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uption of Village Cadres and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in Rural 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1
作者 Dongfang CH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3期20-22,共3页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ypes and causes of corruption of village cadres in rural 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corruption situation,it came up with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financi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ypes and causes of corruption of village cadres in rural 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corruption situation,it came up with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at the village level,establishing land information network,and reforming functions of village committees in the land management,in order to prevent corruption of village cadres in the land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lean government mechanism for village cad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nd management Corruption of village cadres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government
下载PDF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女性参与村级治理实践研究
2
作者 余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4,共12页
农村女性公共参与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层治理转型,农村女性不但在村干部职数中占比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女性占据权力结构核心地位,村庄层面“妇女当家”现象明显。与男性村干部相比,女性村干部注重服务意识、以心换心,能够守规... 农村女性公共参与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层治理转型,农村女性不但在村干部职数中占比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女性占据权力结构核心地位,村庄层面“妇女当家”现象明显。与男性村干部相比,女性村干部注重服务意识、以心换心,能够守规矩有底线,女性参与村级治理具有柔性治理、情感治理和规范治理特征。基层治理转型下村级行政化和村干部职业化,村庄内部事务由利益纠纷型转向社会动员型,女性为谋求效用最大化的家庭发展策略,主动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满足其经济、抚育和赡养等多重复合性目标。从影响来看,农村女性参与村级治理有助于构建回应型基层政府和平权型村级权力结构,促进多元共治格局,提升女性村庄话语权。随着越来越多农村女性成为村干部,政府应该加强乡村治理中的女性领导力,为女性村干部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村级治理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村干部职业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返乡能人村庄治理成效差异的演化逻辑--基于S镇返乡能人村干部任职的历时性观察
3
作者 徐晓军 林川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在国家不断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背景下,作为发展要素的内容和资源载体的能人返回乡村并参与村庄治理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探讨返乡能人治村的成效差异及其形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价值。通过构建资源调动行动... 在国家不断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背景下,作为发展要素的内容和资源载体的能人返回乡村并参与村庄治理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探讨返乡能人治村的成效差异及其形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价值。通过构建资源调动行动-利益关联行动-村庄治理成效的分析框架,探究了返乡能人村干部治村过程中的行动-利益互动形态及其对治理成效的形塑逻辑。再次嵌入村庄的返乡能人村干部作为村庄内外部资源的核心配置者,会主动根据治理情境变化,理性选择资源调动主导的治理行动类型。以资源配置为主导的治理行动缺乏基于乡村发展与乡村内生秩序的共同引导,易受到返乡能人村干部个人意志的影响。在静态的时间切片下,不同类型的治理行动及其行动-利益互动机制,使返乡能人村干部的治理成效产生差异化的高低之别;在动态的时间进程下,返乡能人村干部的治村行动会随治理情境的变化调整治村行动类型:从而演化出治理成效先高后低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能人 村干部 乡村治理 治理成效
下载PDF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村干部“微腐败”行为治理:成效与路径
4
作者 王建芹 张钦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亦官亦民的特征使其具有身份上的复合性,具有村民代理人、政府代理人和党的基层干部中的双重或三重身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前,村干部监督机制存在制度性空白。长期游走在国家监察体系和党的...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亦官亦民的特征使其具有身份上的复合性,具有村民代理人、政府代理人和党的基层干部中的双重或三重身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前,村干部监督机制存在制度性空白。长期游走在国家监察体系和党的纪律检查体系乃至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灰色地带,是造成基层村干部“微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且治理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监察体制改革及《监察法》的实施,使村干部被纳入监察机关监督对象和监察职责范畴,对其腐败行为进行的专项治理和常规化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时代,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找准监督发力点,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化动员机制优势,形成监督合力;完善纪法衔接、法法衔接,发挥党纪国法协同推进的共治效应;实现关口前移,更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小微权力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推广村级权力清单制度;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微腐败 村干部 治理成效 路径
下载PDF
西部边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机制探析
5
作者 马金龙 田鑫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西部边疆建设关键看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当前学界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研究比较丰富,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研究成果付之阙如。...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西部边疆建设关键看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当前学界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研究比较丰富,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研究成果付之阙如。基于此,从西部边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困境出发,提出西部边疆基层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依法治理、提高执政本领、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工作积极性等对策,为提升西部边疆基层治理水平与治理效能提供可行性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边疆 基层干部 治理能力
下载PDF
主导型共治:妇联组织带动下的女干部治村路径
6
作者 张艳霞 王心怡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31,F0002,共12页
妇联组织在女干部的培育和成长中处于重要地位,但其带动下的女干部治村的具体路径以及其他主体所发挥的作用有待深入分析。因此,在案例研究的总体研究范式和“女性代表性理论”的具体指导下,新的典型案例更详尽地呈现了妇联带动下的女... 妇联组织在女干部的培育和成长中处于重要地位,但其带动下的女干部治村的具体路径以及其他主体所发挥的作用有待深入分析。因此,在案例研究的总体研究范式和“女性代表性理论”的具体指导下,新的典型案例更详尽地呈现了妇联带动下的女干部治村路径:女干部由基层妇联组织的“专项代理人”成长为基层党委政府的“综合型代理人”之后,发挥两种身份的特质,将群众生活需要同上级发展目标融合,争取党委政府的项目支持;从日常生活展开治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构建价值观一致的精神共同体,以此作为获得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资本;合理运用人情和感情,通过情感协调引入外部资源,最终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治的“主导型共治”模式。这一模式可为基层治理实践提供更完善、更可复制推广的治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女干部 乡村治理 女性代表性理论 主导型共治
下载PDF
村干部领导力如何影响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 被引量:1
7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1 位作者 刘彩艳 赵一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59-68,共10页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领导力 乡村治理效能感 村庄认同感 民主参与
下载PDF
责任政治视角下村干部推动协商治理的实践研究——以T县为例
8
作者 张航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村干部在协商治理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责任政治的视角出发,结合A省T县的案例,对村干部推动协商治理的实践进行审视,可以发现:面对治理责任与资源供给不均衡带来的履责困境,村干部选择借助协商治理机制予以纾解,即通过纵向维度的... 村干部在协商治理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责任政治的视角出发,结合A省T县的案例,对村干部推动协商治理的实践进行审视,可以发现:面对治理责任与资源供给不均衡带来的履责困境,村干部选择借助协商治理机制予以纾解,即通过纵向维度的部门“协商应责”宣传、横向维度的试点“协商应责”示范,最终在全县层面上形成了“协商应责”实践。协商治理构建起村干部定责、履责和究责的行为系统,并带来“责任回应”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干部推动该政策的积极性。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和指导农村基层协商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研究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开辟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协商治理 责任政治 责任回应
下载PDF
乡村公共资源分配中的圈层结构及村治逻辑 被引量:1
9
作者 邹照斌 曹银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5-93,共9页
国家资源下乡对于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但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角度来看,当前乡村公共资源分配中“精英俘获”现象的学术表达——圈层结构,却体现出资源分配的不正义,这也将加重国家自主性与地方自主性的偏离。通过对鄂西南W村实证研... 国家资源下乡对于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但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角度来看,当前乡村公共资源分配中“精英俘获”现象的学术表达——圈层结构,却体现出资源分配的不正义,这也将加重国家自主性与地方自主性的偏离。通过对鄂西南W村实证研究发现,这一结构从分配方式来看,体现为村庄“权力精英”主导分配秩序。从分配原则来看,以再生性利益关系为主,原生性血缘关系为辅。从分配主体结构来看,形成了以村支书、“经济合伙人”等核心向普通能人、普通村民等表层递减的圈层结构。在制度、文化、技术三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圈层结构的长期稳定“合法”存续。基于工具理性的镇村功利性关系,是其制度基础;村民对发展性谋利的高包容性与逐渐萎缩的公共性,是其文化基础;技术治理中的“合法”俘获手段,是其技术基础。这一结构是当前治理资源、文化网络、治理技术制约下的“权宜之计”。阐明圈层结构现象的学理成因,有助于从制度变革、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治理技术改进等角度,将转型中的乡村社会整合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资源分配 经济合伙人 圈层结构 “权力—利益”网络 村干部
下载PDF
数字治理新实践:虚拟公共空间何以促进村民公共事务参与——基于乡村微信群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珊珊 吴曦 许增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面临“村民缺位”的重大挑战。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以乡村微信群为代表的乡村虚拟公共空间的出现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带来了新的转机。基于OLS、KHB和2SLS等实证方法,采用扬州市微观调研数据,探讨了...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面临“村民缺位”的重大挑战。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以乡村微信群为代表的乡村虚拟公共空间的出现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带来了新的转机。基于OLS、KHB和2SLS等实证方法,采用扬州市微观调研数据,探讨了虚拟公共空间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公共空间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村民公共事务参与;虚拟公共空间主要通过增强村干部信任和管理透明度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产生间接影响;虚拟公共空间的生成方式(行政内嵌型和自发内生型)并不会造成虚拟公共空间影响程度的显著差异。为理解数字技术发展对乡村基层治理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提升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 村民的缺位 虚拟公共空间 微信群 村干部信任 管理透明度
下载PDF
村干部角色失调的多元表现及优化路径——基于北京市L村的个案观察
11
作者 刘雅慧 赵健君 刘启明 《社会治理》 2024年第5期98-108,共11页
角色失调是指个人对自己某个角色的期望与社会和组织的期望的不一致。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在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角色失调的困境,这对乡村基层的治理效能造成了显著影响。基于角色压力理论构建... 角色失调是指个人对自己某个角色的期望与社会和组织的期望的不一致。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在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角色失调的困境,这对乡村基层的治理效能造成了显著影响。基于角色压力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北京市L村的村干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发现L村村干部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理任务、不匹配的权力与责任、工作激励的缺位等问题时,出现了“任务失调”“权责失调”和“动力失调”等角色认知困境;通过建立角色任务协调的保障机制、角色权责协调的约束机制和角色动力协调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村干部角色失调的问题,进而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干部 角色理论 角色失调 基层治理 角色协调
下载PDF
干部下乡: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治理的实践书写
12
作者 孙经纬 王建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50,共11页
作为新时期干部下乡的典型代表,第一书记下乡根植于乡村治理面临多重困境且国家回应存在限度、第一书记具有助力乡村治理的独特优势等现实背景,其核心任务就是要助力乡村治理。基于个体驱动的治理资源引入、治理目标的系统矫正、治理主... 作为新时期干部下乡的典型代表,第一书记下乡根植于乡村治理面临多重困境且国家回应存在限度、第一书记具有助力乡村治理的独特优势等现实背景,其核心任务就是要助力乡村治理。基于个体驱动的治理资源引入、治理目标的系统矫正、治理主体的多重改造以及“嵌入治理”模式下治理过程的整体优化四个方面的行动布局,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治理资源的引入梗阻、乡土社会的“反嵌”回应、驻村考核的结构性不足以及驻村成效的延续难题等一系列现实掣肘正困扰着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治理的成效发挥。未来必须通过改进资源统筹方式、完善组织关爱机制、革新驻村考核体系、健全驻村轮换机制等来精准破解上述问题,促进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治理释放出更为强大的实践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下乡 第一书记 乡村治理 驻村干部 基层治理
下载PDF
驻村干部何以影响乡村治理?——基于Y县乡村振兴的案例比较分析
13
作者 吴金兴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共11页
驻村帮扶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也是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机制之一,其在实践中展现的驻村干部差异化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议题。“外部整合—内部赋能”分析框架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所形成的混合型... 驻村帮扶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也是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机制之一,其在实践中展现的驻村干部差异化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议题。“外部整合—内部赋能”分析框架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所形成的混合型组织分为四种类型:全面包办型、协同治理型、无为而治型和无所作为型。对M省Y县的案例比较分析表明,强化驻村干部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村干部的带动发展能力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驻村帮扶的可靠路径。协同治理型是驻村帮扶的理想进路。对此,需要完善干部选派机制、规范干部日常管理、加强驻村过程管控,以实现融入机制、整合机制、培育机制的紧密衔接,进而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驻村干部 乡村振兴 混合型组织
下载PDF
农村基层干部青年化对提升村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农村发展治理的分析视角
14
作者 邓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46-250,共5页
农村基层干部青年化是大势所趋,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农村发展的“领头羊”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青年干部则为基层组织提供新鲜血液。为研究农村基层青年干部的富民效应,通过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国土地调查... 农村基层干部青年化是大势所趋,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农村发展的“领头羊”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青年干部则为基层组织提供新鲜血液。为研究农村基层青年干部的富民效应,通过2021年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国土地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农村基层干部青年率对行政村村民经济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基层干部的青年率的提升可以显著带动行政村村民收入提高,发展集体产业经济和开展村内民主治理活动对村民收入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青年干部在农村发展社区治理上也存在不足,健康的农村基层干部年龄结构应该是有较大青年基层干部比例的同时兼具一定数量的年长基层干部,实现乡村发展治理的综合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干部 村治主体 村民收入 发展治理
下载PDF
驻村工作队在干什么?——基于中部山区X贫困县的田野调查
15
作者 陈显林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267-282,共16页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国家以派驻工作队的形式向农村提供干部资源支持,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已形成常态化的驻村工作体制机制。调查发现,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具有面向科层行政体制系统和村庄社会治理的...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国家以派驻工作队的形式向农村提供干部资源支持,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已形成常态化的驻村工作体制机制。调查发现,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具有面向科层行政体制系统和村庄社会治理的双重回应性特点,其工作大致可以总结为完成规定性工作任务、应对各类考核检查,以及回应村庄内部事务。客观而言,驻村工作队制度在基层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体制性形式主义、影响基层自组织治理秩序、国家公共性治理资源基层分配不公、基层驻村人员冗余、经济负担重等非预期后果。非预期后果产生的本质在于:在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政策转型背景下,基层依循从精准扶贫延续下来的驻村工作队治理贫困的传统制度路径以及考核治理思维惯性,其负外部效应导致了基层的不适应。该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基层治理主体的本位立场出发,整体考虑基层对驻村工作队制度机制的实际承接能力,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不能“为了驻村而驻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驻村工作队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干部驻村机制的历史轨迹、演进逻辑和变迁动力
16
作者 罗碧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3期68-76,共9页
干部驻村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村工作的有力抓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密码。文章以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为关键节点,研究发现,干部驻村机制在作用发挥上呈强化—弱化—再强化的变迁轨迹;在变... 干部驻村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村工作的有力抓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密码。文章以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为关键节点,研究发现,干部驻村机制在作用发挥上呈强化—弱化—再强化的变迁轨迹;在变迁模式上具备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因素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漂移和转换实现渐进性变迁,存在以动员手段实现国家权力在场的路径依赖;变迁的动力是制度环境从强调权力下沉、权力回缩到权力嵌入的改变,观念从阶级斗争、经济建设到共同富裕的转换,行动主体间基于利益追求的互动。在全面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干部驻村机制还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驻村机制 变迁轨迹 变迁逻辑 动力机制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村社干部社会情感能力对情绪劳动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17
作者 莫琼琼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村社干部是指在村、社区进行管理,为村民、居民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是国家政策的一线执行者,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情绪劳动影响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满意度。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20名村社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村社干部的社会... 村社干部是指在村、社区进行管理,为村民、居民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是国家政策的一线执行者,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情绪劳动影响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满意度。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20名村社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村社干部的社会情感能力对基本心理需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社干部的社会情感能力对深层扮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表层扮演不具有显著影响;村社干部的基本心理需要对表层扮演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深层扮演不具有显著影响;村社干部的基本心理需要在社会情感能力和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因此,村社干部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使村社干部倾向于采取深层扮演策略,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使村社干部减少表层扮演策略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干部 情绪劳动 社会情感能力 基本心理需要
下载PDF
第一书记自身能力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李军 刘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7,共9页
持续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是推进西南民族村寨振兴的重要举措。文章从适应能力、领导能力、业务能力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第一书记自身能力对帮扶成效的影响,其中适应能力是前提,即对新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 持续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是推进西南民族村寨振兴的重要举措。文章从适应能力、领导能力、业务能力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第一书记自身能力对帮扶成效的影响,其中适应能力是前提,即对新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领导能力是关键,主要包括第一书记的感召力、影响力、前瞻力、决策与控制力;业务能力是核心,主要包括为民办事服务、增收致富等能力。以期在加快西南民族村寨振兴的同时为党委政府选派第一书记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第一书记 自身能力 帮扶成效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能力评价研究——以西藏庞达村为例
19
作者 昂旺拥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87-90,共4页
西藏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在我国内地核心区域及腹地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该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 西藏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在我国内地核心区域及腹地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该文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基层治理问题。在界定乡村基层治理的内涵、主体、内容、实质和目标的基础上,总结我国乡村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以党建为引领、人民至上、“三治”结合的治理原则,提出具体的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路径选择,包括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培育“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治理能力 评价 庞达村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20
作者 韦何洁 吴燕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95-98,共4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落实乡村治理现代化任务的直接主体,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国家的长效治理、农村的多元治理以及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基层... 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落实乡村治理现代化任务的直接主体,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国家的长效治理、农村的多元治理以及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些许不足,必须在转变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寻求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即在坚特党建引领下提升领导能力,在为民服务理念中提升组织能力,在时代发展呼唤中提升专业能力,在多元合作共治中提升协同能力,推进乡村治理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治理能力 治理理念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