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家语·入官》:早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补充
1
作者 陈岳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孔子家语·入官》是孔子向子张传授入官为政之道的文献。历史上,《入官》因《家语》伪书说不受重视,而今来看,《入官》具备很高的可靠性,是经子张整理过的孔子遗说。《入官》全篇孔子以“安身取誉”为论题展开叙述,提出“政从”... 《孔子家语·入官》是孔子向子张传授入官为政之道的文献。历史上,《入官》因《家语》伪书说不受重视,而今来看,《入官》具备很高的可靠性,是经子张整理过的孔子遗说。《入官》全篇孔子以“安身取誉”为论题展开叙述,提出“政从”“民得”“民之自得”等为政理念,与《论语》某些章句相得益彰。《入官》的内容是孔子政治思想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入官》也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子张之儒的为政论,补充了儒家民本思想在七十子时代的发展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民本思想 子张之儒 《孔子家语·入官》 民之自得
下载PDF
解读《毛诗序》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建宇 秦燕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4-77,141,共5页
对历史上有关《毛诗序》的观点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毛诗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强分出大小,各首诗前面的阐释文字,既可以整体指称《毛诗序》,也可以单独指称每篇诗的序;《毛诗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成于众手,而以孔子、子夏... 对历史上有关《毛诗序》的观点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毛诗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强分出大小,各首诗前面的阐释文字,既可以整体指称《毛诗序》,也可以单独指称每篇诗的序;《毛诗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成于众手,而以孔子、子夏传授为主流,同时兼收后学观点的集体性著作;《毛诗序》的产生与先秦赋诗言志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它由孔子加以搜集整理并传授给弟子,而且一直在儒家学派中流传,并进而成为《诗》的正式内容,被后人视为与诗句同样重要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序》 孔子 子夏 毛亨 儒家 赋诗言志
下载PDF
山崎闇斋的神儒合一思想与儒学的本土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维先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81,共5页
山崎闇斋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儒学家,垂加神道的创始人。他把朱子学的基本理论与日本的神道教相结合,主张儒学之正统也就是神道之真传,从而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注入神道教义,强调神儒合一,忠君爱国,尊王贱霸。儒学与神道的结合... 山崎闇斋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儒学家,垂加神道的创始人。他把朱子学的基本理论与日本的神道教相结合,主张儒学之正统也就是神道之真传,从而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注入神道教义,强调神儒合一,忠君爱国,尊王贱霸。儒学与神道的结合过程也就是儒家文化的日本本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文化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崎An斋 儒学 朱子学 神儒合一 文化本土化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惯性”的质疑——兼论庄子美育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爱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1-555,共5页
虽然"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但体现在传统美育思想上的却是儒家美育的长期主导。儒家美育之人伦规范成为中国美育传统中的"惯性",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在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中。而道家———庄子追求人之... 虽然"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但体现在传统美育思想上的却是儒家美育的长期主导。儒家美育之人伦规范成为中国美育传统中的"惯性",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在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中。而道家———庄子追求人之自然个性的特点历来被美育界忽视。在当代美育以人为本的命题建构中,庄子美育体现出了独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美育 庄子美育 个体性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论墨家早期学说的形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杰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7,共8页
战国前期的儒墨论争,主要是墨子与曾子、子夏之徒等关于丧葬礼乐、非攻、兼爱、鬼明天志诸方面的论争,墨家在论争中从儒家分化出来,并形成了自己政治、经济、伦理、哲学四位一体的早期学说。
关键词 墨子 儒墨论争 墨从儒出 墨家早期学说
下载PDF
“尊闻”与“裁断”——章太炎论乾嘉学术吴学与皖学之异同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居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关于清代乾嘉学术吴学与皖学的学术特色,章太炎曾经以"好博而尊闻"和"综形名,任裁断"加以区别,在学界影响很大。事实上,吴学的"好博而尊闻"恰恰是以易学为主体,以礼学为骨干,较为完整地构筑了清代汉学(经... 关于清代乾嘉学术吴学与皖学的学术特色,章太炎曾经以"好博而尊闻"和"综形名,任裁断"加以区别,在学界影响很大。事实上,吴学的"好博而尊闻"恰恰是以易学为主体,以礼学为骨干,较为完整地构筑了清代汉学(经学)的研究范型。而皖学虽然"综形名,任裁断",但是走的同样是吴学的路子。过去一直把汉学家批评宋儒的语言视为反对宋学,事实上他们是在比较汉宋学术异同前提下作出的学术评判,辞语虽然激烈,但是不反对宋学本身,宋学在汉学鼎盛时期也未必完全退场,而是仍然具有一定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乾嘉学术 清代经学 吴学 皖学
下载PDF
从"性"、"命"概念的演化看《易传》的著作年代及思想渊源 被引量:1
7
作者 路德斌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3,共6页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学"性"、"命"概念之演化与发展的历史考察,指出:《易传》的性命之论与《中庸》、楚简、孟学相契,而与荀学不类;《易传》的创作年代是在荀子之前之思孟学派形成和兴盛时期,而不是在荀子之后。
关键词 易传 尽性俟命 思孟学派
下载PDF
清代中州理学家张沐生平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艳 《天中学刊》 2018年第6期144-147,共4页
清初中州理学家张沐为夏峰学派中坚与起庵学派创始人,一生讲扬儒学,著述丰赡,对清代理学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甚巨。以年代为序,考索其生平行状,可为廓清清代理学面貌提供助力。
关键词 张沐 清代 理学 夏峰学派 起庵学派
下载PDF
南宋乾淳时期理学士人的典型活动与散文创作——以张栻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瑞英 王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6,共10页
南宋乾淳年间是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各个学派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学理层面的充分完善和社会层面的广泛传播。理学士人的典型活动大致有三:一是重视教育活动,兴学校,立书院;二是积极为理学先贤立祠;三是重视理学书籍的刊刻与传播。以张栻... 南宋乾淳年间是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各个学派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学理层面的充分完善和社会层面的广泛传播。理学士人的典型活动大致有三:一是重视教育活动,兴学校,立书院;二是积极为理学先贤立祠;三是重视理学书籍的刊刻与传播。以张栻为中心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理学士人热衷于修建学校和书院,因此催生了一大批宣扬理学教育思想的学记文;理学士人积极为前辈理学家立祠,伴随而生的祠堂记文成了他们构建道统谱系的一种方式;理学士人重视刊刻理学书籍,与之相关的序跋文大量出现,客观上传播了理学思想,扩大了理学阵地。总而言之,南宋乾淳时期理学士人的典型活动对学记文、祠堂记文、序跋文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不仅存在于南宋乾淳时期,也延续到了南宋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淳理学 典型活动 张栻 学记文 祠堂记文 序跋文
下载PDF
陕西地域儒学研究的求实创新探索——以张载关学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乐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在陕西历史上,有两大思想文化资源对于儒学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西周周公建构的早期儒家礼乐思想;二是北宋张载创建的近世新儒学思想亦即关学思想。从陕西省学术界二十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对西周儒学也做过不少很有成效... 在陕西历史上,有两大思想文化资源对于儒学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西周周公建构的早期儒家礼乐思想;二是北宋张载创建的近世新儒学思想亦即关学思想。从陕西省学术界二十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对西周儒学也做过不少很有成效的研究,但毕竟是以张载关学研究为重点的,在张载关学研究领域做了多方面的求实创新探索:一是完成了《正蒙合校集释》并正在编纂"张载文献集成";二是在对关学文献进行零散整理之后进而开始编纂《关学文库》;三是对关学思想史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地域儒学研究 求实创新 《正蒙合校集释》 张载文献集成 《关学文库》 关学思想史
下载PDF
《张载集·横渠易说》校注献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学卫 《唐都学刊》 2019年第1期59-65,共7页
出版家章锡琛点校的《张载集》,优先充分利用诸版本互校,同时利用《周易系辞精义》参校的编校说明。然而在编校过程中,章氏过分倚重《周易系辞精义》删改、增补凤翔府本《张子全书·易说》原文。加之张载著作思想深邃,旁及易学、佛... 出版家章锡琛点校的《张载集》,优先充分利用诸版本互校,同时利用《周易系辞精义》参校的编校说明。然而在编校过程中,章氏过分倚重《周易系辞精义》删改、增补凤翔府本《张子全书·易说》原文。加之张载著作思想深邃,旁及易学、佛学等,校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删改、增补误解作者本义;另有一些删改、增补虽无伤原文大旨,但不利于保护张载著作文本的完整性。梳理《张载集·横渠易说》校注可疑之处,对于深入研究张载著作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宋明理学 关学 《张载集·横渠易说》 《周易系辞精义》
下载PDF
略论章学诚思想的心学倾向
12
作者 何善蒙 卢涵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以往关于章学诚的研究虽然众多,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对于其史学观念的讨论,进而揭示其在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考虑到章学诚本人与浙东学术传统的密切关系,以及其在主要的作品《文史通义》的论述中所表达出来的... 以往关于章学诚的研究虽然众多,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对于其史学观念的讨论,进而揭示其在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考虑到章学诚本人与浙东学术传统的密切关系,以及其在主要的作品《文史通义》的论述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倾向来看,我们认为,在章学诚的史学观念背后有着非常明显的心学立场。文章通过对《文史通义》中相关论述的梳理,认为章学诚的思想虽然主要是立足于史学的,但是,其有着非常明显的心学特质,亦即受到了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浙东学术传统的深刻影响。对章学诚思想中心学特质的分析和把握,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章氏史学观念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六经皆史 浙东学术 心学特质
下载PDF
孔、老思想的共性及与易学的关系略谈
13
作者 赵荣波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1,共7页
儒道关系是许多学者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本文认为,易学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门之学,但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尤其是《易传》产生后,易学却又部分地成为儒道合流的一个载体,既体现了二者的共通性,也体现了二者的互补性。基于此种... 儒道关系是许多学者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本文认为,易学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门之学,但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尤其是《易传》产生后,易学却又部分地成为儒道合流的一个载体,既体现了二者的共通性,也体现了二者的互补性。基于此种认识,本文在孔、老、易思想的同源性,孔、老思想具体的共同点和孔、老思想终极意义上的共同追求及与易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简单概括了二者的互补性在易学中的体现,以图寻找儒道合流原始的内在的根据。当然,本文侧重的是二者的共性及与易学的关系,并不否定儒道合流在除易学外的其它文献中有诸多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周易 儒道合流
下载PDF
阳明心学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与接受
14
作者 李敬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阳明心学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与接受是一个关注较少、研究不深但又颇具价值的学术问题。阳明心学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与接受经历了初传的辩难与阐扬、晚明的鼎盛与会通、清初的延续与修正、晚清的维系与终结,显豁出阳明心学传播与接受的"... 阳明心学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与接受是一个关注较少、研究不深但又颇具价值的学术问题。阳明心学在关中地区的传播与接受经历了初传的辩难与阐扬、晚明的鼎盛与会通、清初的延续与修正、晚清的维系与终结,显豁出阳明心学传播与接受的"关中模式":一是未能取代张载关学、程朱理学在关中地区的主导地位;二是呈现出起伏不显、波折不大的抛物线式传播态势;三是以会通朱王为基调。这种模式所映射出关学与阳明心学的交融与互动,一方面不断生成和更新着关学,推动关学心学化、全国化;另一方面亦促使阳明心学实现自我重构和完善,将阳明心学在可能的衍化方向上提揭(显豁)出来,拓展和深化阳明心学的理论维度,成为探究阳明心学"在地化"的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关中地区 关学 会通朱王
下载PDF
近代转型期中华东民间传统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的人民政治观
15
作者 朱季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15-320,共6页
近代社会转型期中,以周太谷、张积中为代表的太谷学派学人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理论并有一定实践。他们不刻板坚持君臣礼仪,注重民生,提倡仁政,并在土地等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于变革中坚持传统,但也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太谷学派的政治观,... 近代社会转型期中,以周太谷、张积中为代表的太谷学派学人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理论并有一定实践。他们不刻板坚持君臣礼仪,注重民生,提倡仁政,并在土地等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于变革中坚持传统,但也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太谷学派的政治观,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人民政治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学派 传统儒家学派 人民政治观 周太谷 张积中
下载PDF
张载生平若干问题辨正
16
作者 辛亚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
张载上书范仲淹的时间当以《宋史》所载"年二十一"为准;张载并非范之门人也无师承关系,范对张载思想的转变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张载之学是在与二程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思想体系,&qu... 张载上书范仲淹的时间当以《宋史》所载"年二十一"为准;张载并非范之门人也无师承关系,范对张载思想的转变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张载之学是在与二程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思想体系,"京师论《易》"对其易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张载与邵雍观点的不同,体现了宋代易学气学派和数学派的对立;张载卒时以吕说为妥,主要卒因是病逝,虽然政治失意对其心理和身体会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理学 关学
下载PDF
百年关学研究的新开展——以《关学思想史》增订本为中心
17
作者 李明 《唐都学刊》 2022年第6期43-49,共7页
百年来的关学研究自挣脱传统理学的樊篱步入近现代学术视野以来,已涌现出诸多研究成果,但在一些总体性、系统性和根本性问题上则歧异较大。作为今人担当与弘扬续写关学史学术传统和精神使命的当代力作,《关学思想史》通过综合观照、历... 百年来的关学研究自挣脱传统理学的樊篱步入近现代学术视野以来,已涌现出诸多研究成果,但在一些总体性、系统性和根本性问题上则歧异较大。作为今人担当与弘扬续写关学史学术传统和精神使命的当代力作,《关学思想史》通过综合观照、历史洞察和学理辩证,从广狭二义为关学正名,以肯定关学的历史生命力与学派的存在真实性;又探源索隐、正本浚流并突破历史下限诸说,续写了一脉二维分途开展的八百年关学流变史;进而在历史上全国性多元学派互动、融通中为关学予以理学史甚至儒学史定位;也为开拓关学的现代研究范式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思想史》 关学研究 张载 关中理学 方法论
下载PDF
论张载诗歌的儒者风采
18
作者 孙慧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2-35,共4页
张载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是理学中的重要学派——关学的创立者。他现存的八十首诗歌无论从思想、题材,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显现了孔、颜、思、孟的遗风,闪烁着他四句箴言的火花,体现了一位醇儒的风采。
关键词 张载 关学 儒者风采
下载PDF
钱穆《周濂溪〈通书〉随劄》释义
19
作者 张京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5-98,共4页
学者当求国家民族永久生命之所在,札记体裁高于“论文”体裁,始于经学终于经学而非止于子史之间,即便子史层面亦有以史为子、据子为经之一义,凡此种种,均足以显示钱穆先生治学之一种宗旨与特色。
关键词 钱穆 通书 经学 理学 四部之学
下载PDF
“关学”与“关学史”正名
20
作者 张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4-53,共10页
建国以来,学界关于"关学"与"关学史"内涵及外延的揭示,往往采用"诠释""建构"的方法,屡屡造成某些脱离历史语境的现代过度阐释。通过解读相关史料,揭示"关学"初指"关中道学&quo... 建国以来,学界关于"关学"与"关学史"内涵及外延的揭示,往往采用"诠释""建构"的方法,屡屡造成某些脱离历史语境的现代过度阐释。通过解读相关史料,揭示"关学"初指"关中道学",后或指"濂洛关闽"之"关"(张载其学),或指"关中理学",其概念差异反映宋代以来关中儒学发展的嬗变实况,既突出泛义的"关中"地域特征,即非今陕西关中地域范围;又彰显理学(道学)内涵,即非所谓"关中之学"。历代"关学史"撰写亦遵循"以地系人"与"理学"特质,其肇自张载,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至建国前后的李铭诚、张元勋同时代关中学人为终结,而非以往学界或以宋末张载弟子,或以清初李二曲,或以清末刘古愚,或以牛兆濂为终结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 关学史 关中 理学 李铭诚 张元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