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Bran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ruits in Ethnic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under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1
作者 Li GAO Jianjun ZHANG +2 位作者 Yuanpeng SUN Zhiyang LIU Zhiguo S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Establishing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and promot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 national major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can better support and serve the agricultural power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T... Establishing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and promot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 national major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can better support and serve the agricultural power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 industry in 16 autonomous prefectures and 47 autonomous counti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It studi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ources of brand marks from the aspe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collective trademarks,certification trademarks,well-known trademarks in China and national design patents,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bran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ruit industry in these ethnic autonomous areas.Finally,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such as improv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u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brand signs,building modern seed industry upgrading project,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ousand villages demonstration project,ensuring that large-scale poverty does not occur,and building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ater FOOD APPROACH Fruit industry regional brand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ETHNIC areas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ourism climate comfort in the Grand Shangri-La region 被引量:5
2
作者 CHENG Qing-ping ZHONG Fang-l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1452-1469,共18页
The Grand Shangri-La(GSL) region has stro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appeal. GSL has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t potential as well as being attractive for leisure, vacation, health, explorative, and scientific... The Grand Shangri-La(GSL) region has stro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appeal. GSL has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t potential as well as being attractive for leisure, vacation, health, explorativ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high-end tourism experiences. These factors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regional tourism. GSL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key area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ourism climate conditions in GSL from 1980 to 2016 using a tourism climate index(TCI). We found that through global warming, the number of annual and monthly good-weather days, as assessed with the TCI, showed an increase over most of GSL;that trend was especially true for very good, excellent, and ideal days. The optimal travel period was May–October. We obtained the same result using cluster heat maps, in which we categorized 31 studie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to eight types. However, heavy rainfall tended to occur during that optimal period, and it was concentrated at certain times. The annual total number of comfortable days greater than 300 was mainly located in southern GSL. We observ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monthly and annual excellent and ideal days with latitude and elevation;in particular, we identified a significant non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excellent(and ideal) days and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D shangri-la region EVALUATION TOURISM climate COMFORT Cluster heat MAP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o Analyz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Response to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in Greater Cairo Region, Egypt 被引量:2
3
作者 Mohamed Aboelnour Bernard A. Engel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8年第1期57-88,共32页
The Greater Cairo Region (GCR), Egypt has experienced rapid urban expansion and broad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Due to such development, this region faces many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In order to ... The Greater Cairo Region (GCR), Egypt has experienced rapid urban expansion and broad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Due to such development, this region faces many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In order to mitigate such consequences, it is essential to examine the historical change to measure the urban sprawl of GCR, and its effect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fulfill this goal. It does so by generating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maps derived from Landsat 5 TM for 1990 and 2003 and Landsat 8 OLI for 2016, using several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A spectral radiance model and a web-based atmospheric correction model were used to successfully evaluate LST from thermal bands of Landsat data. Overall accuracy of Landsat derived land use data were 90.3%, 96.5% and 94.9% for years 1990, 2003 and 2016, respectively. The LULC change analysis revealed vegetation loss to urban land by an amount of 7.73% and from barren lands to urban uses by 8.70% within a 26-year timespan (1990-2016). This rapid urban growth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vegetation areas, consequently increasing the LST and modifying the urban microclimat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can help policy-makers characterize the evolu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AND Use Change Accuracy Assessment greater CAIRO region
下载PDF
The Optimal Energy Management for Lighting of Bank in GMS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Countries
4
作者 Chaiyapat Kumpeerakupt Somkuan Rimsmutchai +7 位作者 Pomrapeepat Bhasaputra Woraratana Pattaraprakorn Arthit Sode-Yome Natapongkom Pawanawichien Surasak Tirawannavit Kitti Tirawannavit PanuponSamerpark Wichit Krueasuk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788-797,共10页
关键词 照明系统 能源管理 银行大楼 湄公河 次区域 GMS 荧光灯灯具 优化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Chengdu-Chongqing Regio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ased on Three Major Economic Circles in China
5
作者 Dai Rui Luo Hong Xie Xiaol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3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Drawing on literature regard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the CNKI database from 1997 to 2021,this paper used CiteSpac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Chengdu-Chongqin... Drawing on literature regard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the CNKI database from 1997 to 2021,this paper used CiteSpac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By comparing it with tha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within a region is in line with the level of the reg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draw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ts research areas and topic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However,by comparison,the research in this region features a late start and lower participation of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research i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to encourage more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participate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Efforts should also be made to strengthen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lars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cooperation mechanism for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between the two cities.Improved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will definitely facilit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thus providing human capital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Yangtze River Delta
下载PDF
城市群人口集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莹莹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成为政府和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样本探讨城市群人口集聚对城市群内部以及周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成为政府和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样本探讨城市群人口集聚对城市群内部以及周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全面FGLS”方法以及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结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集聚无论是对于城市群内部共同富裕还是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富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作用,但长期而言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不可能无限集聚,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拥挤效应将超过集聚效应对共同富裕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论意味着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形成的多中心集聚的态势,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在推动城市群内部共同富裕的同时,短期内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但长期持续的发展仍需人口在粤港澳全域更为均衡地分布,而非无限向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重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互联、城市互联等,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西两翼及山区人口等要素资源更为顺畅地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粤港澳全域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集聚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脱贫民族地区韧性乡村建设:逻辑、测度与进路
7
作者 商兆奎 谢佳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于脱贫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所处的战略意境、风险环境和问题情境,以生计韧性、产业韧性、生态韧性、文化韧性、组织韧性五大要素构建韧性乡村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2011—2020年大湘西地区韧性乡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 基于脱贫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所处的战略意境、风险环境和问题情境,以生计韧性、产业韧性、生态韧性、文化韧性、组织韧性五大要素构建韧性乡村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2011—2020年大湘西地区韧性乡村建设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研究发现:样本地区韧性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十三五”时期提升幅度较为显著;各维度韧性贡献力呈不均衡发展趋势且建设水平差异明显,文化韧性、生计韧性和产业韧性是推动韧性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的主要动力源泉;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呈现出以“芷江侗族自治县-中方县-溆浦县”一线为分界线且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脱贫民族地区应厚植内生性韧性治理理念,构筑高质量韧性乡村要素体系,完善多元化韧性乡村系统功能,打造一体化韧性乡村空间协同机制,促进韧性乡村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乡村 脱贫民族地区 评价体系 大湘西地区
下载PDF
区域医疗器械发展态势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为例
8
作者 严舒 欧阳昭连 吴旭生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目的 客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发展态势,评估各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为国家、区域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和微观产品布局3个层面定量分析并对比两区域医疗器械营收、企业和产品情... 目的 客观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发展态势,评估各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为国家、区域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和微观产品布局3个层面定量分析并对比两区域医疗器械营收、企业和产品情况。结果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医疗器械集群发展区域,产业规模和营收位居全国前列,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深圳市、上海市、苏州市等城市医疗器械企业分布集中,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占比较高,且有较高的企业活跃度和新注册产品数量。粤港澳大湾区在体外诊断试剂(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IVD)、医用软件、医用成像器械等方面的生产优势显著,长三角地区的产品布局在IVD、医用成像器械、治疗器械和高分子医用材料方面较为密集,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形成一定互补。结论 两区域医疗器械发展优势明显,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科技、金融投入,激励产业产品持续提质升级,基于本地优势实现区域差异化互补,以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是两区域医疗器械产业可采取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地区 医疗器械 产业集群 体外诊断试剂
下载PDF
寻根·反思·认同: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地域空间的文化表征
9
作者 庄君 杨蕊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是中国区域性电影空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和区域优势形成了大湾区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风貌,探索大湾区电影如何构建地域影像空间本体、精神文化空间共同体及湾区人文化认同皈依的问题是区域性电影空间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是中国区域性电影空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和区域优势形成了大湾区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风貌,探索大湾区电影如何构建地域影像空间本体、精神文化空间共同体及湾区人文化认同皈依的问题是区域性电影空间研究的重要面向。聚焦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发布以来的大湾区电影文本,考察其景观魅力展现与地域空间建构的文化自觉。大湾区电影地域空间表达呈现出“寻根”“反思”“认同”三重独特的地域文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电影 地域空间 文化表征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姜亚鹏 周洪林 《江苏商论》 2024年第1期20-22,27,共4页
为探究区域战略变动对周边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准自然实验法替换了常见的时间序列检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所在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显著... 为探究区域战略变动对周边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准自然实验法替换了常见的时间序列检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所在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显著促进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一体化发展。文章据此提出,应该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 影响的存在性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宏 尹斯斯 马如飞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8,共18页
近年来,通过城市群规划重构区域发展格局,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国内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5—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对企业全要素... 近年来,通过城市群规划重构区域发展格局,释放企业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国内外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5—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湾区规划显著提高了区域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相比之下,大湾区规划更大程度提升了外资及其他企业、中心城市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3)从机制分析来看,大湾区规划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人力资本集聚来促进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文章丰富了区域政策效应的研究,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海拔差异
12
作者 史恭发 徐诺 +4 位作者 牛钊倩 孙炜伦 王好 石广振 王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04-3015,共12页
海拔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异,为探究寒温带山岭地区海拔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选择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地区,采用样地调研法,设置E1(200—350 m),E2(350—500 m),E3(500—650 m),E4(650—800 m),E5(800—950 m),E6(950—1100 m)6个不同... 海拔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异,为探究寒温带山岭地区海拔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选择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地区,采用样地调研法,设置E1(200—350 m),E2(350—500 m),E3(500—650 m),E4(650—800 m),E5(800—950 m),E6(950—1100 m)6个不同海拔梯度,调研165个林地样点以了解不同海拔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研究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海拔差异性、地形因素、乔木层优势物种与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研究得出:(1)调研区林下植物共277种隶属于53科135属,灌木32种、草本245种;(2)森林乔灌群落随海拔依次为蒙古栎-黑桦-榛-胡枝子群落(E1—E2)、落叶松-白桦-榛-胡枝子群落(E3)、落叶松-白桦-欧亚绣线菊-绣线菊群落(E4)、落叶松-白桦-兴安杜鹃-越橘群落(E5)、落叶松-白桦-越橘-偃松群落(E6);(3)林下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呈现明显的单峰格局。生物多样性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草本层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波动下降趋势;(4)草本层物种替换速率远高于灌木层,E3—E4与E2—E3梯度内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替换速率分别达到峰值;灌木层与草本层相邻海拔梯度间相似度指数均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波动形式;(5)地理因素及优势乔木种不同能够显著影响林下植物α多样性,灌木层α多样性与海拔、纬度呈正相关,与经度、坡度呈负相关。草本层与海拔呈负相关,与纬度、坡向呈正相关,海拔对草本层α多样性影响高于灌木层。郁闭度与灌木层α多样性呈正相关,与草本层α多样性呈负相关;落叶松增多可提升灌木层生物多样性,黑桦会降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而山杨会降低草本层物种分布的均匀度。研究结果为保护与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植物,丰富寒温带山岭地区林下植物多样性海拔分布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林下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海拔
下载PDF
为什么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城市间分工协同?——来自四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欣 崔文岳 唐杰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38-49,共12页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与功能差异是影响城市群内部分工发展和创新协同的重要因素。以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与功能差异是影响城市群内部分工发展和创新协同的重要因素。以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20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并分析了城市群规模结构与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城市群内经济增长与城市间结构异质化和创新差异。结果显示:四大城市群基本符合齐普夫降幂规模排序,长三角城市群经历了由集聚到扩散的发展阶段,规模幂次排列最优,粤港澳大湾区次之,而京津冀仍处在集聚的阶段,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过大。良好的城市群发展机制有利于推进城市间合理分工,使城市发展不陷入千篇一律的无序竞争中,而是各有侧重,协同分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城市创新差异、交通条件与人力资本是城市群发展促进城市分工协同当中需要重视的因素。中心城市发挥科学知识创新功能,工业化城市发挥产业创新功能,大中小城市依托规模与创新分工形成分层次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规模 城市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 区域差异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与演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学会 简荷琴 王晓昇 《供应链管理》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的重要支撑,提高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对于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2年至202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和物流耦合协同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及区域间...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的重要支撑,提高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对于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2年至202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和物流耦合协同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协同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大湾区物流协同发展的整体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然而,粤港、粤澳和港澳这三个双区域在物流协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粤港的表现优于粤澳,而粤澳则优于港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物流协同 耦合协同 熵值法
下载PDF
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涛 唐相甜 段昌梅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其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综合运...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其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比较优势模型等,从经济引力协同度、产业结构协同度、人才比较优势协同度、和营商环境协同度4个方面创新构建了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综合协同发展指数模型(CDI)体系,对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相关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同发展 深圳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
16
作者 朱旺 牟柳 温继怀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54-59,99,共7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规划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体育...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规划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大湾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体育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区域协作不佳,要素流通不畅、市场活力有待激发,体育产业经济支撑不足、体育科研水平有限,产业创新受阻。现实基础:人口优势与经济基础,提供旺盛消费需求端、历史底蕴,产生新的资源禀赋、交通优势,推动要素流动、体育赛事基础,提供赛事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提供产业发展基础。创新路径:通过增加政策扶持,完善顶层设计展开宏观调控、通过分散发展重心,建立多核心发展主体、围绕产业核心,建立产业集群进行中观发展和规划;增加产业创新,提升发展动能实施微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体育产业一体化
下载PDF
房地产驱动型同城化发展的历史演变、空间扩张与形成机制研究——以环(北)京地区为例
17
作者 邹宇 康琴 李禕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中国同城化经历了从2005年前后开始的以政府推动的、承接产业转移扩散的同城化发展战略向2010年前后以市场带动的、房地产开发引领的同城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同城化形式与动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章通过对环北京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历史演变... 中国同城化经历了从2005年前后开始的以政府推动的、承接产业转移扩散的同城化发展战略向2010年前后以市场带动的、房地产开发引领的同城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同城化形式与动力存在显著差异。文章通过对环北京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历史演变的追溯,系统地揭示了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同城化的历史演变、空间扩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区域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以及房地产经济的逐渐升温是刺激房地产引领的同城化现象的外部显性因素,而行政区划和行政等级等制度背后所附着的公共资源配给问题,是导致环京地区同城化由实体产业转向房地产业的深层次结构原因。探索扁平化行政管理,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与行政等级脱钩,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和同城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发展 房地产 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 环京地区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研究
18
作者 江莉 庄伟光 《新经济》 2024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重要场域,虽然已经初步构建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行动框架,但是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现状的系统性考察和分析发现,还面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碎片化仍存、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地...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重要场域,虽然已经初步构建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行动框架,但是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现状的系统性考察和分析发现,还面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碎片化仍存、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地区差异明显、治理规则效力层级不足等结构性难题。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领域诸多难题的解决,亟需构建统一的系统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在现有区域合作规则基础上,提升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体系化水平,弥合大湾区环境治理制度地区差异,引导软性环境协作治理机制上升为硬性法律制度,成为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制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湾区的核心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生态环境保护 地区协同治理制度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19
作者 吴爱萍 刘海粟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1期86-89,共4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和物流协同发展越来越凸显,物流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也激发着区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因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物流协...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和物流协同发展越来越凸显,物流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也激发着区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因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物流协调统一发展,促进湾区经济合作和资源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本文对区域经济与物流协同发展进行研究,探索粤澳港大湾区经济与物流协同发展机理,发现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供需不对称、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及物流行业集中度不高等情况。本文提出了湾区经济与物流协同发展对策方针,通过推动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引进高校,培养特色人才;引导外资流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来推动湾区各产业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经济 物流产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机场服务质量对航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20
作者 廖望 曹小曙 +1 位作者 李涛 高兴川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11,共17页
文章立足于旅客心理感知,基于随机效用理论,运用SEM-Logit模型方法,探讨机场服务质量的关键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空出行选择行为并不是对行为意向的简单线性扩展,作为机场服务质量的2个关键维度,强... 文章立足于旅客心理感知,基于随机效用理论,运用SEM-Logit模型方法,探讨机场服务质量的关键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空出行选择行为并不是对行为意向的简单线性扩展,作为机场服务质量的2个关键维度,强制性流程服务是旅客在机场无可避免且耗费时间最长和最为繁琐的流程,在该过程中的优质服务水平和质量对旅客存在无形吸引力,特别对商务出行旅客在机场-航空公司方案的比选中存在显著影响;2)设施设备和环境虽然不是旅客普遍性考虑因素,但旅客对其感知差异明显表现在机场群内不同机场类型之间;3)预计起飞时间差异、机型、准点率、航班班次、航班价格等其他因素均存在显著影响,且抵达机场时间、航班飞行时间等时间成本是核心影响因素;4)旅客对航空公司类型并不存在明显偏好,但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入驻对区域机场竞争存在明显的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群 机场服务质量 航空出行选择行为 旅客心理感知 SEM-Logit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