刘妙龙)DeptartmentofSurve... THEPOSITIONANDROLEOFWUHANCITYINTHEREGIONALECONOMICMACROSTRATEGIESOFCHINA①LiuMiaolong(刘妙龙)DeptartmentofSurveyingandGeoinfor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economy WUHAN city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zone great economic TRIANGLE
下载PDF
THE OPEN ECONOMIC COASTAL ZONE IN EASTERN CHINA:ITS FORMATION CONDITIONS,AREAL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4
作者 Zhong Gongf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0年第2期44-53,共10页
The advantages of the eastern coastal economic zone and its rol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stern zone are discussed.
关键词 coastal zone special economic zone open cities
下载PDF
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伟 李玲 +2 位作者 杨鹏 杨崇敬 艾洪键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选取场地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形排水条件、地质灾害及其他因素6个一级评价因子,构造活动、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等13个二级评价因子,利用专...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选取场地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形排水条件、地质灾害及其他因素6个一级评价因子,构造活动、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等13个二级评价因子,利用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进行区内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到了相应工程建设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日照市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适宜进行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占84.50%;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全区多数地区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适宜区,适宜性差及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付疃河两岸附近和海岸附近、大型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一带区域及城区;轨道交通建设适宜性良好,小部分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付疃河下游夹仓和小古镇一带及其沿海地区。评价结果可有效地服务于该地区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和工程选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 日照市 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产城一体化下城市设计的产业规划探究——以喀什经济开发区大亚郎以东产业规划方案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雷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7期138-140,145,共4页
本文在产城一体化背景下,以喀什经济开发区大亚郎以东产业规划带动产业发展为例,通过刨析产业规划现状、解读喀什产业规划总体目标的方法,探究城市设计产城一体化下的产业规划策略,旨在得到以数字智慧为方向,重塑以发展科技为特色的城... 本文在产城一体化背景下,以喀什经济开发区大亚郎以东产业规划带动产业发展为例,通过刨析产业规划现状、解读喀什产业规划总体目标的方法,探究城市设计产城一体化下的产业规划策略,旨在得到以数字智慧为方向,重塑以发展科技为特色的城市产业集群目标,打造人、城、自然、共生、共融的现代化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城一体化 喀什经济开发区 产城融合 策略
下载PDF
中心城市发展促进淮海经济区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陆晨宇 骆轩州 《中国商论》 2024年第9期32-36,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是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梳理学者研究现状,本文利用熵值法测度2019—2021年淮海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是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梳理学者研究现状,本文利用熵值法测度2019—2021年淮海经济区共同富裕指数,并借助关联度分析,探索中心城市徐州与9个核心城市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本文根据实证分析,并结合淮海经济区现状,给出相应建议:(1)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打通江苏省内外沟通渠道;(2)强化中心城市徐州与周围城市的分工与协作;(3)共建共享区内基础设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发展 淮海经济区 共同富裕 关联度分析 区域协同发展
下载PDF
SOME PROBLEM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XIAMEN CITY
8
作者 姚士谋 赵锐 +1 位作者 徐桂卿 张立生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1年第1期72-84,共13页
Xiamen is an important coastal harbour and tourist cit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X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in 1980, great changes of developments in economy and urban construction have taken place. The compr... Xiamen is an important coastal harbour and tourist cit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X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in 1980, great changes of developments in economy and urban construction have taken plac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s most important to Xiamen’s future. Xiamen has favorable geographical location, high level of econom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Xiamen-Zhangzhou-Guanzhou economic area. The X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central city in the south Fujian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development SPECIAL economic zone XIAMEN city
下载PDF
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产城融合与城市创新水平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亚平 许悦靖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41-250,共10页
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因此在评估地方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作用时,应当考虑产城融合的情况。基于此,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依据2018... 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因此在评估地方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作用时,应当考虑产城融合的情况。基于此,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依据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从产城融合视角出发,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2009—2019年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并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开发区升格有效促进其所在城市的创新水平提高;产城融合是升格开发区所在城市创新增长的重要原因,主要通过促进服务共享、要素畅通和协同创新等发挥作用;受地理区位、发展水平影响,开发区升格带来的城市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促进效应有所差异;此外,开发区升格政策还具有线性叠加效应,随着开发区升格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创新的推动作用增强。因此,各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开发区升格工作,加快产城融合和产城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升格 城市创新水平 产城融合 产城互促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载PDF
凤城市绿色经济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静言 王亚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5-86,共12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推动力的背景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悠久的产业基础,凤城市绿色经济区建设充满了新机遇,但在绿色发展的认识程度、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方面还面临不小挑...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推动力的背景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悠久的产业基础,凤城市绿色经济区建设充满了新机遇,但在绿色发展的认识程度、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方面还面临不小挑战。为此,凤城市要严守生态安全的底线,通过做优绿色生态农业、推动绿色低碳工业发展、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突出区域特色,优化空间布局。应利用好国家、区域、省、市各个层面的规划、行动方案,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出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初步建成辽东绿色经济区样板区和东北东部绿色发展示范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城市 绿色经济区 绿色发展 结构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公园城市乡村表达”视角下成都平原经济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兵 侯鑫磊 +2 位作者 文晓斐 范影 麦贤敏 《中国名城》 2023年第5期90-98,共9页
成都平原经济区位居四川省五大经济区之首,是四川省区域发展的第一增长极,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区域。国家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将公园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走独具特色的城乡... 成都平原经济区位居四川省五大经济区之首,是四川省区域发展的第一增长极,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区域。国家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将公园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走独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正是成都诠释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创新,在此视角下重新认识传统村落资源的价值特征,探究成都平原经济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成都平原经济区6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开展实地调研,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特色价值、全面梳理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提出基于集中连片方法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路径,以期为成都平原经济区传统村落的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经济区 传统村落 乡村表达 公园城市 集中连片保护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区划及管控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佳玲 赵伟 +1 位作者 李燕辉 张正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7-335,共9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等理论,从政策目标、公众需求等方面综合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等理论,从政策目标、公众需求等方面综合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判断矩阵法开展生态空间区划并提出相应管控机制。结果表明:(1)10年间ESQ表现出稳中向好趋势,空间上呈中部低,四周高的“盆地型”分布格局,质量等级变化呈“中部向好、四周持稳”特点,以不变和变好为主;(2)ESQ处于弱变异和中等变异之间,且弱变异面积占比大,ESQ整体较稳定;(3)综合质量变化特征和稳定性分析,将生态空间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潜在修复区、重点修复区和生态保育区,对重点保护区重点实施原生态保护,开展封禁自然保育;重点修复区主要为人工生态系统,重点实施人工修复,开展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潜在修复区应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努力提升整体生态状态;生态保育区是研究区生态空间的主要类型,应实施生态保育,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可合理进行生产开发建设,该区域可为研究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战略方向并作为发展预留空间。对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可方便决策者对生态保护修复空间进行识别和管理,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质量评价 变异系数 判断矩阵 生态空间区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陆路交通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网络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想 李晓东 马晨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4,100,共8页
城市网络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依据联系频次分别构建经济圈公路与铁路客运网络,并以此构建陆路交通联系网,基于重尾分级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陆路交通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 城市网络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依据联系频次分别构建经济圈公路与铁路客运网络,并以此构建陆路交通联系网,基于重尾分级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陆路交通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网络呈双核放射型空间特征,客流量极化效应显著;铁路客运网络呈“闭环—孤点”式空间格局,节点城市联系强度层级特征显著;公路客运联系集中趋势大于铁路,成渝双核心协调发展程度高;陆路交通联系网络呈“大核心圈”空间格局,不同等级节点间形成了核心节点集聚辐射、次级节点参与配合的层级流动模式,在南北双廊道基础上形成了立体型点—轴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流 城市联系 网络结构 陆路交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14
作者 余川江 张华 +1 位作者 罗悦 王庭威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年第5期65-75,共11页
【目的/意义】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改革前沿阵地,剖析川渝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完善其政策体系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设计/方法】应... 【目的/意义】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改革前沿阵地,剖析川渝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完善其政策体系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设计/方法】应用内容分析法,根据政策文本建立“政策工具–科技创新”二维分析框架,量化研究川渝与上海、广东等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内容,比较川渝政策在供给端、需求端和环境端的不足。【结论/方法】研究发现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政策存在三大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各类次级政策工具占比结构不合理、财政手段使用过多、长期规划不足等问题,需提高环境侧和需求侧政策工具的使用,加强教育培训、科技金融、服务外包等支持力度,做好政府在公营事业、目标规划、法规管制和贸易监管等方面的补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内容分析法 自由贸易试验区 科技创新政策
下载PDF
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研究——以广州空港经济区M地块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麦嘉雯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5期96-98,共3页
随着疫情消退,对外开放加强,我国航空市场得以全面恢复,加之当今社会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日益增长,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近年来在空港经济区越来越得到重视与推广应用。本文以广州空港经济区M地块为例,通过对项目概况定位... 随着疫情消退,对外开放加强,我国航空市场得以全面恢复,加之当今社会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日益增长,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近年来在空港经济区越来越得到重视与推广应用。本文以广州空港经济区M地块为例,通过对项目概况定位、产业规划、商业规划、强排方案、开发运营进行阐述,探讨可采用的规划形式与技术手段,为促进空港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及相关项目的规划与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产城融合发展 空港经济区 机场 规划研究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春庚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0期42-44,共3页
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作为本地生产要素最集聚、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用地进行节约集约分析,剖析了河间经济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 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作为本地生产要素最集聚、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河间经济开发区用地进行节约集约分析,剖析了河间经济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通过规范节约集约用地行为,优化国土空间配置,有效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经济开发区用地结构持续优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河间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市 经济开发区 集约利用
下载PDF
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及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路径研究——基于三大经济区的分析
17
作者 陆瑞玲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7期68-71,共4页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汉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决策,积极将区域旅游经济融入“双循环”,三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仅是区域城市群的重大规划,还是国家发...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汉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决策,积极将区域旅游经济融入“双循环”,三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仅是区域城市群的重大规划,还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但近年来,三大区域间旅游经济的地区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区域总体经济实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速提高圈内整体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旨在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三大区域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结构网络的变化情况,并通过AQP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得出区位交通、城市社会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占比和城市旅游A级景区是三大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新发展格局 三大经济区 城市旅游 AQP分析法
下载PDF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评估研究
18
作者 欧向军 徐玥 杨亦文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1期10-19,共10页
促进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既是落实省域副中心建设和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推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进程、有效实施江苏“省域一体化”战略的必然要求。从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文化中心、综合交通... 促进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既是落实省域副中心建设和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推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进程、有效实施江苏“省域一体化”战略的必然要求。从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文化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双向开放高地5个方面,构建区域中心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2010—2021年的4个时间截面,对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的5个中心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出中心城市对外辐射能力和接受辐射能力的强弱,总结归纳徐州中心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淮海经济区 徐州市 发展指数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研究
19
作者 吴恒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0期84-89,共6页
基于对现状情况的梳理,科学把握临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上位政策要求,重点解决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港产城分离这一现实问题。坚持港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精准确定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定位,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基于对现状情况的梳理,科学把握临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上位政策要求,重点解决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港产城分离这一现实问题。坚持港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精准确定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定位,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与合理落位,强化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撑作用,助力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快速发展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示范区 港产城融合 福州
下载PDF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评价——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20
作者 余利娥 佟乾瑞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提高低碳转型协同意愿是促进淮海经济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发展的关键。在构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徐州、淮北和枣庄三市政府、企业和居民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相... 提高低碳转型协同意愿是促进淮海经济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发展的关键。在构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徐州、淮北和枣庄三市政府、企业和居民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相关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淮海经济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评价结果显示:淮海经济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强;政府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企业低碳转型协同意愿,居民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影响最小;政府低碳转型协同的意愿强,企业和居民的低碳转型协同意愿很强;交易成本对政府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负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低碳转型 协同意愿 淮海经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