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ard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reate a New World of Peace,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In Commemoration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被引量:2
1
作者 Ma Zhengang, former ambassador of China to Great Britain, is president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5年第1期1-21,共21页
The year 2005 mark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Chin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have held all kinds of a... The year 2005 mark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Chin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have held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to commemorate this event that has most deeply impacted human history.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crudest w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s Anti-Fascist war TH World
下载PDF
从自在到自觉: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发展和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大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中华民族”是梁启超于1902年首先提出和使用的。到了民国初年和五四运动后,首先是“中华”作为国号或国名的确立,其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再次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广泛传播,这三个方面因素促进了中华民... “中华民族”是梁启超于1902年首先提出和使用的。到了民国初年和五四运动后,首先是“中华”作为国号或国名的确立,其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再次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广泛传播,这三个方面因素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华民族观念虽然在民国初年和五四运动后有了发展,但并没有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已经形成。原因一,当时人们使用的主要是“中国民族”而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含义是不同的;原因二,很多人是在“汉族”的含义上使用“中华民族”这一观念的。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中华民族是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之共同体”的意识开始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扩大,中华民族观念广泛传播。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标志是1939年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的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抗日战争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初探
3
作者 李海群 尚季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西北国际通道是抗战时期经中国西北地区运输外国援华物资、援华人员和中国易货物资的重要国际通道,西北国际通道的开辟与运行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学界对西北国际通道研究十分关注,现有研究对其基本概念如名... 西北国际通道是抗战时期经中国西北地区运输外国援华物资、援华人员和中国易货物资的重要国际通道,西北国际通道的开辟与运行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学界对西北国际通道研究十分关注,现有研究对其基本概念如名称、路线、里程认识并不一致。文章依据通道地理位置及运输状况将其定名为西北国际通道;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报纸、期刊、书籍等资料,分析得出通道有三条线路,公路线起自今哈萨克斯坦萨雷奥泽克车站,终于兰州,航空线为阿拉木图至兰州,驿运线为印度列城至中国新疆叶城;以修建维护通道的新疆公路局、西北公路局等机构资料为依据,考订西北国际通道公路线里程为2934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西北国际通道 名称 线路 里程
下载PDF
全面抗战前期生活书店与新疆文艺关系考论(1937—1942)
4
作者 杨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3,共8页
全面抗战前期生活书店在新疆的活动以及与新疆文艺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全面和深入。有研究在涉及相关问题时多将其作为背景材料一语概之而缺乏必要考证,因此仅“是否设立分店”这一基本史实亦不明确。历史上,20世纪30年代后期对新疆文... 全面抗战前期生活书店在新疆的活动以及与新疆文艺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全面和深入。有研究在涉及相关问题时多将其作为背景材料一语概之而缺乏必要考证,因此仅“是否设立分店”这一基本史实亦不明确。历史上,20世纪30年代后期对新疆文化做出极大贡献的杜重远、茅盾、张仲实等人,其身份之一均为生活书店编委。在社会网络关系影响下,生活书店与新疆发生了诸多联系,对新疆抗战文艺及新疆文化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且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前期 生活书店 新疆文艺
下载PDF
时局、地理与全面抗战时期的云南蚕桑业
5
作者 张永帅 和乐乐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3,共8页
抗战时期是云南蚕桑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推动后方建设,支援抗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云南蚕桑业发展受到国民政府、云南地方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提出了云南蚕桑复兴计划,在宜蚕区积极推广蚕桑业。但是,受云南特殊的高原山地地理环境的制约... 抗战时期是云南蚕桑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推动后方建设,支援抗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云南蚕桑业发展受到国民政府、云南地方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提出了云南蚕桑复兴计划,在宜蚕区积极推广蚕桑业。但是,受云南特殊的高原山地地理环境的制约,以及“战时”影响,在较短时间内,云南蚕桑业发展的成效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云南 蚕桑 地理环境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研究
6
作者 张文珍 申栋今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十分复杂的斗争环境中,科学把握国内外主要矛盾,始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站在一起,聚焦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推行理论宣传教育、开展思想斗争、不断进行党...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十分复杂的斗争环境中,科学把握国内外主要矛盾,始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站在一起,聚焦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推行理论宣传教育、开展思想斗争、不断进行党员队伍净化,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探究抗战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的历史实践,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借鉴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主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 批评与自我批评 新征程
下载PDF
研究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历史的五点认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导言
7
作者 张海鹏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是甲午战争的延续,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一部分;第三,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可以1915年、1937年为节点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各有不同特点;第四,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往往以祖国为依靠或者受祖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启发;第五,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始终坚持了中国人的立场。历史昭示现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全部历史和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中国台湾史 抗日战争 《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 一个中国原则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法宝:统一战线——基于新四军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8
作者 刘维荣 吴轶军 包竞成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作为华中抗战重要组成部分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是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及新四军新军部的全面领导下开展的,在华中工作的新四军领导人刘少奇、陈毅等高度关注并率先垂范,通过全方位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广大爱国开明士绅... 作为华中抗战重要组成部分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是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及新四军新军部的全面领导下开展的,在华中工作的新四军领导人刘少奇、陈毅等高度关注并率先垂范,通过全方位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广大爱国开明士绅包括社会各界知识分子展开多层次接触,积极聚拢各方爱国人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身于全民族抗战之中,对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抗战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四军统战工作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启迪与示范意义,至今仍值得新时代共产党人学习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全民族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统战工作经验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疆日报》“中华民族”观念的书写与传播
9
作者 丁晓东 尚季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疆成为有力支援前线的大后方和国际援华要道,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抗战,担负起支援全国抗战的重大使命。《新疆日报》作为新疆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主导《新疆日报》期间,以“中华民族”为题或...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疆成为有力支援前线的大后方和国际援华要道,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抗战,担负起支援全国抗战的重大使命。《新疆日报》作为新疆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主导《新疆日报》期间,以“中华民族”为题或主要内容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抗战宣传报道,不仅为巩固大后方,支援前线抗战,稳固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也进一步熔铸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新疆日报》 中华民族观念
下载PDF
第二战场的博弈:战时中国留学救济制度演变探析(1933-1939)
10
作者 胡振宇 叶青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基于相关档案资料,论文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留学救济制度的演变及其社会影响。留学救济制度原本为应急措施,因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逐渐演变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固定制度,涵盖情况调查、政策制定、海外救济与归国安置等多个方面。该制度不仅... 基于相关档案资料,论文探讨了抗战时期中国留学救济制度的演变及其社会影响。留学救济制度原本为应急措施,因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逐渐演变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固定制度,涵盖情况调查、政策制定、海外救济与归国安置等多个方面。该制度不仅有效缓解了战时海外留学生的经济困境,遏制了人才流失,还为日后政府救济留欧学生提供了参考蓝本,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失序状态。战时留学救济制度的演变,既是中国政府针对日本文化教育侵略所采取的部分因应措施,又是战时中国政府在留学教育层面与日伪争夺沦陷区高等人才,配合持久抗战国策的第二战场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留学生 救济制度 第二战场
下载PDF
“破锋八刀”研究
11
作者 李恒鑫 李正恩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西北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喜峰口抗战中英勇杀敌、威名远扬,其训练、杀敌使用的刀法是由马凤图先生创编的“破锋八刀”刀法,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军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挥舞着大刀创造了抗日的奇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西北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喜峰口抗战中英勇杀敌、威名远扬,其训练、杀敌使用的刀法是由马凤图先生创编的“破锋八刀”刀法,在此次战役中,中国军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挥舞着大刀创造了抗日的奇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抗日战争期间西北军第二十九军使用的“破锋八刀”刀法进行研究,深入挖掘“破锋八刀”符号深意,积极探索“破锋八刀”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破锋八刀” 西北军 中华武术
下载PDF
抗日地道战遗址保护现状略论
12
作者 张琪 张清文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地道战作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创举,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地道战遗址是中国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见证。本文基于对现阶段地道战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整体情况的梳理,总结了地道战遗址的分布范围、地域特色及保护利用情况,... 地道战作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创举,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地道战遗址是中国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见证。本文基于对现阶段地道战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整体情况的梳理,总结了地道战遗址的分布范围、地域特色及保护利用情况,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地道战遗址调查研究、遗址及周边环境的保护、突出地道战遗址展示利用的特殊性、妥善处理遗址与村民的关系、开展馆际交流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地道战遗址 抗战遗址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以东莞抗战史融入课程教学为例
13
作者 唐潮 史雍真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期85-89,共5页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东莞人民浴血奋战,为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东莞抗战史,能够发挥东莞抗战文化教育功能,彰显高校思政课育人特色。就教学实践而言,东莞抗战史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东莞人民浴血奋战,为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东莞抗战史,能够发挥东莞抗战文化教育功能,彰显高校思政课育人特色。就教学实践而言,东莞抗战史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及众多的抗战遗迹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就实施路径而言,将紧密联系教材、合理利用东莞抗战史资料进行穿插式讲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现场教学及布置学术写作类型作业与成果汇报相结合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对东莞城市文化的认同,也可以推动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抗战史 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14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务,也决定着西北局其他方面工作的成效。西北局通过贯彻落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三三制”原则指导下推进边区政权建设、推行边区精兵简政和组织开展边区防奸锄奸工作等重大举措,把边区的政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使边区成为当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下载PDF
从“literature journals”说开去——兼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视域下的抗战文学期刊诸问题
15
作者 韩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1-67,共7页
从“抗战文学期刊”这一词语的英译入手,结合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这一大背景,进行抗战文学期刊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性意义。抗战文学期刊除具有文学意义之外,还拥有政治史、社会史与经济史等跨学科的研究价值。以中国现代文化产业... 从“抗战文学期刊”这一词语的英译入手,结合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这一大背景,进行抗战文学期刊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性意义。抗战文学期刊除具有文学意义之外,还拥有政治史、社会史与经济史等跨学科的研究价值。以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为切入点,可以将抗战文学期刊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期刊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 文学史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及当代启示
16
作者 程强 高贤栋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1,29,共6页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作为面向全国的中央机关报,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宣传内容上,其传播“中华民族”观念、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传播过程中,其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基础、以促进民... 全面抗战时期,《新中华报》作为面向全国的中央机关报,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宣传内容上,其传播“中华民族”观念、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传播过程中,其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纽带、以实现民族解放为目标。总结《新中华报》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推动爱国主义宣传常态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新中华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战时日方史料《中共概说》对中国共产党抗战的认知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德坤 涂杰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5,共7页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战时日方资料《中共概说》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共概说》认为,中共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战时日方资料《中共概说》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共概说》认为,中共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重视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重视党领导一切的原则,成为中国抗战的核心力量;重视依靠和发动群众,受到民众拥护,深得民心,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可以说,该书在一定程度上预言了中国的未来。中共抗战的历史经验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日方《中共概说》 中共理论与政策 抗战中流砥柱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疆筑路爱国运动中的民众力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群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92-97,共6页
抗战前受财力人力所限,新疆公路建设十分落后。抗战爆发后,苏联援华军事物资及军事人员大都经新疆运往前线,新疆公路建设与维护与抗战密切相关。为保障援华物资及人员运输,新疆地区政府宣传筑路护路即是抗战爱国,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其中。... 抗战前受财力人力所限,新疆公路建设十分落后。抗战爆发后,苏联援华军事物资及军事人员大都经新疆运往前线,新疆公路建设与维护与抗战密切相关。为保障援华物资及人员运输,新疆地区政府宣传筑路护路即是抗战爱国,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其中。1939年5月,新疆地区公路会议召开,改变了新疆公路建设的方向,打破了新疆公路建设的困局。会议核心为广泛动员民众、依靠民众力量兴修公路,将民众力量充分引入新疆公路建设。依据会议精神,会后各区县迅即成立相关组织,积极宣传动员民众筑路护路,民众反响热烈,各族民众踊跃投身公路建设及养护事业中,为支援前方抗战、巩固西北国防、发展新疆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新疆公路 全省公路会议 民众动员 民众力量
下载PDF
“尊师”与“献金”:战后上海市教育局的“尊师”困境
19
作者 魏晓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经济形势日趋严峻,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情况尤为严重,物价指数与工资严重脱节,公教人员大受影响,引发市立中学教师怠教。以市校教师怠教事件为契机,上海市教育局发起成立尊师运动委员会,“尊师”运动开始发轫。运动...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经济形势日趋严峻,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情况尤为严重,物价指数与工资严重脱节,公教人员大受影响,引发市立中学教师怠教。以市校教师怠教事件为契机,上海市教育局发起成立尊师运动委员会,“尊师”运动开始发轫。运动开展后,上海市教育局与尊师运动委员会互相配合,教育局以“尊师金”担保贷款并发起募捐,尊师运动委员会以“尊师”为号召广泛发动义募,成为当时舆论焦点。市政当局不遗余力,明星名人上阵义募,万名学生沿街劝募,尊师募捐掀起高潮。政府主导的“义募”带动了社会自发的“自募”,“募”的热情大大激发,而“捐”的热情却难升华。募捐本应出于自愿,在尊师运动中,屡屡出现学校借尊师之名强令学生家长“献金”之事。随着以“尊师”为名之“献金”由私校扩展到市校,“尊师金”变为了上海各中小学常规性的征收款项。“尊师金”变“捐”为“收”,由自觉性募捐成为公开性收费,尊师运动发生“变奏”。为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借着尊师运动这股东风,上海市教育局决定由市立学校公开向学生家长征收“尊师金”。教育局出台公开征收尊师金政策,遭到家长和舆论的强烈反对,仅仅一月即在市参议会议决下停征。捐款分配矛盾重重,强制“献金”不再重开。市政当局陷入既要提高教师待遇又难以突破财政困局,既想改善教师生活又无法强制献金的双重困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 上海市教育局 尊师运动 尊师献金
下载PDF
中国访英团与战时中英关系的改善
20
作者 肖如平 郑胜男 《晋阳学刊》 2023年第5期33-42,共10页
中国访英团是1943年国民政府应英国政府之邀,为答聘1942年秋天英国议会代表团来华访问之情而派遣的访英代表团。英国政府对中国访英团的访问做了精心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访英期间,中国访英团向英国社会传递中国友谊的同时,也对战时英... 中国访英团是1943年国民政府应英国政府之邀,为答聘1942年秋天英国议会代表团来华访问之情而派遣的访英代表团。英国政府对中国访英团的访问做了精心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访英期间,中国访英团向英国社会传递中国友谊的同时,也对战时英国的议会政治、经济统制、社会动员、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回国后,访英团通过报告演讲、著作发表等形式积极向国人介绍和宣传战时英国社会。战时中英代表团的互访,不仅对增进中英两国人民友谊和互信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战后中英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访英团 中英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