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丘菽园汉诗中的南洋海岛空间书写 |
陈琼莲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放逐·乡愁·寻根——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 |
朱文斌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3
|
搭建中国与南洋的鹊桥——论杜运燮诗文创作中的双重经验 |
许文荣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东南亚语言教学三元架构的形成与华文教学发展 |
韩晓明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宋代道教诗人诗集的日本写本——内阁文库藏黄希旦《支离子诗》研究 |
卞东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世界性、本土性与中国性——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冲突 |
朱文斌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7
|
东亚唐诗论评与唐诗学研究 |
杨焄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8
|
当代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节日想象 |
张晶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论海外华人华侨对全球中文推广的参与--东南亚诸国华语汉语教科书之分析 |
大冢丰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奈良·平安前期日本与新罗使、渤海使之间的汉诗交流——从分韵诗到次韵诗 |
顾姗姗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
11
|
明清东亚汉诗圈互动场域的三种空间形态及其特征——以15-19世纪中朝诗歌接触为中心分析 |
程继红
阙膺和
|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9 |
2
|
|
12
|
论云南境内中越边贸的历史回顾及发展前景 |
黄海涛
|
《楚雄师专学报》
|
2001 |
0 |
|
13
|
面向东南亚国家的MTCSOL国别化汉语师资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
李步军
|
《现代语文》
|
2020 |
0 |
|
14
|
東亞漢詩的艷情傳統——以琉球詩人蔡大鼎爲例 |
張明明
|
《人文中国学报》
|
2019 |
0 |
|
15
|
论日本幕末明治时期的海外纪行诗 |
高平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