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 |
赵书妍
李振宏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2
|
论孔子的内在亲证价值建构思想 |
冷成金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3
|
从话语基调角度看《论语》英译本特点 |
陈莹
俞婕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4
|
“解读”在典籍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英译为例 |
黄国文
|
《英语研究》
CSSCI
|
2018 |
4
|
|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学的发展及其原因 |
唐明贵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动态顺应翻译策略——评析《论语》两译本 |
丁建海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7 |
5
|
|
7
|
从《论语》“问孝”四章的英译看正副文本对话语基调的体现 |
尚延延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8
|
《论语》英译的宏观变异与微观变异——以理雅各、辜鸿铭、韦利和吴国珍译文为例 |
陈莹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9
|
皇侃《论语义疏》探微 |
唐明贵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0
|
《论语》书名释义 |
余群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论语》中对孔子的称呼及其英译:语境理论视角 |
陈莹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2
|
《论语》语言的简约性与《论语》英译的多样性 |
邸爱英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8 |
1
|
|
13
|
论刘义庆的经学思想——以《世说新语》引《诗经》、《论语》为例 |
贾名党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4
|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形成及其启示 |
毛德西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04 |
4
|
|
15
|
曾子与《论语》 |
王星光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6
|
《论语》学三题 |
宋钢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7
|
孙绰《论语》注中的孔子形象分析 |
江海云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1 |
0 |
|
18
|
江州经学的崛起与范宁《论语》注 |
闫春新
|
《济宁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9
|
陆德明的《论语》学 |
唐明贵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20
|
从《论语》看孔子重视“雅言” |
谢若秋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