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丘菽园汉诗中的南洋海岛空间书写
1
作者 陈琼莲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南洋侨寓诗人丘菽园擅于“再现”南洋海岛生活文化体验,其汉诗中的南洋海岛书写跨越了三个空间维度,通过物质浅层面的自然空间景观描写突出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异域风光,继而观察南洋与中国迥异的风俗习尚,基于冲击—回应的解释模式,显... 南洋侨寓诗人丘菽园擅于“再现”南洋海岛生活文化体验,其汉诗中的南洋海岛书写跨越了三个空间维度,通过物质浅层面的自然空间景观描写突出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异域风光,继而观察南洋与中国迥异的风俗习尚,基于冲击—回应的解释模式,显示出华侨在南洋的受容和接受的过程,此由物质空间跃升至精神空间,最后深度观照南洋,揭露南洋现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下引发的某些不易察觉的现实问题,并由此透析人类与自然之间索取与被索取的矛盾。丘菽园的南洋关怀视角中展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意识,具有超越同时代人的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丘菽园 南洋 海岛 空间书写
下载PDF
放逐·乡愁·寻根——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文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放逐"、"乡愁"与"寻根"是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同构关系,放逐意味着漂泊,漂泊带来无限乡愁,乡愁寄托于寻根,拓展和丰富了东南亚华文诗歌的表现内涵。东南亚华文诗歌在中... "放逐"、"乡愁"与"寻根"是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同构关系,放逐意味着漂泊,漂泊带来无限乡愁,乡愁寄托于寻根,拓展和丰富了东南亚华文诗歌的表现内涵。东南亚华文诗歌在中国性与本土性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将"放逐"、"乡愁"与"寻根"这三大文化母题的历史性与复杂性呈现出来,彰显了其自身的特质和独立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文诗歌 放逐 乡愁 寻根 文化母题
下载PDF
搭建中国与南洋的鹊桥——论杜运燮诗文创作中的双重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文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9,共7页
双重经验是指具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居留与生活的经历,并对两地都有着深刻的生存与审美体验,并且能够在他们的文艺创作中具体地表现出来。对于大半生居住与生活在中国大陆,被许多学者误以为是中国大陆土生土长诗人的杜运燮,人们较少对他... 双重经验是指具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居留与生活的经历,并对两地都有着深刻的生存与审美体验,并且能够在他们的文艺创作中具体地表现出来。对于大半生居住与生活在中国大陆,被许多学者误以为是中国大陆土生土长诗人的杜运燮,人们较少对他的南洋经验给予重视,对他创作中的双重经验现象进行研究的就更少了。但在他的作品中,中华情怀与马华情怀并重,这都是他内心的真情流露。他曾为中国的预设读者叙写南洋题材;他也从中华的经坎中重写马华记忆。他与海外有着无法割舍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经验 杜运燮 中国经验 南洋情怀 诗歌 散文
下载PDF
东南亚语言教学三元架构的形成与华文教学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晓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3-150,共8页
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由国语、族语、外语组成的语言教学三元架构。三元架构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东南亚各国历史、现实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华文教学发展对三元架构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催生作用,三元架构也蕴... 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由国语、族语、外语组成的语言教学三元架构。三元架构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东南亚各国历史、现实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华文教学发展对三元架构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催生作用,三元架构也蕴含了华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和拓展空间,两者是互生互联关系。三语教学或双语教学是三元架构的具体化形式。三元架构促使华校建立与三语教学相适应的内部机制、实现由传承导向到人才导向的转变,并加强三语教学和三语习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三元架构 华文教学 三语教学
下载PDF
宋代道教诗人诗集的日本写本——内阁文库藏黄希旦《支离子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卞东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黄希旦是北宋中期的道教诗人,其集在宋元两代被多次刊刻,其诗集《竹堂集》已佚,目前仅有《支离子诗》写本一卷传世。《支离子诗》前有宋元两代四位学者所撰之序,以此可以了解黄氏文集在宋元两代刊刻流传的情况,该书末所附《九天弥罗真... 黄希旦是北宋中期的道教诗人,其集在宋元两代被多次刊刻,其诗集《竹堂集》已佚,目前仅有《支离子诗》写本一卷传世。《支离子诗》前有宋元两代四位学者所撰之序,以此可以了解黄氏文集在宋元两代刊刻流传的情况,该书末所附《九天弥罗真人支离子传》是目前研究黄希旦最完整的传记资料。《支离子诗》收录黄氏诗歌七十余首,其中有《全宋诗》未收的黄氏佚诗四十余首,对于全面研究黄希旦创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支离子诗》有北大图书馆藏写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又庋藏了一部日本写本,该写本较北大本收诗多出一首,且有北大本所无的元人郑本的题记以及清人王士禛的跋,具有重要的文献以及东亚书籍交流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希旦 《支离子诗》 道教诗人 日藏写本 郑本 东亚汉文写本
下载PDF
世界性、本土性与中国性——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冲突
6
作者 朱文斌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7-81,共5页
在全球化语境下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非主流民族文学 ,“双重文学传统”使东南亚华文诗歌在现代与传统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中超越了单一维度 ,呈现出繁复的面貌。世界性、本土性与中国性集结纠缠在一起 。
关键词 东南亚华文诗歌 世界性 民族性 本土性 中国性
下载PDF
东亚唐诗论评与唐诗学研究
7
作者 杨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8,共7页
处于汉字文化圈的东亚地区,保存着多种不同类型的唐诗论评资料。就文献来源而言,举其夥者,可以分成三大类:其一是留存于域外诗话中的论评资料;其二是域外学者撰作的诗文作品和研究论著;其三是散见于其他各类文献(包括类书、书目、行纪等... 处于汉字文化圈的东亚地区,保存着多种不同类型的唐诗论评资料。就文献来源而言,举其夥者,可以分成三大类:其一是留存于域外诗话中的论评资料;其二是域外学者撰作的诗文作品和研究论著;其三是散见于其他各类文献(包括类书、书目、行纪等)的论评资料。经过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这些论评资料必定会推进唐诗学研究的深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籍 唐诗论评 唐诗学
下载PDF
当代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节日想象
8
作者 张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文化是人类编织的意义之网,节日是民族用行动与符号书写的文化文本。在东南亚华文诗歌对春节、端午和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学想象中,"中国"成为了一个集神话、民俗、仪式于一体,充满着符号与象征的世界。共存于海外华人... 文化是人类编织的意义之网,节日是民族用行动与符号书写的文化文本。在东南亚华文诗歌对春节、端午和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学想象中,"中国"成为了一个集神话、民俗、仪式于一体,充满着符号与象征的世界。共存于海外华人社会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心理对东南亚华文诗歌构建中国节日文化符号系统产生了潜在而深刻的影响。究其本质,东南亚华文诗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学想象乃是华人在东南亚多元族群生存背景下通过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构建民族文化结构、强化族群边界的一种艺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文诗歌 中国节日 想象
下载PDF
论海外华人华侨对全球中文推广的参与--东南亚诸国华语汉语教科书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大冢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1,共7页
海外华人华侨对教育的参与,除了经济与技术支援之外,还有不少人致力于发展各自的教育,包括设置各级各类学校,以此来努力保持他们自己宗教的、文化的、语言方面的认同感。探索华语或汉语教育在亚洲是怎样开展的,并通过华语和汉语的教育,... 海外华人华侨对教育的参与,除了经济与技术支援之外,还有不少人致力于发展各自的教育,包括设置各级各类学校,以此来努力保持他们自己宗教的、文化的、语言方面的认同感。探索华语或汉语教育在亚洲是怎样开展的,并通过华语和汉语的教育,到底想从表面上呈现什么形象、从潜在方面传达什么启示。为此,先概括东南亚各国的华语和汉语教育不断变化的情况,然后,作为深入考察华语和汉语教育含意的方法之一,尝试分析了亚洲各国使用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华语及汉语教科书。分析的基本目的为,通过分析是否能够衡量该教科书与"中国"或"居住国"之间的距离;在分析内容上分以人物、地点和叙述内容三个方面维度。各国教科书分为"海外参与型"和"自主编纂型"两大类,并认为此两个类型是决定该教科书与"中华世界"之间距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 华侨 东南亚 汉语教学 教科书分析
下载PDF
奈良·平安前期日本与新罗使、渤海使之间的汉诗交流——从分韵诗到次韵诗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姗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25-33,共9页
奈良、平安前期,日本在东亚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经营着与新罗、渤海的外交关系。外交场合上,由于语言相异,除正式的汉文文书以外,汉诗也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媒介。8世纪初,日本官吏在接待新罗使时使用的汉诗形式为分韵诗,而9世纪后叶与渤海使... 奈良、平安前期,日本在东亚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经营着与新罗、渤海的外交关系。外交场合上,由于语言相异,除正式的汉文文书以外,汉诗也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媒介。8世纪初,日本官吏在接待新罗使时使用的汉诗形式为分韵诗,而9世纪后叶与渤海使酬答时则采用次韵诗的形式。针对这一现象,可从当时中国汉诗文学的特征和日本外交史出发来探究其原因。分韵诗诞生于中国六朝宫廷文学,于初唐宫廷再次流行,其创作行为具有政治等级色彩。而8世纪初叶正是日本"小帝国"意识增强的时期,分韵诗的创作可谓体现了日本对新罗的宗主国意识。另外,次韵诗由中唐白居易文学集团兴起,以切磋诗技、增进友情为目的,诗人间的关系较为平等。日本与渤海自8世纪后半期起建立了主要以和平通商为目的的外交关系,使用次韵诗与渤海使唱和深受这一政治背景的影响。此外,日本政府采用当时中国流行的诗歌形式,其目的还在于彰显本国文化的发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良·平安前期 东亚世界 汉诗 日本 渤海 新罗
下载PDF
明清东亚汉诗圈互动场域的三种空间形态及其特征——以15-19世纪中朝诗歌接触为中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继红 阙膺和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3-19,共7页
15—19世纪中朝诗歌接触是东亚汉诗圈的主力景观,这500年诗歌国际化流量大幅增加,而诗歌接触场域也呈现出运移与转场、下移与延展以及漂移与意外等多种空间形态特征。中朝诗歌互动场域与空间形态的多元,为东亚诗歌接触研究带来新的叙事... 15—19世纪中朝诗歌接触是东亚汉诗圈的主力景观,这500年诗歌国际化流量大幅增加,而诗歌接触场域也呈现出运移与转场、下移与延展以及漂移与意外等多种空间形态特征。中朝诗歌互动场域与空间形态的多元,为东亚诗歌接触研究带来新的叙事方向和建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汉诗圈 互动场域 空间形态
下载PDF
论云南境内中越边贸的历史回顾及发展前景
12
作者 黄海涛 《楚雄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本文通过对建国后云南境内中越边贸的考察,分析总结了滇越边贸的概况、特点及相关经验,并展望其未来,为振兴云南经济、实现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滇越边贸 云南 历史回顾 中越边贸 西部大开发 发展前景 东南亚经济圈
下载PDF
面向东南亚国家的MTCSOL国别化汉语师资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13
作者 李步军 《现代语文》 2020年第4期97-101,共5页
随着国别化汉语教学成为关注重点,汉语教师师资培养也应向国别化方向发展。针对东南亚汉语教学区域,提出构建"教+学+践+研"一体化的"四维联动"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国别化师资培养体系,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随着国别化汉语教学成为关注重点,汉语教师师资培养也应向国别化方向发展。针对东南亚汉语教学区域,提出构建"教+学+践+研"一体化的"四维联动"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国别化师资培养体系,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设质量,同时培养更多合格的满足对象国所需要的汉语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 国别化汉语师资培养体系
下载PDF
東亞漢詩的艷情傳統——以琉球詩人蔡大鼎爲例
14
作者 張明明 《人文中国学报》 2019年第2期-,共21页
晚清琉球詩人蔡大鼎曾以使臣身分遍遊中國諸省,其中不乏冶遊之作。對前代士妓雅情之追慕與模仿促成其"意淫觀"在艷詩中的體現。另一方面,在選擇性書寫的意識下,蔡氏的大部分艷詩並不帶有過多個人情感色彩,而是直觀地描繪晚清... 晚清琉球詩人蔡大鼎曾以使臣身分遍遊中國諸省,其中不乏冶遊之作。對前代士妓雅情之追慕與模仿促成其"意淫觀"在艷詩中的體現。另一方面,在選擇性書寫的意識下,蔡氏的大部分艷詩並不帶有過多個人情感色彩,而是直觀地描繪晚清時期的青樓實況。此外,蔡大鼎的"島女情結"揭示了其艷情外衣下征夫思婦主題的內核。藉助琉球蔡氏的艷詩創作,再反觀朝鮮、日本等國,其艷情傳統各有淵源,並呈現出本國文化的特徵,綜合比較可見艷詩一體在東亞各國的受容與傳播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艷詩 東亞漢詩 蔡大鼎 意淫 域外漢籍
下载PDF
论日本幕末明治时期的海外纪行诗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平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幕末明治时期,日本人远赴海外,创作了大量的纪行诗。这些海外汉诗人惊叹欧美先进的物质文明,探索了导致西方国家强盛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几大因素,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坚持民族本位,建构日本这一近代民族国家形象。他们的诗歌创... 幕末明治时期,日本人远赴海外,创作了大量的纪行诗。这些海外汉诗人惊叹欧美先进的物质文明,探索了导致西方国家强盛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几大因素,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坚持民族本位,建构日本这一近代民族国家形象。他们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建树,构成东亚汉文学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梁启超"诗界革命"运动的先声,标志着汉文学创作已进入世界文学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精神 民族共同体 诗界革命 日本汉诗 东亚汉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