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ntier of Military Defense Building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Based on CiteSpace
1
作者 DU Xianning WANG Di WU J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6期50-52,共3页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polic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continues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relic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military facilities along the silk road in recent years. Focusing on 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polic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continues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relic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military facilities along the silk road in recent years. Focusing on the military defense building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Cite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conduct statistical and visual analysis on the hot issue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in the military buildings on the silk roa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rontier hot issues, the research trend of future topics is analyzed and predict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rontier hot spots of military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ern regions of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re extensive, and the research trend is steadily r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regions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Military defense building CITESPACE Frontier hotspot
下载PDF
汉晋南朝买地券镇墓功能探析——以砖质买地券为中心
2
作者 张剑光 李忠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所具备的镇墓属性。这种镇墓属性是买地券作为“冥契”的固有属性,其存在与否与券文中宗教神仙色彩的有无强弱无关。汉末吴晋时期,买地券诸要项日渐完备,宗教神仙色彩日益浓厚,并出现了程式化演变趋势,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并未发生改变,其镇墓功能亦并未实现根本性的增强。汉末出现的糅杂了解注文内容的特殊买地券,不代表这一时期买地券演变的主流趋势。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深入影响,一系列厌镇神仙鬼吏、慰抚亡魂、护佑生人的宗教语言出现在买地券文之中,至南梁时期,这种新式的券文书写模式已成为南朝各地买地券文的主流。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增强了买地券的镇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南朝 买地券 镇墓 砖刻文献
下载PDF
唐代战争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及其发展路径
3
作者 田恩铭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9,共13页
一个世纪以来,唐代战争文学研究以文学史本位、过程书写、边域文化为关键词展开并取得突出的成绩。以胡云翼、洪讃、王福栋为代表的战争文学史研究呈不断深化的趋势;以胡可先、吕蔚、彭万隆为代表的历史事件与战争文学研究重在梳理并取... 一个世纪以来,唐代战争文学研究以文学史本位、过程书写、边域文化为关键词展开并取得突出的成绩。以胡云翼、洪讃、王福栋为代表的战争文学史研究呈不断深化的趋势;以胡可先、吕蔚、彭万隆为代表的历史事件与战争文学研究重在梳理并取得创新性突破;以胡大浚、阎福玲、佘正松、余恕诚为代表的边域文化与战争文学研究侧重边界辨析而硕果累累。战争文学概念辨析带来的是不断拓展研究视野,战争文学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依据战争文学新概念的提出,战争进程关联的内与外、战争与民族关系及民族文学演进,战争文学的研究空间逐渐清晰化。战争文学研究要重新发现传统并检视过往,组建学术团队陆续完成以“中国古代战争文学通史”命名的系列成果,从而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区间,以推动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向纵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战争文学 关键词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技术与权力:汉唐时期胎孕知识的性别选择
4
作者 焦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中国传统医学在汉唐时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胎孕知识,主要集中在《胎产书》《产经》《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等医书之中。除了不孕症和孕期疾病的治疗、孕妇营养、养胎和接生的方法之外,还包括与生男生女有关的理论、医方、方术和... 中国传统医学在汉唐时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胎孕知识,主要集中在《胎产书》《产经》《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等医书之中。除了不孕症和孕期疾病的治疗、孕妇营养、养胎和接生的方法之外,还包括与生男生女有关的理论、医方、方术和胎孕禁忌等。受父权制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汉唐时期的胎孕知识带有明显的男性中心色彩,存在着强烈的性别选择倾向,本质上反映了权力与知识建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胎孕知识 生育技术 男性权利
下载PDF
清代满汉关系研究综述
5
作者 刘小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4,共20页
清朝统治268年,满汉关系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线索的演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的兴衰,而且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着详近略远的原则,本文将海内外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加以综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研... 清朝统治268年,满汉关系始终是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线索的演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的兴衰,而且对近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着详近略远的原则,本文将海内外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加以综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梳理研究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包括三个主题:清入关前的满汉关系研究、以八旗制度为中心的满汉关系研究、鸦片战争至辛亥时期的满汉关系研究,附带介绍民国时期满汉关系研究。为推进这项研究,结语从研究时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野、史料挖掘、概念澄清等六个方面略陈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八旗 满汉关系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汉唐文脉下的“古代和田艺术模式”考析
6
作者 王晓玲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大夏美术造型样式沿丝绸之路进入塔里木盆地后形成古代和田派艺术模式,这种艺术样式在尼雅、达玛沟、约特干等遗址中都有着生动的体现。丝绸之路使得汉唐文脉下的造型艺术体系得以确立,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从视觉图式扩展至风俗礼仪的... 大夏美术造型样式沿丝绸之路进入塔里木盆地后形成古代和田派艺术模式,这种艺术样式在尼雅、达玛沟、约特干等遗址中都有着生动的体现。丝绸之路使得汉唐文脉下的造型艺术体系得以确立,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从视觉图式扩展至风俗礼仪的各个环节之中。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和田的布扎克彩棺,棺上面绘制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反映出西域与中原地区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田木雕在装饰范围、表现形式及雕刻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镂雕、平雕等技法被广泛应用,作品中渗透了现实气息,造型上趋向真实,并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强化装饰风格,体现出鲜明的汉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文脉 塔里木盆地 大夏美术 布扎克彩棺 和田木雕
下载PDF
中国粮谷酿酒技艺或发端于凤翔流考证
7
作者 王赛时 《酿酒》 CAS 2024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中国酿酒技艺及其传承,整体呈现一体多元的特征,即以酒曲作用于粮谷、自然发酵生香为主体,各地不同生态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酿造风格。从西周到唐代持续向全国各地延展,并根据各地的酿酒生态环境,融汇当地已有的酿酒技艺传统而形成基本... 中国酿酒技艺及其传承,整体呈现一体多元的特征,即以酒曲作用于粮谷、自然发酵生香为主体,各地不同生态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酿造风格。从西周到唐代持续向全国各地延展,并根据各地的酿酒生态环境,融汇当地已有的酿酒技艺传统而形成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技艺 源流考证 曲糵发酵谷粮 秦饮 秦中 周秦汉唐 传播
下载PDF
中原黄河漕路与秦汉隋唐帝国
8
作者 陈隆文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6,共10页
中原黄河漕路是以现在郑州桃花峪以西至三门峡灵宝段的黄河河道为主干的漕粮运输通道,由灵宝至三门峡段、三门峡至孟津段、孟津至郑州桃花峪段等数段构成,敖仓、荥阳故城等地是中原黄河漕路上的关键节点。作为关中与关东之间唯一有效的... 中原黄河漕路是以现在郑州桃花峪以西至三门峡灵宝段的黄河河道为主干的漕粮运输通道,由灵宝至三门峡段、三门峡至孟津段、孟津至郑州桃花峪段等数段构成,敖仓、荥阳故城等地是中原黄河漕路上的关键节点。作为关中与关东之间唯一有效的运输渠道,其畅通与否和秦汉隋唐帝国的国运兴衰息息相关。在秦、汉、隋大一统的过程中,中原黄河漕路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桃花峪以西的中原黄河漕路转输军粮物资之便,帮助秦人在兼并统一战争中占得先机;而关中以东中原黄河漕路的畅通及其对敖仓之粟的控制,几乎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决定性因素。汉代时,经由中原黄河漕路转输的漕粮数额一直呈现攀升之势,最高在元封年间达六百万石,约为当今的18万吨。隋帝国借助中原黄河漕路控制了当时东亚大陆上最富庶的区域,更是以郑州桃花峪西至三门峡灵宝段黄河漕路为主轴,西引渭水,东连黄河下游与后来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永济两渠,构建了南至淮水、北达海河流域的水上交通运输系统。唐代关中长安对中原黄河漕路的依赖则超过了汉、隋,经由中原黄河漕路西输至关中长安的漕粮数量与规模随着唐帝国国运盛衰而不断起伏变化,可以说中原黄河漕路畅通、漕运制度不断完善,唐帝国蒸蒸日上;中原黄河漕路断绝,唐王朝政权亦随之衰亡。因此,中原黄河漕路足以称为秦汉隋唐帝国的生命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黄河漕路 秦汉隋唐帝国
下载PDF
汉唐赋税制度比较及其对税收现代化的启示——理想、技术与效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志波 张卫国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100,共12页
阐述了汉代的“税赋役”和唐代的“租庸调”及“两税法”,并从理想、技术与效能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汉唐的赋税制度,发现汉唐赋税征管组织体系松散,税收征管成本过高,治理效能偏低,其原因主要在于税收治理幅员太大,地理阻隔导致物流成本... 阐述了汉代的“税赋役”和唐代的“租庸调”及“两税法”,并从理想、技术与效能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汉唐的赋税制度,发现汉唐赋税征管组织体系松散,税收征管成本过高,治理效能偏低,其原因主要在于税收治理幅员太大,地理阻隔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税收征管技术有限。汉代和唐代的赋税制度演化史对现代税收治理的启示在于:税收制度理想必须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土壤,所有的制度均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税收制度体系必须有税收治理技术配套,变通执行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秩序失范问题;税收基础必须建立在具有弹性的标的上,税收治理应当随着社会条件而动态调整;税收治理必须考虑治理规模与治理成本,在既有约束条件下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税制度 税收治理 税收现代化 汉代赋税 唐代赋税
下载PDF
广西容县古代田辽岭冶铜遗址初步研究
10
作者 李永春 黄全胜 +2 位作者 李光亮 邓敏娇 杨清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161,共8页
田辽岭冶铜遗址位于广西容县容西乡西山村,面积约0.12 km^(2),考古年代属汉唐时期。对取自该遗址的18个炉渣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方法进行成分分析;对其中2个炉渣样品采用变形法进行熔点测定。检测结果表明,该遗址采... 田辽岭冶铜遗址位于广西容县容西乡西山村,面积约0.12 km^(2),考古年代属汉唐时期。对取自该遗址的18个炉渣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方法进行成分分析;对其中2个炉渣样品采用变形法进行熔点测定。检测结果表明,该遗址采炼铜铅多金属矿石,使用“氧化矿—铜”工艺冶炼红铜。该遗址冶炼温度高,铜渣分离较好,该遗址冶炼技术比较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冶金考古 容县 田辽岭 炉渣
下载PDF
凹凸画与6-8世纪中国雕塑造型方式之变的关联
11
作者 薛问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7,I0012,共8页
唐代雕塑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一,造像尤为其中翘楚,本文分析唐代造像与凹凸画造型方式的共性,通过比较其与汉代造型方式间的区别,说明唐代雕塑造型方式中底层观念的变化,进而从造型机制角度回应唐代雕塑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传统雕塑 造型 汉代雕塑 唐代雕塑
下载PDF
威灵与恶力:唐宋精怪世界中红赤系色彩的文化意象考论
12
作者 李婕 贾文龙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具有灾异与不祥、邪祟与厄运的恶力象征。这种两元文化象征属性,使红赤色精怪成为唐宋志怪文学中的重要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红赤色 精怪文学 文化意象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治痹药方研究
13
作者 宁义菲 田雪梅 +1 位作者 杜小正 张枫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3期9-12,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痹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方包括治伤寒逐风方、治痹手足臃肿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瘀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首方剂,外用方包括羊粪热熏方和治千金膏药方两首方剂。文章重点阐述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以... 《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痹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方包括治伤寒逐风方、治痹手足臃肿方、治鲁氏青行解腹方、瘀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五首方剂,外用方包括羊粪热熏方和治千金膏药方两首方剂。文章重点阐述各方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以及组方特点,从用药特点、剂型和服药特点以及各方异同方面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汉代医简 痹证 治痹药方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何以治民:论汉唐循吏面临的矛盾及其选择
14
作者 胡博文 《唐都学刊》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 汉唐循吏主要面对着以下四种与百姓相关的矛盾:一是百姓利益与循吏自己、亲人等私人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牺牲私人利益,尽心为百姓办事。二是百姓利益与下属、同僚、上司、君主等各方利益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以百姓利益优先,牺牲下属利益,站在了同僚、上司和君主的对立面。三是百姓利益与法律制度的矛盾,此时循吏选择为了百姓而不遵守法律制度。四是百姓与百姓利益的矛盾,对于刑事案件,循吏秉公执法;民事纠纷则以调解为主。在循吏的观念中,百姓的分量最重,法律制度次之,君主最轻。循吏在处理上述四种矛盾时,分别体现出了无私奉献、不畏权威、礼优于法、灵活权变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循吏 矛盾 选择 治民
下载PDF
晋唐时期妒乳证治特色
15
作者 凌肖娟 林静姝 +2 位作者 高燕翔 谢煌烈 许家栋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5期203-205,共3页
以晋唐时期文献为基础,分析妒乳的疾病特征及其证治。妒乳是一种乳汁淤积导致的以乳房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妒乳的病因病机为乳汁淤积,风热侵袭,导致气血瘀滞,乳络不通,不通则痛。该时期妒乳的治疗特色鲜明,以多种剂型的内治... 以晋唐时期文献为基础,分析妒乳的疾病特征及其证治。妒乳是一种乳汁淤积导致的以乳房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妒乳的病因病机为乳汁淤积,风热侵袭,导致气血瘀滞,乳络不通,不通则痛。该时期妒乳的治疗特色鲜明,以多种剂型的内治法和丰富的外治法为主,推崇清热毒、散痈结,简便验廉,并首创手法排乳,重视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妒乳 晋唐 病因病机 证治特色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先唐时间观念的形成及特色研究
16
作者 樊伟峻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先唐时期的时间观念,是在多种思想文化交融交织的丰富而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历史学家对时间观念的感知是与其人文关怀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文学家对时间的认知则与时间流逝、感时不遇、穷... 先唐时期的时间观念,是在多种思想文化交融交织的丰富而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历史学家对时间观念的感知是与其人文关怀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文学家对时间的认知则与时间流逝、感时不遇、穷通幽显等个人身世遭遇密切相关。思想家对时空观念的重视,背后隐藏着国家建构、权力话语等深层次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时期 时间观念 形成 特色 思想文化
下载PDF
Bianjing Spectacle: Soundscapes of Bianjing and Identities in Song Dynasty Literature
17
作者 LI Gui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1期77-102,共26页
By closely examining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such as prose,poetry,rhyme-prose,lyrics,notes,and miscellaneous theses,this paper combines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evidence to rediscover the 13 types of sou... By closely examining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such as prose,poetry,rhyme-prose,lyrics,notes,and miscellaneous theses,this paper combines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evidence to rediscover the 13 types of soundscap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paces in the Bianjing City,the capital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and it reveals the causes and historical-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soundscapes.Focusing on the key issues of soundscap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nd spaces,identities,discourses,and literary achievements depicted in the writings about Bianjing.It argues that the“Bianjing Spectacle”of vendors’cries described by the Southern Song people can be used as a summary of the sou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Bianjing.Furthermore,it interprets the special silence,crying,and the absence of the sounds of production from an aesthetic perspective.By rediscovering,analyzing,and interpreting the soundscapes of Bianjing,this paper reve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t the sound level and differentiates various“auditory communities.”It thereby demonstrates the portrayal of Bianjing in Song literature,addresses theoretical hot topics in literature and geography,and builds on Marx’s arguments to propose that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the world,and ourselves requires an in depth study of the soundscapes in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 literature Bianjing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oundscapes IDENTITIES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原文传递
汉唐时期对海岛的认识
18
作者 鲁西奇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14,共20页
汉唐时期,人们以山、洲、岛、屿指称海岛,其中,以“山”为名的海岛常具有某种神性,以“洲”为名的海岛一般规模较大,“岛”则逐步成为海岛的通称。远海诸岛国与中国间的道里路程及其大小,主要得之于使译所传,用水陆行程日数表示;近海岛... 汉唐时期,人们以山、洲、岛、屿指称海岛,其中,以“山”为名的海岛常具有某种神性,以“洲”为名的海岛一般规模较大,“岛”则逐步成为海岛的通称。远海诸岛国与中国间的道里路程及其大小,主要得之于使译所传,用水陆行程日数表示;近海岛屿与陆地间的距离、大小与高低,则多赖观察、测量,主要用里数表示。近海岛屿被认为附属于陆地,人民生计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盐、航海,王朝国家采用与陆地基本相同的方式控制海岛;远海诸岛国被认为远离大陆,生计多有赖于海洋,重视水军、航海与贸易。对于近海岛屿的认识,主要来自陆地上的人,其所叙述的近海岛屿及其经济社会,是陆地及其经济社会体系的延伸;对于远海岛国的认识,主要来自国家间交往,其所叙述的远海岛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海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近海岛屿 远海岛屿 岛屿社会 汉唐时期
下载PDF
湖南出土滑石猪的考古学观察
19
作者 杨慧婷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8,共12页
湖南古墓随葬滑石猪时代较早、数量亦多。其分布范围遍及湘江、沅水和澧水流域,流行时间从西汉早期延续至隋唐时期,类别形制存在写实与抽象两种风格,每个阶段又各有特色和演变。其在湖南盛行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当地铁器化进程的... 湖南古墓随葬滑石猪时代较早、数量亦多。其分布范围遍及湘江、沅水和澧水流域,流行时间从西汉早期延续至隋唐时期,类别形制存在写实与抽象两种风格,每个阶段又各有特色和演变。其在湖南盛行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当地铁器化进程的加速和采矿业、手工业的进步,为滑石矿的大量开采和滑石器的广泛制作提供了条件;二是西汉以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养猪业的发展,推动了猪形明器的出现和传播;三是远古以来葬猪习俗和崇猪信仰的传承与流变,赋予了滑石猪丰富多元的丧葬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猪 湖南 汉唐 丧葬 信仰
下载PDF
汉至唐之间屏风榻形制演变特点及成因研究
20
作者 周振辉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旨在研究汉至唐屏风榻从低矮型向高型转变过程中形制演变的特点以及产生原因。以画像石、墓室壁画、考古发掘文物以及相关文献等资料为基础,梳理了汉至唐各时期屏风榻形制的特点。结果表明,汉唐间屏风榻主要经历了尺度上由低型到高型、... 旨在研究汉至唐屏风榻从低矮型向高型转变过程中形制演变的特点以及产生原因。以画像石、墓室壁画、考古发掘文物以及相关文献等资料为基础,梳理了汉至唐各时期屏风榻形制的特点。结果表明,汉唐间屏风榻主要经历了尺度上由低型到高型、结构上由开放到封闭、屏风样式上由独扇到多扇、屏画题材上由教化到审美的演进趋势;同时发现,南北朝是屏风榻形制转变的重要时期,此时南北地区屏风榻形制存在较大差异。自南北朝后,隋唐屏风榻在南北朝北方地区形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礼制的规训、技术的制约,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存在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风榻 汉唐 形制演变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