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he Orthodoxy in Russian Politics
1
作者 Jiang Li Jiang Li is an Associate Research Professor at the Division for Eurasian Studies,China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2年第10期37-56,共20页
The Orthodoxy has been in existence in Russia for more than 1000years and has fully merged itself into the nation,creating a strongsense of religious culture.During the long years of the reigns by differ-ent regimes f... The Orthodoxy has been in existence in Russia for more than 1000years and has fully merged itself into the nation,creating a strongsense of religious culture.During the long years of the reigns by differ-ent regimes from the Czarist Russia to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n to thenew Russia,the religion wen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ups and downs inits development.Having onc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he orthodoxy in Russian Politics
下载PDF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Other"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ainting and the Worship of Mountains and Rivers(摘要)
2
作者 LAN Shanxing 《民族学刊》 201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河流 山脉 审美经验 南北朝时期 创作理论 绘画艺术 审美对象
下载PDF
Pussy Riot at the Crossroads of Politics and Faith Today
3
作者 Matthew Del Nevo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4年第8期568-573,共6页
关键词 十字路口 小猫 政治 女性主义 俄罗斯 象征意义 资本主义 莫斯科
下载PDF
The Rationality of Modern Confucian is mand the Nostalgia for Confucian Orthodoxy
4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年第1期109-126,共18页
关键词 the Rationality of Modern confucian is mand the Nostalgia for confucian orthodoxy
原文传递
明代宫廷女教书的政治解析
5
作者 谢贵安 谢盛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在明代男权社会,由于存在“夫贵妻荣”和“母以子贵”的利益格局,后妃们常以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不断卷入皇权主导的政治漩涡之中。她们以太后、皇后或贵妃的特殊身份,利用女性教科书编纂与讲授的机会,确立自己在宫中的导师身份、道统统... 在明代男权社会,由于存在“夫贵妻荣”和“母以子贵”的利益格局,后妃们常以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不断卷入皇权主导的政治漩涡之中。她们以太后、皇后或贵妃的特殊身份,利用女性教科书编纂与讲授的机会,确立自己在宫中的导师身份、道统统绪和正统地位,以此衬托并维系丈夫或儿子在朝中的政治地位。明成祖仁孝徐皇后的《内训》、世宗章圣蒋太后的《女训》、神宗慈圣李太后的《女鉴》、神宗郑贵妃改纂的《闺范图说》,并非如表面所见的那样属于女子教科书,其实际上却深蕴着政治斗争的意图。在认识到儒学对妇女的教化功能后,明代后妃们通过编纂宫廷女教书,占领儒学这一意识形态高地,用以维护其夫、其子所主导的上层建筑。明代女教书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儒学对妇女的渗透,亦反映了上层妇女对儒学的政治操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妇女 教科书 道统 正统 政治意图
下载PDF
韩愈古文文统及其在唐代的继承和发展
6
作者 赵冉 张申平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韩愈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不仅提出了道统和文统的观念,还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确立了“平易”和“奇崛”两种古文风格和传统。这对韩门弟子和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更促进了宋元明清的文章理论和创作实践。在唐代韩愈之后和宋代之前这... 韩愈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不仅提出了道统和文统的观念,还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确立了“平易”和“奇崛”两种古文风格和传统。这对韩门弟子和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更促进了宋元明清的文章理论和创作实践。在唐代韩愈之后和宋代之前这段时间,韩愈及其古文文统建构的直接成效,不仅表现在李翱、皇甫湜、孙樵、柳宗元、皮日休等人古文创作艺术方面,还体现在他们对韩愈古文理论和文统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唐宋古文 文统 道统 唐末古文理论
下载PDF
韩愈的道统观及在古文和文论中的显现
7
作者 胡兆东 杨渡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道统”是圣人精神文化的传承,是儒道流传的谱系。韩愈认为,道是内圣外王的仁义之道,统是道的传承统绪。他把对道统的阐释融浸在议论文和书序文中,诠释了他文以明道的理论主张;而气盛言宜论和不平则鸣论又分别见出他对孟子和司马迁理... “道统”是圣人精神文化的传承,是儒道流传的谱系。韩愈认为,道是内圣外王的仁义之道,统是道的传承统绪。他把对道统的阐释融浸在议论文和书序文中,诠释了他文以明道的理论主张;而气盛言宜论和不平则鸣论又分别见出他对孟子和司马迁理论主张的继承与发展。但钱钟书认为司马迁之“愤”与韩之“不平”指向实不同,不过似非确论,钱说更适于解释“不平”之本义,而韩论所指实仍合于司马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道统 古文 文论
下载PDF
华夷同“道”:元代儒士的大一统观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汉民 闫佳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6,共5页
元代儒士在传统“华夷”的问题上,以宋儒道统观念为基础,重塑了华夷各族多元而同“道”的大一统观。一方面,他们吸收“中州之道”与程朱“道学”理论,以“道统文脉无南北”“华夷千载亦皆人”,论证了儒家的仁爱生民之“道”,可以超越地... 元代儒士在传统“华夷”的问题上,以宋儒道统观念为基础,重塑了华夷各族多元而同“道”的大一统观。一方面,他们吸收“中州之道”与程朱“道学”理论,以“道统文脉无南北”“华夷千载亦皆人”,论证了儒家的仁爱生民之“道”,可以超越地域、种族、国别,圣王之“道”的理想社会可以成为各族共同的追求,使各族群达成文化共识;另一方面,提倡“王道之所在,正统之所在”,要求君王统一天下的取之有道和王朝治理的治之以道,使“大一统”的政教秩序立足于“王道天下”的太平愿景。华夷同“道”的大一统观推动了元王朝统一多民族政治文化共同观念的形成,使元王朝成为中华文明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儒 华夷观念 道统 正统 大一统
下载PDF
程颐评程颢:孔孟之后儒家道统的唯一传人
9
作者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8,160,共7页
程颐认为韩愈尽管提出道统论,但他所阐明的儒家之道仍停留在形下层面,不足与佛道的形上思辨相抗衡。周敦颐、邵雍、张载虽皆汲取佛道思辨以重塑儒家伦理,但周子的诚本论只是价值本体论,尚未上升到宇宙本体论;邵雍与张载各视儒家道德为... 程颐认为韩愈尽管提出道统论,但他所阐明的儒家之道仍停留在形下层面,不足与佛道的形上思辨相抗衡。周敦颐、邵雍、张载虽皆汲取佛道思辨以重塑儒家伦理,但周子的诚本论只是价值本体论,尚未上升到宇宙本体论;邵雍与张载各视儒家道德为道本体或气本体的属性,还不是本体本身,儒家之道被纡尊降贵,故韩愈、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俱非完整意义上儒家道统的传人。而程颢立足儒门,借鉴佛道,直接把儒家伦理奉为宇宙本体,在主张理本论的同时也有心本论思想,并以天理论道,这在儒家道统史、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还倡仁与万物一体、内圣外王等境界,初步完成其抗击佛道、重振儒家道统的历史使命,故被程颐等评为孟子之后道统的唯一传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程颢 儒家道统 唯一传人
下载PDF
从王通看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双重认同及其德性追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视角
10
作者 许可峰 苏冰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9-67,87,156,共11页
王通处在中国社会从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动荡分裂进入隋唐新的大一统建立之际。他的“大一统”思想包括正统与道统两个方面的内容。他的正统观把“正统”之“正”,从神秘的超自然拉回民心,使之符合“道统”之“道”,首创了在历史书写中... 王通处在中国社会从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动荡分裂进入隋唐新的大一统建立之际。他的“大一统”思想包括正统与道统两个方面的内容。他的正统观把“正统”之“正”,从神秘的超自然拉回民心,使之符合“道统”之“道”,首创了在历史书写中给“大一统”过渡时代确立“正统”政权的先例,体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认同中理念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将统一视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发展的应然与必然,意味着中国要么是统一的,要么是必将统一的。他的道统观主张基于人本主义与民本思想的“三教可一”,并通过谨慎著述、传道育人与文学、音乐艺术(诗、乐)创作,来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文化共同体意识(“道统”),体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个体自觉与群体超越性追求。在王通身上,也反映了古代教育家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在“道统”传承上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王通 正统观 道统观
下载PDF
论现代新儒家哲学的民族性
11
作者 李春娟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4期98-103,共6页
民族文化复兴是民族崛起的基石,理清民族性问题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前提条件。现代新儒家哲学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继承民族文化的统绪意识、发掘民族文化的内在基因、探索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三大方面。他们辨析了儒学的正统传承脉络,继承了... 民族文化复兴是民族崛起的基石,理清民族性问题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前提条件。现代新儒家哲学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继承民族文化的统绪意识、发掘民族文化的内在基因、探索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三大方面。他们辨析了儒学的正统传承脉络,继承了孔孟以来的儒学传统。他们揭示了中国哲学作为身心性命之学的一系列内在基因。现代新儒家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世界性是结合在一起的,既立足传统又面向现代和未来,既立足中国又积极走向世界,争取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民族性 道统论 心性之学
下载PDF
正统·史实·道统:唐代禅让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新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9,共11页
唐代禅让观念包含着正统、史实和道统等多方面思想内涵。从正统角度来看,隋唐之间的禅让关系是唐初统治者树立和宣扬本朝正统性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唐代正统观念的演变,禅让政治模式的正统价值日渐衰微。从史实和道统的角度看,禅让观念在... 唐代禅让观念包含着正统、史实和道统等多方面思想内涵。从正统角度来看,隋唐之间的禅让关系是唐初统治者树立和宣扬本朝正统性的重要依据,但随着唐代正统观念的演变,禅让政治模式的正统价值日渐衰微。从史实和道统的角度看,禅让观念在唐前期与中晚唐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唐代前期,人们从史实出发,对魏晋禅让乃至尧舜禅让提出了批评与质疑。而中唐以后,随着儒学思想复兴和道统论的构建,尧舜禅让的道德崇高性得以重塑;同时,人们对于从禅让到世袭的转变,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禅让之事的合理性作了系统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禅让观念 正统 史实 道统
下载PDF
宋明理学道统论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思想论绎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韬光 郭玉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52,共11页
基于宋明理学道统论分析传统武术传承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仁义为本、德贯始终,厘定统序、标示正宗,以心传心、身体心验,技以承道、技道参融。其形成理路是,厚植传统武术师道尊严,深化传统武术谱系观念,发展传统武术礼制秩序,渗融传统武... 基于宋明理学道统论分析传统武术传承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仁义为本、德贯始终,厘定统序、标示正宗,以心传心、身体心验,技以承道、技道参融。其形成理路是,厚植传统武术师道尊严,深化传统武术谱系观念,发展传统武术礼制秩序,渗融传统武术义理范畴。其历史影响主要表现为:既培植了行仁由义的德性自觉,也滋生了假借仁义的伪妄现象;既深化了拳种门派的统序意识,也形成了相轻互斥的排他心理;既强化了体认自得的工夫方法,也催生了自以为是的偏蔽己见;既承继了志道精技的文化传统,也养成了离技论道的空谈陋习。辩证扬弃传统武术传承思想,回到其主要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场域进行多维审思,有助于更好地立足根本、返本开新,为优化新时期武术传承发展实践提供经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道统论 传统武术 传承思想
下载PDF
朱熹与颜元道统观的虚实之辨
14
作者 刘丽斌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15,共8页
道统作为儒者主观建构的观念性存在,其涵义是儒家宗旨性思想、文化或学说及其历时性人物传承谱系。从孔、孟以来,历代大儒已经具备了道统观念,但并未形成明确的作为道统观显性化、学说化的道统说。道统观可分为所传之道、传承谱系、传... 道统作为儒者主观建构的观念性存在,其涵义是儒家宗旨性思想、文化或学说及其历时性人物传承谱系。从孔、孟以来,历代大儒已经具备了道统观念,但并未形成明确的作为道统观显性化、学说化的道统说。道统观可分为所传之道、传承谱系、传道方式以及卫道意识和弘道意识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为理学与反理学两大阵营的代表,朱熹与颜元的道统观存在着显著差异:所传之道有虚理与实事之别;传承谱系的历史人物选取标准上有思辨与致用之分;传道方式上有以心传道、以文传道与以身传道、以事传道之异。这些道统观上的差异反映出朱熹与颜元在哲学思想上的虚实之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统 朱熹 颜元
下载PDF
从政统与道统的关系看儒学道统意识及其嬗变
15
作者 樊智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74-83,89,共11页
道统的意识之原生肇始于先秦儒学。孔子、孟子、荀子皆以“二帝”“三王”为中心,初步构建出融摄政统于其中的道统谱系,这为后世儒者之道统意识奠定了基调。道统意识发展到汉唐儒学时期呈现出割裂与转型之势。公羊学强调受命与改制,在... 道统的意识之原生肇始于先秦儒学。孔子、孟子、荀子皆以“二帝”“三王”为中心,初步构建出融摄政统于其中的道统谱系,这为后世儒者之道统意识奠定了基调。道统意识发展到汉唐儒学时期呈现出割裂与转型之势。公羊学强调受命与改制,在区分“制”与“道”的基础上开始分离道统与政统;唐代的韩愈则凭借道统之中的心性论抗衡佛老,道统由此转型为内圣之学。道统在宋代理学这里逐渐从意识蜕变为学说,朱熹的道统学说即为标志。以朱熹与蔡沈为代表的理学家在构建理学道统体系的同时,又使得政统复归于道统,恢复了道统的本然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道统 政统 《尚书》
下载PDF
图写祥瑞:《降真图》与唐宋辽时期的政治想象
16
作者 何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3,I0009,共6页
宝山辽墓M1内石房东壁《降真图》的主旨,应是表达丧家授意下模拟生时环境、充满政治想象的礼仪空间,与唐宋政治话语中频繁引述“汉武故事”有关。“汉武故事”的流变,最终落定为依附皇权、反映政治祥瑞与执政规范的特殊符号。这种符命... 宝山辽墓M1内石房东壁《降真图》的主旨,应是表达丧家授意下模拟生时环境、充满政治想象的礼仪空间,与唐宋政治话语中频繁引述“汉武故事”有关。“汉武故事”的流变,最终落定为依附皇权、反映政治祥瑞与执政规范的特殊符号。这种符命观昭彰政治正统,与辽代初期的政治想象一致,表现为政权合法性建设中君权与神权的一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真图》 汉武故事 祥瑞符号 政治正统
下载PDF
司马光的中和思想与成圣动机——以居洛时期为例
17
作者 庞明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5-102,共8页
宋神宗朝洛阳士人群以司马光等人的圣人意识为代表的道统观念,有与王安石新党集团道统观念以及三不足、理财求利等政治方针相抗衡的意图。“中和”是儒家圣贤之道的基本思想之一,司马光认为它是万事万物得以正常运转和维持平衡的根本法... 宋神宗朝洛阳士人群以司马光等人的圣人意识为代表的道统观念,有与王安石新党集团道统观念以及三不足、理财求利等政治方针相抗衡的意图。“中和”是儒家圣贤之道的基本思想之一,司马光认为它是万事万物得以正常运转和维持平衡的根本法则,可以成为“道”的代名词。“中”是内在规律,“和”是“中”的外在和谐状态。只有明白并严格按照“中和”原则行事,才能够遵道而达道。司马光一方面大力宣扬并践行中和思想,另一方面却深陷失和的政治焦虑之中无力挣脱。他的中和思想,看似中正平和的中庸之道的反映,其实是一种概念化和排他性极强的刚猛之道,以极端的进取心驱动着成圣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中和思想 成圣 道统
下载PDF
《理学正宗》编纂与清初朱学道统的建构
18
作者 沈昭林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窦克勤的《理学正宗》是清初学术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思想文献,其编纂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人物选择以朱熹为中心,通过为朱熹师承及后学立案的方式展现宋明朱子学发展面貌;二是文献摘录取先儒切要处,在编排中遵循朱熹拟定的著作次序,注重先... 窦克勤的《理学正宗》是清初学术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思想文献,其编纂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人物选择以朱熹为中心,通过为朱熹师承及后学立案的方式展现宋明朱子学发展面貌;二是文献摘录取先儒切要处,在编排中遵循朱熹拟定的著作次序,注重先儒对经的注解,体现出与清初经学转向的互动;三是按语选择上以朱熹及程朱理学者为中心,又引心学学者之语以佐其评价的客观性。总之,《理学正宗》是清初“尊朱黜王”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产物,鲜明地表现了为程朱理学争正统的道统宗派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正宗》 窦克勤 程朱道统 尊朱辟王
下载PDF
康有为对董子之学的诠释和发展——以《春秋董氏学》为中心
19
作者 吕存凯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5-31,共7页
康有为是近代史上阐扬董子之学用力甚巨、影响甚大的思想家。他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将董仲舒看作是“自孔子之后一人”,极大地提升了董仲舒在儒学道统中的地位。在儒学普遍主义的重构中,一方面,康有为发展了董仲舒的历史哲学,将“三... 康有为是近代史上阐扬董子之学用力甚巨、影响甚大的思想家。他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将董仲舒看作是“自孔子之后一人”,极大地提升了董仲舒在儒学道统中的地位。在儒学普遍主义的重构中,一方面,康有为发展了董仲舒的历史哲学,将“三统”和“三世”说进行现代阐释,创造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进化主义;另一方面,他继承和阐发了董仲舒的元本论,将“元”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概念。康有为的创造性诠释提示我们,董子之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可能,仍然有待于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康有为 道统 三世说 元本论 《春秋董氏学》
下载PDF
王夫之对宋儒“寻孔颜乐处”的反思与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汉民 杨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131,共8页
“寻孔颜乐处”是宋儒热议话题之一。周敦颐教二程“寻孔颜乐处”,二程道出“孔颜乐处”之意涵;朱熹继续探求“乐”之功夫,并与陆九渊在寻“孔颜乐处”的径路上产生分歧,出现了“博文约礼”与“克己复礼”功夫论的分野。王夫之指出孟子... “寻孔颜乐处”是宋儒热议话题之一。周敦颐教二程“寻孔颜乐处”,二程道出“孔颜乐处”之意涵;朱熹继续探求“乐”之功夫,并与陆九渊在寻“孔颜乐处”的径路上产生分歧,出现了“博文约礼”与“克己复礼”功夫论的分野。王夫之指出孟子同于孔、颜,三圣一揆,其乐相同。其后,王夫之在学术史层面“及孟子之乐”,扩充了孟子乐处的意涵,并上溯张载,修正程朱、陆九渊内向收敛的寻乐功夫,代以身心与政事交养之径路。此外,在思想史层面,王夫之进一步加强对宋儒“道”优于“治”与以“道”屈“治”的反省,以纾解治统与道统之张力,为后世儒者寻“乐”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孔颜乐处 孟子之乐 治统 道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