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ty God Temple Shanghai,China
1
作者 Francisco little 《ChinAfrica》 2015年第2期4-5,共2页
Almost 600 years old, it is a most important Taoist temple in Shanghai,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Made up of nine halls that feature giant statues of immortals, the temple sees a steady stream of worshi... Almost 600 years old, it is a most important Taoist temple in Shanghai,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Made up of nine halls that feature giant statues of immortals, the temple sees a steady stream of worshippers daily praying for fortune and peace and is always enveloped in blue incense smoke. Enshrined inside are the City God Qin Yubo and General Huoguang, and the temple is staffed by resident Taoist priests. Despite its many visitors the shrine exudes an air of peace and tranqu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y god temple Shanghai China
下载PDF
基于尺度复原和构造辨析的三原城隍庙明代大木特征研究
2
作者 孙攀 吴国源 李陆斌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5期37-42,共6页
通过实地测绘、文献解读、数据分析、构造对比等手段的综合探讨,对三原城隍庙明代建筑营造尺进行推算,发现其随时间逐渐变大的用尺规律;对拜殿、寝殿的面阔、进深测绘数据分析,发现其尺度上沿袭整数尺开间制,但存在数间均分整尺的现象,... 通过实地测绘、文献解读、数据分析、构造对比等手段的综合探讨,对三原城隍庙明代建筑营造尺进行推算,发现其随时间逐渐变大的用尺规律;对拜殿、寝殿的面阔、进深测绘数据分析,发现其尺度上沿袭整数尺开间制,但存在数间均分整尺的现象,攒档并未控制开间尺寸;明初建造的拜殿采用自下而上整数加举的做法。丁栿、大额等大木构件做法,反映营造制度约束下地方做法在低等级官式建筑中仍有生命力。这一案例表明三原城隍庙明代大木构造做法在官式规制下的变通,是能够反映关中地区明代大木作传承演变的重要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三原城隍庙 明代大木 尺度 构造
下载PDF
平遥城隍庙建筑营造艺术探析
3
作者 崔阿敏 赵慧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9期10-15,共6页
城隍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建筑的代表,具有守护城市平安,祈求百姓安康的建筑功能,是城隍信仰与道教文化的融合。平遥的城隍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文章以平遥城隍庙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空间... 城隍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建筑的代表,具有守护城市平安,祈求百姓安康的建筑功能,是城隍信仰与道教文化的融合。平遥的城隍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文章以平遥城隍庙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式、琉璃装饰艺术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挖掘了城隍庙的思想建构,表明了城隍信仰和道家文化对城隍庙建筑的深刻影响,从而揭示了城隍庙建筑高超的装饰技艺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遥城隍庙 建筑布局 琉璃艺术 城隍信仰 道教文化
下载PDF
辗转庙、园之间:明以后上海地区花神庙发展变迁探析
4
作者 闫爱宾 李浩 《园林》 2024年第9期48-56,共9页
花神信仰由来已久,明以后则在经济生产与社会环境影响下迅速发展,其精神属性和空间功能不断转变,并作为精神载体影响着花神庙在时代发展下的变迁。结合地方志、园记、历史图像等研究资料,对花神庙历史演变进程及明以后上海地区花神庙空... 花神信仰由来已久,明以后则在经济生产与社会环境影响下迅速发展,其精神属性和空间功能不断转变,并作为精神载体影响着花神庙在时代发展下的变迁。结合地方志、园记、历史图像等研究资料,对花神庙历史演变进程及明以后上海地区花神庙空间变迁展开梳理,揭示出花神庙从最初仅仅作为祭祀空间使用,到后来受到棉花种植影响而蓬勃发展,继而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建筑,以及嗣后变成行业公所的集会场所,其空间上的转型均在不同时期响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上海地区花神庙作为城隍庙与庙园之间的重要连接体,不仅通过祭祀花神护佑着园林中的景观花木繁盛生长,还凭借着自身宗教性与景观性兼有的特色,连接融合着城隍庙与庙园,并助推城隍庙向城市日益开放与融入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神信仰 花神庙 城隍庙 邑庙园林 上海
下载PDF
论《申报》中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叙事
5
作者 谢银萍 《南大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7-57,共21页
芥川龙之介文学被鲁迅翻译介绍到中国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申报》刊登了大量与芥川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芥川作品中文译本的广告宣传;二是与芥川自杀相关的评论;三是涉及夏丏尊译本... 芥川龙之介文学被鲁迅翻译介绍到中国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申报》刊登了大量与芥川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芥川作品中文译本的广告宣传;二是与芥川自杀相关的评论;三是涉及夏丏尊译本《中国游记》的读者评论。本文通过对《中国游记》读者评论的详细解读,发现芥川对上海城内的描写触动了诸多中国读者的内心,这推动了他们对国内民族性与艺术等方面问题的重新审视。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游记》读者评论以批判为主,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英勇形象给予当时的知识分子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民族文化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芥川龙之介 《中国游记》 城隍庙
下载PDF
平遥城隍庙保护研究述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洋 王崇恩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6期16-19,共4页
从建筑形制、规模、院落层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平遥城隍庙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过程及不同年代的保护修缮工程,通过分析诸多专家学者对平遥城隍庙的研究成果并实地考察,得到了一些启示,即在做好当前保护修缮工作的同时,需进一步... 从建筑形制、规模、院落层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平遥城隍庙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过程及不同年代的保护修缮工程,通过分析诸多专家学者对平遥城隍庙的研究成果并实地考察,得到了一些启示,即在做好当前保护修缮工作的同时,需进一步研究阐述城隍信仰的内涵,为今后的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遥城隍庙 院落 保护研究 城隍信仰
下载PDF
明清以来雁北地区主要庙会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富华 陈纪昌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7,共6页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民众开始大规模自发组织修庙并组织庙会活动。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纷纷加以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雁北地区的庙会活动却无人问津,这对庙会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据现存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民众开始大规模自发组织修庙并组织庙会活动。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纷纷加以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雁北地区的庙会活动却无人问津,这对庙会研究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据现存的雁北地方志资料对该地的庙会作一概述,以期促进庙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 雁北地区 龙王 关帝 城隍
下载PDF
明代浙江城隍周新信仰成立考——兼论省城隍神的诞生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海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5,共12页
杭州城隍又称浙江城隍,其人物原型被指为明初浙江按察使周新。数百年来当地人认为周新是由永乐皇帝敕封成神的。文章通过对明代史料的还原与考证,指出永乐年间周新并没有被敕封成城隍神,在其死后十数年至29年间才被杭州民间拥戴为城隍... 杭州城隍又称浙江城隍,其人物原型被指为明初浙江按察使周新。数百年来当地人认为周新是由永乐皇帝敕封成神的。文章通过对明代史料的还原与考证,指出永乐年间周新并没有被敕封成城隍神,在其死后十数年至29年间才被杭州民间拥戴为城隍神并替代了旧神。其背景之一在于,明初制定了禁止城隍塑像的政策,原有城隍神无甚名气,无法突破禁令,而改换成符合儒教价值观的周新后,不但塑像能够成功,也与省城地位匹配。背景之二是,由于明代的高层政区(省)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区域共同体,省级长官主祭治所所在地的坛庙日渐成为习惯,于是出现了省城隍神的思想与实践,而周新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省城隍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隍庙 城隍神 浙江城隍 杭州城隍 省城隍神 省域意识
下载PDF
宋代城隍神赐额封爵考释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颋 宋永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宋代是城隍神信仰迅速发展的时期,北宋末年至整个南宋时期,朝廷通过对城隍神的封爵赐额这一手段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得宋代城隍神的官方化色彩和人格化形象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了元明城隍神信仰的发展。
关键词 宋代 城隍神 封爵 赐额
下载PDF
都城隍庙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传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5-51,共7页
明清时期的都城隍庙在建置中呈现出复杂局面。明代祀典中之京都城隍庙是文献资料中所见最早的都城隍庙,除此之外,几乎在不同层级的聚落都存在都城隍庙。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都城隍神自身的演化,其一,京都城隍神由都城隍神或称天下都... 明清时期的都城隍庙在建置中呈现出复杂局面。明代祀典中之京都城隍庙是文献资料中所见最早的都城隍庙,除此之外,几乎在不同层级的聚落都存在都城隍庙。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都城隍神自身的演化,其一,京都城隍神由都城隍神或称天下都城隍神发展而来,是后者的一种官方形态,都城隍神与京都无必然联系;其二,都城隍神的管辖范围不再固定为"天下",它可以是省,也可以是更小的地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城隍庙 都城隍神 京都城隍神 天下都城隍神
下载PDF
礼贤城隍庙:地方历史与区域文化的“记忆之所”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霄冰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8-37,共10页
当传统在现代的冲击下与日常生活发生脱节时,人们往往通过保护一些过去留下的文化遗产,试图留住传统,加固文化记忆。礼贤城隍庙原本是个民间宗教场所,但在它被列为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也变成了一个当地人寄托怀古之情和确认文... 当传统在现代的冲击下与日常生活发生脱节时,人们往往通过保护一些过去留下的文化遗产,试图留住传统,加固文化记忆。礼贤城隍庙原本是个民间宗教场所,但在它被列为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也变成了一个当地人寄托怀古之情和确认文化身份的公共场所,也就是一个浓缩了当地历史和区域文化的"记忆之所"。复兴后的城隍庙会,也不再是纯粹的宗教性节日,而变成了一种带有象征性和表演性的当地文化资本。认识到城隍庙的这一功能演变,当事人及主管部门应抛开各种政治包袱,尽力去挖掘和恢复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让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能在新的文化语境中重放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文化遗产 城隍庙 庙会 社会记忆
下载PDF
地方城市空间要素规划建设时序研究:以清代台湾省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诗萌 《建筑史学刊》 2021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古代地方城市空间要素的规划建设时序是城市史、规划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清代台湾省16座府、州、县、厅城市为例,选取治署、城垣、学宫、三坛一庙四类空间要素为指标,研究其规划建设时序的特征与规律。先分别论述四类要素在诸城规... 古代地方城市空间要素的规划建设时序是城市史、规划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清代台湾省16座府、州、县、厅城市为例,选取治署、城垣、学宫、三坛一庙四类空间要素为指标,研究其规划建设时序的特征与规律。先分别论述四类要素在诸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时序特征,再分析四类要素之间的时序规律,解读其成因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市 规划时序 治署 城垣 学宫 城隍庙 社稷坛 山川坛 邑厉坛 台湾
下载PDF
明清山东城隍庙“异例”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传勇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8-54,共7页
明清时期,城隍庙作为一种“国家化”神祗的物化标志,其理想状态是与各级官僚机构相对应。与此并存的是众多作为“异例”的城隍庙。认识此类城隍庙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深化城隍信仰研究。就明清时期的山东而论,镇... 明清时期,城隍庙作为一种“国家化”神祗的物化标志,其理想状态是与各级官僚机构相对应。与此并存的是众多作为“异例”的城隍庙。认识此类城隍庙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深化城隍信仰研究。就明清时期的山东而论,镇城隍庙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必然联系;城隍庙处于城外与礼制无违;对应于同一官僚机构的数座城隍庙并存的情况是官方极力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例 镇城隍庙 外城隍庙 一城数庙
下载PDF
“一庙两城隍,两庙一城隍”——平潭城隍信仰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健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7-31,共5页
城隍信仰是福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平潭县一城坐拥三座城隍庙这一较为奇特的民间信仰现象进行了考察,归纳出平潭城隍信仰的诸多特点,并倡导以平潭、台湾两地共同的城隍信仰为媒介,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关键词 平潭 “一庙两城隍 两庙一城隍” 统一大业
下载PDF
从清代佛山“万真观”到“城隍庙”的空间文化含义的解读
15
作者 李凡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5,共5页
宗教空间的变化能反映出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所彰显的社会文化空间意涵。通过文献分析,对清代佛山镇"万真观"向"城隍庙"空间变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变化所意涵的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表明... 宗教空间的变化能反映出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所彰显的社会文化空间意涵。通过文献分析,对清代佛山镇"万真观"向"城隍庙"空间变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变化所意涵的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表明,从清代佛山镇万真观到城隍庙的宗教空间变化,折射了佛山镇由"乡村"到"城市"空间意义的转变,这种变化不仅是城市经济繁荣、人口激增的推动,更与行政治所诉求和"城市"身份的认同有密切关系,而且佛山城隍庙的"草根性"还凸显了清代佛山镇的政权、族权和神权的社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真观 城隍庙 空间文化含义 佛山
下载PDF
北京土地庙故事研究
16
作者 赵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
北京城市土地庙有许多故事。土地庙的故事越多,土地庙的香火就越旺盛,附近社区和街道的城市规划就越活跃。北京城市土地庙故事的类型有两种,即"土地庙来历型"和"土地庙神迹型",它们是市民对城市社会的历史记忆,还... 北京城市土地庙有许多故事。土地庙的故事越多,土地庙的香火就越旺盛,附近社区和街道的城市规划就越活跃。北京城市土地庙故事的类型有两种,即"土地庙来历型"和"土地庙神迹型",它们是市民对城市社会的历史记忆,还能帮助土地庙提高知名度,成为北京土地庙自养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清代至民国 城市土地庙 故事类型
下载PDF
民国时期北京内城土地庙与地权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赵娜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8-14,共7页
我国民国时期城乡土地庙仍到处可见,但以往较少从民俗学视角研究该时期的城市土地庙,更很少有人研究城市土地庙与地权的关系,然而,民国时期北京内城土地庙是值得拓展研究的一个个案。这项研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民国时期政府监督管理下... 我国民国时期城乡土地庙仍到处可见,但以往较少从民俗学视角研究该时期的城市土地庙,更很少有人研究城市土地庙与地权的关系,然而,民国时期北京内城土地庙是值得拓展研究的一个个案。这项研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民国时期政府监督管理下的北京内城土地庙土地和寺庙空间的管理分配、土地庙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政府与市民合作利用土地庙的方式等。近半个世纪城市土地庙大都被拆除,因此利用田野作业方法开展民俗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城市土地庙 北京内城土地庙 城市地权
下载PDF
北京先农坛的变迁及其保护规划的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洁 曹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0-222,228,共4页
北京先农坛是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礼制建筑.在大量文献挖掘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北京先农坛的建置沿革及变迁情况,并从传统农耕文化以及重农的本源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北京先农坛的深远意义.最后从整体环境保护,建筑物保... 北京先农坛是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礼制建筑.在大量文献挖掘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北京先农坛的建置沿革及变迁情况,并从传统农耕文化以及重农的本源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北京先农坛的深远意义.最后从整体环境保护,建筑物保护,祭先农耕藉田仪式的保护,名树古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先农坛 历史名城 保护规划
下载PDF
汉文化的本土性:海口府城石狗文化的内涵与面貌 被引量:2
19
作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7-90,共14页
自宋元明清,海南岛海口府城一直是汉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是岛上唯一盛行“正语”的地方。其中心热闹地区常见的石狗信俗,是秦汉阴阳五行观念自唐宋流传至当地的民间演变,代表着先民秉承祖先思想文化中抗旱、抗风抗疫的生活愿景。石狗文... 自宋元明清,海南岛海口府城一直是汉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是岛上唯一盛行“正语”的地方。其中心热闹地区常见的石狗信俗,是秦汉阴阳五行观念自唐宋流传至当地的民间演变,代表着先民秉承祖先思想文化中抗旱、抗风抗疫的生活愿景。石狗文化也以其承载着的汉文化内涵,见证了雷琼古代居民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到播迁当地的南海贸易背景。府城石狗凭借着儒家阴阳易理的诠释体系,长期融入了当地的国朝信仰体系;石狗公们自古被视为护持各处坊里村社土地祠或境主庙,它们处于大街小巷充满阳气的生活环境,陪伴着城市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化 阳气 飓风 司雨 国朝祭祀 土地祠与境主庙 海口府城
下载PDF
19世纪槟城闽南社群的神农信仰:从集体祖神到海疆守护神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琛发 《闽台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30-40,共11页
19世纪,槟城许多闽南宗族互认异姓同源,同奉神农为集体祖神,并结社维护马六甲海峡北方闽人实力。当地神农信仰因此综合了中国原来祖先神、农业神或药神形象,又通过闽南群体建构各种南洋传说,说明神农领导众神由海而陆,镇妖押邪,反映闽... 19世纪,槟城许多闽南宗族互认异姓同源,同奉神农为集体祖神,并结社维护马六甲海峡北方闽人实力。当地神农信仰因此综合了中国原来祖先神、农业神或药神形象,又通过闽南群体建构各种南洋传说,说明神农领导众神由海而陆,镇妖押邪,反映闽人在海域的开拓主权。可是,神灵印象紧密联系闽人自我叙述,也会阻碍信仰在其他方言群的传播。尤其闽南会党规限少数上层有资格接受"神农祖"以灵乩神谕,尚且据此操作全体事务,久之信众也会感受互相不平等。整个华人社会因此既感神明位尊权高,庙祀反而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德堂 福建公司 五大姓 港口 城隍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