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物种多样性
1
作者 彭波涌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物种多样性,2013—2020年,采取分区直数法对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监测,分析了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共记录到226种鸟类,... 为进一步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物种多样性,2013—2020年,采取分区直数法对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监测,分析了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共记录到226种鸟类,其中雀形目鸟类物种数量最多;鸟类的种类及个体数量逐渐增加。保护区鸟类组成以水鸟为主。该保护区作为重要的冬候鸟迁徙通道,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变化显著。夏季鸟类种类和数量少,多样性高;冬季鸟类种类和数量多,多样性低。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也存在明显变化。夏季,不同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树林>芦苇丛>泥滩>湖泊;冬季则为树林>泥滩>芦苇丛>湖泊。研究区域内捕鱼、放牧等干扰鸟类栖息和觅食的情况较为严重,建议进一步加强鸟类保护工作。本研究对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监测、保护管理和栖息地修复等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物种多样性 季节 生境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东洞庭湖保护区1989~1998年水禽栖息地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淑清 方精云 +1 位作者 陈安平 雷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6-733,共8页
栖息地的改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存在的最大威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尺度上研究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89~1998年越冬水禽栖息地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1998年水体、泥滩地、草滩地和水田等... 栖息地的改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存在的最大威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尺度上研究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89~1998年越冬水禽栖息地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1998年水体、泥滩地、草滩地和水田等水禽适宜栖息地的面积在减小,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而芦苇滩地、旱地、林地、建成区这几类水禽分布较少栖息地类型的面积和破碎化程度的变化正好相反;近10年来水禽栖息地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中草滩地演变为芦苇滩地及水田改为旱作农田的变化最为突出,变化的面积分别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10.66%和6.13%。这些变化趋势意味着研究区近10年来水禽的适宜栖息地在退化。针对变化的原因,论文还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栖息地管理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水禽 1989~1998年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36
3
作者 袁正科 李星照 +1 位作者 田大伦 袁穗波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特性、原因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①现有洲滩湿地1037块,破碎度2.00块/km^2,其中环境资源斑块面积只占32.08%;水域1337块,破碎度2.00块/km^2;②在120多年间,由一个湖泊斑块变成2374个... 研究了洞庭湖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特性、原因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①现有洲滩湿地1037块,破碎度2.00块/km^2,其中环境资源斑块面积只占32.08%;水域1337块,破碎度2.00块/km^2;②在120多年间,由一个湖泊斑块变成2374个斑块,中间经历了5个分割阶段.以近21年间的景观破碎速度最快;③被分割的321个洲滩斑块变成820块,破碎度增大了150.00%,破碎景观面积占98.5%,扁长状斑块消失,鸟足状和岛屿状斑块占总斑块数减少了6.77%和11.34%;原始资源斑块面积减少24.2%~81.56%,人工替代引进(杨树)增加100%,干扰斑块(获)增加63.70%,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④杨树人侵、沟河引人、荻、芦扩张、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天然湿地景观破碎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洞庭湖区自然保护区的晟小面积和管理机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景观破碎 生物多样性 洞庭湖保护区
下载PDF
湿地生态灾害系统及灾害应急能力建设——以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许振宇 王克林 +1 位作者 汤恒 贺建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一系列生态灾害。根据多年调查,将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灾害系统按照其起源分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一系列生态灾害。根据多年调查,将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灾害系统按照其起源分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大类;同时根据AHP法确定了能较综合反映研究区灾害应急能力的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如何应对生物病害和生物入侵,如何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提高部门应灾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研究区应灾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灾害系统 应急能力建设 国家自然保护区 洞庭湖
下载PDF
公路噪声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水鸟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栋 苏燊燊 汤坤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78-82,共5页
噪音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正常生活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大量的水鸟,本文作者在保护区内部进行了实地考察,利用美国FHWA噪声预测模型对公路噪声之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水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发现该区交通... 噪音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正常生活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大量的水鸟,本文作者在保护区内部进行了实地考察,利用美国FHWA噪声预测模型对公路噪声之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水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发现该区交通噪声会对一些水鸟的各种行为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水鸟在保护区的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噪声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水鸟 FHWA噪声预测模型 影响评价
下载PDF
论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勇 田犇 《武陵学刊》 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参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形成健全的法律机制,存在如公众参与意识不高、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建立健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参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形成健全的法律机制,存在如公众参与意识不高、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建立健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相关制度等方面,完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参与机制,真正使公众参与在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环境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 公众参与
下载PDF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明辉 《水利经济》 2005年第2期12-16,共5页
针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利用水平不高 ,湿地垦殖强度大 ,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湿地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研究表明 :控制人口总量 ,退田还湖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力发展避洪耐... 针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利用水平不高 ,湿地垦殖强度大 ,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湿地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研究表明 :控制人口总量 ,退田还湖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并提出协调好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洞庭湖区 退田还湖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景观指数的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3 位作者 黎蕾 唐洁 杨艳 牛艳东 《自然保护地》 2022年第3期24-34,共11页
保护成效评估对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洞庭湖4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护区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时空变化、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人工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对1982—2018年其景观保护成效... 保护成效评估对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洞庭湖4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保护区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时空变化、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人工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对1982—2018年其景观保护成效进行评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8年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性景观面积所占比例由85.20%下降至85.13%。其中,湖泊和河流景观面积显著缩减,沼泽和滩地景观面积明显增加。在各功能区中,核心区、实验区保护性景观和人工干扰性景观的面积及其占比均略有增加。各类景观相互转移比较明显,沼泽地、滩地、库塘和林地均存在较高的面积转出率和转入率,景观转类指数为1.80。1982—2010年人工干扰性景观面积显著增加,2010年之后人工干扰性景观面积快速减少。其中,林地对景观保护成效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自然保护区保护性景观质量指数由1982年的52.11增加至2018年的52.26,人工干扰性景观质量指数由−2.15变为−2.10,这表明保护性景观质量提升和人工干扰性景观干扰程度降低。1982—2018年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综合指数为0.40%,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总体表现“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和提升其保护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网络 景观指数 保护成效评估 洞庭湖
下载PDF
荆岳铁路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汉生 李耀增 张灿明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新建荆州至岳阳铁路在君山区约有46.52 km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从植被生产力及碳贮量和景观生态体系质量两方面介绍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并分析和预测了工程建成后保护区自然体系生... 新建荆州至岳阳铁路在君山区约有46.52 km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从植被生产力及碳贮量和景观生态体系质量两方面介绍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并分析和预测了工程建成后保护区自然体系生物量、碳贮量及生产力的变化、自然体系的稳定状况。认为荆岳铁路的建设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岳铁路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完整性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南洞庭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凤翔 钟永德 +1 位作者 张合平 何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67-70,共4页
在探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的7 项原则.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性和"泄漏”极限、与专家的伙伴关系原则,认为... 在探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洞庭湖生态旅游开发的7 项原则.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性和"泄漏”极限、与专家的伙伴关系原则,认为这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给旅游地带来实惠,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强调生态旅游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庭湖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下载PDF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琪 邓文静 +9 位作者 李家兴 曾伟坤 何木盈 谢志辉 张娜 雷有为 彭波涌 阳俭 周国华 莫小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6-283,共8页
为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及受威胁因素,于2016—2018年选取保护区内典型生境,设置10条样线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样线内环境因子、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及威胁因子。结果显示:共记录两栖动物14种,隶属1目5科8属... 为了解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资源状况及受威胁因素,于2016—2018年选取保护区内典型生境,设置10条样线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样线内环境因子、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及威胁因子。结果显示:共记录两栖动物14种,隶属1目5科8属,占湖南省已记录68种两栖动物的20.59%;区系组成多为东洋界种类,其中,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共有种9种,占64.29%;东洋界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共有种4种,占28.57%;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经过计算分析,记录到的两栖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4454和0.6491,Pielou均匀度为0.149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月份两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及相对多度与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多种人为干扰因素对该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具有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调查
下载PDF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种—大天鹅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波涌 阳俭 +3 位作者 曾伟坤 何木盈 潘丹 张志强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72-73,82,共3页
2016年12月9日与2017年3月7日,作者分别2次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半边湖湖面观测到2只大天鹅个体。经查阅历史文献,确认大天鹅为西洞庭湖鸟类新纪录种,同时也是近10年来湖南洞庭湖区首次在野外观测到大天鹅的越冬个体。
关键词 大天鹅 新纪录种 冬候鸟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
下载PDF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4种鸟类新纪录
13
作者 彭波涌 舒服 +3 位作者 刘松林 曹锋 邓学建 王斌 《湖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2-15,F0003,共5页
2012年4月至12月间,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进行日常样线监测,共记录到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153种,其中新纪录14种。随着保护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改善,这可能导致了保护区鸟类纪... 2012年4月至12月间,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进行日常样线监测,共记录到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153种,其中新纪录14种。随着保护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改善,这可能导致了保护区鸟类纪录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新纪录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东洞庭湖区钉螺自然消亡与水位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建川 周艺彪 +7 位作者 李林瀚 伍劲屹 郑盛邦 宋秀霞 何忠 蔡斌 游加边 姜庆五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 比较三峡建坝前后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和有螺洲滩水淹天数的差异,探究钉螺自然消亡的原因。方法 选取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钱粮湖)和有螺洲滩(君山公园)各1块,以20 m×20 m机械布点,对各检测点进行螺情调查,同... 目的 比较三峡建坝前后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和有螺洲滩水淹天数的差异,探究钉螺自然消亡的原因。方法 选取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钱粮湖)和有螺洲滩(君山公园)各1块,以20 m×20 m机械布点,对各检测点进行螺情调查,同时测量检测点的高程以及收集相应水文站的水位数据,计算各自水淹天数。结果 钱粮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的历年水淹天数均多于君山公园有螺洲滩(P〈0.01);对于钱粮湖洲滩,钉螺自然消亡前与消亡后至建坝前水淹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亡前、消亡后至建坝前的水淹天数均多于建坝后(P1〈0.05,P2〈0.01);三峡建坝前,钱粮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水淹天数多于建坝后(P〈0.05),君山公园有螺洲滩水淹天数也多于建坝后(P〈0.01);君山公园洲滩钉螺密度同水淹天数未见明显的相关(rs=0.008,P〉0.05),所有有螺框检测点水淹天数的95%参考值范围为76~251 d。结论 在东洞庭湖,水淹时间的长短和三峡大坝的建立运行可能不是钉螺自然消亡的直接原因,而后者有可能改变钉螺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词]钉螺 三峡工程 水位 自然消亡 东洞庭湖
原文传递
基于淹水特征的分时段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南洞庭湖万子湖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敏 张灿明 +1 位作者 李姣 邓学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9-776,共8页
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制作地势图,将万子湖湿地洲滩分为27 m以下、27-28、28-29、29-30、30 m以上共5级地势阶梯。利用1983-2013年万子湖逐日平均水位数据分析不同地势阶梯洲滩在春汛期、洪水期、退水期、枯水期等4个时段的淹水特... 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制作地势图,将万子湖湿地洲滩分为27 m以下、27-28、28-29、29-30、30 m以上共5级地势阶梯。利用1983-2013年万子湖逐日平均水位数据分析不同地势阶梯洲滩在春汛期、洪水期、退水期、枯水期等4个时段的淹水特征,结合生物特性和人为干扰分析,确定万子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边界范围和策略。研究表明:4个时段中的生态系统管理边界分别为29、31、29、28 m地势阶梯分界线,3个重点时段和管理区域为:春汛期,管理目标是产卵亲鱼保护,28 m以下洲滩是重点管理区域;退水期,管理目标是保障鱼类洄游,28 m以下洲滩和湖槽洄游通道是重点管理区域;枯水期,管理目标是洲滩上鱼类产卵场、幼鱼索饵场和越冬候鸟栖息地的恢复与保护,28 m以下洲滩是重点管理区域。而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则是去除过度人为干扰(包括洲滩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功能,应坚决停止重点区域内滩涂水面的养殖承包、引淤抬洲、洲滩植树等系列干扰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特征 生态系统管理 分时段管理 南洞庭湖湿地 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