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黄河法律文化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1
作者 迟方旭 张劲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12期5-16,共12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古人在黄河流域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灿烂的黄河法律文化。夏商西周时期作为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中国黄河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奠定了基本方向,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法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古人在黄河流域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灿烂的黄河法律文化。夏商西周时期作为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中国黄河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奠定了基本方向,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法律文化基石。此一时期在黄河治理和黄河利用的法律实践中,创建的以“宗族制度”为核心的组织形式和官职设置成为中华文明延续的政治基础,以“礼法合治”为原则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安排成为中华文明存续的制度支撑,以“敬天保民”为取向的治水理念和用水思想成为中华文明赓续的文化底蕴。以史为鉴,研究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黄河法律文化及其时代价值,能够为黄河文化融入新时代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路径,从而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提供法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西周时期 古代黄河法律 黄河文化 法律文化
下载PDF
论《楚辞》神话对夏商神话的接受与重构
2
作者 李进宁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3,共10页
《楚辞》神话是镶嵌于楚文化苍穹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保存着楚人最初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特质,还呈现出南北文化同构相拟和彼此交融的特征。从《楚辞》中保存的具有神话学意义的六十余位神灵形象来看,这... 《楚辞》神话是镶嵌于楚文化苍穹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价值取向,它不仅保存着楚人最初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特质,还呈现出南北文化同构相拟和彼此交融的特征。从《楚辞》中保存的具有神话学意义的六十余位神灵形象来看,这些神话故事大都取材于上古时期的黄河流域诸国,尤其是夏商时期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或灵怪故事,为《楚辞》神话提供了最为原始的材料。从民族志视阈而言,楚地主流文化与夏商文化密不可分,楚文化创造性地保存了儒家思想洗礼前的夏商原始巫文化,《楚辞》神话所记录、书写或改造过的夏商神话传说,便以原始神话、活态神话以及变形神话等多种形式烙印于楚人的心灵深处,并在楚地巫风淫祀的浸润下进一步发扬光大。因此,《楚辞》神话接受并重构了夏商神话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神话 夏商神话 民族志 楚文化 巫文化
下载PDF
海岱文化与中原文化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富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海岱文化(亦称东夷文化)在考古文化特征上与中原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它们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流。在古史传说中,传说所称出自东夷的顼──帝喾──帝舜一系实代表了中原农耕文化的主体,海岱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基层文化。夏商周时期,... 海岱文化(亦称东夷文化)在考古文化特征上与中原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它们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流。在古史传说中,传说所称出自东夷的顼──帝喾──帝舜一系实代表了中原农耕文化的主体,海岱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基层文化。夏商周时期,东夷文化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区的大范畴中,并丰富和充实了中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岱文化 五帝 夏商周 中原文化
下载PDF
夏年新证 被引量:3
4
作者 果美侠 李维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8,共8页
夏年的确定对于研究我国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和印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因而我国于 1 996年正式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 ,并提出建立夏年基本框架的构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借鉴以往研究成果 ,运用数学概率统计方法 ,对... 夏年的确定对于研究我国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和印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因而我国于 1 996年正式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 ,并提出建立夏年基本框架的构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借鉴以往研究成果 ,运用数学概率统计方法 ,对有关夏商周三代的文献记载及相关标本的碳十四年代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并将所得结果与夏文化分期相参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概率统计 二里头文化分期 碳十四测年 夏年 夏讫年 夏起年 中国 历史研究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古代文明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学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起源问题是整个的科学领域里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国古代文明不仅是独立起源的文明 ,而且是唯一的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运用现代前沿的... 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起源问题是整个的科学领域里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国古代文明不仅是独立起源的文明 ,而且是唯一的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运用现代前沿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明 夏商周 年代
下载PDF
论中国城墙的起源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正林 《人文地理》 CSSCI 1993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的城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即龙山文化时代。它是由壕沟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并逐渐代替壕沟而成为城市防御的主要手段。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西周时代已普遍筑城,城和国已成为同义词。而且筑城技术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今天的... 中国的城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即龙山文化时代。它是由壕沟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并逐渐代替壕沟而成为城市防御的主要手段。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西周时代已普遍筑城,城和国已成为同义词。而且筑城技术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今天的筑城方法十分相似。城和市都兴起很早,二者之间也没有关系。由于西周时代城内设市,就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城市。“城市”一词起源于战国,即设市之城邑谓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城市 龙山文化 夏商周 战国时代
下载PDF
从“象鼻盉”到原始瓷大口折肩尊——论夏商时期东南地区对中原王朝的一种贡赋模式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汝鹏 《南方文物》 2014年第1期38-45,共8页
本文利用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试析夏商时期在中国南北方广泛分布,并具有极高社会价值的两类陶瓷器——"象鼻盉"及原始瓷大口折肩尊,通过寻找二者在创烧与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相同点,进而分析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东... 本文利用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试析夏商时期在中国南北方广泛分布,并具有极高社会价值的两类陶瓷器——"象鼻盉"及原始瓷大口折肩尊,通过寻找二者在创烧与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相同点,进而分析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东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一种文化交流模式——贡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学分析 文化因素分析 夏商时期南北文化交流 贡赋
下载PDF
从并立到互动:辽宁青铜时代的文化格局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宾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5-41,共7页
辽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可区分为辽西山地、辽西平原、辽东南部、辽东北部四个地区。以对每个地区进行的编年序列研究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横向比较,将整个辽宁的青铜时代划分成了夏至早商、商代晚期、西周至春秋、战国四个阶段,构建... 辽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可区分为辽西山地、辽西平原、辽东南部、辽东北部四个地区。以对每个地区进行的编年序列研究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横向比较,将整个辽宁的青铜时代划分成了夏至早商、商代晚期、西周至春秋、战国四个阶段,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体系。通过跨时间、跨空间的亲缘关系比较,将辽宁青铜时代文化区分成了5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讨论了"一地式连续演变模式"和"异地式互动演进模式"的特点,揭示了"系列文化区"和"序列文化区"两类不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考古 青铜时代 夏商周时期 考古学文化 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下载PDF
“商—周考古界标”平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4,共10页
考古学上的先周期和西周初期这两个陶器群所代表的年代,在武王克商前后是交错 重叠的。徐良高说武王克商后丰镐地区商文化因素突增不符合实际。因此,把97SCMT1西周初 期地层叠压先周期灰坑的地层关系称为“商—周考古界标”是不... 考古学上的先周期和西周初期这两个陶器群所代表的年代,在武王克商前后是交错 重叠的。徐良高说武王克商后丰镐地区商文化因素突增不符合实际。因此,把97SCMT1西周初 期地层叠压先周期灰坑的地层关系称为“商—周考古界标”是不科学的。碳十四测年方面的专 家,听信“商—周考古界标”的错误主张而获得的克商年代范围,可信度受到影响。夏商周断代 工程把由此获得的克商年代范围作为推定武王克商年的出发点,是很大的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考古界标 武王克商年 先周文化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下载PDF
从夏、夷、商三族关系看夏文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继印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36-41,共6页
夏族、商族和东夷族是夏商时期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族团。目前,商代后期文化因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的发掘而大白于天下,东夷文化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认定,两者成为探索夏文化的两个重要基点。根据商代后期殷墟文化的特征可以认定二里... 夏族、商族和东夷族是夏商时期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族团。目前,商代后期文化因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的发掘而大白于天下,东夷文化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认定,两者成为探索夏文化的两个重要基点。根据商代后期殷墟文化的特征可以认定二里冈文化和下七垣文化是比殷墟文化更早的商系文化。根据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可以确定岳石文化为夏商时期的东夷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于中原地区的南部,它与北部的下七垣文化和东部的岳石文化相互毗邻,呈鼎足之势,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与联系。在夏代,商族有些首领曾在夏朝为官,这种"夏为君、商为臣"的历史与二里头文化的社会地位高于下七垣文化的情况相符;东夷族对夏朝时战时和的关系,与二里头文化和岳石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也非常符合。夏末,商汤联合东夷伐夏,与下七垣文化和岳石文化融合共生的现象相合。通过战争,商族最终推翻了夏朝的统治而成为统治者,也与二里冈文化取代二里头文化,商系文化的社会地位在二里冈文化时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相符。夏、夷、商三族的关系表明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族 商族 东夷族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下载PDF
20世纪夏史与夏文化探索综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维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6-41,共6页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朝,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坚信。然而在近现代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于夏的存在却发生了怀疑,这样有关夏代历史的探索就因关系到我们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重大问题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由于传世文献中有关夏的记载数量少...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朝,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坚信。然而在近现代一些国内外学者对于夏的存在却发生了怀疑,这样有关夏代历史的探索就因关系到我们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重大问题而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由于传世文献中有关夏的记载数量少且零碎,并多属后人追记,所以探索夏文化主要依靠考古学来进行。这是继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之后,在古史研究方法论上取得的可喜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文化 夏朝 历史研究 20世纪 年代范围
下载PDF
对夏商分界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肃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5,100,共7页
从夏商文化在夏商之际地域分布的变化看,夏商分界当在南关外型商文化第一、二组之间。二里头四期晚段文化是最晚阶段的夏文化,其绝对年代没有进入早商。
关键词 夏商分界 二里头文化 早商文化
下载PDF
论夏商时期的和谐文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智勇 《殷都学刊》 2006年第2期17-22,共6页
夏商时期的和谐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控制层面、精神控制层面以及艺术审美三个层面。在制度控制层面,通过协调外交关系中的交往行为,以实现部落社会的和谐。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控制措施,通过推行荒政制度,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控制... 夏商时期的和谐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控制层面、精神控制层面以及艺术审美三个层面。在制度控制层面,通过协调外交关系中的交往行为,以实现部落社会的和谐。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控制措施,通过推行荒政制度,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控制人们物质消费的过度行为,以实现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精神控制层面,人们通过宗教信仰、道德修养以及礼乐为用等方式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强化个体身心修养和谐意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艺术审美层面,表现为听觉与味觉审美上的和谐,表现为视觉审美中的阴阳和谐、青铜图案与建筑审美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 和谐文化 制度控制 精神控制 和谐社会 听觉和谐 味觉和谐 视觉和谐
下载PDF
无路难,开路更难──记邹衡先生商文化编年体系的创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维明 《殷都学刊》 2000年第4期29-34,共6页
继1928年殷墟的发掘将盘庚迁殷以后的商史确证为信史之后,1952年郑州“亳墟”的发掘又为增补盘庚迁殷以前的商史提供了可能。北京大学邹衡教授适时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不畏困阻,几经反复,历数十年终于运用考古学理论方法成功地创... 继1928年殷墟的发掘将盘庚迁殷以后的商史确证为信史之后,1952年郑州“亳墟”的发掘又为增补盘庚迁殷以前的商史提供了可能。北京大学邹衡教授适时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不畏困阻,几经反复,历数十年终于运用考古学理论方法成功地创建了一套商文化编年体系,为夏商周年代学取得进展铺平了学术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衡 商文化编年体系 夏商周年代学
下载PDF
夏商西周时期成都平原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孟洲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2-48,108,共8页
夏商西周时期,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与中原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文章分三个阶段梳理学界对于两地存在相似形制的陶器、铜器和玉器的研究情况,以此展现出两地间的交流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与中原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文章分三个阶段梳理学界对于两地存在相似形制的陶器、铜器和玉器的研究情况,以此展现出两地间的交流历程。仅从相似形制器物比较的角度开展研究有将问题简单化的倾向,更为深入的探讨应将从中原至成都平原这一广大区域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纳入考察范畴,将具体器物的研究与整体文化背景研究紧密结合,这无疑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研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中原地区 夏商西周时期 文化交流 考古研究
下载PDF
夏商时代的天命观念及其文化形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夏商时代的文化,总的来看,被浓郁的天命神学的观念所笼罩,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观念、青铜艺术等许多具体层面,显示出人类已经脱离原始时代的蒙昧和混沌,萌发出一种虽稚嫩但具有整体性的文明。
关键词 夏商时代 天命观念 巫吏文化 甲骨文字 饕餮青铜 文化形态
下载PDF
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角度谈“上”“下”二词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海蒂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1-92,共2页
现代汉语中"上""下"二词作为方位词时,其引申意义体现出了"上尊下卑"和"上好下坏"的文化意义;作为趋向动词时,呈现出了明显的褒贬色彩的不同;作为动词时的一些义项也体现出了褒贬色彩的不同。... 现代汉语中"上""下"二词作为方位词时,其引申意义体现出了"上尊下卑"和"上好下坏"的文化意义;作为趋向动词时,呈现出了明显的褒贬色彩的不同;作为动词时的一些义项也体现出了褒贬色彩的不同。对这些文化因素的研究与教学,既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示了文化教学对词汇教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因素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下载PDF
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兵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7-100,共4页
水井是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夏商水井为考察对象,初步研究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以期拓宽先秦水文化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夏商时期 水井 文化 研究
下载PDF
夏商时期巴文化与先前“石家河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华 何怀红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1-38,共8页
所谓"早期巴文化"指的是鄂西、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文化,这些早期巴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陶器。运用考古"地层学"的叠压关系和考古"类型学"对各类陶器进行比较,发现鄂西、三峡地区夏商时... 所谓"早期巴文化"指的是鄂西、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文化,这些早期巴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陶器。运用考古"地层学"的叠压关系和考古"类型学"对各类陶器进行比较,发现鄂西、三峡地区夏商时期文化遗存中的不少陶器都与该地区先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遗存中的陶器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从而证明鄂西、三峡地区夏商时期巴文化,其主要是由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土著居民生息繁衍而来。这为巴文化起源于鄂西、三峡地区说提供了主要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时期 早期巴文化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渊源关系
下载PDF
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的交流研究述评
20
作者 李桂芳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144,191,共12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星堆文化研究已历四十年。考古研究表明,三星堆文化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文化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与中原及周邻甚或外域文化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广泛吸收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星堆文化研究已历四十年。考古研究表明,三星堆文化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文化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与中原及周邻甚或外域文化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广泛吸收其它文化因素,是具有多元文化因子的复合型文化。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是三星堆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课题也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本文将从三星堆与中原夏商文化交流内容、方式、途径等几个方面来述评学界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夏商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