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Energy Closure for a Site in the Gobi Desert 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润元 张强 +2 位作者 赵鸿 王鹤龄 王春玲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2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The heat storage terms over an ideal(non-vegetated) horizontal desert surface may be very important and easily neglected in surface energy balance studies.In this paper,based on a field experiment over the Gobi Dese... The heat storage terms over an ideal(non-vegetated) horizontal desert surface may be very important and easily neglected in surface energy balance studies.In this paper,based on a field experiment over the Gobi Deser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Hexi Corridor in Northwest China(39 05 N,100 16 E;1457-m elevation),we studied the energy budget closure and evalu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eat storage terms to the closure of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There were imbalances of 8% and 15% in summer and winter,respectively,if the heat storage terms we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For both seasons,a nearly perfect result of the surface energy closure(99%) was obtained by inclusion of the estimates of heat storage terms.The soil heat storage term improved the surface energy imbalance by about 6% in summer and 13% in winter,and the air enthalpy storage term improved it by about 0.6% in summer and 1% in winter,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atmospheric moisture changes could be ign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energy balance storage terms gobi desert northwest china
原文传递
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两次极端沙尘事件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董元柱 王天河 +3 位作者 谭睿琦 王思晨 焦英姿 唐靖宜 《干旱气象》 2024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为深入理解极端沙尘暴事件的演变过程和驱动因子,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及再分析数据,挑选2007年3月31日(“3·31”事件)和2021年3月14日(“3·14”事件)爆发于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的两次沙尘暴事件,对比分析了其时空演变、高低空环... 为深入理解极端沙尘暴事件的演变过程和驱动因子,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及再分析数据,挑选2007年3月31日(“3·31”事件)和2021年3月14日(“3·14”事件)爆发于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的两次沙尘暴事件,对比分析了其时空演变、高低空环流配置、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两次极端事件分别爆发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及戈壁荒漠,均受高低层天气系统影响。其中,“3·31”事件受地面冷锋和高空脊控制,脊前西北冷空气与地面冷锋引起的垂直运动配合,将沙尘往下游输送;而“3·14”事件则受蒙古气旋和高空槽影响,气旋后的偏北风和气旋引发的垂直运动将沙尘卷起至高层大气,并通过槽后西北风将其往下游输送;(2)两次极端沙尘事件均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区别在于“3·31”事件主要受高压脊、均压场和周边地形影响,大气层结稳定,沙尘不易沉降和输送,而“3·14”事件则因中国北部持续性高压导致的偏南风和偏东风阻止了沙尘向下游扩散;(3)两次极端沙尘事件爆发前,塔克拉玛干和戈壁荒漠均出现了高温、降水减少及土壤水分枯竭现象,即强风和干燥土壤。为极端沙尘事件的爆发创造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 极端沙尘事件 天气系统配置 近地面气象要素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英 禹熙 +1 位作者 王方 梁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3,232,共9页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法进行退耕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并通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21—2025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在2004—2019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提高,新一轮退耕提升幅度是前一轮的两倍。(2)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和人均林业产值增加,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3)退耕工程的实施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呈良性发展趋势。退耕所涉农户再退耕意愿的提升巩固了退耕成果,使其具有长效性。(4) 2021—2025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预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指数>政策响应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依据预测结果,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在新一轮退耕工程的实施中应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补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政策响应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综合效益 权重确定 比重法 预测模型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信息传递耦合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让会 马映军 彭茹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在干旱区的山盆体系中 ,胡杨、柽柳等天然植被的繁衍过程 ,是对热量、水分、土壤、气候等环境要素综合信息的反馈。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制约了生物和相关环境要素的分布格局。水资源的形成、转化、消耗过程中 ,与环境中的土壤、大气及生... 在干旱区的山盆体系中 ,胡杨、柽柳等天然植被的繁衍过程 ,是对热量、水分、土壤、气候等环境要素综合信息的反馈。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制约了生物和相关环境要素的分布格局。水资源的形成、转化、消耗过程中 ,与环境中的土壤、大气及生物发生水力联系 ,并输送了大量的泥沙、矿物质及无机盐类 ;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植物需水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 ,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无论是水分的蒸散、渗漏、运移及植物吸收 ,还是 N、P等矿质元素的循环 ,都随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土壤微生物在其整个过程中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为的灌溉、开垦、施肥、管理等措施 ,直接给土壤赋以附加信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 ,沟通和联系着山地、绿洲及荒漠系统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绿放 生态系统 荒漠 信息传递 耦合关系 西北干旱区
下载PDF
春末中国西北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 被引量:36
5
作者 牛生杰 孙照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4-610,共7页
将APS-3310型激光空气动力学气溶胶粒子谱仪安装在飞机上, 于1999年春末对中国西北沙漠地区上空气溶胶进行探测.结果表明: 沙漠地区上空沙尘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一般为1~10个*cm-3, 平均直径为1.6~4.6 μm, 最大直径为13.0~28.0 μm;TS... 将APS-3310型激光空气动力学气溶胶粒子谱仪安装在飞机上, 于1999年春末对中国西北沙漠地区上空气溶胶进行探测.结果表明: 沙漠地区上空沙尘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一般为1~10个*cm-3, 平均直径为1.6~4.6 μm, 最大直径为13.0~28.0 μm;TSP质量浓度为0.01~0.08 mg*m-3, PM2.5和PM10分别占TSP的3.6%~13.8%和50.3%~88.1%.高空沙尘气溶胶数浓度与下垫面状况密切相关, 沙漠地表上空的粒子数浓度高于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当在沙漠地区上空飞行轨迹为上升、平飞、下降时, 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呈现出由单峰偏态, 双峰, 正态到单峰偏态等形式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沙漠地区 飞机观测 沙尘气溶胶 PM2.5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廷宁 张玉秀 +4 位作者 曹兵 肖辉杰 张成梁 赵淑银 郭小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项目(2017YFC05044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贯彻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国家"十三五规... "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项目(2017YFC05044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贯彻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煤炭清洁高效工程等关于矿区生态修复的各项国家相关政策,加强项目实施与创新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密切结合。项目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工程示范等多个层面出发,明确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退化机制,研发水土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沙尘防控、植被恢复关键技术,并进行煤炭基地生态恢复工程示范,旨在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生态恢复与生态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荒漠区 煤炭基地 植被恢复 沙尘防控 迹地新土体构建 水资源保护 示范工程
下载PDF
西北荒漠区孑遗植物裸果木居群的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禧琳 柴学平 +2 位作者 梁继业 杨赵平 文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21,共8页
采集孑遗植物裸果木的主要分布区16个居群的土壤,分析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特性、不同居群间化学指标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探讨土壤主成分和不同居群的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间裸果木居群的土壤化学指标变异特征不同,以... 采集孑遗植物裸果木的主要分布区16个居群的土壤,分析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特性、不同居群间化学指标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探讨土壤主成分和不同居群的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间裸果木居群的土壤化学指标变异特征不同,以含水量的变异最大,全磷含量变异最小;不同区域间裸果木居群的化学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裸果木居群土壤化学指标在垂直空间上分布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量与速效钾和全氮、全钾成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 H成极显著负相关;从土壤综合肥力看,新疆裸果木居群土壤综合肥力普遍高于甘肃;不同层次土壤的肥力水平上,表层土壤最高,20~40 cm范围内较低;经纬度、海拔以及降水量相关指标对裸果木居群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影响不大,相比之下温度的相关指标则与土壤中一些化学指标显示出了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荒漠区 裸果木居群 土壤化学指标 土壤综合肥力
下载PDF
巨泡五趾跳鼠Allactaga bullata Allen分布区范围及界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思博 孙玉珍 《地方病通报》 1997年第2期87-92,共6页
本文依据前人工作和作者本人的部分地区的野外考察资料,对分布于中国和蒙古国境内的巨泡五趾跳鼠已知发现地点进行了标记,勾画出该鼠种的现代分布区范围和界限大体轮廓,并指出该跳鼠为中蒙境内的10种跳鼠中,分布区最为狭窄的物种。... 本文依据前人工作和作者本人的部分地区的野外考察资料,对分布于中国和蒙古国境内的巨泡五趾跳鼠已知发现地点进行了标记,勾画出该鼠种的现代分布区范围和界限大体轮廓,并指出该跳鼠为中蒙境内的10种跳鼠中,分布区最为狭窄的物种。此外,对巨泡五趾跳鼠的狭区分布现象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目 跳鼠科 巨泡五趾跳鼠 分布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区排矸平台不同配置与保育模式重建植被生态能值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姚丽霞 王进鑫 +3 位作者 党倩楠 吕国利 张玉玉 张瑞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729-8742,共14页
通过多维度探索排矸平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期植物群落稳定性、系统自组织能力、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构建费省效宏的西北干旱荒漠区排矸平台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以排矸场平台区4种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乔灌草(M1... 通过多维度探索排矸平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期植物群落稳定性、系统自组织能力、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构建费省效宏的西北干旱荒漠区排矸平台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以排矸场平台区4种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乔灌草(M1)、灌草(M2)、观赏型灌草(M3)和灌木林(M4))为研究对象,以人工播种(柠条、沙蒿、苜蓿)后未采取任何保育措施的近自然恢复模式(CK)为对照,利用普通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的群落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分析恢复初期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利用能值法分析各配置与保育模式的系统环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4种植物配置与保育模式植物种类组成均增加,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其中,M3>M1>M2>M4>CK;(2)购买能值在能值投入结构中占主导地位,4种模式的可更新资源利用程度均低于CK(99.86%);M1的不可更新资源利用率最高,为29.52%;(3)不同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能值指标相比,M1的净能值产出率(EYR)和能值自给率(ESR)高于其他模式,在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最大优势,独自发展能力较强。M3的能值投资率(EIR)和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EISD)高于其他模式,环境负载率(ELR)低于其他模式,表明M3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低,产生的压力较小,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4)从群落特征结构、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产生的依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考虑,M3为最优模式;从对生产效率、独自发展能力方面考虑,M1为最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配置与保育模式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北干旱荒漠区
下载PDF
西北戈壁地区高速公路软弱地基的处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培林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11,19,共4页
针对西北戈壁地区某高速公路软弱地基的工程地质特征,采用粉喷法处理软弱地基.分析研究了粉喷桩的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等特征,论述了粉喷法在西北戈壁地区软弱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西北戈壁地区 高速公路 软弱地基 粉喷法
下载PDF
一体板在西北戈壁建筑中的应用及施工要求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语章 王金平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8期179-181,共3页
西北戈壁荒漠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日炎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天气频发。当地建筑的外墙装饰材料应选用耐候性较强、能够适应西北极端气候条件的材料。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因质地轻薄及维修简便等一系列特性,在极端天气多发的西北... 西北戈壁荒漠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日炎热,昼夜温差大、风沙天气频发。当地建筑的外墙装饰材料应选用耐候性较强、能够适应西北极端气候条件的材料。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因质地轻薄及维修简便等一系列特性,在极端天气多发的西北荒漠戈壁滩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并且经过两年多的实际检验后,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效果及饰面工程观感仍能保持良好。这一材料在西北戈壁荒漠地区的应用,能在极大程度上解决当地气候造成的施工困难及建筑外墙寿命短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戈壁荒漠 气候恶劣 风沙天气 外保温装饰一体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