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Politics Through Media Prism: A Case Study of 2008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 in Mainland Chinese Newspapers
1
作者 CUI Y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5期312-326,共15页
关键词 中国内地 政治安全 美国总统 报纸 媒体 外国 棱镜 意识形态
下载PDF
An introductory discussion about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s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Newspaper Digital Repository mechanism
2
作者 LI Chunming SONG Lirong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年第Z1期147-159,共13页
Newspapers can preserve vast amount of first-h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They are reliable and valuable primary sources for studies on politics,economy,society,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culture,fo... Newspapers can preserve vast amount of first-h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They are reliable and valuable primary sources for studies on politics,economy,society,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culture,folkways and customs of a country for a specific period of history.Accordingly,these authors in this paper support that a Chinese Newspaper Digital Repository(CNDR)initiative led by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NLC)be firmly established and put into operation in quick order.These authors' conviction and assertion are made only after they have given a careful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newspaper preservation methods,including print newspapers preservation,preserving newspapers by microfilming technology,and digital publication of newspapers.These authors also hav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legal issues involved about such an undertaking.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newspapers home and abroad,these authors have critiqued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NLC' Chinese Newspaper Digital Repository,including such important factors as system design,metadata schema,system structure,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project in Phase I.Finally,these authors have recommended that a collaborativ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lso a new comprehensive service paradigm in the realm of information delivery be established in CNDR's overall strategic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spaper Long-term preservation chinese Newspaper Digital Repository Metadata
下载PDF
论泰国汉文报刊传承中国文学的变迁、形态及其文化价值
3
作者 梁冬丽 邓哲雯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中国文学传到泰国,以翻译小说《三国演义》而创“三国体”为开始。近代以来,泰国华侨华人接受中国文学的滋养,由阅读自带或贩卖到泰国的中国书籍,逐渐变成阅读汉文报刊上的作品。汉文报刊作为传承中国文学的新载体,为了适应在泰华侨华... 中国文学传到泰国,以翻译小说《三国演义》而创“三国体”为开始。近代以来,泰国华侨华人接受中国文学的滋养,由阅读自带或贩卖到泰国的中国书籍,逐渐变成阅读汉文报刊上的作品。汉文报刊作为传承中国文学的新载体,为了适应在泰华侨华人阅读的需要,因地制宜,改造了文学传播的形态:使用评论、转写、化用诸多手段,多层次参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义理阐释;新编文本,加上泰语对照,方便阅读;对经典文学加上新释、新解,传达文本精神;揉进异域文化基因,实现在地化。泰国华侨华人以“古”为情感纽带,以“中”为民族自豪,以“祖国”为精神归宿,积极探索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泰国汉文报刊文学,始终秉持“弘扬自由祖国文化,促进中泰两族亲善,沟通中泰文化”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报刊 中国文学 变迁 形态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民国《大公报》关于徐诵明新闻报道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张显锋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徐诵明是我国最早的病理学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先后执掌北平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同济大学及沈阳医学院,为颇负盛名的中国早期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大学校长的典范”。依据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文献... 徐诵明是我国最早的病理学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先后执掌北平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同济大学及沈阳医学院,为颇负盛名的中国早期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大学校长的典范”。依据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文献资源总库(〈全国报刊索引〉)》数字化文献资源库,以“徐诵明”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并整理出《大公报》有关徐诵明的新闻报道材料62条,予以数据统计分析,揭示其年度报道规律;并结合《大公报》关于徐诵明的新闻报道材料,对其事行予以内容分析与主题揭示;另从文献学角度,对于如何利用好民国中文报纸文献,及其此类资料挖掘、充分利用的技术方法予以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诵明 《大公报》 新闻报道 事行 中文报纸文献
下载PDF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标题汉译优化策略--基于越南《Vietnamplus电子报》的考察
5
作者 刘云 陈氏碧叶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变译理论所述的变通手段对于新闻标题的汉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越南《Vietnam-plus电子报》新闻标题汉译优化策略的考察表明,增补、删减、语序处理等相关变通手段的应用可有效达成标题信息的保真与识解,从而提高新闻语篇的传播... 变译理论所述的变通手段对于新闻标题的汉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越南《Vietnam-plus电子报》新闻标题汉译优化策略的考察表明,增补、删减、语序处理等相关变通手段的应用可有效达成标题信息的保真与识解,从而提高新闻语篇的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译理论 变通手段 越南《Vietnamplus电子报》 新闻标题汉译
下载PDF
联通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博物馆——以《申报》(上海版)、《字林西报》《大陆报》为中心的考察(1920-1939)
6
作者 周夏宇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研究以《申报》(上海版)、《字林西报》和《大陆报》的博物馆报道为研究对象,以一种交互的视野,呈现三家报纸对博物馆的建构。近代报刊与博物馆同样作为西方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实践,成为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申报》体现中国... 研究以《申报》(上海版)、《字林西报》和《大陆报》的博物馆报道为研究对象,以一种交互的视野,呈现三家报纸对博物馆的建构。近代报刊与博物馆同样作为西方理念在中国的本土实践,成为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申报》体现中国知识分子振兴中华的强烈呼喊和在新旧秩序冲击与东西方文明对撞中对中国融入世界的关切。《字林西报》聚焦于宣传本国博物馆的理念,美化英国博物馆建设中的殖民色彩,突出其公共性的特质,促进英帝国秩序在世界范围的建立,弱化中国人创办博物馆的主体性和民族情感。《大陆报》更关心中国博物馆建设的细节和遇到的困难、世界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浓厚兴趣等。博物馆与报纸一同作为中西文化与新旧秩序的接触地带,是近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近代在华报纸 跨文化传播 现代性
下载PDF
《盛京时报》的宣传与阅读——基于报刊阅读史视角的考察
7
作者 王秀艳 王安紫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报刊是日本在近代对东北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从报刊阅读史视角来看,以《盛京时报》为代表的日系中文报刊通过订阅、零售、政治摊派等方式进行空间拓殖,以达到在物理层面接近更多读者的目的;通过辛辣的时评言论、多样的征稿方式和... 报刊是日本在近代对东北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从报刊阅读史视角来看,以《盛京时报》为代表的日系中文报刊通过订阅、零售、政治摊派等方式进行空间拓殖,以达到在物理层面接近更多读者的目的;通过辛辣的时评言论、多样的征稿方式和读编互动“招徕”与“灌输”读者,从而实现精神层面对读者的文化殖民。一部分读者在阅读后产生了“追慕殖民”的阅读反应,还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感高的读者能够清醒认识到日本人的殖民意图并进行殊途同归的“反抗殖民”实践,体现了当时国人面对文化殖民的反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系中文报刊 文化殖民 报刊阅读史 《盛京时报》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参与创办海外华文报刊述评
8
作者 连千乘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欧洲、美洲、中国香港与南洋参与创办的十几种海外华文报刊;认为只有《少年》《赤光》和《救国报》这三份报刊完全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独自创办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更多的是灵活地采用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创办海外华文报刊... 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欧洲、美洲、中国香港与南洋参与创办的十几种海外华文报刊;认为只有《少年》《赤光》和《救国报》这三份报刊完全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独自创办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更多的是灵活地采用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创办海外华文报刊。海外华文报刊为发动国内共产主义运动制造舆论,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方针、政治主张及其革命斗争,取得良好的舆论效果,值得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参与 创办 海外 华文报刊
下载PDF
误读与象征:20世纪美国报纸对中国“龙”的解读——基于语料库与话语分析
9
作者 刘芳瑜 杨上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3-80,共8页
文化符号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的有力工具之一。“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符号象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被误读等问题。考察其他国家过去对“龙”的认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总结文化传播的经验,助力国家形象的构塑... 文化符号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的有力工具之一。“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符号象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被误读等问题。考察其他国家过去对“龙”的认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总结文化传播的经验,助力国家形象的构塑。该研究从谷歌图书数据库中提取20世纪美国报纸对“龙”的报道,自建语料库,基于语料库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的方法,从实证角度探索20世纪美国报纸对“龙”的解读。研究发现,美国报纸对中国“龙”象征意义的误读是变化的、动态的,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中国龙 话语分析 美国报纸
下载PDF
汉语报纸中英语屈折语素的借用研究
10
作者 倪传斌 金晓兵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3年第4期587-604,646,共19页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类型学和正字法上的差异,汉语在书面语中是否能系统性借用英语屈折语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2005年至2021年间的汉语报纸为语料,分析了8个英语屈折语素[–’s(所有格)、–(e)s(复数)、–ed(过去式;过去分词)、–ing...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类型学和正字法上的差异,汉语在书面语中是否能系统性借用英语屈折语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2005年至2021年间的汉语报纸为语料,分析了8个英语屈折语素[–’s(所有格)、–(e)s(复数)、–ed(过去式;过去分词)、–ing(现在分词)、–en(过去分词)、–s(第三人称单数)、–er(比较级)和–est(最高级)]在汉语报纸中的借用。本文的结果表明,在汉语报纸中,存在英语屈折语素的系统性借用现象。此外,本文通过对英语曲折语素借用成分的语言特征和频率分布分析,还发现:英语屈折语素在汉语报纸中的借用,可以很好地融入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借性 屈折语素 报纸 汉语 英语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育研究2022年度报告——基于《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金云 李胜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4,共8页
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2年度转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视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素养导向的语文教与学、阅读素养的理解与培育、写作教学... 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2年度转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视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素养导向的语文教与学、阅读素养的理解与培育、写作教学的反思与拓新、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培养、素养指向的语文测试与评价等方面。研究认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创新、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素养导向的语文学科实践、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等,将是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育研究 年度报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初中语文教与学》
下载PDF
晚清报刊文言小说发展述论
12
作者 张振国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3期129-141,共13页
进入晚清之后,由于报刊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文言小说传统的结集出版模式形成挑战,也对正处在衰落期的文言小说起到了促进和刺激作用,小说创作语体的文白消长也在报刊上表现得更为直观和明显。通过对晚清报刊上八百余篇文言小说的统计和梳... 进入晚清之后,由于报刊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文言小说传统的结集出版模式形成挑战,也对正处在衰落期的文言小说起到了促进和刺激作用,小说创作语体的文白消长也在报刊上表现得更为直观和明显。通过对晚清报刊上八百余篇文言小说的统计和梳理,可以了解这一时期报刊文言小说的总体发展态势和我国文言小说的总体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报刊 文言小说 数量 类型
下载PDF
民国作家罗韦士生平及其报刊文言小说研究
13
作者 张振国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4-70,共7页
罗韦士是民国初期报刊上非常活跃的小说作家,生于1900年之前,约卒于1917年夏天。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以文言为主,在题材上以爱情婚姻和侠客技击类占主导,在创作手法上具有新旧结合的特点。他的文言小说继承了传统文言小说的某些体式,又融... 罗韦士是民国初期报刊上非常活跃的小说作家,生于1900年之前,约卒于1917年夏天。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以文言为主,在题材上以爱情婚姻和侠客技击类占主导,在创作手法上具有新旧结合的特点。他的文言小说继承了传统文言小说的某些体式,又融入了场景或议论开篇以及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新小说技法,在结局安排上体现出浓郁的悲剧感伤色彩,其叙事所用语言也是较为浅显的文言,体现了易代之际小说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韦士 民国 文言小说 报刊 上海
下载PDF
作为“唤醒国民”的实践:民国时期报刊辟谣及其内在逻辑探析
14
作者 刘娟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9,共9页
民国时期,针对政治类谣言、经济类谣言、娱乐类谣言、社会类谣言,670家报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了辟谣,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了三种辟谣话语:解释性辟谣话语、教育性辟谣话语、规范性辟谣话语。上述辟谣话语和辟谣实践背后,潜藏着一种内在逻辑... 民国时期,针对政治类谣言、经济类谣言、娱乐类谣言、社会类谣言,670家报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了辟谣,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了三种辟谣话语:解释性辟谣话语、教育性辟谣话语、规范性辟谣话语。上述辟谣话语和辟谣实践背后,潜藏着一种内在逻辑:民国时期报刊辟谣,不仅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国报人和报刊事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新民”和“共意”基础的话语实践,也是“救亡图存”“前途选择”的“唤醒国民”的实践。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报刊辟谣实践,不仅承载着民国时期新闻事业的历史责任,也体现着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报刊 辟谣实践 “唤醒国民” 作“新民” 救亡图存
下载PDF
报刊意识形态阵列取向的话语分析——以《人民日报》和《华盛顿时报》关于香港国安法的报道为例
15
作者 彭卓 闵杰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CDA因理论和方法的非系统化而常受学者诟病。为推动CDA的系统化分析模式,依据意识形态方阵理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系统化分析框架,并借此对比分析《人民日报》和《华盛顿时报》关于香港国安法报道的话语特征,揭示这些特征体现出两刊... CDA因理论和方法的非系统化而常受学者诟病。为推动CDA的系统化分析模式,依据意识形态方阵理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系统化分析框架,并借此对比分析《人民日报》和《华盛顿时报》关于香港国安法报道的话语特征,揭示这些特征体现出两刊各自的意识形态阵列取向,从而为推动CDA学科化和体系化做贡献,也为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分析提供借鉴,并推动意识形态方阵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阵列取向 批评话语分析 中美报刊 香港国安法
下载PDF
刘松涛对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的贡献
16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刘松涛是我国现代教育编辑出版家、语文教学专家,也是新中国教材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整理的开创者。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其工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先后创办《冲锋报》《教育阵地》《人民教育》《教师报》《教育研究》等重... 刘松涛是我国现代教育编辑出版家、语文教学专家,也是新中国教材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整理的开创者。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其工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先后创办《冲锋报》《教育阵地》《人民教育》《教师报》《教育研究》等重要报刊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并编写了一系列中小学语文、数学、地理、自然等课本和教育图书;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松涛 教育报刊 教材建设 老区教育 语文教学
下载PDF
联通五洲:清季海外政治报刊《清议报》发行网络研究(1898-1901)
17
作者 刘洋 王润泽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06,112,共11页
作为“连串海外政治出版的开端”,《清议报》所开创的发行网络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清议报》所登告白为线索,结合日记、书札等史料,系统梳理《清议报》发行网络及其政治意涵。研究发现,《清议报》遭清廷禁止后,... 作为“连串海外政治出版的开端”,《清议报》所开创的发行网络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清议报》所登告白为线索,结合日记、书札等史料,系统梳理《清议报》发行网络及其政治意涵。研究发现,《清议报》遭清廷禁止后,除利用以上海为代表的口岸城市外,颇多凭借日人势力及前人甚少提及的基督教发行网络。《时务报》所召唤的“士林”发行网络虽已遭破坏,仍能助该报秘密传播。同时,《清议报》以合海外之人心为旨归,借助各埠侨领、教士及报刊联盟,发行网络纵横五大洲。各埠代派处(人)勾连发行、阅读、政治动员等环节,使《清议报》成为推动保皇会发展的组织工具。《清议报》所探索的发行新路,既对清季留日学生报刊之流通发挥了先导作用,又对保皇、革命两派机关报之发行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成为改造清季海外华文报刊发行网的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议报》 发行网络 政治动员 海外华文报刊
下载PDF
论澳门地区中文报载小说的近代转型——以《华侨报》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赵海霞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0-46,共7页
澳门地区近代文学的起点可以界定在19世纪40年代,下限可以界定在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开始,澳门地区近代小说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走向繁荣,从《华侨报》早期刊载的小说可见,1937—1947年的10年间,澳门地区近代小说在语言形式和... 澳门地区近代文学的起点可以界定在19世纪40年代,下限可以界定在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开始,澳门地区近代小说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走向繁荣,从《华侨报》早期刊载的小说可见,1937—1947年的10年间,澳门地区近代小说在语言形式和题材内容方面开始了小说文体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在小说语言由文言向现代白话转变,题材内容由旧式言情、侠侣小说向艳情、侦探、恐怖、战争转变,关注现实的小说增多。彼时,还开启了澳门地区本土题材小说的创作尝试。《华侨报》所载小说文体的近代化变革趋势对认识澳门地区近代小说的发展较具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地区 中文报载小说 《华侨报》 转型
下载PDF
From Academic Nitpicking to a =New Culture Movement': How Newspapers Turned Academic Debates into the Center of ~May Fourth" 被引量:1
19
作者 Elisabeth Forster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4年第4期534-557,共24页
Abstract In early 1919, people like Hu Shi and Chen Duxiu were regarded as members of an ivory-tower "academic faction" (xuepai), embroiled in a debate with an opposing "faction." After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 Abstract In early 1919, people like Hu Shi and Chen Duxiu were regarded as members of an ivory-tower "academic faction" (xuepai), embroiled in a debate with an opposing "faction." After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ey were praised as the stars of a "New Culture Movement." However, it was not obvious how the circle around Hu Shi and Chert Duxiu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ay Fourth demonstrations. This link hinged on the way in which newspapers like Shenbao reported about the academic debates and the political events of May Fourth. After compartmentalizing the debating academics into fixed xuepai, Shenbao ascribed warlord-political allegiances to them. These made the Hu-Chen circle look like government victims and their "factional" rivals like the warlords' allies. When the atmosphere became hostile to the government during May Fourth, Hu Shi's "faction" became associated with the equally victimized May Fourth demonstrators. Their ideas were regarded as (now popular) expressions of anti-government sentiment, and soon this was labeled the cor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idea and rhetoric of China's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is way emerged out of the fortuitous concatenation of academic debates, newspaper stories, and political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 Fourth Movement New Culture Movement Shenbao academicfactions (xuepai) chinese newspapers
原文传递
A corpus-based discourse stud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UK national newspapers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毓芳 Tony McEnery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84,共12页
With the increasing focus on personal health in society, the media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issues. The media has the power to set agendas to create both public awareness and concern. The discourses they... With the increasing focus on personal health in society, the media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issues. The media has the power to set agendas to create both public awareness and concern. The discourses they construct influence the shape of public opinion. This study merges corpus analysis and discourse studies to explore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s around Chinese medicine in British newspapers. We found that the agenda surrou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t in British national newspape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mparting knowledge on Chinese medicine, influe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issues the readers are concerned with, and shaping the public opinion on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与研究》 英文摘要 期刊 编辑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