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1
《Contemporary World》 2016年第4期2-3,共2页
关键词 CPC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下载PDF
New Five-Year Program and Progress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A study of the guidelines set by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2
作者 LI JUNRU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1年第2期2-5,共4页
The Proposal for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11-2015)(herein 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posed Plan" for short) provides a complete range of guidelines for China'... The Proposal for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11-2015)(herein 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roposed Plan" for short) provides a complete range of guidelines for China's im-mediat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 A study of the guidelines set by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w Five-Year Program and Progress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 CPC
下载PDF
10 Finance Measures Constituted by the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to Support Enterprise Reform
3
《中国中小企业》 1999年第12期4-5,共2页
ThecommissionerofthePoliticalBureau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theVicePresidentoftheStat... ThecommissionerofthePoliticalBureau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hineseCommunistParty,theVicePresidentoftheStateCouncil,theSec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ance Measures Constituted by the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to Support Enterprise Reform
下载PDF
The Formation and Main Breakthroughs of the Theory of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In Celebration of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4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9年第4期5-25,192,共22页
关键词 In OPEN the Formation and Main Breakthroughs of the theory of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In Celebration of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原文传递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职教担当与时代使命——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大源 石伟平 +3 位作者 和震 宁玉红 周建松 聂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6,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内涵,落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任务,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邀约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回答好“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从系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与高质量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等方面对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中全会 职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综合改革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赋能城乡融合: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安徽省6县1002个农户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力 程雅娴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23-39,共17页
城乡融合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劳动力流动则为城乡融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及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城乡融合问题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探究安徽省劳... 城乡融合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劳动力流动则为城乡融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及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城乡融合问题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探究安徽省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并通过机制分析检验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在劳动力流动赋能城乡融合过程中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严谨检验后依然成立;劳动力流动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聚集人力资本等路径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尤其在对政策相对不完善地区的城乡融合促进上,其效应更为显著。基于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应统筹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激发人才活力、增强城乡一体意识,完善市场规则、健全按要素分配制度,深化土地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政策导向、规范劳动力有序流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乡融合 资源配置 人力资本 促进效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与加快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内涵、逻辑及路径
7
作者 刘立云 孔祥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3,共9页
新型生产关系就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性质和状况要求,且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揭示新型生产关系“新”在何处,分别从新的劳动者与劳动资料之间的生产关系、新的劳动资... 新型生产关系就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性质和状况要求,且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揭示新型生产关系“新”在何处,分别从新的劳动者与劳动资料之间的生产关系、新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间的生产关系、新的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生产关系三个层面予以阐释。进一步分析全面深化改革与加快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内在逻辑,主要基于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新型生产关系构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建议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维度,健全完善促进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的制度体系;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维度,健全完善促进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的治理体系。从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从“时事批评机关”到“政策指导机关”:《向导》定位何以发生转变?
8
作者 陈龙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过去学界普遍认为,《向导》是首份中共中央机关报。然而,1924年中国共产党文件中才出现“中央机关报”的概念,此前其将《新青年》季刊、《前锋》《向导》《党报》《青年工人》《中国青年》《团镌》均视为“机关”,此后将《党报》《向导... 过去学界普遍认为,《向导》是首份中共中央机关报。然而,1924年中国共产党文件中才出现“中央机关报”的概念,此前其将《新青年》季刊、《前锋》《向导》《党报》《青年工人》《中国青年》《团镌》均视为“机关”,此后将《党报》《向导》《新青年》季刊、《中国工人》都视作中央机关报。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向导》的定位由“国内外时事的批评宣传机关”调整为“本党政策之指导机关”,这既有该报扩展党的议程设置,积极为党代言、连接群众、指导地方的内因,也有党根据其实际表现,相应给予经费、政策支持的外因。由此发现,中国共产党对报刊的身份赋予与定位调整,是一种双向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导》 中国共产党 机关报 身份赋与 地位调整
下载PDF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字及其语义价值分析
9
作者 莫纪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出现130个“法”字,从语言学、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其分布状态、出现频次、组词形式等所表达的政策信息却不尽相同。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中“法...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出现130个“法”字,从语言学、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其分布状态、出现频次、组词形式等所表达的政策信息却不尽相同。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中“法”字出现的规律和特征可以看出,一些重要法律术语或法治熟语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缺失可能具有一定政策解读上的意义。从语言学现象的角度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规定的深度解读,这种全新的解读方法对于准确把握《决定》起草目的,全面和系统地领悟《决定》精神实质具有很好的学术启发价值和实践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法治 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启示与未来观照
10
作者 李兴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突出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突出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教育综合改革是破除痼疾,推动教育发展刮骨疗毒式的治本之策;是固本强基,促进教育繁荣强筋健骨式的成长良方,成就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业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总结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观照教育未来发展需求,全面推进教育观念的科学化、教育结构的合理化、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教育机制的适宜化改革,仍然是不断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教育综合改革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重要举措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体制机制
11
作者 任保平 豆渊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体制机制是突破数字经济发展瓶颈,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体制机制的逻辑在于:从历史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的必然结... 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体制机制是突破数字经济发展瓶颈,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体制机制的逻辑在于:从历史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理论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从发展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过程;从实践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体制机制的路径在于:推进数字创新体系建设做强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做优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做大数字经济;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新数字经济;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做实数字经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做好数字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数字经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2
作者 杨根乔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原则,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一重大原则蕴含着清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原则,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一重大原则蕴含着清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党的全面领导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机制转换
13
作者 王曙光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M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地产红利,共同推动了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未来中国必然要从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内涵式增长)转型。新质生产力条件下新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六大机制”或曰“六大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组织变革效应和公共政策效应。未来中国要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动能转换中采取“弹性模式”而不是“刚性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化体制改革,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增长模式 动力机制转换 增长理论 二十届三中全会
下载PDF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14
作者 白永秀 宁启 刘盼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8,共14页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梳理并剖析了党的历史上六次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做出的创新论述及其贡献,回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奠定基础到...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梳理并剖析了党的历史上六次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做出的创新论述及其贡献,回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奠定基础到迈向高水平发展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深度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认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是新质生产力推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目标定位、宏观体制、微观体制、基本条件、基础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创新安排,既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所在,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体制创新 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特点及政策思考
15
作者 柳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过去40多年,“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要紧紧围绕这一体制机制改革目标,不断完善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的重点... 过去40多年,“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要紧紧围绕这一体制机制改革目标,不断完善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从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特点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大而不强的特点依然突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与国内非农业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科技应用、生产方式等相对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从国情农情出发,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结构性、趋势性变化特征,通过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适度规模经营等措施,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发展 “三农”政策调整 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下载PDF
改革主线: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双重突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16
作者 宋才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这次会议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一个主题、两条主线展开,“发展型改革”重点聚焦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治理型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这次会议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一个主题、两条主线展开,“发展型改革”重点聚焦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治理型改革”重点聚焦于解决突出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二者的共同目的在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展型改革”与“治理型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是增强现代企业的动力和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引领全球治理和经济发展走向,锻造“大国之治”的新型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发展型改革 治理型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17
作者 胡峻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52,55,共3页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具有提升“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时效性和落实“重大政治任务”的政治性之价值意蕴。按照融入的核心要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十五个是”两方面,从而...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具有提升“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时效性和落实“重大政治任务”的政治性之价值意蕴。按照融入的核心要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十五个是”两方面,从而探析两方面融入的内容选择和原则把握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职思政课 路径
下载PDF
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推进机理与实践要求
18
作者 高建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对外开放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轨迹,展示了对外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关联和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机理。新时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以坚定的... 对外开放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轨迹,展示了对外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关联和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机理。新时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以坚定的开放自信,切实增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认识自觉与行动自觉;以清醒的开放认知,全面把握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内涵与外延上的深刻变化;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务举措,努力提高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能力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对外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 高水平开放 制度型开放
下载PDF
法规范论视角下党的领导法规探析
19
作者 金若山 周悦丽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运用法规范理论分析,党的全面领导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共同构成了党的领导行为的整体。在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党的领导法规是党的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规范逻辑结构,其完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党的全面领导关系链中... 运用法规范理论分析,党的全面领导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共同构成了党的领导行为的整体。在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党的领导法规是党的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规范逻辑结构,其完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党的全面领导关系链中,党的领导法规主要规范和保障作为党组织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作为非党组织的被领导者的行为,其要解决的是领导者应如何实施领导的问题,起着科学配置党的领导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法规 党的领导法规 党的全面领导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权配置
下载PDF
党委统领合作社:共同富裕目标下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基于贵州鸭池镇“两包一干”的经验诠释
20
作者 杜永康 张新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8,共12页
党委统领合作社模式是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和农业合作化进程的有益尝试,揭示了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能路向。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鸭池镇“两包一干”的实践经验,对该模式的出场情境、实践历程和运作机理进行剖析。集体经济升... 党委统领合作社模式是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和农业合作化进程的有益尝试,揭示了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能路向。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鸭池镇“两包一干”的实践经验,对该模式的出场情境、实践历程和运作机理进行剖析。集体经济升级转型困难、村际发展失衡及治理效能低下形塑了党委统领合作社的出场逻辑。在具体实践中,乡镇党委通过整合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要素有效深化了合作社的生计资本,依托党建引领推动村社组织再造和主体利益联结,进而形塑乡村治理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并通过统筹市场开发降低合作社分散交易的制度成本和生计脆弱性,显著提升了合作社的生计输出。立足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地方政府应摆脱资源输入的路径依赖,以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生计能力为政策导向,加快构建整体性政策帮扶体系,同时以跨村联营为着力点,建立更高水平的合作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将农民组织起来,引领全体农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迈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 党委统领合作社 可持续生计 跨村联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