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Expansion Based on a Novel Adjusted Index and GEE: A Case Study of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
1
作者 SU Yanlin LU Chunyan +3 位作者 SU Yue WANG Zili HUANG Yufei YANG Nuoch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736-750,共15页
It is crucial to investigate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s and driving factors for analyzing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functional divis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 It is crucial to investigate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s and driving factors for analyzing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functional divis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In this study,a novel vegetation-building-nighttime light-adjusted index(VBNAI)was established for rapid and effective mapping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UCL)in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CPUA),China during 2000–2020 based on Google Earth Engine(GEE)platform.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ndices,VBNAI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blooming effect,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saturation,and soil background of nighttime light data.In addition,the urban expansion indic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model were synthetically adopted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 of urban expansion.The gravity model and th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forces and drivers of urban expansion,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BNAI index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to extract UCL with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more than 91%.The UCL of CPUA had increased by 4489.84 km2 during 2000–2020 with the gravity center moving towards southeast continuously.From 2000 to 2010,the urban expansion was in a‘center-hinterland’pattern which had benefit from the favorable effect of the traffic shaft belt.During 2010–2020,the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had basically established.Urban expansion had been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factors,and the impact degree varied from region to region.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facilitating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resources and optimizing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expansio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UCL)mapping vegetation-building-nighttime light-adjusted index(VBNAI)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Google Earth Engine(GEE)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CPUA) China
下载PDF
Development Plan for Under- forest Economy of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被引量:3
2
作者 Xiaodong ZHAO Yimin Z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2期34-38,共5页
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s,major practi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nder-forest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Then,it made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guiding thought,principle and objectives,constructio... 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s,major practi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nder-forest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Then,it made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guiding thought,principle and objectives,construction task and safeguarding measures of the underfor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Besides,it analyzed benefits of the under-forest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By 2017,the area of underforest economic land will reach 1. 60 million hm2,create output value of 155. 2 b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20% of forest output value),provide 3. 27 million jobs,and will greatly increas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C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DS Under-forest ECONOMY Pla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CPER) Analysis henan province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晗 马芳芳 丁志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基于文化吸引力、文化展示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事业投入力和文旅融合力6个维度构建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特征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基于文化吸引力、文化展示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事业投入力和文旅融合力6个维度构建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特征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综合实力差异看,高、较高文化软实力城市数量少且主要分布在核心区,中等实力城市仅有3个,半数城市为低和较低实力。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西半壁呈现以郑汴为引领的中心外围格局,东半壁则表现为亳州、阜阳引领的极化特征,且在东西半壁之间形成聊城至驻马店的低值连绵带。(2)从分维度空间差异看,文化吸引力子系统、文化展示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格局类似,而文化事业投入力子系统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此外,文化传播力子系统、文化创新力子系统呈现与前3个子系统完全不同的格局,表现为以郑汴为核心的低值包围高值的分布结构。(3)从空间集聚和关联看,中原城市群分别围绕郑州和亳州形成了“一主一副”的双核集聚态势,且主核区附近形成了显著的高-高集聚群。其中,文化吸引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的集聚格局基本一致,文化展示力子系统的集聚在郑州减弱而在亳州得到加强,文化传播力子系统和文化创新力子系统仅在中部形成集聚核心,文旅融合力子系统则在综合格局的基础上在东南部形成两个集聚核心。(4)从影响因素看,市区GDP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最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次之,交通设施、科教文卫单位数和城镇化率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水平评价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平原县域集市村特征及其对村镇规划的启示——以河南省宁陵县为例
4
作者 吴娜琳 石博源 +1 位作者 李小建 武小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6,共8页
明确集市村空间分布特征、发展条件与潜力是科学定位其在村镇聚落体系中功能的前提。以豫东平原宁陵县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分布、资源规模等多个方面,采用空间分析法、景观分析法等多种手段,将72个集市村与274个非集市村进行对比研究,结... 明确集市村空间分布特征、发展条件与潜力是科学定位其在村镇聚落体系中功能的前提。以豫东平原宁陵县为研究区域,从空间分布、资源规模等多个方面,采用空间分析法、景观分析法等多种手段,将72个集市村与274个非集市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平原县域集镇布局基本符合“六边形”格局;(2)集市村多位于行政边界地带,是二级中心地远距离辐射不足的补充;(3)集市村居民点用地更加集聚高效;(4)集市村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更加丰富,非农产业发展基础更具优势,基础设施条件更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且综合发展潜力更大。鉴于此,在村镇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集市村可以作为仅次于集镇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市 中心村 村镇规划 平原县域 河南省宁陵县
下载PDF
中原历史名人资源现状、特点及开发利用研究
5
作者 牛卫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天下名人,中州过半。”在我国历史上,中原为我国民族文化萌生、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名人资源,其数量之多、声望之盛为国内诸省之冠。目前中原各地仍留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物质遗存。长期以来中原历史名人资源开发利用效果欠... “天下名人,中州过半。”在我国历史上,中原为我国民族文化萌生、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名人资源,其数量之多、声望之盛为国内诸省之冠。目前中原各地仍留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物质遗存。长期以来中原历史名人资源开发利用效果欠佳,与国内外兄弟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当前中原城市应加大历史名人资源整合、研究力度,可运用网络及新媒体工具进行资源的线上推介,搭建专题数据库,利用历史名人物质遗存设立旅游主题线路,鼓励社会力量与资本参与,积极尝试公益基金的介入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河南 历史名人 文化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识别
6
作者 马飞 张东伟 +2 位作者 陈龙 刘擎 委笑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较高层次的空间组成形式,其城市韧性的提升对建设韧性城市、促进城市群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测度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构建了城市群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关...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较高层次的空间组成形式,其城市韧性的提升对建设韧性城市、促进城市群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测度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构建了城市群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关中平原城市群2011—2020年各城市分系统韧性和复合系统进行分析,进一步使用障碍度模型对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的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位于中等韧性水平,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东西低,中间高”的倒V形。具体而言,经济系统韧性以较低韧性水平和中等韧性水平为主,社会系统韧性以中等韧性水平和较高韧性水平为主,生态系统韧性以较高韧性水平为主,而基础设施系统韧性则主要分布在较低至较高韧性水平之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全社会用电量因子是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从分系统来看,社会系统始终是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提升的关键系统。研究表明,城市群应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共享信息资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BP神经网络模型 关中平原城市群 障碍因子 社会系统 数据壁垒 中心城市
下载PDF
城市群协同立法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7
作者 袁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城市群区域协同立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实践来看,城市群协同立法存在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立法引导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低、缺乏有效的立法协调组织机构和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等方面。本文借助系统论理论,通过强调法治... 城市群区域协同立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实践来看,城市群协同立法存在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立法引导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低、缺乏有效的立法协调组织机构和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等方面。本文借助系统论理论,通过强调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构建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坚持民主立法原则并建立跨区域监管和执行机制等具体措施,以增强区域系统的意识,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促进城市群协同立法的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立法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燕燕 廖乐焕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期203-211,共9页
为深入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2012—2022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近1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各个城市平均水平仍然较低;空间格局呈现以... 为深入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2012—2022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近1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各个城市平均水平仍然较低;空间格局呈现以“郑州-洛阳-济源”为首的三核心格局,核心发展区与联动辐射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呈弱发散状态,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水平较弱;发展水平局部聚集态势明显,“高值”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值”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熵值法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光影像的中原城市群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9
作者 胡苗苗 闫庆武 李建辉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掌握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和驱动机制,有助于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了中原城市群1993—2018年间建成区范围;并从整体和地级市2个尺度研究了1993—2018年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 掌握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和驱动机制,有助于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提取了中原城市群1993—2018年间建成区范围;并从整体和地级市2个尺度研究了1993—2018年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驱动力模型,研究其时空扩张驱动力。结果表明:①空间上,以郑州为中心,东北至西南方向为参考,各城市建成区面积及扩张规模总体上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格局;以2010年为分界点,扩张类型由边缘式转向飞地式,扩张模式由面状扩张向多中心的点状扩张和沿主要交通线路的线状扩张转变;②时间上,不同城市扩张面积、扩张速度、扩张强度差异显著,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均为正且大体呈“W”型波动式变化;建成区重心经历了“西南-东北-东北-西-西北-东南”的变动过程,重心在郑州市和开封市之间“徘徊游走”;③城市群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经济因素,其次是社会、交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扩张影响前5的驱动指标依次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实际利用外资额、教育支出和人口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时空演变 驱动力 DMSP/OLS NPP/VIIRS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赵祖伦 罗军华 +4 位作者 李威 黄亮 尹林江 吕思思 赵卫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0-420,共11页
[目的]研究喀斯特城市群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演变及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黔中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和社会经... [目的]研究喀斯特城市群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演变及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黔中城市群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选取16个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构建Markov-FLUS模型模拟自然发展和生态约束情景下的2030年土地利用格局,然后采用修正的ESV系数评估ESV时空演变规律,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ESV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1) 2000—2020年人造地表对耕地(53%)、林地(12%)和草地(10%)侵占严重;生态约束情景下重要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人造地表增加5.55万hm^(2),增速有所放缓。(2) ESV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调节服务(71.08%)>支持服务(23.59%)>文化服务(4.51%)>供给服务(0.82%);自然发展情景下2030年ESV值为592.11亿元,生态约束情景下ESV值为589.06亿元。(3) ESV空间分异因子解释力分别为区县面积(0.79)>农林牧渔增加值(0.51)>第一产业增加值(0.50)>GDP(0.41)>人均GDP(0.30)>建成区面积(0.09)>常住人口(0.04),区县面积、农林牧渔增加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与ESV呈显著正相关,人均GDP与ESV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的交互对于ESV具有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的解释作用。[结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主要为调节服务,水域与林地生态系统对于整体ESV的影响较大,是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Markov-FLUS模型 土地利用模拟 地理探测器 黔中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金铠 董婷婷 魏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原城市群2015—2020年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内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演进态势;②区域上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了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集聚的两极分化格局;③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吻合;④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绿色生产、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经济绩效、游客体验性福利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绿色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动态模拟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12
作者 贾琦 张超玉 +3 位作者 尹泽凯 刘毅洁 燕宏宇 王林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9-1537,共9页
明晰城镇快速扩张背景下“三生”用地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系统响应机制,将对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选取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为实证对象,在200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解译数据基础上,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PLUS)模型模拟203... 明晰城镇快速扩张背景下“三生”用地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系统响应机制,将对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选取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为实证对象,在200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解译数据基础上,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PLUS)模型模拟2030年“三生”用地格局,评估中原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究各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时空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30年,“三生”用地类型以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和乡村生活用地为主。2)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整体呈递增趋势,共增加36.7亿元。空间分布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调节服务始终是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3)所辖县区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大多集聚在西部山区,低值主要集聚在许昌—漯河沿线3县区。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县区分布在黄河沿线,减少的县区多位于西南山区和亳州一带。研究结果可为面向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中原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情景模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土地绿色利用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耦合分析
13
作者 李屏屏 王政阳 +1 位作者 毛佳圆 梁流涛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7期88-96,共9页
【目的】通过构建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探究中原城市群发展“质”和“量”的协同度,寻找中原城市群新的发展方向。【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SBM模型、莫兰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中原城... 【目的】通过构建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探究中原城市群发展“质”和“量”的协同度,寻找中原城市群新的发展方向。【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SBM模型、莫兰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中原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存在发展上升期后耦合协调度下滑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城市间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相关关系,HH型城市在核心发展区集中且数量增长,而LL型城市分布较少,LH型和HL型城市数量逐年降低,显示出极化作用减弱。【结论】影响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包括经济转型、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政策、绿色科技创新、区域协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绿色利用 耦合协调度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
14
作者 陈永贵 戴晓琴 朱玉香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0-86,共7页
【目的】分析1985—2021年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方法】以1985—2021年陆地卫星Landsat-5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利用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ERSEI)对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遥感... 【目的】分析1985—2021年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方法】以1985—2021年陆地卫星Landsat-5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利用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ERSEI)对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ERSEI变化趋势的方向和显著性。【结果】1985—2021年,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ERSEI的平均值介于0.48~0.62,增速为0.024/10 a。ERSEI在空间上呈四周区域高、中部区域低的分布模式,中原城市群的西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的ERSEI较低,而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ERSEI较高。大部分地区的ERSEI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比例为11.48%,仅有5.76%的区域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33.16%区域的ERSEI相对稳定。【结论】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在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区,受城市扩张、热岛效应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出现了显著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谷歌地球引擎 时空变化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格局及障碍因素研究
15
作者 杜锦 时朝君 +1 位作者 程洁 包菁薇 《河南科学》 2024年第8期1240-1248,共9页
以2011—2021年中原城市群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韧性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城市韧性发展的障... 以2011—2021年中原城市群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韧性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城市韧性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城市间韧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差距逐年缩小.(2)分维度的韧性水平呈现显著差异,生态韧性水平最高,基础设施韧性次之,随后是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制度韧性.(3)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呈现出以郑州为核心,西北部区域较高,东南部区域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阻碍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的主要因素为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且障碍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时空格局 障碍度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16
作者 张文静 张贺 李军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7期253-256,共4页
以中原城市群的新乡、鹤壁和安阳为研究区域,利用ENVI5.3和ArcGIS 10.2软件,结合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数据,分析2013年、2017年和2021年这3个时间节点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经研究发现,2013—2021年间,研究区域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 以中原城市群的新乡、鹤壁和安阳为研究区域,利用ENVI5.3和ArcGIS 10.2软件,结合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数据,分析2013年、2017年和2021年这3个时间节点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经研究发现,2013—2021年间,研究区域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长,其中,2017—2021年的增长速度尤为显著。通过对比分析和转移矩阵方法,揭示了建设用地扩张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密切关联。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的中原城市群“三生”功能评估
17
作者 贾琦 刘毅洁 +2 位作者 尹泽凯 张超玉 燕宏宇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基于“三生”功能的现状并对其多功能性合理分区,对于促进城市群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原城市群为例,通过建立“三生”功能评价体系,探讨“三生”功能演化过程,运用两维图论聚类对国土空间进行分区优化。结果表明:生产... 基于“三生”功能的现状并对其多功能性合理分区,对于促进城市群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原城市群为例,通过建立“三生”功能评价体系,探讨“三生”功能演化过程,运用两维图论聚类对国土空间进行分区优化。结果表明:生产、生活功能高值位于郑州-洛阳和郑州-许昌等城市连片区并不断持续扩张,生态功能高值多集中在豫西山区;“三生”功能具有明显集聚特征,1980—2020年,中东部生产功能持续降低且呈破碎化趋势,生活功能不断聚集在各地市建成区周边并持续胁迫生态功能区域;根据两维图论聚类方法划分为5个功能区,并针对不同分区特征提出相应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分区优化 两维图论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研究
18
作者 杨亚玲 曹飞 《河南科学》 2024年第10期1497-1504,共8页
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法对2011—2021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绘制中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图,进一步探索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2011—2021年,中原城市群... 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法对2011—2021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绘制中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图,进一步探索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2011—2021年,中原城市群用水效率达到有效状态的有济源、三门峡、晋城、郑州、聊城、阜阳和许昌7个城市.②中原城市群用水效率受技术效率增长的影响,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③研究期内,各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明显,东部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中西部及南部地区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水资源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L指数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耦合的域内时空格局研究
19
作者 曹飞 赵盛悦 《河南科学》 2024年第8期1210-1217,共8页
探索中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域内时空格局.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时空格局呈现,测算出中原城市群2006—2021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水资源环境和社... 探索中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域内时空格局.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时空格局呈现,测算出中原城市群2006—2021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的水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发展指数为0.307 8和0.184 5,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2)时间演变特征上,2006—2021年间中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418~0.508之间上下浮动,整体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仍偏低.(3)空间分布特征上,中原城市群五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出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东部发展水平高于中部,中部发展水平高于西部.(4)建议以水资源约束为引导着力提升经济和产业发展质量、强化域内城市间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联动效应、建立优化水资源集约利用公共政策引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中原城市群 域内时空格局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乡村“三生”功能分区识别及调控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侗 王佳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7-1238,共12页
本文基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优化了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OFM网络、地理探测器模型和M-K检验方法,实现了中原城市群187个县(区)的最优功能聚类。结果表明:(1)研究区“三生”功能发展水平的数量结构分别呈“橄榄... 本文基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优化了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OFM网络、地理探测器模型和M-K检验方法,实现了中原城市群187个县(区)的最优功能聚类。结果表明:(1)研究区“三生”功能发展水平的数量结构分别呈“橄榄形”“宝塔形”和“金字塔形”特征,冷热点与数量结构特征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一致性。(2)基于乡村功能分区模型实现了乡村分区数目的客观判定,并将研究区划分为主导功能区、滞后发展功能区、复合协调功能区3大类和粮食生产主导功能区等7小类。(3)乡村地域功能分区表现为差异化的结构和空间分异特征,该特征是传统农区本底特色和乡村转型多元要素碰撞的直观表现,符合区域发展趋势。(4)结合各类分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控路径。以期丰富乡村地域功能理论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传统农区的乡村发展格局,促进乡村地域系统各功能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分区 “三生”功能 SOFM 地理探测器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